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生活 传统文化香道

传统文化香道

沈嘉禄人物:刘良佑香龄:一生身份:台湾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知名的书画和文物研究大家,两岸公认的香学研究第一人传香理念:香道是日本人的说法,在中国应该叫香学,以示区别,以示正宗。谈论香文化,至少在上海的香界,有位大师级的人物如彩霞一般横贯在广…

传统文化香道

沈嘉璐

人物:刘良友

年龄:一生

身份:台湾省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书画、文物研究知名学者,海峡两岸公认的香火研究第一人。

香道是日本的说法,在中国应该叫香雪,以示区别和真实性。

说起香文化,至少在上海的香界,有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如彩霞般穿越辽阔的地平线,用缤纷的色彩召唤和激励着香文化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们昂扬前行。他就是被誉为“香界教父”的刘良友先生。

在刘良友家品香

八年前的夏天,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香道,是刘良友先生引领我走进了这条神秘的小路。刘先生是台湾大学历史与文物管理研究所的教授。十年前,他被邀请到上海博物馆做研究工作。业余时间,他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积累,在mainland China推广香火文化。后来,刘教授认为内地的学术环境更有利于他的研究,就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在徐家汇附近买了房子。

参观当天,他穿着一件深黑色的礼服站在门口,让人有一种仪式感。刘教授说,他想让我通过品香,了解香文化的博大精深、神秘典雅。

刘教授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让人流连忘返。古典家具和精致的江南园林构成了一个非常传统的家空房。茶几中央是刘教授自己的宋代汝窑香炉,墙上挂着两幅他画的彩色水墨画。品尝完明前的新茶,他搬到另一个花园房间,他又开了一瓶上好的红酒。我酒量不好,只喝了几口就脸红了。“有点晕?而这就是闻香的最佳状态。”刘教授含蓄地笑了笑。

轻移四块雕花门板,进入香氛室。榉木束腰的四仙桌上,摆着香烛,一手可托的香炉,釉色温润如玉。还有类似南宋龙泉窑的火罐、香炭盒、香盒、香渣盘。银七孔香也是南宋遗物,有紫铜竹节样式的香勺、香夹、持灰扇、探头、顶花、灰铲、香扫帚。刘教授从玻璃瓶中取出一块香料,长约八寸,乳白色,黄色,外表看起来像普通的白木。然后他拿起一把名为“云音”的大马士革钢刀,在香料上砍下一块比他的指甲略大的木头,放进香炉里。他强调香料的切割很重要,顺向、逆向、水平方向得到的不同质感都会造成香气的差异。

此前,炉内已经铺上了用松针和宣纸煅烧的骨灰,还埋了一小块点燃的木炭。刘教授用香料将木炭覆盖,然后用灰烬轻轻压出带有放射状图案的“山丘”。在手术过程中,他看起来非常专心。此时,双方已按礼仪落座,我年轻,排在最后。

香炉的传承是这样的。主人用左手把它递到主人和客人的右手,客人用右手拿。闻了三次香之后,他用左手把它递给下一个人的右手。我对一种古老的仪式感感到兴奋,但我是认真的——这是必要的。

这个像官窑一样的香炉到我手里的时候,我的手微微颤抖。按照刘教授的例子,我右手紧紧握住香炉的颈部,左手握成蒙古包状,盖住大半个香炉口,在鼻下移动,深深吸气。一股淡淡的香味迅速渗透进身体,从大脑顶部逸出。闭上眼睛,面向左侧,然后排出鼻腔内残留的气体。

“体验,再体验。”我看了一眼左边的刘教授,他的脸上写满了期待和鼓励。其实没有他的暗示,我的记忆瞬间就醒了。我仿佛长了翅膀,翱翔空,飘过经幡飘扬的雪域高原,置身于大昭寺香烟缭绕的观众席。头香空灵后,第二遍是原香,风韵优雅,第三遍是尾香,回味悠长,充满诗意…

“过一会儿,你会闻到另一种香味。香的神奇之处在于,你可以在半个小时内体验到不同的气味。香是活的。它在燃烧的过程中一直跟你说话。如果你用心和它交流,它会回报你的。”刘教授说,香炉顺时针开始了新一轮的传递。

按照日本熏香的规矩,在闻香的过程中,你要立即把你的经历写在剪成狭长条的熏香纸上。因为香的气味是不可预测的,所以一开始可以借用西湖十景的比喻,然后用口头禅来表达。但如何做到准确而富有诗意,需要敏感的感官、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意的表达。给我看刘教授积攒多年的香火笔记,往往一句话之后,用一句诗来解释。写得好的笔记,可以称得上是久闻香火的“香客”。

香,你应该尽快申请。

那些年,大师级人物率领的日本香道代表团,频繁造访中国的北京、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他们都在寻根和探底。但是,当时大陆实在找不到抗衡的对手。很多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专家都不知道香是什么。清朝乾隆年间故宫博物院的秦南山,被当作朽木丢在一边,无人问津。

刘良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感到“非常羞愧和沮丧”。但与此同时,他表示,即使让他去见日本的香专家,他也不会和他们打。“因为一个人去开会很难赢,我目前在大陆没有得力助手。”

在他看来,真正对香烛有研究的人很少,台湾省也就十几个人,其他的都是烧钱而已。道是日本的说法,在中国应该叫香雪,以示区别和真伪。这门学科的学习需要文化积累,静下心来,当然也要花很多钱。“现在大陆经济发展很好,很快就会有很多人打香,但理论上,你准备好了吗?”

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久,故宫的珍宝展览将在上海博物馆举行,刘教授想让我去看看。“你看乾隆皇帝的三希堂,就是这么布置的。两扇门上有几根香,很多人误以为是银赫或其他文具。”他说,“很多人一听说香,就以为是宗教香。其实只是香薰中的一个小范畴。中国人很早就用香了。汉代以前,香主要用于煲汤和祭祀用香。汉魏六朝时期道教盛行,博山香文化非常盛行。隋唐五代不仅用香兴盛,而且因为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丰富了各种形式的用香习俗。宋元时期,品香、喝茶、插花、挂画被称为上流社会高雅生活中的“四忙”。这时也出现了各种专门研究香源、载体、工具、制香方法的香书、香谱。到了明代,香学与理学、佛学结合为“坐香教香”,成为丛林禅修、调查的学科。佛家学者建香屋,静室,收藏宣德炉,是时兴。在清朝的繁荣时期,香更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灶、瓶、盒三件套的书房案,还有香案、香烛,成了书房的典型陈设。但后来随着国家形势的衰落和西方文化的入侵,香道逐渐退出了贵族和文人的闲适生活。”

刘教授不止一次向我透露,他计划在上海成立香研究会,然后组织学界力量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不能让日本人超过你。香学的源头在中国,香学的经典在中国,研究中心也应该在中国。mainland China和台湾的香料研究人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加强合作。在民间层面,从收藏和欣赏入手,也要进行研究,而不是单纯的欣赏和投资。”

是的,非遗项目申请最重要的是要有传承人。作为台湾省的学者,他能否代表两岸学者承担这一文化使命?这可能不是他个人能回答的问题。

“如果你报道,你应该在文章中强调芳香疗法的学术价值。我们可以先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梳理香薰的起源和发展,然后探寻香薰活动的场所,也可以从中医法规中寻找脉络,但最重要的是得到传承的有序脉络和今天人类的活动模式。这里有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仅有钱是不够的。他可能抽雪茄,喝洋酒,打高尔夫。要静下心来,关掉手机,嗅嗅这种难以捉摸的气息,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心情。但这是必须要做的,否则会被日本人抢走。我们怎么面对我们的祖先?”刘娇手说到这里,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人走了,心永远香。

后来,我多次被邀请去刘福品尝熏香。程序还是一样,品茶,喝酒,甚至欣赏一些古画。我在他的院子里看到了仇氏和紫杉,然后坐下来听刘教授的马天星空聊天。

每次离开刘福这个充满芬芳的地方,我都觉得自己与世隔绝。在刘教授的启发下,我对香道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我认为所谓香的方式就是通过眼睛、手、鼻子等来充分欣赏和感受珍贵的香料。,并在略带表演性的节目中坚守愉快而有规律的秩序,让我们在那久违的仪式感中追逐圣贤,感受今天,享受友谊,珍惜生命,在美妙的寂静中融入自然。

可惜我羡慕有才华的人。2007年,刘良友带着刘夫人、几个朋友和学生去青海旅游观光,玩得很开心。最后一天,他觉得有点恶心,但还是受不了朋友们劝他喝酒的热情。喝了一点红酒后,他觉得身体不适,就去睡觉了。很快他的脸色就变了,被送到医院抢救。刘太太大声喊,还是叫不醒他。

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一个61岁的生命,过早地离开了这片他如此热爱的土地。我和刘教授是君子之交。每一次聊天,每一次闻香,我们都得到了拍手叫好的喜悦,我们都后悔相见恨晚。他还是张大千的高足,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张大千的趣事。他是一个对中国文化有贡献的人,他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可惜上天没有给他应得的长寿,所以冷冷的把他叫到身边。难道,上帝也想尝尝来自东南亚的润楠的芳香?

略感欣慰的是,上海刘良友老师教过的很多学生,经过几年的研究,认真继承衣钵,在香文化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但他的《香社之书》至今仍被香火从业者广为流传,他的《品香四德》也被奉为经典规范。

中国人在闲暇时所享受的那种品香、喝茶、弹琴、吹笛、披头散发、吟诗作赋的乐趣,或闲适,构成了中国人的高雅文明史,折射出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在当今世界追求功利的忙碌、机械、紧张的压力下,你或多或少可以通过清幽淡雅的传统熏香获得生活的愉悦和愉悦。闻一多先生喜欢焚香静坐,认为这是东方特有的情趣。他特别欣赏陆游的两句诗,“欲知白日飞升之法,焚香听雨”。毕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留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希望中华文明复兴之时,香火再起,香席团圆,更多的爱好者认识到,香火长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58488.html
上一篇铜香炉阅读
下一篇 传香刻绘紫砂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