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汽车 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

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

大唐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的塔里木盆地,33万平方千米的荒芜,在维吾尔语的意思为“走得进,出不来”,西方探险家斯坦因在100年前将其称为“死亡之海”。但这里,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文化,古丝绸之路就途经塔克拉玛干的整个南端,许多考古资料都表明…

大唐

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33万平方公里寸草不生,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走进来却走不出来”。西方探险家斯坦100年前称之为“死亡之海”。然而在这里,曾经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古丝绸之路贯穿了整个塔克拉玛干南端。许多考古资料表明,在沙漠腹地有很多繁荣。

1985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从新疆喀什出发,进入塔克拉玛干,拉开了现代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的序幕。不久之后,沙漠中尼雅、丹丹乌里克、袁莎等遗址的发现在全球考古届引起了巨大轰动。

历史上,曾文明的西域36国中有很多都位于这里,但随着河谷荒漠化的日益严重,以及古河道的移动和消失,那些沙漠文明都经历了什么?

如果我们对穿越中国各大沙漠的难度进行排名,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寺庙级别一定是当之无愧的。

这次九天穿越库亚,行程超过1000km,即使只经过塔玛沙漠的部分地区,也足以让人感受到它的恐怖。其主要特点是土壤含量高,地表松软,砂类奇特多变,地形复杂,圈闭多。

即使是老司机也无法判断沙梁背后是否隐藏着一条不易察觉的V型沟,或者是沉积在古河道里的硬壳土坝,甚至是屹立千年的胡杨枯木。他们就像高塔沙漠的恶魔守卫,考验着每一个想要穿越他们领地的外来者。这不仅是对人驾驶技术的考验,也是对心智的训练。

要完成这样的穿越,丰富的沙漠驾驶经验和稳定可靠的越野车缺一不可。这次穿越的领队是何旭东,他有着丰富的沙漠经验。早在2007年,他就完成了沿北纬39度骑自行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壮举,拉开了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驾车探险的序幕。有了six先生带队,穿越之旅自然会踏实很多。车辆是北京越野BJ40环塔冠军版,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有很大关系。北京越野连续三次征战环塔,获得了包括量产类在内的三个冠军。此后,这款环塔冠军版特别版推出。新一代环塔冠军版非常适合沙漠驾驶,兼职的4wd稳定可靠,2.0T+8AT的动力足够。此外还有前后两个差速锁,其接近角离去角在同级别量产平原车中也是出类拔萃的。

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时,适度的改装也是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前后杠保护和防脱轮圈。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平原车穿越其他沙漠是完全可行的,但在这里,多变而狭窄的地形结构,对于原始的平原车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外,还有一辆带绞盘的FJ和一辆精力充沛的杜尔Y60,四辆车,一辆两人,每辆载有超过300L的燃料、露营装备以及水和食物,可以满足所有人十多天的需求。在喀什做好准备后,我们开始向塔莫深处进发。

最初,我们计划从和田地区的策勒县出发,探索喀喇沁、斯皮尔、丹丹乌赫里克、喀拉敦、袁莎等古城。沿着古老的克里雅河地区向南而行,然后穿过塔莫深处的达里雅布依古村落。

但出发前,因为和田的防疫政策,我们要从塔克拉玛干的西缘,在麦盖提县的N39号门进入塔莫,所以我们要从西向东穿越300多公里的沙海,穿过和田河,才能到达古城所在的地区。计划好的行程被打乱,那么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随着夕阳西下,穿越之旅正式开始。为了加快道路,我们向北绕行了大约60公里,然后找到了一条还没有完全废弃的石油便道,继续往南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海中,这条石油便道相当于一条沙漠公路,直通塔玛沙漠腹地。带着对神秘古城的一点兴奋和期待,我们迎来了第一次晚装。而这段1000多公里的旅程,从这一刻开始,似乎注定是一段充满艰辛和坎坷的旅程。

凌晨1点,行程200多公里,折返N39线后,车队找到掩体,扎营。第二天一早,我们继续南下,很快就告别了这条带我们快速进入塔莫的废弃石油便道,马扎塔格山脉就在眼前,戈壁沙漠和小沙丘一路疾驰,十分惬意。

扎塔格山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塔里木盆地中部西南。东西长90公里。唐神山,吐蕃神山,宋同山。在维吾尔语中,是“分山”的意思。整座山突兀,两侧基岩红白相间,故在当地人口中又称为红白山。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在沙漠中修建沙漠公路,以开采塔里木盆地的石油资源,促进南疆的经济发展。第二天的行程是沿着马扎塔格山的北侧开车,经过南边的古风山,然后走一段很短的沙漠路到山的南侧,继续向东。这条短短的沙漠公路,一边是浩瀚的沙海,一边是马扎塔格山。麻扎塔格山像一座大坝,成为阻止风沙进入南部和田绿洲的天然屏障。它就像浩荡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坚强脊梁。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这塔克拉玛干沙漠特有的强烈震撼。

沿着山脉一路向东,我们到达了和田河。河水不深,又赶上了旱季。仔细观察后,顺利通过。但是沙滩上软软的泥还是让人发抖,汽车在上面跑了很久。这条路千万不能停,否则一旦被河泥吸住,脱困就很麻烦了。成功渡过和田河后,大自然回报给我们的是最美季节的杨树林。

由于离古城区还很远,为了加快行程,我们选择天黑后继续赶路。但是这种白天看起来并不困难的路况,导致我们到处都是意想不到的各种堵车和各种小地形结构,成了处处隐藏的陷阱。夜间佩戴2小时,伴随着频繁的互救。当大家都筋疲力尽的时候,晚上10点,我们选择就地扎营休息,等天亮了再出发。

当篝火驱散了疲惫和寒冷,我们开始期待即将抵达的第一座古城。但当时大家不知道的是,第二天迎接我们的是更悲惨的一天...

千百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古河道在这一带不断改道,孕育了绿洲,孕育了文明。但漂流的河流也让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土含量异常高。这一带虽然地势平缓,但连绵的浅沙窝,像一个个地表罐子,让前方道路隐蔽起来。此时,第一座古城在我们营地以南约90公里处。如果一路顺利,傍晚就能到达。但是出发没多久,我们就被困在车里了。

一次又一次的疏通和拖车救援,虽然前进的速度并不快,但这样的被困车救援也在意料之中。毕竟我们从来没有低估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实常规的汽车救援一两分钟就能解决问题,用不了多少时间。但当你翻越沙山山脊上古河道沉积的土墙,那绝对是一个大抢救工程。松软的地形和不断陷车,让两车油耗极高。

随着夜色慢慢变暗,距离第一座古城已近20公里。我们选择晚上继续穿,准备在古城附近扎营。由于那天注定看不到古城,我们就更加放慢了车速,也习惯了时不时的堵车救人。然而,就在离古城不到5公里的地方,大家像中了魔咒一样开始连续被卡在车里。往往一辆车卡住后,另一辆车刚用绞车或拖绳救出,救援车却掉进了鸡窝坑。终点就在眼前,各种陷车事件频频发生,大家的心情开始焦虑起来。绞盘、拖绳、铁锹的不断使用,对每个人的体力和意志都是极大的考验。

凌晨两点,车队终于抵达第一古城施皮尔。

斯皮尔古城距离塔莫南缘的策勒县约50km(如果不是当时和田的防疫政策,最便捷的路线就是从这里走),最早发现于2012年4月。古城内径约300m,遗址面积8万多平方米。这是一座汉代风格的四重城墙结构的古城,内城有瓮城。墙的主体结构由红柳枝和河泥构成,横梁主要由胡杨树干构成。从建筑法规来看,明显属于汉代四城,这在塔克拉玛干南部地区并不多见。

根据考古资料,施皮尔古城遗址距今约1800年,属汉代。整个和田地区,就只有思成这个地方。这部史书可以直接对应36个西域的曲乐王城的记载,但由于缺乏可以佐证的现场考古发现,至今尚无定论。

断壁残垣无法形容其破败不堪,几乎无法分辨的城墙如今被埋在沙漠中,只有航拍照片才能清晰可见。然而,大量排列整齐的胡杨树干遍布城市,大部分树干上都发现了榫卯结构,表明它们曾经支撑着这里的一个繁华之地。

只是千年的黄沙,把一切都埋没了。

探索完第一座古城,已经是下午3点了,我们立即出发前往30公里外的第二座古城——喀喇沁。一路向南,地形逐渐发生了变化,胡杨树开始出现在视野中。他们大多早已死去,却不时有一抹金黄,坚守着独自生活的坚韧。

日落十分钟后,我们到达喀喇沁,距策勒县直线距离约28.5公里。喀喇沁维吾尔语意为“非常大的城市”。古城呈圆形,残存城墙高约3m,古城遗址最宽处135m,周长400m。大多数方形城市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部边缘,而圆形古城极为罕见。估计是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被认为是草原文化的产物,可以追溯到汉代。探索完喀喇沁古城,天色已经昏暗。我们花了2.5小时才到达这里,但花了整整一夜才回到斯皮尔的营地。

前一天晚上回营地的惨痛经历就不细说了。频繁的卡车和迷路几乎耗尽了所有人的体力,直到天亮才回到营地。大家钻进帐篷,一直睡到下午才重新出发。

出发后不久,车队遇到了沙漠中几十年罕见的景象——沙漠中的洪水。一条干涸了无数年的古老河道,一直深入到北方的塔莫,现在又有了一条河。

太阳已经落山了,虽然只走了10km,但是面对这适合露营的平坦沙滩,和适合发呆的夕阳,大家都不愿意继续面对黑暗下危险的沙漠夜穿。

于是我们度过了最轻松的一天,已经经历了两个古城,大家对早点到达下一个古城的期待也没有那么迫切了。而且这是我们出发以来第一次在天黑前完成露营。

经过前一天的轻松跋涉和一夜的彻底休息,我们也平复了持续一夜救援带来的焦虑。在经历了苦难之后,我们在下半场面对未知时更加冷静。继续向北行驶40公里后,车队抵达此行的第三座古城——丹丹乌赫里克。

乌赫里克丹丹在策勒县以北约90公里处。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斯坦来到这里,带走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价值连城的唐代木刻版画、壁画和大量浮雕及文献。并向西方披露了这个唐代废弃的重要佛教遗址。但直到20世纪末,新疆的文物和考古学家才重新发现了藏了近百年的丹丹乌里克。强烈的沙漠风和流动的沙丘仍然是该遗址的主要威胁,许多建筑已经被完全侵蚀。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没有直接的考古证据来解释为什么这个遗址被废弃了。作为一个历史悬念,只能留给后人去探索了。

这是上世纪50年代才被政府知晓的“沙漠天堂”。生活在这里的克里雅人也被称为沙漠的最后守望者。

这片被称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肚脐”的小绿洲的神秘之处,不仅在于它独立支撑在世界第二大沙漠的中心,还在于它近千年来没有任何记载,与世隔绝,没有人知道它和它的居民的来龙去脉。在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穿越亚洲》一书中,它的名字叫通古斯闪石,在世界考古界的知名度不亚于楼兰遗址。几千年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状态,让达丽雅布衣成为了一座活了几千年的古城。

沿着克里亚河的河岸,你将向北旅行,然后穿过壮丽的胡杨林。沙漠中胡杨的极致之美令人陶醉,浅沙车辙路开起来极其舒服。在达丽雅布衣附近,可以看到零星分布的木骨泥墙结构的原始房屋,就像之前探索过的古城一样。神秘的克里雅人在这里延续了几千年的原始文明。

来到达里雅布伊,一定要体验一下当地的食品店Maggie,也被称为“沙漠烤饼”。库玛奇的做法很简单。首先把剁碎的羊肉和洋葱放在一块死面饼上,然后取一块同样大小的死面饼,盖在绞肉上。合上两个面饼的接缝,一个肉饼就完成了。然后在混有碳灰的沙子里烤20分钟左右就可以上桌了。除了达丽雅布衣,很难见到库玛奇这种原始的做法。

穿越的第8天,我们向最后一座古城进发。虽然今天唯一的主题是赶时间,救援被困车,但是经过一周的穿越,大家真的已经成为了一种陷车、挖沙、救援的习惯。只有从容淡定的面对,才是我们接受这死亡之海经历的最好方式。

地形转换,一片方圆近10km,不知死了多少年的胡杨林闯入视野,无言地诉说着塔克拉玛干的沧桑,也展示着它独特的荒凉之美。可以想象,几千年前,这里一定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

这片千百年的死胡杨林虽然壮美,但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危险。随处可见的枯死胡杨树干,极大地影响了行车安全。在下坡的一个盲区,我们差点被胡杨的树干扎破。在这种地方,一旦水箱坏了,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弃车。

袁莎是新疆发现最早的古城,也是我们北漠之旅的最深处。几乎全被沙丘覆盖。古城呈不规则四边形,形似大桃。考古资料显示,城墙周长995m,顶部高、宽约3-4m,结构为木骨泥墙。时至今日,陶器碎片遍布全城,偶尔还能发现祖先使用过的石器。沙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难以想象。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这里已经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

历时9天9夜,总穿越里程超过1000km,救援数百次。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冒险穿越,更是一次自我体验,因为我们在这里没有放弃,只有进步。

我们在寻找埋藏在沙海中的西方文明,寻找每一株植物,每一座城市,每一堵墙,我们在这难得的地方找到了最顽强的生命。作为西域繁荣文明的历史见证,那些神秘的古城也留下了无数的谜题,只等后人慢慢发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53842.html
上一篇越野时代(越野时代)
下一篇 皮卡就是生活(皮卡真实生活)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