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生活 《九零后》,一部很容易被忽略的佳作

《九零后》,一部很容易被忽略的佳作

曾于里影片《九零后》中的“90后”们,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获得者许渊冲、翻译家杨苡、《让子弹飞》原著作者马识途等。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西南联合…

曾丽

《我们年轻时的一天》中的“90后”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北极光》优秀文学翻译奖获得者许渊冲、翻译家杨毅、《让子弹飞》原著作者等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人民生活满目疮痍,中国许多大学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或轰炸。为了找一张安静的书桌,清华、北大、南开纷纷南迁。学生先留在长沙,但日军的铁蹄很快就要来了。他们不得不再次转战西南,前往昆明,在那里建立了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国立西南联大”)。

1937年11月至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包括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2位两院院士、100多位人文学科大师。

据许蓓主任说,我们年轻时有一天想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西南联大可以?”或者说,在当时战争的背景下,这样的教育奇迹是如何发生在国立西南联大的?

许蓓以前曾执导过五集纪录片《西南联大》,但《我们年轻时的一天》的叙事手法与它不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更倾向于客观叙述,全面评述相关重要史料。《我们年轻时的一天》偏爱主观叙事,将西南联大的发展与90岁以上“90后”的口述历史联系起来,突出西南联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学生视角和生活体验;甚至文案部分也主要选自国立西南联大学生的日记、散文、诗歌、书信。可以说《我们年轻时的一天》是西南联大学生个人生活史和西南联大校史的交汇点。

“西南联大为什么能?”我们可以从当时西南联大校歌里的“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一句中找到答案。成为“人杰”,是西南联大学子的共同志向。

“为什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可以?”我们可以借鉴当时西南联大的校歌,“千年耻辱终于雪;答案就在这句话里,“要想在中国繁荣,要想出类拔萃”。成为“杰出人士”是西南联大学生的共同愿望。

在国破家亡的大背景下,国立西南联大学生经历了太多的纷扰和迁徙。正如杨毅所说,“我们要先去上海,再去广州和香港,从香港到越南海防,再从海防坐火车到昆明。”他们看到了太多的残酷和死亡,就像王希季回忆《奔跑吧警报》时看到的场景:“我绕着城墙走,城墙前有一块地。真是太可怕了!”

亡国危机笼罩着每一个人。落后挨打是中国过去经历的血的教训。西南联大的学生知道,他们必须是“杰出的人”,他们必须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这种爱国主义,这种建设和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让国立西南联大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西南联大不仅汇聚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也汇聚了当时最优秀的一批教授,比如梅贻琦、闻一多、沈從文、陈寅恪、罗庸、吴大猷等。虽然因为电影时长的限制,学子们回忆老师的一些篇幅不得不被忍痛删减,但从诸多细节中,观众还是能窥见西南联大学术氛围的自由与宽松。

国立西南联大不仅聚集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学生,也聚集了当时最优秀的教授,如梅贻琦、闻一多、沈从文、陈寅恪、罗勇、吴大猷等。因为影片篇幅的限制,学生回忆老师的部分篇幅不得不忍痛删减,但从很多细节上,观众还是能看到西南联大学术氛围的自由和轻松。

比如,在依次回忆博雅教育的教学体系时,许渊冲和杨振宁的观点截然相反。许渊冲认为,这是中国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是最好的文学课程。杨振宁认为,这种课不太好,也不太系统。这既反映了文理科学生的思维差异,也反映了当时学术氛围的开放包容,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有最好的教授,最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国立西南联大可以。

虽然国立西南联大暂时给了师生一片学习的净土,但来到这里与享受生活无关。相反,大家都吃了很多苦。教室是铁屋子,墙壁用土夯;一个茅草宿舍40个学生,宿舍里全是臭虫...刚开始同学们因为臭虫晚上睡不着,但是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你咬你的,我睡我的”。教授也很穷。他们要早出晚归,做兼职体力活来贴补生活。

但是大家都没有退缩。即使是“跑警报”,也不耽误读书、学习、业务讨论。正如汪曾祺所说:“我们这个长期在苦难中诞生的民族,已经变得非常‘肤浅’……这种‘对精神的冷漠’是绝不会被接受的。”每个人都有一种非常纯粹而坚定的学习报国的信念,这让他们在烈火中有一种超然的从容。在邓稼先的评价里,是“纯”(纯粹,纯粹)。

杨振宁回忆说:“贾首先欣赏一个人或一个行为的词是‘纯’。谁有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境界,谁就会说这个人真的‘纯洁’。他的这个标准不仅评价别人,也要求自己。学生们简单地称他为“纯洁”“纯”的人是高尚的人,纯洁的人,刚毅的人。这种“纯粹”与性别和年龄无关。是一种可以贯穿人一生的精神状态。

所以我们看到,这群“90后”年过九旬依然在发光发热。翻译家杨苡至今仍然坚持着“make the most of every day”;潘际銮笑着说,他每天干的活可不比年轻人少;郑哲敏每天还上半天班,帮后辈们攻克技术难题……他们的“pure”,是“西南联大为什么能”最有力的说明。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群“90后”在90年后依然发光。译者杨译依然坚持“充分利用每一天”;潘继銮笑着说,他每天干的活不比年轻人少。郑哲民还工作半天,帮助后辈攻克技术难题...他们的“纯粹”是对“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什么可以”最有力的解释。

我们年轻时一天的记录是有意义的。它为我们还原了一部关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口述历史”;它的记录本身也是“打捞”,是和时间赛跑。纪录片中出现的国立西南联大学生平均年龄为96岁,关于他们的每一次记录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它离我们年轻时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诞生只有两年的时间了。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出现的10多位老人中,能再次联系和采访的只有两位。有的老人已经去世,有的老人因为身体不好不能参加拍摄。在我们小时候的一天生产过程中,三位老人突然去世。因此,纪实影像具有历史“活化石”的意义。

《我们年轻的一天》沉重的主题和生动的表现值得更好的票房,值得更多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走进电影院。从老一辈的“90后”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人类群星闪耀时的相互辉映,这星光也会高悬在我们头顶,时刻激励着我们,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

(本文转载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The Paper”)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2048.html
上一篇中国篆刻
下一篇 《生日快乐》:最该成全的人是自己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