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教育,应多些“凛冽”

教育,应多些“凛冽”

本刊编辑部近期,一则新闻震撼了很多网友: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俄罗斯奥伊米亚康小镇,小学生们顶着-50℃的暴风雪上下学。当地规定,气温低于-52℃时,11岁以下的孩子才会停课。而不久前,本刊收到一位校长的来稿——《我们的教育是否经得起一场雪…

教育,应多些“凛冽”

这本杂志的编辑部

近日,一则新闻震惊了众多网友: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俄罗斯奥伊米亚康镇,小学生在零下50℃的暴风雪中上学。当地规定,气温低于-52℃时,11岁以下儿童停课。

前不久本刊收到一位校长的稿件——《我们的教育经得起一场雪吗?。在这篇文章中,校长描述了面对一场小雪,全校师生“面对一个大敌,遭遇一场大灾难”的反应,并反问“学生是否能经受住大自然和生命的寒冬”。

之前,另一位校长也从一场雪中领悟到,我们的教育“以才为分,以质为棋,但少了些苦,少了些苦冷,少了些挫折,少了些内心的阳光和力量”。

诚然,一场雪引起的师生反应不应被过度解读,但其中所揭示的教育现象和问题却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正如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说,在批判“温室里的花”的同时,我们似乎也在培育“温室里的花”—

在家庭层面,在“孩子不能再苦”的育儿逻辑下,父母努力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把“不好的”挡在门外,包括孩子成长过程中要经历的风雨;在学校层面,受制于现有的教育评价和社会评价,学校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同时,“安全第一”的原则使得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上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教育的“温室效应”不断显现:青少年身体素质差,抗挫折能力弱,心理问题频发…

教育,的确应该更苦一些。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无意鼓励家庭和学校“人为雪中送炭”,盲目刻意地将孩子置于“苦寒”之中,而是希望唤醒更多人对教育中“过度关怀”现象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期《特别报道》聚焦:是什么原因导致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对孩子的过度关爱?需要什么样的“苦”教育?学校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许多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1869.html
上一篇精致的教育成长的枷锁
下一篇 教育惩戒把握哪些原则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