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摘 坐公交车从上海到北京

坐公交车从上海到北京

罗晓兰路边光景我今年20岁,是华东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读化工专业。我从小就对地理特别感兴趣,还喜欢坐公交车。父母知道我此次的旅行计划。一开始他们担心我的安全,但后来为我感到自豪。他们从小对我的期望,是成为一个勇敢、正直的人。这次旅行,我…

小蓝

路边风景

本人20岁,华东理工大学大二学生,化工专业。我从小就对地理特别感兴趣,也喜欢坐公交车。

我父母知道我这次的旅行计划。起初他们担心我的安全,但后来他们为我感到骄傲。从小他们就期望我是一个勇敢正直的人。

这次旅行,我完全依靠市内公共交通,走了近2000公里。一路上基本都是坐大巴,除了两个城市交界处的一些小休息,没有坐原本计划的大巴。我坐了三辆三轮车,三辆出租车。

从南到北,建筑风格和地域特色逐渐变化,城乡差异也有所体现。

在我经常居住的上海,公共汽车行驶平稳。公交车在音箱上用普通话、上海话、英语报站,电子显示屏上显示公交线路图。坐在车里,微风拂过我的脸,车厢里有一股淡淡的皮革味。晚上,窗外的天空漆黑一片,灯火通明。高架桥两侧是彩钢搭建的传统工业区或大型现代制造业园区。车上大多是年轻的上班族,穿着新潮时尚。这是一个城市陌生人社会。公交车上的人几乎没有交流,有的乘客在补觉,更多的人在玩手机。

一路向北,公交车经常经过乡间小路,摇摇晃晃。有些车是全新的,有些是旧的,有些是破地板,破座椅,黄色椅套。很多城乡公交都是私人承包的。司机不穿制服。他们不能刷公交卡。他们只在前面放二维码收钱,或者放一个铁盆让人投钱进去。

乘客在聊天,聊最新的农活,或者在哪里买了一条裤子,物美价廉。她们的着装选择回归最基本的舒适需求,衣服裤子都很普通:抱着宝宝的妈妈穿着宽松的t恤,老人脚上穿着布鞋。他们对陌生人非常热情和好奇,问我从哪里来,要去哪里,要多久才到这里。我正在看电影。有些司机会问我的身份,但是从来没有人拦过我。

和农村一样,不同地方的特色不一样。

在苏南,相邻市县之间的公交线路是相通的。农村自建房多为欧式房屋,两三层楼,坡屋顶,红色或蓝色,瓷砖墙面,大院子,大门很高,复杂的铁艺或中式装饰;到了苏北、山东,房子都是平顶的,挂着衣服,水泥外墙上画着一些广告,很少看到院子。

在某些地方,我能感受到土地的紧张。从河北松谷到安国市,村庄更像是小聚居点,四周都是麦田。路很窄,两边都是平房。一旦遇到公交车,有一方要退到路口。

这次五天六夜的旅行,我提前五六天就规划好了路线。从宏观到微观,先确定主要路线,再找中间的换乘点,从市里到县里再到镇上,逐步缩小范围去查,然后一点一点串起来。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我查询访问了各地公交公司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者拨打相关电话进行核实。我关注过20多家公交公司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汽车生活

每天,我都要花10多个小时在公交车上。晚上10点睡觉,早上5点起床,早餐和午餐吃压缩饼干和牛奶。我年纪小,腰和屁股都受得了,但为了不闷脚,我总是穿一双拖鞋。

这双拖鞋陪我坐了三次公交车。

2019年,我心血来潮从上海坐公交车到南京。2021年3月,为了给最近的旅行热身,我从温州坐车去了上海。为了省钱,我晚上拿着床单睡在公园的草坪上;如果半夜下雨,就换到附近废弃的保安亭。之前我都是背个锅自己做饭,这次带了个小容量的背包,里面只装了换洗衣服,洗漱用品和拍摄器材。

我加入了一个“公交迷”的聊天群。现在群里有三四百人。他们研究过每条线路的停靠站数,甚至这条线路往返的公交车和车辆的型号和品牌,以及车内座位的布局。

中国的“车迷”文化起步较晚,大概从2015年开始发展壮大。和“航空空迷”“铁路迷”的文化一样,都源于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孕育了人民对机械和科学的热爱。

一路兴奋。偶尔坐长途车的时候补补觉。很多时候,我会盯着地图,看看自己离下一个标记的站点还有多远——我在出发前制定了一个行程表,列出了到达每个换乘点的预计时间,以及下一次行程的预计时间和到达时间。

时间安排很紧,有时候我还在末班车上,公交车被红灯拦住了,只能看着下一辆要换乘的公交车在我面前离开。到了济宁市区,我下了车,马上扫了附近唯一的自行车共享,可是自行车坏了。我开始向车站跑去,赶上了去曲阜的公共汽车。上车的时候,我气喘吁吁,过了好一会儿才恢复过来。与他们同行

我们蹲在三轮车后面。汽车颠簸,发动机噪音很大,风把我们的头发吹得乱七八糟。天气非常冷。

这个叫郭利镇的地方很小,开车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那天下着雷雨,天上没有星星。我看着昏黄的路灯慢慢后退,消失在黑暗中,以为自己离山东又近了一步。很快就到了省界,天已经完全黑了,也没有灯光。那时我还没吃晚饭,我很饿。

那是2021年4月30日晚上10点多,同行的还有一家三口和一位老奶奶,他们的家都在山东的韩庄镇。时间太晚,没车了,大家遇到了一起,求助利国镇的一位居民开三轮摩托车送我们一程。

那是2021年4月30日晚上10点多,同行的还有一家三口和一位老奶奶,都住在山东省韩庄镇。太晚了,没有车。大家见了面,请郭利镇的一位居民开一辆三轮车载我们一程。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苏鲁和山东省之间的这段旅程。

上一趟车,我坐的是徐州88路公交车。五一前夕,人太多了,我被挤在车厢前部,勉强能认出来。公交车行驶中,一名女乘客与售票员发生争执,原因是售票员检查了她两次车票。

两人用徐州话吵了20多分钟,有乘客试图劝阻。后来,司机把车停下,报了警。

花了将近半个小时,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大家都没有烦躁,也没有抱怨。我一开始也没在意,因为我只是在旅游。后来我想,除了我,其他人都是认真的。如果我是他们,我还能有这样淡定的心态吗?

一路上,我经常有这样的反思。

一路上遇到很多司机。他们一般都是几个人一起吃饭,多点几个菜。他们的眼睛略显疲惫,皮肤很黑,肩上搭着一条毛巾,裤腿上有污渍。在河北保定一条国道边上的一家餐馆,点了一份辣椒炒肉丝,让我这个四川人觉得辣。可见司机们是很辛苦的——他们需要这种重油和辛辣的食物来刺激他们疲惫的神经。

到济宁的时候是行程的第四天,正好是5月1日,恰逢农村赶集。省道两边的摊位绵延了1公里左右,只剩下一条狭窄的双向两车道。摊位上出售副食、农副产品和日用品,还有蹦床、套圈等娱乐用品。有一种在这个城市里很少见的节日气氛。

我坐在窗边,一直看着他们,捕捉着每个摊位上每个人脸上的表情。我被这种温暖和喜悦感染了。这就是脚踏实地生活的味道。红线

坐在公交车上,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地图上出现了一条红线,它慢慢延伸,一条一条,从一座城市延伸到看不见的远方。

其实公交运营赚不了多少钱。它的责任是将尽可能多的人连接到现代社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便利。这是最现实的人文关怀。

坐公交车旅行让我对原先停留在概念上的认知有了切实的体会,看着从小听惯的地理名詞出现在眼前,感受到国家的辽阔和历史的发展。一路上,听到的方言从吴语到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冀鲁官话再到北京话,你就能很直观地体会到我们的国家到底有多么大。

乘车旅行让我对最初的概念认知有了实际的体验,通过看着从小听惯的地理名词出现在眼前,感受到了国家的辽阔和历史的发展。一路上,当你听到从吴语到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冀鲁官话再到北京话的方言,你就能直观地体会到我们国家有多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4906.html
上一篇阿布:环保主义者的时尚试验
下一篇 水至会州,润泽千秋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