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人物 安藤忠雄苹果

安藤忠雄苹果

许晓迪安藤忠雄在“光之教堂”中。(荒木经惟/摄)从18岁那年起,安藤忠雄的体重一直是63公斤。他曾说,如果哪天维持不下去,他就不是他自己了。一场手术打破了这个数字。2009年,安藤的十二指肠处发现肿瘤,做了一个长达9小时的大手术;5年后,在…

安藤忠雄苹果

小迪

安藤忠雄在“光之教堂”中。(荒木经惟/摄)安藤忠雄在“光之教堂”里。(荒木经惟/摄)

安藤忠雄从18岁开始体重就达到了63公斤。他曾经说过,坚持不下去,就不是自己。

一次手术打破了这个数字。2009年,安藤在他的十二指肠中发现了一个肿瘤,并进行了9个小时的大手术。5年后,胰腺上再次发现恶性肿瘤,与脾脏一起切除。

“你的内脏没了。”医生无情地对安藤说。如何消化食物?只有通过走路,通过仔细咀嚼。过去,他花五分钟吃完一顿午餐,但现在需要40分钟。除了瘦了一些,我还像过去一样进出工作室,这可以称得上是“医学奇迹”。

这位被称为“白面混凝土诗人”的建筑师,两个月前度过了他的80岁生日。同时,建筑设计回顾展“安藤忠雄:青春”正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在美术馆的入口处,有一个巨大的绿色苹果。那是安藤的装置作品,上面刻着他手写的“永远的青春”。

当时,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威士忌制造商三得利公司的负责人佐治敬三告诉安藤忠雄一首要牢记在心的诗。这首诗是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展厅门口摆着青苹果的摊位上,写着青春的全文:“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光,而是一种心境;青春不是桃面红唇软膝,而是深沉的意志,瑰丽的想象,炽热的感情...这样的气势,二十年后生,六十岁的男人更常见……”

相对成熟的红苹果,80岁的安藤忠雄更愿意做一颗未熟的青苹果。

与成熟的红苹果相比,80岁的安藤忠雄更喜欢做一个未成熟的青苹果。

安藤忠雄为建于18世纪的巴黎证券交易所设计了改造方案,将其打造为全新的当代美术馆。展览中展出了其木质模型。安藤忠雄为建于18世纪的巴黎证券交易所设计了一个改造方案,将它变成了一个全新的当代美术馆。它的木制模型在展览会上展出。

自学和旅游

展厅里有一张安藤忠雄和他的同事们的照片。楼梯上错落有致地站着20多个人,最下面放着一张小狗的照片。那是安藤的狗科布——以他的偶像柯布西耶命名,陪伴了他16年。

1980年,安藤买下了自己设计的第一栋房子“福道公馆”,并将其改造成工作室。此后几经改建,以地上五层,地下二层的规模安顿下来。老板安藤坐在一楼门廊上。每个员工只要爬楼梯,就能看到自己办公桌上的一切。唯一的缺点就是对着大门,冬天冷夏热,特别吵,所以一年四季从身体里倾泻出来的脾气都在工作中发泄,员工时刻准备和他对抗,做好战争准备。

安藤忠雄的生命力是学院里知识分子主导的建筑世界里少有的奇观。没有大学学历,没有背景,进入这个圈子,用他自己的话说,大概是因为大阪人的豪爽。

安藤从小跟着奶奶生活,成绩倒数。他擅长打棒球、舞剑、猜拳和钓鱼,在街坊四邻所向披靡。进入高中后,安藤开始练习拳击,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了职业执照。去泰国曼谷打一场比赛,不带助理和经纪人。一轮下来,你得拉把椅子自己去拿水。他成绩平平,却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著名拳手原田正彦,他那压倒性的战斗力彻底浇灭了想要称霸拳台的小火苗。

那段时间,安藤也喜欢看老建筑,对关西的书院和住宅充满了兴趣。高中第一次去东京,他看到了弗兰克·赖特设计的帝国酒店,感受到了古典主义的惊人之美。这座日洋混合建筑在关东大地震前两分钟(1923年9月1日12时)正式启用,巍然屹立在废墟中。

高中毕业后,安藤一边打工,一边自学建筑。他潜入大学参加建筑系的课程,上了一个设计研究的夜校,花了一年时间咀嚼大学四年的课本。20岁时,他在一家二手书店发现了现代建筑的旗手柯布西耶的作品集,并被深深吸引。书的价格很贵,打零工的安藤也很难要。他站着看几个小时,走的时候藏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下次再挖出来,看完之后再换个藏身的地方,怕被别人买走。过了一个多月,他终于拿到了这本书,一遍又一遍地抄写柯布西耶的建筑线条,到了可以把所有图纸都写下来的程度。

在逐渐意识到建筑世界的浩瀚之后,安藤忠雄想要亲自体验那些空房间。1964年,日本放开了海外旅游。第二年,安藤开始了全球巡演,足迹遍布欧、亚、美、非四大洲。

在希腊的帕台农神庙,他体验了一个纯粹理性的宇宙;在被越战彻底摧毁的阮朝宫殿前,他的身上充满了无比的愤怒;在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里,他被大大小小的各种光线猛烈鞭打。

1965年,印度恒河畔的瓦拉纳西,烈日下,露天火葬场旁,牲畜在河里戏水,男女在沐浴,生死融为一体。在这种“重口味”的场景中,安藤忠雄顿悟了:人生的终点落在哪里,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就顺其自然吧。“以事业为武器,争取自由,相信自己,为自己负责,用自己的力量对抗社会”。

那一年,他24岁。四年后,在大阪阪急美天站附近,一个小事务所——安藤忠雄建筑学院在一排老旧的木质建筑中开业,夫妻三人制,一个员工。独特的“方盒子”

承载着20世纪60年代的精神遗产,安藤忠雄开始了他的“战斗生涯”,向现代城市这个“经济霸权愈演愈烈,一切都被商业主义浪潮吞噬”的庞然大物发起了冲击。

《吉尔吉斯斯坦的长屋》完成于1976年,是安藤忠雄的成名作。在展览中,图纸、模型和视频资料并列展示了建筑的全貌。

大阪的老街上有三栋连续的长屋,安藤忠雄将中间的一栋改造成了箱形的混凝土房屋。原本就很窄的房子也被分成了三个部分,中间部分作为没有天花板的中庭。在这个开放的中庭,风会吹进来,雨会进来,上厕所都要经过。用安藤的话来说,“除了浪费,没有别的词可以形容”。

上世纪70年代,向往美国生活的日本人追求便捷舒适的房屋,明亮时尚的公寓楼以惊人的速度兴建。在安藤看来,这是美国消费社会的产物,用流动的资源消费堆砌出非凡的“富裕”;但在地狭人密的日本,人们要学会如何在有限的空空间里创造内心世界的丰富。

设置那个“浪费”的中庭,是为了重新找回人与自然的微妙联系——感受夏日晚风吹过的清凉,呆望黄昏时流泻而入的阳光,欣赏落下的一场场雨雪……狭窄的住家,因此有了无限的小宇宙。

安藤忠雄的成名作“住吉的长屋”。“被浪费”的中庭是为了重新发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而设立的——感受夏日晚风的凉爽,凝视黄昏倾泻而下的阳光,欣赏飘落的雨雪...狭小的家园,于是有了无限的小宇宙。安藤忠雄的名作《吉尔吉斯斯坦的长屋》。

建于1988年的“水之教堂”与此次展览中1:1的场景复刻。建于1988年的“水教堂”是本次展览中1: 1场景的复制品。

主人曾经问过安藤“天气冷了怎么办?”安藤回答:“多穿一件衬衫怎么样?”“天气变冷了怎么办?”“那就多穿一件。”“天气变得非常冷的时候怎么办?”“那么请容忍我。在生活中,学会放弃也很重要。”店主点点头,“好吧,我试试。”主人一家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有抱怨,有刺激,有挑战,但“从未对居住体验感到厌倦”。

“让家不被安逸的便利牵着鼻子走,创造独一无二的生活。”这是安藤的坚持。每次有人委托他设计房子,他都会先“教育”一下,然后想出“吉长屋”的设计。这时,大约有一半的人打退堂鼓,离开。

安藤忠雄将拳击中的硬朗与野性带入建筑设计中。1983年,他完成了另一个杰作——刘家山集体住宅公寓的第一期工程。安藤将他的公寓“挂”在一座60度山上几乎垂直的陡壁上。这是一个“生命对生命”的项目。安藤始终带着“在全球复合住宅建筑史上扬名立万”的野心,生活在工地上。灌浆那天,他会和工人们一起,拿着竹签。如果有人做了什么不小心的事,他会大声训斥,甚至打人。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有安藤忠雄这种混凝土建筑才能做出光滑柔软的“丝滑感”。

在20世纪的建筑舞台上,混凝土、钢铁、玻璃共同发展出经济合理的标准化建筑,也让同样的“方盒子”遍布全球。安藤忠雄也使用这些无处不在的材料,但它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无论我在世界上的什么地方建造,用裸露的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形状,我的建筑设计技术都没有改变。”他说,“但由此诞生的建筑必须是独一无二的。”生活的光影

1995年,安藤忠雄获得了诺贝尔建筑奖——普利兹克建筑奖。安藤这种“野路子”是不能归入任何流派的。在观看混乱的建筑世界的同时,他坚持“游击战”风格的个人建筑活动。在本次展览《安藤忠雄:青春》的现场,安藤忠雄建筑的经典精神空室——“水之教堂”和“光之教堂”以1: 1的比例再现。

建于1988年的“水之教堂”,位于北海道中部山區的平原上,周围遍布森林和灌木。从教堂向外看,一座十字架静静地伫立在水面上。每年5—11月,巨大的落地窗会完全打开,让教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而从12月到翌年4月,白雪皑皑下的教堂,又是另一番宁静肃穆。

展览中复刻的“光之教堂”。美术馆的彩色玻璃将“彩虹”投射在十字架的墙面上。“水教堂”建于1988年,坐落在北海道中部山区的平原上,周围是森林和灌木。从教堂望出去,一个十字架静静地立在水面上。每年的5月到11月,巨大的落地窗都会全开,让教堂与自然融为一体;从12月到第二年4月,雪下的教堂是另一种宁静和庄严。展览中再现的“光之教堂”。画廊的彩色玻璃将彩虹投射在十字架的墙上。

“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建筑名片。它位于大阪筑市的住宅区,居住在它周围的会众发起了这个项目。由于预算紧张,安藤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进行设计,最终想出了一个比“极简主义”更“极简”的方案:将一面墙斜插在一个混凝土盒子里;室内安装无空音,降低亮度;祭坛长凳和长凳是用现场建造的杉木板制成的;光线是从前面墙上雕刻的十字空缺口投射出来的。随着阳光角度的变化,十字架的光影也随之移动变形。

一个和安藤多次合作,不打算赚钱的施工队接了单。在资金不足,项目无法继续的时候,安藤曾经想做一个有“天窗”没有屋顶的教堂。“雨天撑伞祭拜,不会阻碍心灵的交流”。

1989年5月,终于封顶的“光之教堂”竣工。从设计到完成,历时两年半。

两座教堂都建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当时金钱至上的大潮也吞噬了建筑界,用“后现代”这个词作为掩饰,花大价钱建造奇形怪状的建筑。而安藤忠雄却选择了逆流而行,用简单朴素的材料和设计,打造了一个会击中人心的空房间。

30多年后,当唯物主义深入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不断膨胀的城市和混乱的信息包围着每一个现代人。这两座由水、光、影“打造”的建筑,既是抚慰人心的避难所,也是一个聚集思考的“样板间”:人类的未来该“住”在哪里?

这也是安藤忠雄一直以来的探索,伴随着一大堆“不打算建”和连败的日子。

28岁时,他想在大阪站前的高楼里建空中园,他拿着设计图去找城市规划局长,却被拒之门外;他没有气馁,只是简单的做了一个幻想,加了美术馆,图书馆等。到方案,不断提建议,不断被当场否决。

38岁时,他想在老中央会馆里放一个“蛋形馆”,连接历史和未来。“就像爷爷抱着孙子,小鸟在孵蛋”。为此花了半年多时间画了一张10多米长的设计图,做了几个事务所爱不释手的大比例模型。最后,负责官员深感困扰,宣布计划结束。

这些未完成的想法后来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安藤在世界各地的建筑方案中。

就像“光之教堂”一样,建筑的故事必然伴随着光影。生活也是如此。要追求生命的“光”,首先要盯着眼前被称为“影”的坚硬现实。在安藤看来,“只有从远处盯着光,奔向光,才能真正丰富自己的人生”。

在《青春》的结尾,乌尔曼写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天线...一旦天线倒塌,精神就会被冰雪覆盖,犬儒主义和自暴自弃就会产生。即使20岁,你也已经老了。”然而,只要你架起天线,捕捉到乐观的信号,你就可以期望在80岁时英年早逝。"

安藤忠雄

日本著名建筑师,1941年出生于大阪,1995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以清水混凝土和简单的集体构图为代表,完成了《吉尔吉斯斯坦长屋》、《光之教堂》、《水之教堂》等著名作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4763.html
上一篇刘循子墨原名
下一篇 一生一字一幅画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