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体育 “我是八一羽毛球队队员”

“我是八一羽毛球队队员”

陈扬:我的“前-八一”羽毛球生涯陈扬的运动员时光我的球员职业生涯是在上世纪70年代,所以我所经历的解放军羽毛球生涯和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后来的八一羽毛球队是有所区别的。我是在1973年2月从江苏省南京体院青训队入伍到江苏省军区通讯连的,入伍后…

杨晨:我的“八一前”羽毛球生涯

杨晨运动员的时代

我的球员生涯是在70年代,所以我在解放军的羽毛球生涯和现在众所周知的八一羽毛球队是不一样的。

我是1973年2月从江苏省南京体育学院青训队加入江苏省军区通信连的。入伍后,我代表省军区参加了多次羽毛球比赛。1973年4月,我参加南京军区比赛,获得女子单打第一名,随即入选南京军区代表队。在5月份举行的全军羽毛球比赛中,我同时获得了团体和女双的名次,于是入选八一队,去福州军区体工队所在的福州鼓楼建兵路1号集训。

当时全军各军兵种、各大军区相继成立运动队,准备参加1975年第三届全军运动会。1975年上半年全军运动会结束后,八一队又选拔了一批队员留在北京,在红山口度过了整个夏天的集训,为下半年的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做准备,那是我唯一一次以运动员身份参加的全国运动会。

第三届全运会后,全军整合的八一羽毛球队正式成立。队员们把各自单位的关系(供应关系、党员关系)全部转移到八一队,由解放军体育学院管理。球队直属北京,但训练地点在广州。一直持续到1980年全军解除武装,八一羽毛球队解散。就是这样一个机缘,让我的人生与广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八一队在广州集训,大家都很想练,所以很守纪律,很努力。解放军方队最大的特点就是组织纪律性强。全队集合晨练,吃饭,训练场,三人一排,两人一排。内务都是按照连队要求的军队特色。

八一队注重政治思想教育。还记得当年我们在福州集训的时候,队里让队员们去英雄的“红刀连”锻炼,去红色根据地参观莆田会议旧址。1976年,我们参加了广西的全国羽毛球比赛,然后下到广西,在中越边境的边防部队生活锻炼。

从部队回来后,我们都深有感触。当时国家环境不容易,经济形势也不是很好。球队一直教导我们,每个羽毛球运动员的背后,都有很多农民在养我们,每个球都很贵。如果训练不好,我们会对不起为我们付出的人民和国家。所以我们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环境,决心为部队争光建功立业。

特殊的环境造就了特殊的精神,我们深深感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了全军官兵,心中有着强烈的信仰感和荣誉感。虽然当时的解放军羽毛球队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是在团体赛中,解放军是每个对手都不能小觑的存在,因为军人特别勇敢顽强。后来随着团队成绩的不断提高,很多运动员都被调到了国家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有的人还在省队当教练。铜盘山基地不仅为国家队输送优秀的羽毛球人才,还培养了大量解放军羽毛球裁判。

1978年,八一队解散前夕,全国恢复高考。我考上了广州军区军医学校,从此退役转型。虽然我在八一羽毛球队只有短短的几年,但那段时间足以影响我的一生。“让荣誉被看见,让困难被看见”成为我的座右铭。

我于2006年底加入八一队。在此之前,我代表重庆队。我印象很深的是,06年的全国锦标赛和全国冠军赛,我遇到了八一队所有的大姐姐,我被“虐”的很惨。那是八一女团获得全国锦标赛女团冠军的那一年,所以我记得特别清楚。

也许这也是命运吧!曾经横扫我的姐姐们,很快就成了我的学姐,把我养大。

很多人都知道陈导(陈伟华教练)很凶,但事实上我只认同他的一半,因为他对我很温柔。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到队比较晚,性格比较内向,所以陈导还是会在这方面照顾我的情绪。就因为他对我不太凶,其他玩家甚至说他偏心,哈哈!

陈导唯一一次对我发火是2009年全运会个人资格赛。我和陈晓佳打到了第三局的下半场,体力耗尽。陈导很担心,大声训斥我。如果不是另一个教练拉着他,也许他会在球场上踢我!幸运的是,我最终赢得了比赛。

其实陈导并不凶,也不是对谁都不凶,而是把队员当家人,因材施教。十年后,我们八一女团在合肥的全国团体锦标赛上再次登上冠军领奖台。虽然当时陈导已经不是教练了,但是她作为比赛仲裁人,是我们女团决赛的嘉宾解说员,我们自然和他分享了夺冠的喜悦。

我的运动生涯主要是当兵,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从最开始的国际公开赛到后来的奥运会,苏联杯,世界杯,最后的军运会。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中国队的一员,以羽毛球场为战场,以球拍为武器,穿着军装,站在领奖台上敬军礼,这些都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骄傲。这辈子能参军穿上军装,我很自豪!李:我以穿军装和敬礼为荣。

我的球员生涯是在70年代,所以我在解放军的羽毛球生涯和现在众所周知的八一羽毛球队是不一样的。

我是1973年2月从江苏省南京体育学院青训队加入江苏省军区通信连的。入伍后,我代表省军区参加了多次羽毛球比赛。1973年4月,我参加南京军区比赛,获得女子单打第一名,随即入选南京军区代表队。在5月份举行的全军羽毛球比赛中,我同时获得了团体和女双的名次,于是入选八一队,去福州军区体工队所在的福州鼓楼建兵路1号集训。

当时全军各军兵种、各大军区相继成立运动队,为1975年第三届全军运动会做准备。1975年上半年全军运动会结束后,八一队又选拔了一批队员留在北京,在红山口度过了整个夏天的集训,为下半年的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做准备,那是我唯一一次以运动员身份参加的全国运动会。

第三届全运会后,全军整合的八一羽毛球队正式成立。队员们把各自单位的关系(供应关系、党员关系)全部转移到八一队,由解放军体育学院管理。球队直属北京,但训练地点在广州。一直持续到1980年全军解除武装,八一羽毛球队解散。就是这样一个机缘,让我的人生与广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八一队在广州集训,大家都很想练,所以很守纪律,很努力。解放军方队最大的特点就是组织纪律性强。全队集合晨练,吃饭,训练场,三人一排,两人一排。内务都是按照连队要求的军队特色。

八一队注重政治思想教育。还记得当年我们在福州集训的时候,队里让队员们去英雄的“红刀连”锻炼,去红色根据地参观莆田会议旧址。1976年,我们参加了广西的全国羽毛球比赛,然后下到广西,在中越边境的边防部队生活锻炼。

从部队回来后,我们都深有感触。当时国家环境不容易,经济形势也不是很好。球队一直教导我们,每个羽毛球运动员的背后,都有很多农民在养我们,每个球都很贵。如果训练不好,我们会对不起为我们付出的人民和国家。所以我们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环境,决心为部队争光建功立业。

特殊的环境造就了特殊的精神,我们深深感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了全军官兵,心中有着强烈的信仰感和荣誉感。虽然当时的解放军羽毛球队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是在团体赛中,解放军是每个对手都不能小觑的存在,因为军人特别勇敢顽强。后来随着团队成绩的不断提高,很多运动员都被调到了国家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有的人还在省队当教练。铜盘山基地不仅为国家队输送优秀的羽毛球人才,还培养了大量解放军羽毛球裁判。

1978年,八一队解散前夕,全国恢复高考。我考上了广州军区军医学校,从此退役转型。虽然我在八一羽毛球队只有短短的几年,但那段时间足以影响我的一生。“让荣誉被看见,让困难被看见”成为我的座右铭。

我于2006年底加入八一队。在此之前,我代表重庆队。我印象很深的是,06年的全国锦标赛和全国冠军赛,我遇到了八一队所有的大姐姐,我被“虐”的很惨。那是八一女团获得全国锦标赛女团冠军的那一年,所以我记得特别清楚。

也许这也是命运吧!曾经横扫我的姐姐们,很快就成了我的学姐,把我养大。

很多人都知道陈导(陈伟华教练)很凶,但事实上我只认同他的一半,因为他对我很温柔。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到队比较晚,性格比较内向,所以陈导还是会在这方面照顾我的情绪。就因为他对我不太凶,其他玩家甚至说他偏心,哈哈!

陈导唯一一次对我发火是2009年全运会个人资格赛。我和陈晓佳打到了第三局的下半场,体力耗尽。陈导很担心,大声训斥我。如果不是另一个教练拉着他,也许他会在球场上踢我!幸运的是,我最终赢得了比赛。

其实陈导并不凶,也不是对谁都不凶,而是把队员当家人,因材施教。十年后,我们八一女团在合肥的全国团体锦标赛上再次登上冠军领奖台。虽然当时陈导已经不是教练了,但是她作为比赛仲裁人,是我们女团决赛的嘉宾解说员,我们自然和他分享了夺冠的喜悦。

我的运动生涯主要是当兵,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从最开始的国际公开赛到后来的奥运会,苏联杯,世界杯,最后的军运会。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中国队的一员,以羽毛球场为战场,以球拍为武器,穿着军装,站在领奖台上敬军礼,这些都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骄傲。这辈子能参军穿上军装,我很自豪!郑宇:难以割舍,永不说再见。

小时候在镇江实习。也许这是命运。陈主任()刚刚去镇江开会,见到了我。我不知道当初是什么让陈道祥喜欢上了我。他问我要不要去队里练,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记得当时在深圳实习了半年,北京奥运会后正式去福州铜盘山集训。

刚接触职业队的时候,对什么都很好奇。或许也是因为当时山上只有一支羽毛球队。我住在两个人合租的宿舍。我每天只需要走几十米去健身房训练。我觉得挺幸福的。去年年底,我没参加全国冠军赛,就回福州了。潘通山顶上的每一步似乎都有背景音乐,当年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就像电影一样。当我回到竞技场时,我真的忍不住哭了。亲爱的八一队,我不想离开!亲爱的队友们,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是八一羽毛球队最闪亮的明星!

1999年,我在八一队训练,和姜燕娇一起。当时江西队和八一队有一起训练的传统。也许这就是命运。我去兜风了。2007年正式入伍。入伍后基本都在国家队训练,很少回铜盘山。然而,是八一队给了我继续成长的土壤。

2009年和2013年的两次全运会,是我对八一队最大的狂热。09年比赛前,我只和赵婷婷练了两节课,没想到最后拿了冠军。再加上我和弟弟何汉卿搭档男双,每天都有双线双打,这是山东全运会给我印象最深的。到了2013年,男团最后的铜牌争夺战将会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一幕。那种感觉和四年前拿个人冠军完全不一样。何汉斌:团队给了我成长的土壤。

小时候在镇江实习。也许这是命运。陈主任()刚刚去镇江开会,见到了我。我不知道当初是什么让陈道祥喜欢上了我。他问我要不要去队里练,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记得当时在深圳实习了半年,北京奥运会后正式去福州铜盘山集训。

刚接触职业队的时候,对什么都很好奇。或许也是因为当时山上只有一支羽毛球队。我住在两个人合租的宿舍。我每天只需要走几十米去健身房训练。我觉得挺幸福的。去年年底,我没参加全国冠军赛,就回福州了。潘通山顶上的每一步似乎都有背景音乐,当年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就像电影一样。当我回到竞技场时,我真的忍不住哭了。亲爱的八一队,我不想离开!亲爱的队友们,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是八一羽毛球队最闪亮的明星!

1999年,我在八一队训练,和姜燕娇一起。当时江西队和八一队有一起训练的传统。也许这就是命运。我去兜风了。2007年正式入伍。入伍后基本都在国家队训练,很少回铜盘山。然而,是八一队给了我继续成长的土壤。

2009年和2013年的两次全运会,是我对八一队最大的狂热。09年比赛前,我只和赵婷婷练了两节课,没想到最后拿了冠军。再加上男双和弟弟何汉卿搭档,每天都是双线双打,这也是山东全运会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到了2013年,男团最后的铜牌争夺战将会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一幕。那种感觉和四年前拿个人冠军完全不一样。谭强:八一精神,终身受益

我是2015年从安徽队调到八一队的。虽然当时我在国青队训练,但是每次全国比赛我都很佩服八一队队友的比赛气质。大家会抱团拧成一股绳,一心向上,特别有部队的氛围。

虽然我没有长时间在潘通训练的经历,但每次去那里,我都会被深深地感染。尤其是每次想到丹哥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时候,我都会感受到身边的榜样,常常会问自己:他做到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早上六点半集合,晚上九点点名。相信在八一队践行的精神,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益匪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40090.html
上一篇渡边勇大/东野有纱可否成为东京奥运混双金牌的搅局者
下一篇 高路江林丹:师徒二十载,携手同进退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