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生活 金全才透明写意

金全才透明写意

陈丽萍作为中国工艺玻璃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国家级大师,金全才浸淫在玻璃雕刻的世界已近四十年,在透明的世界里,雕刻、打磨,书写了一段无与伦比的透明世界。2014年1月17日,一幅玻雕屏风亮相人民大会堂浙江厅入口处,这块屏风长4.22米,高2.66…

金全才透明写意

陈丽萍

作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中国工艺玻璃国家级大师,金浸淫玻璃雕刻世界近40年。在透明的世界里,他雕琢、打磨、书写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透明世界。

2014年1月17日,人民大会堂浙江厅门口出现了一块玻璃雕刻的屏幕。这个屏风长4.22米,高2.66米,由一整块玻璃雕刻而成。一个冷梅傲然挺立满屏。虽然只是玻璃的原色,但却表现出强烈的春感。搭配桃木底座,看起来简洁大方。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的作品。

"《迎春花》是我第三个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作品."前面两张是1993年创作的新竹和2006年创作的天目劲松。

透明的画,立体的诗

低调是金给外界最深的印象。他于2005年2月1日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新华社发布了他创作中国奥运冠军墙的消息,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有一段时间,他成了一个受欢迎的人物。他拒绝了媒体的采访,埋头创作。直到两年后,金泉获得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成为中国工艺玻璃行业第一位“国家级大师”,大家才醒悟过来。这不就是创造玻璃奥运冠军墙的大师吗?尽管如此,他很快就从公众的视线中消失了。其实早在1992年,他的“玻璃雕刻加工方法”就获得了国家专利。1994年,他的作品《新竹》进入人民大会堂。此后,优秀作品不断出现...

从客运中心出来,沿着赤城路走,很快就到了金玻璃雕塑艺术博物馆,这里可谓是玻璃的海洋,各种各样的玻璃饰品和屏风摆在眼前。雕刻者很精致,人物的头发栩栩如生,像玉一样细腻光滑...难怪有人说是“透明的画,立体的诗”。

博物馆后面是创作车间,头发花白的金正在指导弟子们创作。长时间低着头,眼镜总会掉下来。他不时地帮助画框。“这里有一些要补充的”...儿子金书立跟在后面,他心里忐忑不安。“他出院有多长时间了?他又要忙了。”看到儿子心疼的脸,他只好坐下。

“我是一个误打误撞进入工艺美术领域的人。”1959年,刚满17岁的金进入青海艺术专科学校,系统学习素描、油画、结构理论。三年后,当他回到天台时,他成了一名小木匠。有了设计的知识,他做的家具总是比别的房子好。几年后,他开始做模具和木雕。多年的机械师生涯让他从类似的情况中学习,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一次偶然的机会,金认识了杭州人安。老人见他基础不错,就提到了他的专业——雕刻玻璃器皿。他这才知道有这么一门手艺。

“韩老算我一个‘字老师’。”那时,金正在思考他未来的主攻方向,一个他认为在形式、内容和表现力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专业。什么材料便宜又好找?有哪些技术还没有开发出来?什么形式更能表达主题?正当他困惑时,他找到了答案。“韩老的话让我灵感发酵,决心选择玻璃雕刻!”

韩健安说,雕刻玻璃器皿的方法是在木架子上用大砂轮雕刻一个小杯子。如果雕花大衣柜玻璃镜,整个镜子挂起来很不方便。金全财把工具做得更小,把玻璃固定住,加上人造金刚石、手钻和轴机,创造了玻璃雕刻的新方法,并用这套工具创作了他的第一件玻璃雕刻作品《天台山八景》。

循序渐进的创新和自我追求

玻璃很好找,但适合雕刻的不多。“我终于完成了一件大作品,心满意足地去吃饭了。回来的时候看到玻璃都裂了,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当时还没有专门的浮法玻璃生产厂家,金只能靠运气去碰。如果这个不起作用,试试下一个,然后再试一次...最后,他找到了上海月华皮尔金顿公司生产的大型建筑用浮法玻璃。高兴之余,他雕刻了一只鹰,送给了这家公司的美国经理。对方惊叹道:“我做了一辈子玻璃,没想到玻璃会变成艺术品!”

除了透光和两面欣赏,玻璃剩下的几乎都是:太硬,易碎,可塑性差。金花了几年时间开发了几十种切割工具,才改进了他的雕刻技术。他用刀刻的手法,用有限的厚度表现立体状态,在一个平面上表现凹凸、明暗,使花鸟、人物、山水在玻璃上跃然而出。

由于新工艺的独创性,国家专利局经过四年的审查,于1992年授予他“玻璃雕刻加工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从此,他的艺术生涯开始辉煌:他雕刻的人像栩栩如生,在国画大师齐白石那里,老人长胡子遮唇,眼神深邃睿智,非常写实,获得了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他雕刻的屏风摆件气势磅礴,《团圆颂》等作品先后获得上海首届中国全国美展、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三、四届全国美术工艺博览会金奖。

如果说发明专利是一首创新的诗篇,那么中国奥运冠军20.08米长的雕塑墙则可视为史诗般的杰作。概念结构的难度和技术的复杂程度不可估量。

"我想为2008年中国奥运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坚定的创作决心下,隐藏着金对自我超越的追求。他一直认为,即使在浮躁的社会,艺术创作也要耐得住寂寞。“人活着不是靠名声,而是靠思想。”这种生活信念使金下定决心,要在几年内为中国奥林匹克树起一座丰碑。

2005年2月,他与国家体育局签订了建造中国奥运冠军墙的合同。春节前,金开始了他为期三年的创作之旅。

但是,要在易碎的玻璃上再现中国133位金牌得主的不同表情,并不容易!虽然国家体育局提供的资料还不够清楚,但金父子搜遍了图书馆、互联网和出版物,光是收集资料就花了几个月的时间。

大型雕塑的结构不同于单件,如何布局也是一个难题。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提出让获得四、三、二、一枚金牌的奥运冠军占据相应的区域单元。获批后,他设计了长城、长虹、巨龙方案,最终选择了巨龙方案。此时,距离签约已经过去了半年。

为了捕捉奥运冠军的形象,金经常在下稿前多次雕琢。然而,相似是不够的。他希望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他在作品中融入了智能照明。在灯光的映衬下,无色的“中国奥运冠军墙”立刻变得五彩缤纷…

只有金自己知道,2003年的创作是一条多么艰辛的路,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自我超越。虽然他不想多谈,但我们知道这三年绝不是悠闲的。"中国奥运冠军的雕塑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作品."骄傲的话语中似乎有些端倪。

冰是骨头,玉是灵魂

“作品是我生命的年轮。”金说,1999年的《团圆颂》采用了传统的结构和表现手法;2002年,国画大师齐白石注重刀法,引进现代器械。2008年,中国奥运冠军墙将电子技术引入传统工艺。

金拿起电钻,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玻璃上出现了一道道深深的刻痕,一朵兰花的雏形出现了。但是噪音大,耗费精力大,一不小心一刀就全没了。虽然作品很美,创作过程也很辛苦,一点也不浪漫,但金乐在其中。

1981年,为了培养玻璃雕刻人才,他创办了天台山艺术园林有限公司,以工作坊的形式带徒弟学习玻璃雕刻。艺苑里的人都叫他“金老师”,连他们的孩子也叫。“我从小就习惯和工友打电话,但比打电话给爸爸更顺畅。”金树立说。

在弟子齐的眼中,金全有学者的特质。“看他的笑容,既严厉又亲切。”“秀才不敢当,就是有秀才的坏脾气。”金老师不满意,以为曾祖父金闻天创办天台中学,父亲金品狗创办浦江中学。“为什么我办不了学校!”去做吧。1998年创办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要发展,首先要过人才关。不光是师傅带徒弟,年轻人也要跟上信息时代,接受高等教育。”金把学校定位为工艺美术培训基地,教授设计理念、创作方法和计算机技能...

“我有两个梦想:创造一件体现东方魅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玻璃艺术精品;培养一批工艺玻璃创作的接班人,把非遗传承基地变成生产性的文化基地,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金全财说,“如果第一个梦想还没有实现,那么办学一定要做好,努力实现第二个梦想。”

发展才是硬道理。一开始艺苑的玻璃雕刻都是冷加工的,一件一件的刻。金引进了热加工,热铸造工艺形成了生产工艺。虽然是一次一块,但也可能是几千块。他还将冷加工的精湛水平与热加工的立体形式相结合,综合利用冷雕刻和热铸造的技巧和优势,克服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创造了新的生产线,增加了20多道工序和新工种,用现代化的设备更新了工作室的人员结构。

新技术、新工艺、新的专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雕刻专业人才的短缺。同时在设计人才大本营美院的帮助下,挑选了十余名对其感兴趣的师生进入工作室,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技术团队。

目前,金正在积极建设台州玻璃艺术创意园。“工艺美术就像一棵树,传承是根本,创新是生长出来的枝条,需要不断吸收养分才能枝繁叶茂。”金全财说道。

折扇,素雅。虽然一度“没落”,但仍有很多人依然保留着关于折扇的优雅记忆。苏州的折扇艺术家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今天,当我们参观苏州时,我们仍然可以找到被称为“有袖子的优雅的东西”的折扇。

寻找倾听和生活在繁忙的城市

王健的工作室位于苏州繁华的西北街,与著名的桃花坞街相连。这里是苏州传统手工艺品的集散地,苏绣、缫丝的店铺虽不是鳞次栉比,但也不时映入眼帘。紫檀、竹雕作坊,甚至桃花坞年画博物馆随处可见。每家店铺都很气派,一路上范庄店铺不下四五家。然而,我来回跑了几趟,就是找不到传说中的“王建范庄”。最终,在使用GPS后,王庄浮出水面——四个飘逸的汉字隐藏在五颜六色的广告招牌中,仔细观察无法察觉。

工作室不大,只有两个房间,前面一个茶馆,各种形状的茶壶——这就是王健吸引顾客的地方。后面塞了一张巨大的木桌,桌面上密密麻麻摆满了长短不一的竹条。墙上写着“听扇”四个字——这就是王建和折扇“对话”的地方。工作室保持着前店后厂的格局,这是苏州工匠延续了几百年的格局。

每天,王健在画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竹帘,选个茶壶泡一壶碧螺春,然后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一边喝茶,一边发呆。视线时而掠过桌面上的竹堆,时而落在窗台上的绿萝上,时而越过窗台,凝聚在邻居小院子里的芭蕉树上。当晨露从芭蕉叶上滴落时,他会在竹片上蘸几滴水,开始打磨竹骨。

王建一年只做十把折扇,但他的折扇是独一无二的。从创意、设计到工艺,每一个都不一样。对他来说,做折扇就像画一幅写意水墨画,必须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酝酿意境。

为了让我们更多地了解折扇的制造技术,王健把我们带到了他的折扇车间,一个多年不为人知的老房子。

刚进门,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这是煮明矾的味道。最近是雨季。没有明矾熏蒸,做扇骨的竹片,做扇面的宣纸都容易发霉。对我们竹人来说,竹子是宝。如果竹子发霉了,竹民的聪明才智会让聪明的女人无米下厨!”

王建把竹人分为两种:一种叫竹工,制作蒸笼、竹簸箕、竹篮之类的东西,为了生活更方便,对竹子进行加工;另一种是竹艺,制作扇骨、笔筒、竹雕等。为了提高生活品味,竹子被制成艺术品。

存八年用百年。

“做一把水磨玉竹折扇,首先要用水煮了8年的玉竹为原料,再用木贼蘸水,再仔细打磨。虽然用砂纸打磨方便快捷,但是打磨出来的竹骨缺少一种细腻的温暖感。水墨玉竹折扇之所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正是因为水墨法打磨出来的竹骨温润有光泽如玉,符合‘君子胜于玉’的古老寓意!"

在我的老房子里,王建正在向年轻的学徒们传授他新修复的磨玉竹手艺。老房子通风效果不好。王建在打磨玉竹时蘸水,手上的汗水都能湿透竹片。徒弟看师傅演示的时候,已经在悄悄冒汗了——折扇看起来很优雅很酷,但扇面制作可两者无关。

老房子里有七八个房间,但其中三四个房间已经堆满了材料,扇子制作的十几道工序被塞进了数量有限的其他房间。做风扇的时候,很多工序同时进行,但是不同的工序对气候的要求不同。比如竹材需要干燥,但风扇表面需要湿润,所以车间不采取人工降温措施,全靠房间本身调节气候。

磨完竹片后,王建让徒弟把竹蜻蜓编成竹片,放在天井的石凳上晾干。他自己打开仓库门,抽出竹片,仔细检查。由于最近天气炎热潮湿,许多竹子都开裂发霉了。霉菌爬上了黄竹,在竹子表面撒了一层白点,让黄竹的花纹显得特别斑驳。

“一寸竹子就是四两黄金!”徒弟到了之后,看到丢弃的竹子就叹气!

“这次还不错,只有一小部分报废了。第一次省料,八年后开始做粉丝的时候,发现能用的不到十分之一!”王坚安慰徒弟:“现在在做基因筛查。如果现在不报废,风扇做出来后发霉开裂,那我们的招牌就毁了!经过八年的考验,它还能活下来做折扇,而且能活100年!"

在王坚看来,苏州折扇是独一无二的。“折扇是有袖子的高雅之物,而折扇中,只有苏州折扇是文人扇,是扇子的代表。制扇技术自古苏州第一,与苏州的文化基础有关。”

复古是一种创新。

王建说着,从身后的桌子底下拿起一个竹制的行李箱,轻轻推开盖子,露出箱内一排简易的折扇。泥金,素面,冷金洒金面……一个小小的竹皮箱里,装着几十把古明朝的扇子。

这些扇子虽然外观精美,但竹雕有破损、磨损或残缺的——原来,这些都是全国各地折扇收藏者委托王健修复的。经过20多年的摸索,王健练就了一双锐利的眼睛,一眼就能认出古扇的真伪,甚至掌握了“修旧如旧”的绝活,以至于成为了修复古扇的专家——每年修复近千把。

旧的越修越多,收藏家会找他修,开阔了他的眼界,也加剧了他对古扇的喜爱。从2010年8月开始,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古扇的修复上。有时,他整整一个月只做一把扇子,根据古籍杂本中零散的记载拼凑出扇子的特点,然后经过几十年的修炼,反复琢磨,不惜重金复原。这是王健的荣幸。他临摹的扇子有汉代合欢扇、唐宋腰扇、明初泥金系列、三开扇、半扇等。,每一张都仔细记录了制作过程,稍加整理,就成了完整的扇子制作实用教材。

“目前没有创新计划,因为经过多年的文化断层,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美好的东西。对苏凡来说,复古是一种创新。”王建说,他想重新研究一下失传的手艺,有了传承的基础,才有利于它的发展。

交谈中,王健不时揉揉眼睛,都是因为当粉丝伤到了自己。以他临摹的泥金扇为例。扇子上的图案都是用针戳出来的。这份拷贝是他的宝贝,不会出售。泥塑系列古扇,他断断续续研究了十几年。“你说,卖这样的粉丝多少钱合适?而且,第二种也不可能做到。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要搞清楚整个过程,目的就达到了,不需要重复劳动。”王坚说。

如今,王建这个只有五个人的小作坊,一年生产3000个扇骨和10000个扇面——把扇骨和扇面分开卖是苏凡的传统,现在王建正在把这个传统发扬光大。王建自己一年只做十把折扇。扇骨由著名的竹雕家杨雕刻,扇面由扇面画家沈用墨。工艺、雕刻、书画三位一体,让他的折扇成了抢手货——据说他欠玩家的粉丝债十年后还排得上号。

对于身后的那一堆“债务”,王坚表示这也是迫在眉睫。除了个人因素,球迷自身的要求占了很多。苏州书画艺术大师吴湖帆先生曾有“不用老明矾面”的嗜好。“这老明矾面”——王健拿起一个张空白粉丝面的一角,说要放八年。“范的骨头是一样的。一把普通的折扇有近200道工序,花好几年做一把扇子是常有的事。”

采访快结束时,王健拿出两把黑骨泥金扇让我体验明朝的魅力。太热了,我迫不及待地摇起来,却发现风没来。王建一看哈哈大笑:“明式黑骨泥金扇只需用指尖抓住扇骨,轻轻一挥,凉风便会吹到你的脸颊。这样扇子风最大,最省力,最优雅!”

扇子之后,墙上挂着两把乌骨泥金扇,一把放回竹皮箱里——原来是两把扇子,一把是明代的古扇,一把是王鉴临摹的。

“进来看看吧!”当我离开王健的工作室时,出乎意料的,我的脑海里映出了那句引领王健进入扇面艺术领域的话,时间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多年前,一个懵懂少年正站在扇面厂门口向里面窥视,里面的扇面制作者微笑着向他招手,“进来看看。”谁也不会想到,20多年后,这个被简单宣传领进门的少年,成了苏州折扇的标杆人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58522.html
上一篇每个生命都是一个传奇每个传奇背后
下一篇 推荐第一条路线全程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