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人物 辽京:写那些没被提炼成标签的细微生活

辽京:写那些没被提炼成标签的细微生活

孙凌宇 张紫微 张玮钰图/本刊记者 梁辰18岁可以当兵,22岁才能结婚,说明结婚比打仗难——这句台词,出自八年前的一部国产电视剧。随着时间推移,戏谑的气味逐渐消散,现实的苦涩考验却越发显眼——结婚,没那么简单。几个月前,一本名为《晚婚》的小…

辽京:写那些没被提炼成标签的细微生活

孙、张、张

图/本刊记者 梁辰图/本报记者陈良

18岁可以当兵,22岁结婚,说明结婚比打仗还难——这句台词出自8年前的一部国产电视剧。随着时间的推移,戏谑的味道渐渐散去,但现实的苦涩考验却越来越显眼——结婚没那么简单。

几个月前,一本名为《晚婚》的小说问世。这本书上印着每一个字:不要把眼光放得太高。/谈恋爱这么久了,怎么不提结婚/有那么可怕吗?/刚过30岁,年龄,婚姻,家庭……甚至自己,都得把你从自己身上拽出来,提醒你:老婆/老公的角色,该你了。

每句话都充满敌意,引起一片皱眉和叹息。《晚婚》只是作家廖婧的第二部作品,却获得了“冷静成熟”、“娴熟老练”等诸多评价。欣赏者称赞她平实的语气和那些冰冷的故事。关于前者,她的观点是“小说的语言只有准确与不准确,恰当与不恰当,没有绝对的美与不熟悉。”以莫言和金庸为例。“他们经常写脏话是不是不好?”言外之意是,平淡的文字,可能反映不出太多的文字,但自有存在的理由;至于为什么她作品中的故事都充满了悲伤,我觉得和她多次强调的悲观主义有关。“我是一个悲观的人,生活在一个繁荣活泼的时代。这种态度让我在写作中总想挖掘一些表面之下的东西。如果城市繁华如花园,那花根下的烂泥呢?”

80后的她笑称自己是写小说的新手,“老新手”。她毕业于北外,进过国企,做过记者,半路出家后写了一些少有人爱的玄幻小说,在写作的路上跌跌撞撞,想出了一套“挖泥拉线”的偏方。她发现故事总是跟着人物走的,作者只需要在纷乱的生活中找到一根线,慢慢拔出来。“当我开始写作时,我只知道大致会发生什么,我把所有的细节都留给了人物来处理。他们的自主选择通常比我的设计更合理。对我来说,写小说是一个不断满足好奇心的过程。最有趣的部分是:读者想问什么,作者也想知道答案。”

具体到实践,就是设定一个真实的困境和足够现实的人物。情节模糊也没关系。“慢慢的,逻辑自然而然,人物会寻找自己的出口,寻找情感或者价值的平衡。经过一番纠结,他们大多会选择妥协,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要忍受的远比想要享受的多。每个人都努力为自己辩解,为的是找到继续活下去的借口。

两年前,她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洞房花烛夜》,同名小说讲述了洞房花烛夜,一群老同学聚在一起,大办喜事,但酒席结束后,他们讨论被欺负的边缘化同学是否自杀。到了晚婚,她一再解释,这不是一个求共性和“典型性”的故事。“贾宝玉被人记住,不是因为他有多典型,代表了多少人,而是因为他的人格。”30多岁的黄在北京打拼,敏感而多疑。廖婧无意描绘如何飞向枝头,成为世俗意义上的凤凰。她只是想用这个视角来传达生活中的茫然和失望的感觉。“社会主流的人越来越好,但我知道,一定有人已经落伍了,他们的声音正在被越来越茂盛的城市丛林淹没。我同情这些人,就像我同情为跳槽不知所措的自己一样。”

以下是廖婧的口述:整个女性问题超出了我的能力和视野。

2014年我辞了一辈子的工作,直到带他上幼儿园才开始写作。那些年,一直有一个很迫切的想法,写小说成了我很重要的一个愿望。带完孩子,写东西就完全不一样了。经历了24小时身心被一个孩子占据的时间,你会更投入,更认真,因为你知道这段时间来之不易,你有很多这几年的人生经历可以吐槽。

2018年看完了《洞房花烛夜》,大部分都不是新手妈妈的故事。其实我是一个好奇的人。另一方面,一个好奇的人可能没有耐心长时间关注一个主题。

我想写一些新的东西,不仅仅是在我的父母或者家庭里(我写过一篇短篇小说叫《吮吸》,讲的是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孩子在飞机上的故事。那种状态是我经历过的。当时还在喂奶,带他去巴厘岛,从北京直飞六七个小时。他一直在哭,也不知道为什么。周围的人明显很恼火。后来我实在没地方躲了,就和他一起躲在厕所里大概一两个小时)。我想多写你有了母亲这样一个角色之后,你在社会上的心态和心理变化。

工作上的问题,女人的问题,或者更抽象一点,其实是人的问题,只是这个人的问题通过女人的处境反映出来。男人没有那种孤独有压力的时候吗?是一样的。只是现在还不是他做母亲的时候。可能是他做群居动物,被老板骂的一些瞬间。

但我只能表达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想法,以及如何解决整体女性的问题。这不是我特别关注的,或者说超出了我的能力和视野。因为写小说会把重点放在一些具体的、个体的、特殊的东西上,如果你用回答特别普遍的大范围问题的心态来写一个故事,故事可能出来有点像是有道理的,特别是那种太典型的感觉。所以,想写小说,就要避免过于执着价值观。

所以《晚婚》讲的不是一个大龄都市女性如何追求爱情和婚姻,而是最后呈现并提炼成这样一个总结。但是,我的出发点只是写这样一个人,她的性格,面对这样一个选择,她会怎么样。写的时候更多的是人物的性格,而不是人物的处境。她的情况只是为了更好的突出自己的个性,然后她会这样设置。给对生活不安的人写信。

我今年三十多岁,刚刚经历了书中主角黄的年纪。所以想写一个和自己年龄相近,心理性格相似的人。但如果你想把她变成一个文艺的人物,还是希望她能打破一些障碍,一些特别的,不要太平淡的东西。因为说实话,26岁结婚没那么难。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下,如果你想让她有点纠结,你最好把它设定为一个年龄大一点,来自传统农村家庭,在大城市有点无助的女孩,看看她会怎么样。

后来这个设定也引来了很多人的吐槽,觉得太类型化了。但我关心的是,我能用一个类型化的人物来讲一个非类型化的故事吗?例如,书中黄最好的朋友凌青,也被许多人说像(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的第二个女人)。但是如何把这个看似典型的人物放到真实的情境中,让大家觉得她其实也有一些真实的痛苦,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霸道女总裁?她也有看不到的地方,脆弱的地方,无能为力的地方,控制不了的事情。我觉得这是一个虚拟人物能说出来的。你的角色起点怎么打并不重要,因为你面对的一切都不一样。

黄丝的性格有一部分真的很像我自己。虽然我在京郊长大,没有农村生活的经验,但是如果你有家庭问题,你并不是真的在乎贫富,也不是真的在乎农村还是城市。我和我妈不太喜欢交流。我的第一本书出版一年多了,没有给她看过。最近,她只是找了一下。因为写作会有一部分自我投射,这是一个暴露或暴露自己的过程,我不想在她面前暴露自己。

虽然我所有的家人和朋友都在北京,但有时我仍然感到非常原子和孤独。可能很多同学就住在附近,但并不总是想去看看。有点孤僻。记得小学的时候看过《夏洛克·福尔摩斯历险记》,里面有一集讲的是华生和福尔摩斯去散步。案件发生前,两个知道彼此心的人在一起,什么都没说。就是因为我们交情很深,彼此很了解,所以可以一左一右的走,一句话不说也会觉得很舒服。我觉得那种状态或者说亲密的状态才是我向往的。

如果是生活中享受这种疏离、有一点惴惴不安的人,读到《晚婚》可能会更有共鸣。而那种对自己和周围的确信非常坚实、对一切胸有成竹的人,可能读到这本书就会觉得,为什么这个人会这样?但是这本书想表达的东西,我觉得在自己想表达的范围内,它已经都做到了。之后会遇到什么样的读者,是幸福的读者,还是那种和黄婉丝相似的有家庭问题的读者,我覺得这都是非常随机的事情。

如果你是一个很享受这种疏离感的人,对生活有点紧张,读《晚婚》可能会更有共鸣。而那种对自己和周围深信不疑,非常扎实,对一切都有答案的人,可能看了这本书会想,这个人为什么会这样?但是这本书想表达的东西,我想它已经把我想表达的范围内的一切都做到了。你以后会遇到什么样的读者,是快乐的读者还是有类似黄家庭问题的读者?我觉得这都是很随意的。

我喜欢住在较低的楼层。

《晚婚》这个标题是编辑的主意。我本来想叫它半圆,因为丹宝有本小说叫《满妹》,我觉得是个很好的名字。更何况这本书讲的其实是一个不那么圆满的故事。并不是说黄最后不幸福或者没有得到爱情。现在,我们似乎喜欢把两者分开。我们总觉得表面的幸福不是幸福,但我觉得表面的幸福也可以是幸福。

我觉得它的不完美体现在我们更习惯于公主配王子。两个人都是完美的,但最后两个人其实是可以匹配的,因为他们都不完美。可能二三十岁的时候,很多时候,你想要的理想结局不是他喜不喜欢我,而是他不好还是我不好,我们就能继续生活下去。

我认识的一些读者告诉我,他们好像不知道这两个人是怎么相爱的。我只是把所有的关系都放在这里,而不是强调这段关系有多温馨,我更感兴趣的是探索已经很和谐的关系下面的东西。至于这种关系是怎么来的,这本书没有解释清楚。这就是我认为不对的地方。当两个人不认识的时候,你不应该开始写。你应该从既成事实开始。

我真的不擅长写两个人谈恋爱,你来我往,怎么下雨,我们怎么一起玩,浪漫剧里的约会过程。每个人都想知道亲密是如何产生的,但这本书关注的是亲密背后的东西,而不是亲密发生了什么。

故事是一层,现实下的心理故事是另一层。我会更关注人物内心的东西。我更喜欢待在低层,不受外界事件的影响。我没有被强迫去写这个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吃了什么,穿了什么。这些表面的东西,其实就是浪费笔墨,能表达的东西很少。

如果你放弃这些东西,沉入她的心理,你会发现你变得很自由。她怎么想的?她对很多事情有什么样的反应和心态……透过人物的眼睛和滤镜看人生,我觉得这是小说创作特别大的一个来源。生命的核心

我对写作的规划就跟我之前对工作的规划一样——写完了再说。毕业两年后,我有了这个想法。我只是想用更少的精力完成工作,剩下的时间用来写小说。我喜欢编故事。当时我坚信,只要自己喜欢,就是适合自己的,不需要外界检验。当然,早期我也经常感到挫败,但我从未想过放弃。如果你很喜欢一件事,其实很容易坚持下去。或者不需要坚持,因为这是一个很快乐的过程,比如打游戏。需要坚持吗?

最早写过一些玄幻小说。幻想的东西首先要有现实基础,然后加以变形,形成幻想效果。它最终必须有一个非常现实的核心。但是这个东西的核心在哪里呢?最终还是要从生活的肌理中去找。

如果你缺乏现实的内核,你的幻想就没有基础。我慢慢发现我当时写的东西有这个问题。如果我沉溺于想象,我会陷入一个毫无逻辑和不切实际的困境。对我来说,这条路还没有打开。我想可能当时我还缺乏一些自知之明和人生阅历吧。所以当时写玄幻真的是没根。

后来年纪大了,发现自己日复一日是那么的平凡和庸俗。慢慢的,写作梦的粉色泡沫消失了,心态也变得更加平和低调。我写出来的东西会很冷,像是有点抑郁或者沮丧,但我觉得这就是生活给我的感觉。

无论工作多么令人兴奋,到头来都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其实写作也是一样的。每天坐在那里写作是一种重复,但你可以在这种重复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感受。其实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生活的酸甜苦辣。当你养成观察、思考和最终输出的习惯,你就能把你在生活中注意到的细节框在文学里。

日常生活,上班族的生活,全职妈妈的生活,你会有很多故事可以写。因为这些人就在身边,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除了你能想象到的标签问题,还有很多微妙的生活没有被提炼成标签,可以作为小说的一些来源。当你写一个需要这样一个人物的故事的时候,你遇到过的事情就会跳出来找你,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我一般只要没孩子就在家写。我很少说今天很兴奋,打了七八千字,明天就不兴奋了,一个字也不写了。总的来说还是挺有规律的。我每天写2000字左右,写的字不是每个都能被人看到。

故事写不下去了,改开头。我经常这样。虽然我们说文学是靠灵感,但我觉得最终还是要靠习惯和技巧,还有很多写文章的具体挂钩来打捞灵感。如何训练这些技能?一方面,我喜欢看别人的小说,也看故事之类的书。更多的要靠生活的积累。人生阅历多了,对社会,尤其是对自己的了解也多了,开始明白之前很多纠结或者选择发生了什么。当你更了解自己的时候,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你的角色的很多动机和想法。

作家还是要更深入的了解人心,而不仅仅是我做了什么。我做过记者,能写出好的记者形象吗?不一定。塑造人物和人生经历肯定是有关系的,但最终还是要看很多内心的感受和经历能不能体现出来。

我不想启发读者。我觉得很多写出来的故事连自己都启发不了。我该如何激励他人?激发不了。我觉得小说里只是说度过这两三个小时,大家都没有觉得特别难过。反而觉得这两个小时挺短的,还行。

首先是小说,通俗的故事(比如我的天才女友,用非常平实的方式讲述了两个女孩的故事。叙事上没什么前卫的,但这是我向往的。希望有一天能写出那样的故事),也可能是一种消遣。看完之后,如果你觉得阅读的过程还挺愉快的,即使结果没有那么亮眼,过程还是会被文字或者故事吸引,仅此而已。我自己看小说得到的快感,如果我的小说也能给我的读者,那就是成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6344.html
上一篇收藏家乔志斌
下一篇 到新疆几天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