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体育 北京冬奥会中国冰雪运动分水岭

北京冬奥会中国冰雪运动分水岭

易剑东国际奥委会一直声称自己是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者,也多次强调要把奥运会打造成世界首要赛事。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奥委会的官网目前对奥运会采取的是一个包含奥运会和冬奥会在内的全称概念,其主题句直译为“现代奥运会是世界上最首要的综合性体育赛事…

易建东

国际奥委会一直声称自己是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者,并一再强调要将奥运会打造成世界首要赛事。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采用了奥运会的全称概念,其中包括奥运会和冬奥会。其主题句直译为“现代奥运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当然,相对于奥运会基本可以实现全部206个奥委会和一支难民奥运代表队的参赛,冬奥会的参赛规模还是有限的。在疫情特殊背景下,91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其中19个代表团只有一名运动员。最终,21个代表团获得金牌,29个代表团获得奖牌。前者不到1/4,后者不到1/3。这些都不是国际奥委会期待的令人满意的数据。不能说这是冬季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局限性造成的,也是未来冬奥会继续发展繁荣的基石。

与实力雄厚、历史悠久的奥运会相比,北京冬奥会取得了很多令人惊讶的进步。第一,女运动员的比例达到了历史最高的45%,与上届平昌冬奥会的42%和2010年索契冬奥会的40%相比是一个进步。厄瓜多尔、科索沃和马来西亚首次有女运动员参加冬奥会。二是空之前有109项赛事,接近奥运会的三分之一。海地和沙特首次参加冬奥会,新西兰首次获得冬奥会金牌。三、赛事的传播效果空之前,国际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制作了超过6000小时的公共信号。该组织的首席执行官Janus宣称,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收视率在世界上和许多国家都是最高的。670多家海外新闻机构参与报道。

当然,和本届冬奥会相撞的美国超级碗决赛是在2月13日举行的。其全国收视率达到近50%,商家为这个30秒的广告支付了700万美元。这个数字也值得国际奥委会和全世界体育从业者深思:国内每日联赛产生的大众关注和关注背后的巨额收入是如何实现的?从世界各地的冬季运动赛事或冬奥会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奥运会和冬奥会是世界大型体育赛事的固定明星。其他单项世锦赛或世界杯等其他级别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往往会随着这两项赛事的举办时间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大多数世界锦标赛不是每两年举办一次奥运会或冬季奥运会。甚至一些世界流行的职业比赛也腾出了暑假,这是一个可以吸引大量学生观看比赛的黄金时期。

北京2022年冬奥会对世界体育意义重大。最基本的意义在于,除了少数重大体育赛事因疫情调整外,世界上绝大多数重大体育赛事都可以如期一次次推迟,而不是担惊受怕。这是世界体育界有效抗击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积极态度和坚强毅力的体现。2021年的东京2020奥运会推迟了一年,尽管疫情蔓延,还是举行了。但在疫情防控方面出现了一些失误和疏忽,一度造成东京感染人数激增。北京2022年冬奥会采取的闭环管理措施,不仅有效保障了闭环冬奥会利益相关方的安全和赛事的顺利进行,而且对整个城市和赛区居民的防疫工作没有不利影响。但观众的定向组织也使得赛场氛围基本不受影响,使得活动现场的氛围和传播效果常态化。

在保证赛事安全的前提下,一项国际赛事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是赛事本身的组织管理水平,包括优秀的场馆设施,合理的赛程安排,赛事的顺利进行,基本没有人为的中断和事故。很多项目的优秀运动员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打破的奥运纪录或世界纪录比历届都多。运动员和教练对赛事的组织和管理非常满意。如北京速滑馆已打破10余项冬奥会纪录或世界纪录,获得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和国际单项协会主席的普遍赞誉。比赛开始几天后,国际奥委会取消了原定于每天上午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和冬奥组委协调会,可见赛事的顺利进行超乎想象。

二是赛事的服务保障。本届冬奥会是在疫情条件下的闭环管理环境下举办的,体现了餐饮、交通、住宿、医疗等各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优质服务。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2月19日在国际奥委会第139次全会上说,“中国人给了我们温暖、活力、好客和支持。”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部执行主任杜比甚至引用运动员的话说,这是上天的待遇,更多的运动员甚至表示不愿离开。一些运动员以前从未来过中国,甚至没有出过国。这一次,他们完全被北京冬奥会周到体贴的服务震撼了。可以说,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热情给外国参赛代表团的各类人员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北京冬奥会的技术援助也令人印象深刻。四个场馆使用的可再生能源CO2制冷系统、机器人烹饪和送餐、雪原水循环利用、张家口风电绿色用电,以及整个赛事的可持续发展,都是“绿色奥运”的生动例证。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为完全碳中和的赛事,这无疑是中国人民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特殊贡献。

第三,事件本身的关注度和好评度。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杰纳斯在冬奥会中期表示,本届冬奥会收视率不错。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有些国家甚至取得了历史最好的收视数据,是过去的3倍。从各种媒体、媒体、社会各界来衡量数据就更难了。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北京冬奥会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可以说,对世界人民、国际体育大家庭和全球奥林匹克大家庭来说,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是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在国际奥运史上,雅典、巴黎、伦敦和洛杉矶都举办过两届以上的奥运会,其中伦敦举办过三届,巴黎和洛杉矶将分别在2024年和2028年完成三项奥运壮举。在冬奥会的举办城市中,圣莫里茨、普莱西德湖和因斯布鲁克是两届冬奥会的最佳举办城市。德国慕尼黑曾申办2018年冬奥会,甚至有意申办2022年冬奥会。最终失败并决定放弃,错过了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双奥运城市”的机会。北京成为历史上最幸运、最幸福的“奥运城市”——“双奥运城市”。事实上,这种历史意义可以延伸得更多。比如,北京是历史上举办过冬奥会的城市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举办过两届奥运会时间间隔最短的城市。从世界范围来看,第24届冬奥会分别在欧洲第14、北美第6、东亚第4举办。北京冬奥会标志着世界冬季运动第三个新极——东亚极的正式形成,为全球这个拥有16亿多人口、增长潜力巨大的地区增添了一片冬季运动潜力巨大的热土。

在过去的30年里,世界前七大经济体的国家几乎都完成了奥运会、冬奥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包括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甚至当时世界前七大经济体、现在经济不景气的意大利和巴西。由于英国的气候条件和其他因素,冬奥会已经无法举行。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取得了奥运会和冬奥会的“双冠王”,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热情和真诚拥抱。接下来举办世界杯只是时间问题。借助世界大型活动促进自身发展,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共同信念和集体选择。

2001年,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同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拉开了出口促进的序幕,使中国经济快速增长。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世界面临经济危机,中国加大了投入。2015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到2022年,中国将举办冬奥会。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和国策。中国过去20年的发展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程不期而遇。始于2014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及目前即将实施的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规划,生动而实际地体现了中国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实现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一条时速350km的京张高铁,加上环保、工业、旅游、体育、文化等产业链的配套,正在铺开一条冬奥会与京津冀地区长期共赢、合作发展的黄金大道。

国际奥委会官网展示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中有大量喜人的数据:2020-2021雪季中国冰雪旅游消费3900亿元;到2020年底,中国将有1200个冰场和800多个雪场在运营;到2019年,张家口吸引游客8600万人次,收入1000亿元,比往年增长20%以上;延庆2019年吸引了1700万游客,收入10亿元,比往年增长6%。北京冬奥会后,延庆小海驼山附近的村民成为滑雪教练和旅游公司的工作人员将不再新奇。张家口和崇礼的市民将成为冰雪产业从业人员的很大比例,北京市民在周边和河北的雪场滑雪将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选择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游走,也可能成为一种时尚的旅游线路选择。

本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绩斐然,在许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和飞跃,令人欣慰。中国的9枚金牌中有5枚来自雪上项目,这与此前的13枚金牌相比具有前所未有的意义,即韩只有1枚金牌来自雪上项目。虽然不能说扭转了“冰强雪弱”的局面,但至少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国获得的15枚奖牌中,短道速滑2金1银1铜、高速滑500米、严文刚个人钢架雪车项目都是突破性的。顾爱玲的2金1银和苏的1金1银更是突破。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进步和突破仍然值得认真思考,我们的成绩还没有到可以稳步提高的地步。

第一,奥运会或者冬奥会成绩的竞争,其实是不平等的竞争,换句话说,不是两个代表团一对一的竞争。所以不能说哪一个的金牌或奖牌比另一个多,就说明冬季项目的竞技水平比另一个高。原因很简单。你弱于对方队伍的事件,可能是因为有更强的对手,而对方队伍没有拿到牌。但是,如果和对方比,就不是对手了。所以,不能因为我们获得了冬奥会第三枚金牌,就认为我们是世界第三冰雪运动强国。例如,俄罗斯奥委会在本届冬奥会上获得了32枚奖牌,其中包括6枚金牌、12枚银牌和14枚铜牌。我们的金牌数比对方多3枚,但不能说我们在冬季项目上的竞技实力就比对方强。

第二,奥运会或者冬奥会项目的选择本身也有明显的选择性。最近奥运会和冬奥会东道主拓展赛事的自主性明显增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东道主取得好成绩并不奇怪。加拿大都灵冬奥会获得7枚金牌。四年后作为东道主获得14枚金牌,世界第一。在俄罗斯温哥华仅获得3枚金牌,4年后作为东道主获得11枚金牌,排名世界第一。这两个因为东道主而取得金牌前两名的国家,在随后的排名中有所下滑,但奖牌总数依然不少,体现了东道主效应和冰雪传统的力量。

第三,近几届冬奥会的赛事扩展了很多,从2010年到2022年四届冬奥会的86-98-102-109。计算一个代表团的金牌总数比考虑其自身的金牌或奖牌占金牌或奖牌总数的比例更合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我们东京2020奥运会的38枚金牌当成海外比赛的最好成绩有点牵强。因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只有302枚金牌,2020年东京奥运会只有340枚金牌(并列男子跳高),后者的38枚金牌能和前者相比吗?作为东道主,我们这次获得了9枚金牌,这当然是可喜可贺的,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尤其是与之前的1枚金牌相比。但需要注意的是,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我们获得了5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占金牌总数的5.81%,占奖牌总数的4.26%。今年金牌占比8.26%,奖牌占比4.59%。奖牌总数进展不大。更重要的是,作为东道主,我们的奖牌数排在第11位,比不上12年前温哥华冬奥会的第8位。

在世界范围内,挪威、德国和荷兰分别获得16、12和8枚金牌,显示了他们的强大实力。挪威甚至创下了冬奥会历史上的金牌数纪录——16枚金牌。这三个代表团在越野滑雪、雪橇雪车、速滑、短道速滑上的长时间、大面积优势,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稳定的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还要看到,虽然整体上我们有进步,但是我们过去的强项短道速滑一般,后继乏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和花样滑冰都是老将夺冠,下届冬奥会的不确定性增加。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隐忧。

在北京冬奥会的整个过程中,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非常重视中国冰雪运动的群众参与。他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一天的国际奥委会第139次全会上提到:我认为北京冬奥会最令人印象深刻、最重要的成就是在奥运会筹备期间有超过3亿人参与了冬季运动。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冬季运动的国家。

笔者专门研究了国际体育界对中国“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及其实现的相关英文表达。结果发现,基本上使用了介绍、从事、参与等词语,但没有类似通常意义上的玩耍及其参与运动的表述。但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可能无法与一般的冰雪运动人群相提并论。标准溜冰场和雪场的消费和运动的人口统计数据,和那些看冰灯,在湖上骑冰车,在室内雪场玩耍的人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我们不能要求相关统计部门严格区分这些不同的人群,但是冰雪运动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很清楚,要让冰雪运动和冰雪消费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欧洲像瑞士、奥地利这样的国家冰雪运动普及率超过30%,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冰雪人口占10%左右。这些数字仍然是我们需要追赶的,也是未来我们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在与国内众多冰雪行业从业者的交流中,笔者深切感受到了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大多希望北京冬奥会形成的“冰雪进校园”、“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等活动能够得到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可持续的资源投入。然而,2000多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和数百所奥运示范学校能否在冬奥会后继续得到相关部门和学校的持续关注和帮助,也是众多冰雪培训企业关心的问题。更多的冰雪装备生产企业关注的是,国家能否在科技投入和政策加持上做出更大努力,解决我国冰雪装备的技术瓶颈。大量冰场、雪场企业关心水、电、热价格优惠能否持续或加强,保险、税收、财政、金融等领域的政策会有哪些变化?所有这些都不可能通过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而自动发生,更不可能都朝着有利于行业利益相关者预期的方向自然出现。所以,这是一个需要更长时间耐心和更多精力的职业。而且这个过程中的波折甚至重复也是不可避免的。1998年成功举办长野冬奥会的日本,巅峰时期经历了800多个雪场,现在只有一半左右的雪场是尴尬的。

让滑冰和滑雪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并不容易,尤其是青少年。没有这种生活方式的建立,想要实现溜冰场和雪场的大生意显然是不现实的。体育产业,尤其是冰雪产业,如果能实现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的过渡,可能会成为一个大产业。这是世界的普遍规律,也是中国有可能快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路径。到2025年,冰雪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这是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可以向广大冰雪产业人承诺的数字,也是一个不应该高不可攀的数字。

从提高冰雪竞技水平的角度出发,笔者始终认为,和很多奥运项目的差异化选拔策略一样,中国参加冬奥会也有类似的竞争优势。顾艾玲和苏这两个冬奥会的成功案例,有个人的天赋,有家庭的支持,有企业的支持,有体育部门的加持,但都不是所谓的青少年冰雪人口的自然结果。这样有天赋的选手,恐怕不是所谓的竞技“跨项选拔”策略和措施所能发现和培养的。从长远来看,扩大冰雪运动人口当然是一条基本的、有益的道路,我们应该利用这次冬奥会的机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但从备战冬奥会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得不抛弃“全能参与”的思想,集中精力在传统优势项目——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上进行技能的选拔。在此基础上,理顺训练资源、教练员、管理部门(尤其是协会、项目管理中心)与相关企业的关系,真正发挥优势项目的优势。至于“跨项选拔”,也可以在精准分析、精准判断、精准定位的指导下,适当缩小范围,提高选拔和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希望4年后的米兰-科尔蒂纳2026年冬奥会,看到中国体育代表团超越温哥华2010年冬奥会时的成绩和排名。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对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深思熟虑后的心里话!

在本届冬奥会闭幕式之前和期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中国是冰雪运动大国,是一种善意的肯定和鼓励。我们要放眼世界,认清现实,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稳扎稳打,借助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奇迹,实现中国冰雪运动的飞跃和升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9841.html
上一篇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下一篇 冬奥会进入米兰时间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