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生活 八月十五在眼前,八月十五夜看月,八月十五在眼前

八月十五在眼前,八月十五夜看月,八月十五在眼前

回声中秋过节,始于唐代,其韵事主要是赏月,月饼也在此时被列为节日佳品。流传千年,习俗渐多,有赏月、拜月、饮团圆酒等众多风俗,可时至今日,都市人过中秋似乎只剩下了吃月饼,被雾霾掩盖的天空也很难见到明月。其实,每个地方都保留了不少有趣的中秋习俗…

回声

始于唐代的中秋节主要是赏月,月饼也在此时被列为节日的佳品。几千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习俗,如赏月,拜月,喝团圆酒等。但是今天,城里人好像只在中秋节吃月饼,被雾霾笼罩的时候很难看到明月。事实上,每个地方都有许多有趣的中秋节习俗。让我们去乡下走走,过一个更有趣的八月十五。

瓜松子:哎,冬瓜!嘿,孩子!

热门地点:贵州

好玩:晚上不睡觉,我们一起偷。

在贵州一些地方,“偷瓜送人”大行其道。

根据民间传说,月亮对人类生活和植物生长有影响。月亮阴沉沉的,不孕妇女最容易在月圆之夜受孕。于是,谁要是结婚后很久没有孩子,村里的好心小伙子就会在中秋节的皎洁月光下,溜进一个菜园,偷一个大南瓜或者冬瓜,刻画出孩子的模样,然后把准备好的童装放在瓜上,装在竹篮里,敲锣打鼓地送到这户人家。

Inguane有“种子”,如果你得到这个瓜,你就可以得到种子。收到瓜后,家里人会好好招待客人,把瓜放在床上,和老婆睡一晚,第二天把瓜煮了吃,这样就可以怀孕了。如果真的生了孩子,还得送给米歇尔·普拉蒂尼。

中秋节:打是亲亲骂是爱。

热门地点:广西

好玩:骂更健康。

在广西壮族地区,有一种非常奇怪的中秋节习俗,叫做“骂中秋”——年轻人以恶作剧的形式邀请人们来诅咒,这很像西方万圣节的孩子们到处要糖果,不闹。

关于“骂中秋”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据说有一个美丽的壮族姑娘,不爱听虚假的甜言蜜语,却爱听苦涩辛辣的语言。中秋节的晚上,一个年轻人当众责骂偷了女孩甘蔗的人。这个女孩被这个年轻人犀利的话语打动了,于是她坠入了爱河,并最终嫁给了他。这是舌尖上的爱情吗?

无论如何,这个年轻人开始了“中秋骂娘”的习俗。他们以为中秋节晚上骂得越多,他们就会越快乐,越长久。所以,中秋之夜,年轻人三五成群,老人们赏月的同时,故意搞恶作剧:锁大门、拆石磨、拔菜苗、抖落瓜果等。,从而引起主人大骂他们。骂人可以犀利刻薄,但不能用污言秽语,相当考验口才——因为恶作剧者会选择擅长骂人的人。

当然,恶作剧要适度,不能真的伤害到邻居。

燃烧塔:像熊熊烈火一样燃烧殆尽。

流行地:广东、福建、江西等农村。

乐趣:缅怀过去,向往未来。

中秋节烧宝塔在南方很流行,尤其是在江西吉安。

烧塔的准备工作从下午就开始了。一个有组织的人叫了一些小朋友来准备材料。首先把几块土砖围成一个圈,圈的大小决定了塔的高度。在两块土砖中间放一块红砖,堆起塔底。然后堆瓷砖直到塔顶。顶部要留一个塔口,用来装燃料。

晚上,它被点燃并燃烧。燃料是木头、竹子和谷壳。火大时浇松香粉引火焰加油,十分壮观。当整塔烧红,即叠塔的瓦片全部烧红时,称为“红塔”。然而,要使塔变红,通常要燃烧到午夜。到了红塔,大家都不会再往里面添柴,只会剩下一些残焰。

相传烧塔始于元末。汉族人民反抗残酷的统治。按照事先的秘密约定,8月15日,他们在空匡地区用瓦片筑起城楼,并猛烈焚烧。作为行动的信号,一起开始工作是很方便的。这有点类似月饼的传说,是一种反抗暴力的信号传递方式。不过今天的烧塔有点多,希望日子越来越红火。

中秋节:燃灯助月光

热门地点:广州、珠三角。

好玩:挂灯笼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是一个美好的时刻。但大家并不满足于此,于是就有了燃灯助月的习俗——也叫“树中秋”。

家家户户都用竹条扎灯,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如水果、鸟、动物、鱼和昆虫等。,并且是用彩纸画的。到了晚上,灯里点上蜡烛,下面挂一串小灯,用绳子绑在竹竿上,再挂在屋檐和露台上,这样城市里家家户户门前的夜色就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天繁星的烛光,敢于和天上的明月抗衡。

这时,孩子们会互相比赛,看谁站得更高,更直立,灯光最精致。他们还提着自己的小灯笼满大街跑,唱着“月光照耀大地…”

吃蜗牛:这是蜗牛最肥的时候。

热门地:广东中山等地。

有趣点:假期怎么能少吃点?

清风明月,酒是歌。中秋节是品尝田螺的好日子,吃田螺是中秋节广东人特有的习俗。饭后邀三五知己,找个田螺摊坐下,炒两三盘田螺,开两三瓶啤酒,赏月,低品,谈酒。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广东人认为吃螺蛳可以提高视力,特别是在8月15日,可以使眼睛“亮如秋月”。而且蜗牛是有壳的,脱壳吃肉就是“心(新)运”的意思,为了辟邪,辟邪。其实中秋节前后,蜗牛空怀孕的时候,肚子里没有小蜗牛,肉质特别肥,因为“三月蜗牛满肚子籽,秋天蜗牛最肥”。可惜广东人发现了这一点,于是田螺只好一起过节。

喝桂花酒:桂花酒醉人。

热门地点:全国

有趣点:有吃的,怎么能少喝酒?

中秋节广东人吃田螺,四川人吃熏鸭,南京人吃桂花鸭,杭州人吃莼菜炖鲈鱼。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中秋三要素缺一不可:明月、月饼、桂花酒。屈原《九歌》有一句诗“扶一匹马打仗,饮桂花糖浆”,可见喝桂花酒的历史悠久。

桂花酒的起源有一个狗血的故事:从前,在英国的两座山脚下,有一个卖山酒的寡妇。她酿的酒味道醇厚甘甜,被尊称为仙酒夫人。有一年冬天,她救了一个瘫痪的男人,把他收留在家里。但是,“寡妇门前多是非”。小道消息传开后,买酒的人越来越少。见她维持不下去了,男人不辞而别。她不禁担心起来。她出去找的时候,遇到一个白发老人,给了她一个布袋子。袋子里有许多种子和一张黄色的纸条。纸条上写着:“月宫赐桂,赏善人。”原来瘫痪的人和老人都是吴刚换的。因为仙酒夫人的善举,吴才把桂子酒送给凡间。从此,世界上就产生了桂花和桂花酒。

中秋节喝桂花酒,就是庆祝家庭的甜蜜。其实桂花辛温,可以疏肝理气,酒也可以调节心情。花酒酸甜苦辣,最适合三秋季节。况且桂花酒酒精含量不高,老人和妇女都可以喝。

听:听一段同学聚会。

热门地点:闽南和台湾省。

有趣的一点:祈祷

“听香”是指在8月15日晚上,妇女们带着供品来到自己的厅堂或村庙,向所崇拜的“神灵”烧香,诉说她们希望“神灵”帮助解决的事情,祈求他们的指引。然后,手捧一炷香,按照“布贝”允许的方向和步数,走到街上或别人家,保持沉默。听到路人说的第一句话,我回去找“神”去“报道”,问对不对。如果没有,再问香。听到正确答案后,就可以根据听到的内容来求解问题的结果。

目前,这种习俗在闽南已不多见,但在台湾省仍有保留。

为什么8月15日是“听香”的日子?因为农历十五是一个“天圆人圆梦圆”的日子,再加上秋高气爽,正是收获的季节,所以人们把这一天视为非常美好的一天。如果在这一天向“神灵”祈祷,会更灵验。虽然有点迷信,但也很有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57140.html
上一篇品读国学精粹的下一联(品读经典)
下一篇 创客实验室设备,创客实验室设备,创客实验室是什么意思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