首页资讯历史 晋军马延守在左云工事摭谈

晋军马延守在左云工事摭谈

高海泉在左云中部和西北部山区有一项宏大工程,至今遗迹灼灼,它就是村人所云的“马旅长工事”或“马旅长战壕”。所谓“工事”,就是军中所构筑的掩体、碉堡、障碍等。经过笔者近4个春秋的调查了解和考证,该项工程逐渐浮出水面。那么,在左云地面上到底有多…

高海泉

左云中部和西北部的山里有一个宏大的工程,它的废墟至今还在燃烧。这就是村民们所说的“马要塞”或“马战壕”。所谓“工事”,就是碉堡、碉堡、屏障等。由军队建造。经过近四年的调查考证,该项目逐渐浮出水面。

那么,左云的地面上有多少马旅长工事呢?据我们所知,有多达18个独立的防御工事。分别是陈家窑虎山隐碉堡(2处)、黑龙王山前碉堡、杭圪台子梁碉堡、杭圪套子子碉堡、隐碉堡及壕沟、石洞梁西山角碉堡及壕沟(3处)、石洞梁墩碉堡及其周边壕沟、北里、北里汉墓周边壕沟。这是左云县西北的一个前线工事,从西北走向东南。西北起陈家窑乡陈家窑村北山,东南至云兴镇前八里村,全长19公里。左云县南线的工事(即左云县中山区的工事)自西向东包括:潘家村西南梁的碉堡和壕沟、麻黄头西梁的碉堡和壕沟、刘家坟东北梁的碉堡和壕沟(2处)、后二台的壕沟、刘良窑南梁的碉堡和壕沟、杏园村后梁的碉堡和壕沟、马泉沟北梁的碉堡和壕沟。这么多战争工事,是哪年建的,为什么建,谁建的,谁用来防的?下面简单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来谈谈马。据《稷山新闻》2012年1月1日第3版刊登的《稷山新闻》马的文章称,马延寿旅长,又名钟仁,绰号,稷山县稷峰镇马家巷村人。大学毕业,国民党高级将领。

马延寿1895年出生于稷山县马家巷村,一个富裕的家庭。因为家境殷实,为他的深造和事业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曾就读于山西陆军小学、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1918年考入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步兵部,1922年7月毕业,开始进入军队。1922年至1949年20余年间,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排长、参谋副官营长、团长等职。1928年7月任阎部三军第三师师长。1931年1月,晋任晋卫戍区总司令,徐永昌部铁路护路军第三旅旅长。1935年4月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36年10月被授予四级云辉勋章。1936年11月任陆军第61军第七独立旅旅长。

太原失陷后,三十五军撤至山西西部的石楼、柳林休整。1937年12月初,它被改组。马延寿独立第七旅编入三十五军,马延寿升任副军长,傅任军长。马延寿是富华北总部的高级参谋。1943年10月任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1949年4月,他深明大义,弃暗投明,积极追随傅将军起义,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了贡献。1949年5月,马延寿被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政大学学生。1950年9月,他被调到第六高级步校的研究班。1958年回乡务农,1961年病逝。

据其简历,1936年11月为陆军第61军独立第七旅旅长。他应该不会早于这个时候在左云修筑工事。然而,左云县文联原主席刘志尧曾在《三屯文化》一书中写下五鹿山的石碉楼。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一次我和右玉县的文学朋友孙一起吃饭。他说他正在编一本右玉老照片的书,给我看了厚厚一叠老照片。老照片里居然还有个平板。碑文很简单,就几个字:独立旅5。这是民国25年6月签订的。孙告诉我,这是马独立团第五团所建的纪念碑。此碑发现于左云,由右玉人收藏。”巧合的是,在这篇文章初稿写完的第二天,我又去了杨栋梁村的烽火台碉堡沟进行调查。在调查中,我发现了一块上面印有传统篆书组的砖,然后仔细寻找,又发现了一块写有“独”字的砖。所以我觉得当时这个设防里不止一块有印记的砖。防御工事后来被周围的村民拆除,并用砖块拆除。后来经过走访,在样村一个叫张的农家发现了一块较完整的红砖,上面有印章。《独立5旅》一书署名“闽25.9”,即1936年9月。说明上面右玉人采集的那块不是石碑,也是砖,时间是六九月,应该是在不同的碉堡里出土的。根据马延寿的简历,“1936年11月任陆军第61军第7独立旅旅长”,左云的“工事由马旅长修筑”的说法,可以证明1936年11月,马延寿升任左云旅长后,这一巨大工事仍在继续。1937年农历8月15日,侵华日军从南关、南门入侵左云县,制造了令人震惊的“左云城中秋血案”。此时距离马延寿修筑工事只有半年多的时间。可见马延寿修筑左云工事是为了准备与日寇的大决战。从筑城建设重点在北方的角度,也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针对北方的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左云文史学者之前所说的“防备陕北来的抗日红军”。

抗日战争爆发后,马延寿先后参加了长城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和太原战役。在朱德的《军事文选》、《关于配合忻口战役的电报——1937年10月5日至15日的五份电报》中,八次提到“马”,其中一次是“马延寿”(注:马指马延寿,时任国民党军(隶属晋绥军)第七军第六十一军独立第七旅旅长)。《保定军校百年祭》一文写道:“1937年7月7日,日军为了占领华北,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这是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的开始。在抗战中指挥中国军队的战地指挥官中,不乏保定军校的学员,如张、何继峰、、秦德春、金、马延寿、张寿龄、王冷斋、董等。他们指挥二十九军官兵团结一心,奋勇杀敌,只用大刀片和轻重武器打击日军,使嚣张的日本皇军尸体散落在卢沟小月石碑四周,打垮了中国军队的威信。”给予马延寿等为战役做出突出贡献的战士高度评价。

马写道,马延寿虽然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长期担任国民党军队高级官员,但本质并不坏,还偷偷给一些贫苦农民减租减税。1943-1944年期间,他曾在坑口亲自向阎锡山提出,稷山赋税太重。阎锡山批准后,给稷山减了一批粮钱。

马延寿在担任国民党高级军官期间,对下属部队管理严格,始终维护群众利益。据与马延寿同时当兵的村民马说,马延寿当时正在去绥远部队转移的路上。一个卖零食的女人跪下来跟他哭诉,说你们部队吃完给我五块假银元。马延寿马上把5块真银元换成假银元,放在上衣口袋里。后来在战场上,敌人的子弹正好打在假银元上,所以这些假银元救了他一命。还有一次在部队驻地,一个菜农找到马延寿,说他家的黄瓜被部队里的一个战士偷了。马延寿问他:“你认识偷黄瓜的人吗?”他说他认识他。马延寿告诉他:“我马上把部队召集起来,你就可以认出来了。你要是认出他们,我马上把他开膛破肚……”马延寿还没来得及把话说完,那个农民一句话没说就离开了部队,他不忍心害人性命。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证明一点:马延寿在涉及国家大义和维护群众利益的问题上,不是“粗马”。从左云工事的构筑也可以看出“粗马”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为了抵御日寇,他把工事建成精品,有的用城砖石灰,有的用进口水泥,比如刘家坟东北山脊上的两座工事。更有甚者,他为了工作,把烽火台挖到了地下,意思是“日寇再厉害,也不怕你”。比如样本东梁设防的时候,原来东梁上的墩就挖通了。结果运来的石灰没用完。至今那堆石灰还堆在工事前。这不能不说马是个“马老粗”

总的来说,左云当年的工事设计得很出色,有碉堡,有碉堡,有障碍。每个环形壕沟中间的高地大多建有两个碉堡,便于观察和指挥作战。战壕每隔一段距离用马脸垒起来,防止敌人进攻战壕,直接用枪射击造成重大伤亡。它的碉堡多建在地下,用城砖或水泥石制成,有地道与外面的壕沟相通。有些碉堡的坑道可以通向很远的壕沟,战斗关键的时候可以从坑道撤回。像杭哥台的太子梁碉堡,下面和西北边沟之间有地下坑道,洞口离碉堡有半里地。有的壕沟选择靠壕沟撤退,比如南梁的壕沟,刘良窑。防守重点在北面,南面则是毗邻壕沟。如遇不利战斗,可安全撤离壕沟或从壕沟中运送伤员。还有利用古墓、古烽火台的壕沟,如北里北里北梁的汉墓壕、新窑沟的猴台壕。另一个例子是姚在虎山的暗堡,这是在山的中部。进入堡内,山坡和河沟的一切动静都一览无余。暗堡里有一挺机枪炮口,炮口是梯形的。无论从左、右、下,外面的子弹都能进入黑暗堡垒。马延寿巧妙地利用了左云丘陵山地的地理特征,建筑的防御工事坚固而科学。如果不是天镇战役的失利,阎锡山在陕北与日军决战的作战计划就落了空,阎军凭借马延寿构筑的坚固工事,必将给日寇迎头痛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51377.html
上一篇锦绣山河,锦衣镇山河,锦绣山河
下一篇 山西西沟村发展变化,西沟:新中国乡村典型经验的历史缩影,山西西沟村发展变化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