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人物 北京祭祀坛

北京祭祀坛

刘征 刘艺伟4月8日, 北京山左会馆(纪元/ 摄) 清人杭世骏说:“会馆之设,肇于京师。”会馆诞生于明代都城北京,发展于明代中期,清代达到鼎盛,民国以后才逐步衰落。传统上,我国会馆主要有四种功能,即“祀神、合乐、义举、公约”。其中,会馆同乡…

北京祭祀坛

刘一味

4月8日, 北京山左会馆(纪元/ 摄)4月8日,北京山左会馆(时代/摄)

清朝杭世俊说:“会馆是在首都创立的。”会馆诞生于明朝首都北京,发展于明朝中叶,在清朝达到顶峰,民国以后逐渐衰落。

传统上,中国的会馆主要有四大功能,即“祭神、共享音乐、行义、立约”。其中,在会馆祭祀同乡是最容易凝聚文化信仰的活动。在北京,历史上每一个会馆都是供奉当地圣贤的。比如福建的会馆,供奉的是清代名臣王克庄。广东会馆供奉明朝忠臣袁崇焕;四川会馆供奉明代名媛秦良玉;山东会馆是供奉唐朝将军秦包书的;安徽会馆供奉南宋理学家朱的……尤其是直隶会馆下的吉福贤祠,供奉着从古到清的1468位古圣先贤,令人叹为观止。

“世界各地的俱乐部崇拜更多的神,北京的俱乐部尊重更多的人。”在北京的会馆中,城隍地文昌帝、各路神仙都被“边缘化”了,真正的臣民是古圣先贤。祖先崇拜已经成为培养友谊、加强团结和宣传当地文化的最有效方式。它不仅为会馆构建了群体精神和人格的象征性典范,而且对树立榜样、凝聚人心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山左会馆、商州会馆、姚江会馆比较有代表性,都属于“正厅祭祀”——利用馆内正厅供奉牌位或龛位。虽然现在都是画院,但在当时是“以官乡闻名的圣贤”的纪念场所,可以和当地的孔庙及其著名的官乡相提并论。了解他们,我们才能对北京会馆的祭祀文化“窥一斑而知全豹”。

山左是山东省的旧称,所以山东会馆也叫山左会馆。其特点是“大而杂,名而无声”。

“大而杂”就是规模大,凌乱失修。山左作为“省馆”,是当年山东北京最大的会馆。它从西向东,有四个庭院,占地近1000平方米。其规模远超其他“福州郡馆”,济南十六城馆不及其一半。

“成名无声”,是一时的荣耀,也是一生的沉默。咸丰帝的老师杜受田是山东人。山左会馆产生于陆晶官员在他周围建党的地方,祭孔也是题中之义。民国时期,随着宣南政治地位的下降,没有学堂、没有大剧院的山左馆自然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逐渐变成了画院。

如今,借助孔刻制、清末王培友重印的《山左会馆祭祀大典》一书,揭开了历史的面纱,山左会馆与山东曲阜的关系也逐渐清晰起来。

祭仪节记录了祭仪的项目,如公议、祭例、祭文、陈列图、祭仪名称、祭仪制作方法、执事名单、颂唱仪式节、劝诫、盛宴公爵等。,以及会馆祭祀仪式的项目,并一一列明了祭祀的程序和要求。特别是对雷云尊、项尊等27种祭祀器皿的名称和特点,以及太堂、荷塘等28种祭祀用品的制作方法描述得非常详细,古老的祭祀仪式仿佛又活了过来。

咸丰元年(1851年)八月,新会馆落成,第一份礼物是开业典礼。厅中来了近百人,“同道官员,京师官员云集”,盛况空之前。祭祀中使用的祭祀用具大部分来自孔子的后代,其中孔子第七十四代长孙盛宴公爵捐赠最多。当我得知盛宴公山左会馆要举行祭孔仪式时,我“特将《拓阙里石刻》中吴道子所绘圣像送京”,并捐赠了数十件祭祀用具。阁中书孔龚贤,捐钟鼓各一面;兵部外交大臣孔捐赠了两个青铜烛台和两个青铜花瓶,一个青铜鼎和一个云缎窗帘,这表明孔子的后代非常重视会馆中的祭祀。

根据《祭祀大典》展示图,祭祀仪式完全按照曲阜孔庙的规范进行,无论是堂内还是堂外都按照标准进行展示,与山东省曲阜孔庙大成殿几乎相同。杜受田之父杜团说得很清楚:“有质量和清晰的表演就像在缺席的情况下设立一个祭品。从他省来观礼的,也拜西台,一开始就把兵抓起来,既气势磅礴,又史无前例。”

从上述曲阜孔庙的“待遇”可以看出,山左会馆的地位非比寻常,在北京也算是孔子的“家庙”了。

一本书影响一个会馆。借助祭祀的节日,山左会馆的历史豁然开朗,其文物价值得到提升。一个会馆连接一个地方。以前是北京和北京之间的桥梁,现在应该成为贯穿古今的文化纽带。

《山左会馆设祭仪节》首页(左)及堂上陈设图(右)(刘征/ 摄)“山左会馆祭祀大典”首页(左)及会馆布局(右)(刘政摄)

本世纪以来,各地孔庙得到修复,祭祀活动恢复。北京顺天府埋藏已久的孔庙已经修复。曲阜、曲周等孔庙的祭孔仪式引人注目。作为北京又一新认定的“祭孔之地”,山左会馆的保护和利用将显示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现在西城区已经把博物馆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在进行修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会焕然一新,“重新开张”。

来北京的名人大多住在会馆,没来过北京的则供奉在会馆和祠堂。北京祠堂祭祀的民间圣贤已经遍布中国各地,起到了团结全国、辐射世界的作用。它们与北京的皇家帝王庙一起,构成了纪念中国精英的“殿堂”,体现了我们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

1919年夏(民国八年),发端于北京的五四运动风起云涌。就在全国为之震动的时候,陕西退休官员严安澜在北京安详辞世,社会名流对她赞誉有加。在宣武门外大街以西的老墙根街,他的老朋友吴怀清在陕西商州会馆正殿为他立碑,并刻石立传。

北京会馆群历来是人的聚集地,商州会馆也不例外。严安澜与商州会馆结下了不解之缘。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他住在这里,写了一篇书评。他病逝后,又被供奉在这里。

闫安澜,本名海城,徐州人,陕西商州镇安县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历任户部部长、外交部长、支部郎中、盐务司隶、盐政所所长、四川运盐使等职。

1897年,他和北京官员吴怀清在北京建立了商州会馆,也被称为商山会馆。作为陕西商县、洛南县、镇安县、杨珊县和商南县的公共财产,方便了在京学生和商人的聚会以及官员的居留和经商。博物馆中等规模,朝南,有44个房间,占地500平方米。1954年后移交给北京房管部门。它作为会馆已经存在了近60年。现在是住宅综合体,基本保留了清末修建时的原貌。

颜安澜从小勤奋好学,聪明伶俐。“小小年纪谈兵不错,他能借鉴古今兵家。”甲午战争爆发的1894年冬,湖南巡抚吴大猷率湘军出关,凭着安澜的《耿介清正廉明,真情实感》,起到了调节商务司的作用,还兼任监军。这一时期,安澜经常先骑着马,把宿营安排得井井有条,对粮食供求心中有数,对日军的行迹和辎重运输也有详细的了解。此外,我们也重视了解民众的感受,严禁士兵骚扰民众。回到北京后,严安澜把东征的经历编成一本书《虚舟东行记》,成为后人研究甲午战争的重要文献。他生活简朴,在北京无私地生活了很多年,一直住在商州会馆。

此后,严安澜担任盐政官多年,注重调查研究,积累经验。他整顿了淮北的票盐,起草了24条盐政措施,将淮北的盐价降低了一半。“行旅歌在路上,商人歌在城里,农民歌在野外。”汝州、广州等14州人民受益匪浅。为了搞好盐税改革,他到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考察,冒着生命危险在洪水中渡过淮河,访贫问苦,然后坚持盐务集中政策,在全国实行。他还编著了《盐法大纲》、《盐政官制》、《两淮盐法姚橹》等书。

民国八年,严安澜病逝于北京,葬于西直门外的霍克吉。傅增湘、胡景翼、蒲殿军等14位名人。,撰写了《四川士绅会长传》,请国史馆做了传记,编辑了《严海成先生年谱》。人们在四川乐山牛花溪设立祠堂,里面供奉着严安澜的遗像,并有匾书“为民建功者,必先牺牲”。

与此同时,商州会馆经理吴怀清“建龛立正厅前院............................................................................................................................................于是,会馆前院的正厅成了严安澜在北京的“祠堂”。

作为清末民初在京的著名书法家之一,“哑巴道士”吴怀清于1927年亲笔在博物馆正门西墙上书写,纪念严安澜及其会馆,并请石雕大师陈芸婷刻制嵌刻了一幅《上善会馆创建记》石刻,全面记录了上述情况,以便今人知晓详情。

如今的商州会馆虽然变化很大,但家乡人并没有忘记严安澜等人。本世纪以来,许多报纸经常提及严、吴等人在北京设立商州会馆的事迹,盛赞严安澜:“是镇安人、商洛人、陕西人乃至全体中国人的骄傲!陕西省镇安县仍在建设平绣公园,并建有“安澜阁”以纪念这位家乡名人。

北京商州会馆作为阎安澜故居的祠堂,以及吴怀清故居和陈芸婷石刻遗址,已被列为北京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予以保护。正如吴怀清所说,“有所作为是后来者的希望”,这里感人的故事还将继续。

在著名的琉璃厂东街一家湖笔店对面,有一条不起眼的南北胡同——姚江胡同,最深处是过去的姚江会馆。该博物馆原属浙江省,又称余姚会馆。

清光绪十年(1884年),余姚京官邵等人捐资兴建,并刻碑纪念。有三个小院子和41个房间。原来考上姚江进士的可以免费住在这里。一旦做官,就得捐钱修缮,一代一代传下来。1955年,博物馆移交给北京,现在是居民楼。

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首都北京震感强烈。人们从睡梦中醒来,出去躲避。这时,住在和平门外耀江会馆正房的同仁堂老员工雷光荣也被惊醒。

至此,西与西之间的西墙表皮裂开,里面似乎有东西。好奇心驱使他把它刮开,立刻露出一块青石,上面有字。最后把墙的皮整个去掉,原来是一个平板。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历史事实被揭开了。

雷光荣回忆说,他刚来的时候,姚江会馆的正厅很高,有三级台阶。挂了三块匾额,中间最大的一块,取名“白蓉堂”;房间里还有一个很大的隔断扇,北面有一个明坛。桌子后面是两个石像,一大一小,半米多高。不知道是什么佛。文革期间,两尊雕像被砸碎埋在地下。原来这里每年都会举行祭祀活动,仪式结束后会分享蛋糕。

姚江胡同(刘征/摄)姚江胡同(刘政摄)

根据这段碑文的记载,会馆和神像崇拜的历史逐渐清晰。祖先崇拜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特色,并通过会馆的祭祀得以延续和传承。“崇圣崇儒”就是典型的例子。邵濂在碑文中说:“他在亭子里盖了一间精舍,供奉阳明先生,而利州黄先生则配以他,使乡官春秋祭祀,以景为鉴,以圣贤。而那些应该是一城春秋考出来的,都是佩服的。”

从碑文可以看出,乡贤王守仁先生牺牲在会馆,黄宗羲先生牺牲在会馆。在京城做官的乡民和前来赶考的儒生,在这个春秋献上了祭品。被毁坏的两尊雕像不是佛陀,而是这两位圣贤。大的应该是明中叶心学领袖王守仁,小的应该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北京清末的非佛石像不多。这两个石头名人应该很珍贵,可惜已经不见了。

不久后,余姚的楚纳新先生从家乡赶来,做了详细的采访,并撰写了《北京有个姚江胡同》一文,发表在《余姚日报》上,被其他媒体转载,引起社会关注。

宣西-法源寺街区被列为北京市13个历史文化精华区后,74个会馆得到保护,其中河南会馆中州贤祠、四川会馆贤祠、浏阳会馆湖南贤祠、云南会馆祠、河北会馆羊角山寺、江西会馆谢蝶山祠、甘肃会馆五六堂、太原会馆阎祠等16个会馆得以保留。

但姚江会馆、化州会馆、云南北堂、吉林新馆等对北京明清史、近代革命史、建筑文化史有较大影响的会馆,至今仍未列入文保单位。根据前期研究,建议北京下一批历史建筑中可以有58个厅堂,总数将达到138个。集群式保护更有利于丰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内涵。

可以说,来北京的名人大多住在会馆,没来过北京的则供奉在会馆和祠堂。北京会馆祠堂祭祀的民间圣贤已覆盖中国各地,起到了团结全国、辐射世界的作用。它们与北京的皇家帝王庙一起,构成了纪念中国精英的“殿堂”,体现了我们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

历史没了,文化遗产还在。作为行会精神的载体,北京会馆群永远不会消亡。他们贯穿古今,辐射全国,重整旗鼓,意气风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3896.html
上一篇80℃城市咖啡
下一篇 恐症是什么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