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艺术 远去的面孔

远去的面孔

邓先仙不知不觉,后知后觉,我已经年过40了。有一日和友人小叙,说起年龄来,我们倒并无紧张。然而,她说,人到40,并没有不惑。相反,对人和事的看法,反而不如以前确定,有更多的惑。我很同意她的说法。也许,古人的寿岁较我们短暂,不惑才是优解,又或…

邓先贤

不知不觉,后知后觉,我已经40多岁了。一天,我和我的朋友聊了一会儿。说到年龄,我们并不紧张。然而,她说,当人们到了40岁,他们就不困惑了。反而对人对事的看法不像以前那么确定了,更迷茫了。我很同意她的观点。或许,古人的寿命比我们短,不迷茫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又或许,现在的世界太复杂了,很容易动摇他们的初心。在绘画上,也是如此。

工笔画和人物画,结合在一起,迷人又讨厌。画工笔人物画,不用太多思考,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开始。肖像画是我的起点。那时候,轻装旅行,熟悉的人,身边的日常生活,都是我简单明了的素材,我总是乐于用线条和色彩来描述自己的好恶。在这个过程中,我被柔性笔尖勾线时灵敏的弹性和涂色时在纸上摩擦微绒的触感迷住了。简单的头脑可以收获简单的果实。现在,我仍然喜欢看我早年的画。那些脸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谁画的,他们对造型的执拗,是人物画家的信仰,是确凿而固执的。我曾这样写道自己对细节的执念:“画人物喜欢抓住那些不易被人察觉的细微之处:安静的嘴唇、卷曲的发尾、精致的锁骨、精致的荷叶边,都是我喜欢琢磨的细节。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属于个人的神秘代码。这些无意的点点滴滴流淌在我们的生活中,带来熟悉的味道。这些气味是个人的,当代的,脱离他们的叙述让我感到不安。他们太美了,放弃让我不甘心。”现在看来,这是一种直观的自我报告。自然知道自己擅长的地方在于眼睛的灵敏精细,手的灵巧,看的准,画的深。

在我的一些肖像画中,我以斜视的视角接近他们,研究、叙述和延伸他们的特征和细节,并以人物画家的意识不厌其烦地从他们的脸上挖掘情感和信息。在这些肖像中,我用精细清晰的线条和精确的细节呈现了面部的特征。他们的眼睛看着你,仿佛在邀请你看得更深。我画了不同的脸,突然我在镜子里瞥见了自己的脸。不知道什么时候红潮褪去,脸颊变得更白更平了,眉眼像是被人用刷子重新勾过一样,又深了一成,五官清晰,镜框固定。我想起了对我年轻时的描述:“饱满的、红色的、细颊的毛细血管总是在沸腾、吵闹、混乱。”香奈儿说,当你的生命到达某个时期,“你会有一张与你相匹配的脸”。你的脸是这样,我的脸也是这样。

这样画不会腻的。久而久之,单纯的确信渐渐被思念和牵挂所掩盖,再也回不来了。我开始收敛于泛滥的细节,逐渐把视角从脸上移开。这样的变化,部分是由于自我意识,部分是由于外部影响。“新水墨画”和“新工笔画”的提法,一度反映了人们在传统绘画的基石上构建新的形式和意识的期待。我也是孤陋寡闻,有幸参加过几次“新”展。按照目前的标准,客观地说,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成员。在这些联展中,以幻想和隐喻为背景的影像围绕着观众,自然是若有所思,像是在提问或解谜,答案是未知的。我画的人物简单朴素,表现的是我看到的,好像没有经过我的思想过滤。这时,突破心灵的欲望泛起,我担心画得不够,不够丰富,不够折磨。

平静被打破了,画画的感觉也不那么符合逻辑了。幸运的是,画画的运气在于,在画画的过程中,无论结果如何,你总会赢得新的体验。在这种经历中,也许是成长,也许是感悟,也许是更多的迷茫。这种改变的动力,除了虚荣心,也迎合了内心的需求。我需要触摸我的逆鳞。我还是画人物,我还是画工笔。只是我开始在空房间里放置人物,人物的外貌逐渐模糊,线条融化褪色。他们开始转身,转身,直到留下一个无声的背影,融入空气和光,避开特定的面孔,把他们从我身边推开,把细节也推开。我觉得,中庸的画面有点落寞,但也符合我的心情,留白和空白,靠想象完成画面。

这也是一个远离所描绘的对象、观看模式和造型习惯的过程。朋友此时对这幅画的评价是:“神仙们在画结构图的时候,非常注重留白的运用。其实这不仅仅是版面的选择,更是画意的创造。像“希望”这样空的特殊设计,凸显了主角的孤独和期待。而《而你在彼岸,万峰之遥》她自己也不相信能看到她在想什么,两堵有角度的墙增加了压抑感,再次加固了孤独的主题。冼的画里很少有不孤独的人。即使两个角色同时出现,也看不到彼此的直接交流。有时候,她的人物甚至是不完整的,刻意呈现精彩的细节,却透露出不自觉地与现实世界隔绝的心情。”由于他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努力的结果,这对我来说几乎是自圆其说。我一直在努力让自己成长,做出一些改变。在内心深处,我还是和以前的简笔画很接近,很像,很细,不是很灵动,但是很美。还有,画画的时候,我很开心,很平静,不消费。

我知道前面的路不是直的,但是有无数的岔路,选择的结果是无法预料的。渐渐地,融入了陌生的风景,熟悉的家乡也慢慢远去。我也知道,如果回头看,其实是一种不舍,我当时的心境是无法恢复的。最好的体面,是不顾得失,继续用迷茫、怀疑、挣扎的画笔去感受和表达,而不是为了迎合标签,摆出被动的姿态和尴尬的表情。

回顾以上种种,虽然语无伦次,但也算是对自己现在状态的一种解释。从下定决心到摇摆不定,坚持到离开,无关对错好坏,这就是成长的故事。我只能庆幸自己还在画,还在怀疑,还在自得,不去追前因后果。

邓先贤

1980年生于江苏南京,现居杭州。1995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99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人物专业,2003年继续攻读该专业硕士,2006年留校任教,2011年在我校获博士学位。作品入选第十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和省级美展并多次获奖。2008年在北京798举办个展《爱素色》,2017年在台北举办个展《昨天》,2020年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个展《芳华》。他的作品被许多美术馆和机构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书画艺术学院教师,浙江省人物研究会会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2075.html
上一篇谱色写意
下一篇 传统笔墨与现代装饰的结合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