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科普 名科学家联合警告:请立即停止杀害昆虫!

名科学家联合警告:请立即停止杀害昆虫!

朱张航宇尽管现代生活的喧嚣充斥着人们的日常,但人们仍然与自然世界保持着深厚的情感联系。野生动物和植物启发了人类的历史、神话、语言以及人们对世界的看法,野生动物的存在给人类带来欢乐,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每一次的物种灭绝,意味着我们留给…

尽管现代生活的喧嚣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人们仍然与自然界保持着深厚的情感联系。野生动植物激发了人类的历史、神话、语言和人们对世界的看法。野生动物的存在给人类带来欢乐,让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而每一次物种的灭绝,都意味着我们留给后代的家园,很可能将是一个孤独冰冷的世界。

科学家预测,未来几十年,地球上将有一百多万种动植物物种灭绝,其中一半是昆虫。它们的消失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例如,近年来蜜蜂的数量迅速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成了严重威胁。近日,全球25位顶尖科学家联名呼吁:立即停止捕杀昆虫,否则,昆虫遭受的灾难将很可能以一种不可想象的方式反馈到生态系统中,影响全人类。

昆虫在动物界中数量众多,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类群,占所有已知生物物种(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的50%以上。几乎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到他们的踪迹。近年来,昆虫灭绝及其原因和后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媒体的报道也引起了公众的兴趣。然而,人们对昆虫威胁的严重性以及昆虫灭绝对人类福利的影响还不够了解。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位生物学家说:目前的昆虫灭绝危机令人深感担忧,我们所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科学家估计,昆虫物种的数量约为550万种,其中只有五分之一得到了确认和命名。由于许多物种很稀有或没有被列入,受威胁和灭绝的昆虫物种的数量可能被严重低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l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仅评估了已知数百万种昆虫中的约8400种,占所有现存昆虫物种的0.2%。但根据7%的陆生蜗牛物种灭绝的估计,可以推断工业时代以来有5% ~ 10%的昆虫灭绝,即25000 ~ 500000种。未来几十年,至少有一百万个物种将面临灭绝,其中一半是昆虫。

人类活动是几乎所有昆虫种群减少和灭绝的原因。几个世纪以来,栖息地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入侵物种的扩散、野生动物的过度捕捞、气候的变化和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将大自然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导致昆虫加速灭绝。此时,人类失去的不仅仅是物种,而是其内在价值。每一个物种都代表了生活史中不可重复的一部分;同时,每个物种都在以独特的方式与其他物种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编织一个复杂的网络,以维持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整体生态平衡。此刻,这张珍贵的网正在分崩离析。

例如,许多动物依靠大量的昆虫生存。在欧洲和美国,杀虫剂的使用导致昆虫数量减少,导致鸟类数量急剧下降。昆虫是生命之树的主要分支。生命之树这一独特进化分支的丧失是不可逆转的,同时也造成了生物界独特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昆虫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肥力和空动态,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关键因素。昆虫丰度和生物量的减少不仅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恢复力,还会影响食物网的结构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下降。世界上35%的植物需要蜜蜂、黄蜂等昆虫授粉,而无脊椎动物不仅是授粉者,也是地球的守护者,在无人注意的地方或角落辛勤劳作,消化、分解自然界大量腐烂的物质,如木材、动物尸体等。正是昆虫的存在,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

还有大量为人类提供医药和工业产品的昆虫,有2000多种昆虫作为食物食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昆虫具有许多不同的功能,如授粉、驱动营养和能量循环、害虫控制、种子繁殖和分解有机物、粪便和腐肉。昆虫灭绝的危害不仅限于珍稀濒危物种。常见和广泛分布物种的减少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更为严重。蝴蝶、甲虫、蚂蚁、蜜蜂、黄蜂、苍蝇、蜻蜓等常见物种的减少。已经远远超过了珍稀物种的灭绝。

物种灭绝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昆虫数量和生物量的下降总是先于物种灭绝。因此,人类必须在局势变得不可逆转之前采取紧急行动,制定相应的局部、区域和全球战略计划,遏制昆虫灭绝,拯救地球,拯救人类自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43121.html
上一篇斯皮策——探测深空的红外之眼
下一篇 生态资源灾难(人类肆意破坏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