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人物 戈尔德堡变奏曲谱

戈尔德堡变奏曲谱

刘雪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如果说,古典音乐在今天已经成为时尚,那幺最时尚的那个名字首先是巴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音乐史上显赫的巴赫家族中最着名的名字。巴赫为什幺会与“时尚”相关呢?因为他的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戈德堡变奏曲》。…

戈尔德堡变奏曲谱

刘雪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如果说今天古典音乐已经成为时尚,那么最时尚的名字就是巴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音乐史上显赫的巴赫家族中最著名的名字。巴赫为什么和“时尚”有关?因为他的一部知名作品——戈德堡变奏曲。但是,它并不是一部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作品。它绝对是崇高的,巴赫键盘音乐的代表作,巴赫的图腾和徽章,它可以作为巴赫的墓志铭留存千代。

顾名思义,《戈德堡上的变奏曲》就是一个“变奏曲”。变奏曲首先要有一个主题,巴赫称之为“旋律”,即充满歌唱性的旋律。与歌剧中通常使用的“咏叹调”是同一个词,整个作品由这个“调”和30个变奏组成。

这首主题《旋律》由四个和声结构相同的8小节句子组成,共32小节。它来自一种西班牙风格的萨拉班德舞,曾出现在巴赫献给第二任妻子安娜·马达莱娜的速写集中。有人认为这本速写集是巴赫献给妻子的“情书”,甚至将戈德堡变奏曲展开为“情书”的延续,以证明巴赫夫妻感情深厚,巴赫不仅是一位好父亲,也是一位好丈夫、好情人。

萨拉班德舞曲是一种三拍子的慢舞曲,意为“神圣”和“庄严”。早年只在葬礼仪式上跳,后来演变成三拍舞曲,音调庄重,速度缓慢平稳。与最熟悉的三拍圆舞曲不同,它往往强调第二拍形成切分音节奏,高音部分的旋律有更多的装饰音,在大键琴上演奏时更为明显。

其实,主题“调”之后的30个变奏,并不是对主题的直接演绎,而是主题“低音线”的变奏。所谓“低音线”,是指主题的低音和和声部分。当时大部分大键琴都有上下两排琴键,上排琴键是高音区,主要由右手弹奏,负责演奏主旋律。下排是低音区,主要是左手弹奏。它负责演奏一些低音和声,以便与高音部分相呼应。当时作曲家写乐谱时,会把左手和右手负责的音符分开写,所以左手负责的低音部分的主题就叫“低音线”。

《戈德堡变奏曲》的主题是“曲调”,“低音线”是32小节,正好是作品的总段落数,也就是30个变奏曲加上第一、第二主题。令人惊讶的是,主题“低音线”的音符数也是32个!巴赫正是在这32个音符的基础上,做出了30首精彩的变奏曲。更有意思的是,全曲30个变奏中,大部分变奏的长度都是30小节。第三、第九、第二十一、三十变奏是它的一半。唯一的例外是第十六变奏曲,这是一首有47小节的法国序曲。全曲以此为分界线,将30个变奏分为两部分。这30首变奏曲被分成三组,每组的最后一首歌是《雪之少女》,它是所有变奏曲中歌唱得最多的。在这些雪之少女歌曲中穿插着一些自由变奏曲,有些是技术难度很大的双音卷,有些类似于艳丽的托卡塔,有些像小赋格曲,有些是舞曲风格,有些是古代协奏曲的形式。

左图:约翰·戈特利布·戈德堡。右图:巴赫在演奏。左:约翰戈特利布戈德堡。右图:巴赫在演奏。

戈德堡变奏曲首次出版于1741年,它的原名是“键盘练习曲,包括一首曲子及其变奏曲,为双键盘大键琴而作”。《戈德堡变奏曲》是以巴赫去世后巴赫的传记作者福克命名的。“Goldberg”是一个人的名字,从德语Goldberg直译过来就是“金山”的意思。他的全名是约翰·戈特利布·戈德堡。他于1727年出生在波兰的格但斯克。十几岁时,他在德累斯顿跟随巴赫的长子威廉·弗里德曼·巴赫学习键盘演奏。后来受到俄国驻萨克森公国大使凯瑟琳伯爵的赏识,经常被带到莱比锡直接师从老巴赫。此时,他杰出的才华已使他声名鹊起。他弹奏大键琴游刃有余,仿佛借助键盘就能表达所见所闻。巴赫也为有这样的学生而高兴和自豪。

今天,如果我们想知道《戈德堡变奏曲》的起源,它只能由巴赫的第一位传记作者约翰·尼古拉斯·沃尔克(Johann Nicholas Volcker)撰写。其实它的可信度并不高。

凯瑟琳伯爵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尤其是严重失眠,整夜睡不着。对于住在自己家里的戈德堡来说很难。他经常在大堂过夜,不仅在伯爵失眠的时候陪他聊天,还给他弹钢琴。凯瑟琳伯爵也不止一次要求巴赫为戈德堡创作舒缓的键盘作品,以便与他共度不眠之夜。巴赫认真对待这一要求。他认为最好使用变奏的形式,整个作品在固定的和声结构中要有同一性。曲调要充满变化,不能有太大的起伏,同时又能安神定志。

郎朗演奏的《戈德堡变奏曲》唱片。郎的戈德堡变奏曲录音。

看来这曲子真的起作用了。凯瑟琳伯爵非常喜欢它。在一个漫长的不眠之夜,他会对戈德堡说:“亲爱的戈德堡,请为我弹奏我的变奏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变奏曲的原名应该是《凯瑟琳变奏曲》。当然,巴赫对这部“功能性”显著的作品的奖励是在空之前。凯瑟琳伯爵送给他一个装满100金路易的金高脚杯,名副其实的“金山上的变奏曲”。

约翰·福克纳写的第一本巴赫传记问世于1802年,距离《戈德堡变奏曲》的诞生已经过去了61年。有些人一直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比如,既然是委托作品,那么作品的扉页就要有被赠送人的名字和“献词”。此外,戈德堡在1741年只有14岁。虽然他是公认的天才大键琴演奏家,但无论从技术难度还是音乐深度来看,巴赫的作品都不是为青少年创作的。此外,昂贵的金酒杯在巴赫的遗产目录中也找不到。

对于爱乐人士来说,或许一个感人的故事比真相更能引起对这部作品的兴趣。那么,当我们知道这是一首为催眠、失眠或神经衰弱量身定做的曲子时,或许我们接近它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sci cat . cn 22203253253636367

;科学猫认证;2022/1/7 0:25:27;0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4086.html
上一篇李翰祥的文化乡愁
下一篇 时评家王韬,言他人所不敢言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