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生活 一方地下的院

一方地下的院

因梅 陈丽萍雪后初霁,我又回到故乡。再次站在高处俯瞰银装素裹的家园:白雪将黄土地淹没,大树没有一片叶子,挂不住雪花,就这般赤裸裸地矗立着,像一朵枯萎的花。大地上,露出一个个四四方方的口,好似经过此间的仙人踏出的洞。或许因为寒冷,或许没有人家…

伊梅尔·陈丽萍

开始下雪后,我回到了家乡。

我又一次站在高处俯瞰银装素裹的家园:黄土地被白雪淹没,大树像一朵没有叶子的枯萎的花,光着身子站着,容不下雪花。在地球上,方口露在外面,像是神仙在这里打出来的洞。也许是因为冷,也许不是别人?整个村庄如此安静,只能听到风声。过了一会儿,一缕缕青烟从洞穴中冒出,穿过树梢,袅袅上升,似乎要掀起冰层。鸡的啼叫,狗的吠声,孩子的哭声,锅碗瓢盆的声音……都是从地下传来的。

这是我成长的村庄——单县庙上村,每个人都在地下茁壮成长,代代相传。这个家,我们叫它“窑院”,官方叫它“坑院”,也有人叫它“地下四合院”。而我最喜欢的是“远处见树,不见村,近处闻声,不见人”的描写。

地下四合院

“塬”大概是坑院子存在的根源。是千百年来被水冲刷的黄土高原地貌。黄土厚度50 ~ 150米,土壤结构非常致密,抗压、抗震、耐腐蚀。在单县,近百个村的近万间坑房,大多分布在董藩塬、张村塬、张边塬三个塬区。我的家乡庙上村在张村的塬上。

我们年轻的时候都住在窑子里。不像陕北常见的窑洞,不是挖山而是挖地。走在村里,只能看到大片的天井。第一次进村,很容易被吓一跳。奶奶说,结婚那天,她害怕极了。为什么没有人?直到轿子抬下来,我才知道自己住在地下。

不同坑不同院的人都熟悉,只好靠着拦马墙喊打招呼。

马墙大概就是窑子的“防护堤”。这是一个30-50厘米高的青砖青瓦屋檐,围绕着窑院。可以挡住地面的水,不让它流入庭院,也可以保护窑壁不受雨水侵蚀。在我的家乡,我们也叫它“栏杆”,是为了防止晚上走路的人掉到院子里,喊妈妈。现在想来,还挺有意思的。既然拦马,自然也拦人。

袁尚讲究人,会用瓦片把拦马墙做成雕花空梅花和精致的福字...可以说,拦马墙是我们的卷首,体面与否全靠它。

通往窑子的唯一道路是绕过拦马墙,旁边是一条盘旋斜下的隧道。有的人会在路口建一个小房子,防止雨水顺坡流入庭院。地板是石板铺的,两边墙上都是木钉,永远挂着镰刀和竹篮。小时候不太喜欢这个过道。每次晚上和朋友一起玩,回家都要面对它漫长而黑暗的时间。我必须鼓起很大的勇气,一口气冲过去。

我家窑人口不多,爷爷奶奶住在主窑,我和爸妈住在旁边。院子里有一棵柿子树。柿子收获后,放在院子中间晾干。在朝西的山洞里,有一台织布机。母亲常常坐在机器前,手脚并用,在几根彩色棉线中穿梭,厚厚的格子布一尺一尺地长出来...

我最美好的童年记忆大概就是土炕了。它在洞穴的前面,与壁炉相连。炒菜时,热量通过通道,迅速温暖了整个炕。漫长的冬天,门口被大雪包围,母亲用柴火烧土炕。我们坐在上面,有时提着一筐玉米,在炕上剥皮;有时候我拿着棉线,看着我妈把棉线缠在一个玉米棒子上;奶奶盘腿坐在炕上给我们讲古代的经书(故事)或者花鞋垫。做饭开始了,妈妈在炉子里放了些红薯,饭做好了,红薯也烤好了。在炕和炉子之间有一扇可移动的木窗。她打开窗户把红薯递了进来,我们接过来嘻嘻哈哈地吃了起来...

三年挖一个院子

“挖个坑院子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一般人都会干。”说这话的人是陕西省文化馆原馆长尚根荣,他长期跟踪研究坑场。“在单县三道峪,50岁以上的人都做过。”

“怎么会没有技术含量!”和尚先生比较熟,听了这话有些不满。他笑着带我去找我爷爷张来旺,他是村里最老的。黄土的墙、坝、顶,除了破旧,和其他坑没什么区别。

“这是我20岁的时候自己挖的。”看到我不明白,他笑了。“一个人挖,用了三年。”

挖个坑院子,就像在地上盖房子一样,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兴衰。开工前请风水先生看房,定方位,下线,定桩,选吉日。以前人们喜欢选择后面有山有高原的地方,意思是“金山背朝南,世世代代吃不完”。正式挖掘时,先挖一个深6 ~ 7米、长12 ~ 15米的方形或长方形土坑,然后在坑的四壁上挖8 ~ 14个洞穴,其中一个洞穴切成斜坡,做出口通道。2米以下的洞壁是垂直的,2米以上的洞顶挖成圆拱。

"过去,袁尚人很穷,但庄稼人充满了力量."年轻的张爷爷伸开双臂,用裤子挖,用筐和扁担把土倒掉。他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运60担土。即使累得躺在床上,一想到今天的任务没有完成,我又爬起来承担了泥土。他花了三年时间解决住房问题。

然而,洞穴不需要一次挖完。"要么利用农闲时间,要么增加人口."尚先生说:“我刚才说的挖简单,涉及木工、瓦工和岩土工程,刷洗窑壁和崖面,用传统土坯修补等。,而且技巧更强。目前陕西知道这些技艺的不到100人。”

院内窑洞设置精美,按主窑位置可分为东镇府、西堆府、李楠府、北坎府。最好的是东镇屋,这是村里大多数分店的朝向:正东是三孔窑洞,中间是主窑,一门三窗。主窑两边各有一个窑,分别是厨房和卧室。西面多为客房,南面为下窑口,西南西北角为厕所、畜圈、杂物房。

第一次看到坑场的人,总会担心下雨怎么办。事实上,院子的每个角落都挖有深5米、直径1米的渗井,平日雨水大多积聚在这里。井底覆盖着矿渣,雨水沉淀后可以给牲畜饮用。“这片土地已经干旱了十年九年。除了七八月,很少下雨。”尚先生笑道:“不然,渗井再深也不够。”

“那为什么坑都是方的?”他走进院子,抬头说:“你看,你这样看天空的时候,天看起来像个穹顶,但地是方的。是否符合古人所说的天是圆的?"

节约还是浪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逐渐从地下搬了出来。只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放电影《坑院子》。很快,村子里就有了游客。导游拿着喇叭,游客们充满了好奇。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大家搬出去。我家也盖了新房子。很自然地,我跟着父母幸福地生活在明亮的新房子里。

很难看到曾经“闻无人声,进村不见村,树冠显三分”的坑场景象。“如果你80年代来村里,那真的是一览无余。大家都住在地下,地上没有房子。”尚根荣很怀念以前的日子。

“坑房数量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减少,消失速度还在加快。”他说:“庙上村完好无损。”10%对于文科生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但后一句话让我失去了理智。我们村有多少窑被废弃了,却还完好无损。

他拿出了许多书。“坑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当然,这只是基于带有仰韶文化的坑院半窑洞式建筑形式的推断。”他说,坑院是民间建筑,官方文献很少描述,县志也很少提及。"但它们确实是一段古老历史的见证."

然而,村民们并不在意这些。比起这些建筑的命运,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生活。“谁现在还住窑里,来世物件找不到。”并不是所有的村民都想抛弃坑场,但老一辈人还是愿意住在地下。"夏天外面太热,冬天又太冷。"水村剪纸老艺术家刘如卓是一位坚守坑场的老人。老人选择住坑院子的理由很充分:窑洞冬暖夏凉。就这一现象,西安科技大学的师生曾来调查:室外温度接近40℃时,室内温度为20℃;室外噪音80分贝时,室内噪音只有30分贝。隔热隔音明显。

但是坑场的采光通风真的不太好。虽然屋顶上方有很多排气孔,而且“连锅灶”做饭产生的烟可以通过防火墙、烟道、烟囱排出,但是夏天山洞里的空气体还是不可避免的潮湿。有些人担心在那里住久了会得风湿病。事实上,住在坑院子里的人几乎不会因此生病,但搬到地面后就会得关节炎。而且,住在老家坑院子里的人,大多都是长寿的。

这些暂时没有科学的解释。我不禁想起了刚搬出坑院子的那个冬天。尽管炕被烧着了,全家人还是冻得瑟瑟发抖。现在想来,坑院子传承了千年,厚厚的黄土祝福了一代又一代的塬人。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祝福,开始厌恶它的老套方式,挣扎着离开,才体会到它的善良和包容。

住在地下,电器放不下,车开不进去。村民搬出去没有错,谁也不能剥夺他们享受现代生活的权利。“既然是省级文保单位,就应该成片保护。当务之急是保护现有院落,稳定现有住户,组织工匠定期维修。”现在除了庙上村、北营村、曲村靠旅游业发展外,其他大部分废弃的坑房都任其自生自灭。28年前,尚根荣在一个坑院子里娶了妻子。外出打工后,他每年都会回老家修缮旧居。目前,许多已经搬出去的居民开始怀念地铁。“过几年,坑越来越少的时候,这种留恋会更强烈。”

“女娲娘娘用土捏人。人是泥土做的。如果他们不住在地球,他们住在哪里?”他说,当你在地下定居时,上下看,都是泥土,人们感到安全。“一个坑是土,一针一线,一个人是树,一只风筝,长多高,飞多远,最终都要回到黄土里去。”

坑院是古代窑洞式建筑的遗存,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下四合院”。

坑院是减法创造的一种消极的建筑形式。就是在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然后在坑的四壁上挖若干窑洞。2011年,坑场建筑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分布在陕西省陕县、河南省三门峡、山西省运城、甘肃省庆阳、陇东及陕西省部分地区。其中,单县张村塬庙上村是保存最完好的村落,入选住建部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王其钧坑园建筑手法的建筑理念

王其钧(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多年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出版了大量建筑书籍)

1.朝向:按照“庙院不正”的原则,坑院的朝向要稍微偏一点。

2.身高:为了显示尊卑的顺序,主位要高。公式是:地势高低,天井宽窄。主窑为“九五窑”[主窑高九尺五寸(3.16米),宽九尺(3米)]其他为“八五窑”[高八尺五寸(2.83米),宽八尺。

3.通风采光:为了解决通风采光问题,窑洞要前高后低,前宽后窄,安装要“甩门升窗”。

4.尺寸:坑场使用的清代土工尺长五尺(1.66米),与古代男性平均身高相近。通过其数值和尺度控制,可以保证各建筑部分与人类活动所需的空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5.改造:窑洞上方的地面每年必须用石头碾压几次,保证雨水不渗入窑洞。

地坑园路

建成:源于仰韶文化的地穴式建筑,有4000多年的历史。50-80年代人口剧增,住房需求压力增大,但经济基础薄弱。然而,坑场的建设可以在没有钱的情况下快速完成,一个院子可以容纳四五个家庭,成为袁尚农民定居的首选。大多数现存的坑都是在这个时候建造的。

发现时间:20世纪30年代。德国建筑师Rudolphsky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将豫西的坑场称为“大胆的创造、简洁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谨的造型”,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第一个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的窖池。

废弃: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村民们逐渐搬出了坑场。本着“回乡务农”的要求,掩埋了许多坑场。现有的最后一个院子建于20世纪80年代。

受保护:2005年陕西政府开始重视,庙上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禁止遗弃、破坏、掩埋坑场。2010年,县政府决定全力发展坑房旅游,近千个坑房正在改造中。2011年,县政府聘请公司对8个行政村近1000个窖场做了总体规划,投资30亿元。2015年5月,景区全面对外开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56685.html
上一篇刻苦和辛苦,一个刻苦的人,刻苦和辛苦
下一篇 春酒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春酒琦君)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