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人物 北京长城通到哪个地方

北京长城通到哪个地方

高申北齐长城北齐长城上的人家长城之上的生活只要提及長城,世人想到的大多是那些修筑在山岭之上、险峻且宏伟的砖石城墙。这样的城墙,一般都是明代以后才广泛出现。此前,无论是一座城池的围墙,还是连绵不断的边墙,其材质基本上为夯土。这样的城墙,于北京…

北京长城通到哪个地方

高信

北齐长城北齐长城

北齐长城上的人家北齐长城上的人

长城之上的生活长城上的生活

只要提到长城,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那些依山而建的陡峭雄伟的砖石城墙。这种城墙一般在明朝以后广泛出现。此前无论是理想城的城墙,还是连续的侧墙,其材料基本都是夯土。这样一堵墙,在北京最突出的一堵,就是元大都遗址。

现在,除了首都的一点点夯土,北京仅存的元代以前的城墙遗址几乎不为世人所知。难怪以前的城墙或侧墙遗址,如房山区刘立河的商周夯土墙、窦店的汉代夯土墙、海淀区清河的夯土墙,都在“游人不可入”的郊区,或者被大量的房屋所掩盖。这只是指夯土城墙。至于北京的元代以前的长城,似乎更容易被世人遗忘。

“通州和长城?这怎么可能呢?通州的海拔几乎是北京最低的。修长城能干什么?”在我准备去通州寻找古长城遗址的时候,朋友们的提问像弹幕一样打在了我的身上。实际上,我怀疑我是否走对了。根据北京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点,通州区和大兴区是修建长城最不合理的地方。“这两个区可以说是连个山头都没有的地方。”他陈述完自己的观点后,我简短地点了点头,表面上逞强,但心里还是接受了。去看看吧。据说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可能通州区的文物部门不会随便立碑吧?

一个周末的早上,我和我的朋友来到了通州区的北齐长城遗址。幸运的是,这个地方靠近姚苌村繁忙的十字路口。走到文保碑,发现自己看到了一个被老式平房占据的村庄般的斜坡。这样的斜坡在通州区很少见。土坡街对面是一个建成时间不长的小区。同侧坡不远处,是冯玉祥早年驻扎的“通州兵营”所在地。

北齐修建长城,《北齐书》中有明确记载。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日益强大的土耳其人的入侵。需要注意的是,北齐政权的建立时间是高阳称帝的天宝元年(550年)。两年后,阿史那隼北部的土耳其首领图门出兵打败了另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柔然,图门自称伊犁汗。当时是天宝三年(552年)。此后不久,伊利可汗去世,他被一个木可汗(553-572)取代。这个时候的突厥王朝是极其强大的。其控制范围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里海。

北齐统治者与如此强大的王朝为邻是什么感受,恐怕不用我多说。当然,在旧可汗和新可汗更替的时候,北齐和突厥也有一场争斗。据《北齐书》记载,天宝四年(553年),“高阳、文宣帝、北齐”皇帝从晋阳(山西)来讨北方突厥。”“(皇帝)亲追突厥于朔州(山西),突厥要求投降,并允诺归还。”看来,此时的博弈,作为中原政权,北齐仍略占上风。然而好景不长。在突厥人的不断骚扰下,厌倦了的北齐皇帝断然决定修建一条长长的夯土墙来保卫胜利果实。

早在天宝三年(552),北齐长城就开始修建。据《北齐书》记载,天宝六年(555年),北齐政权“派180万人修筑长城,从幽州北峡口(或北峡口,今位于昌平区南部)至衡州(556年前,位于山西忻州;56年后,迁至山西大同。转移的原因是北齐政权收复山西北部失地。)九百多里”。如果长城从东到西完成,它的大致走向是今天的北京北部、河北西北部、山西西北部。

此后,北齐政权于天宝七年(556年)动工,“舒勤,西河郡本部,今山西汾阳。”据《郁芳瑶姬》记载,舒勤将军位于大同西北,远在汾阳以北(内蒙古清水河县界),东临大海(位于今河北山海关附近渤海)。前后已建,东西三千余里,驻军六十里,重点是各州二十五镇的长城。如今,关于这一段长城的发掘和整理,还有很多疑问。就北京而言,天宝用六七年建成的长城是在北京北部居庸关等地发现的。根据罗等学者的论证,这是北京居庸关以东地区首次出现长城。

到天宝八年(557),北齐政权又有一次修筑长城的活动。据《北齐书》记载:“天宝八年,初在长城筑重城,起自库洛,向东。至于码头守备,则四百余里。”或者可以看作是北齐的“内长城”。根据曹子熙主编的《北京通史》(第一卷)中的推测,这座“内长城”的实物一般位于通州和顺义。这一点在1984年通州区出土的唐代墓志铭中有明确表述。根据罗主编的《北京历史文化》一书中的推断,与北京地区有关的“内长城”的修建,大致是在北齐清三年(564年)由时任幽州刺史的胡主持修建的(此后一直说是北齐元年,即565年)。

北齐长城经过多次修建,连成两条主线,一条是北侧的外墙,从山西西北部的芦芽山、管涔山向东北延伸,经山西大同、阳高、天镇至河北张家口赤城县,再沿燕山东南方向经京津唐至秦皇岛山海关区入海。另一条是南侧的内侧墙,起于山西西北部,经东南至宁武县以北,再沿恒山山脉转向东北,向东进入河北省,再沿太行山北上,与今天北京西北的外长城相连。通州地区的北齐长城应该是第一个。这条夯土长城,从北京昌平到天津武清,经过现在的通州。中段由西北向东南斜穿通州,古称“长城岗”。有学者分析,这一段长城是北齐长城的一支。

北齐长城的修建在北京长城建设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据文物部门调查,北京北齐长城多段覆盖战国(燕国)至秦朝长城。明长城的某些部分是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从北齐开始,北京的长城大规模修建逐渐衰落,直到800多年后的明朝开国,才大规模展开。

北齐长城修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了。我们参观的北齐长城位于通州老城南门外的姚苌村。用黄土夯筑,残高约150米,底宽15至17米,残高3至5米,残顶宽5至10米。墙边杂草丛生,房屋建在墙顶。据说长城只有很短的一段,不仔细考研是认不出来的。长城之所以能保存下来,得益于陆县从三河县城子村迁回现在的通州。由此可以推断,正是因为修建了长城,并且经过现在的通州城,所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北齐政权才把县城迁到现在的位置。

姚村北齐长城遗址之所以保存下来,是因为世世代代都在上面盖房子。在姚苌村,没有多少老房子可以保留下来。当我们在长城上拜访人们时,我们遇到了一位90多岁的老妇人。老人们还保留着老夯土房,但是进了房子就觉得光线不够。"没有照明,我们在这个房间里什么也看不见。"当我问老人他在这里住了多久时。“日伪时期我们住在这里。你算了多少年了?”老人耳力弱,但记忆力极好,话很多。“那时候老房子里,也就剩下我们家这个院子了。日本兵来过这里。在他们来到这里之前,就在我们的房子上面,游击队已经打败了日本士兵。后来,日本兵在我们的坡下‘清场’。”你知道我们房子下面有什么吗?“土坡,有人说是长城。但是我从来没有把这个地方当成长城。”听了老人近一个小时的口述历史,我们和他告别。“有空就过来。奶奶会给你弄点吃的。”

这一段长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却不符合居民在认知上的感受。它的过去深埋在姚苌村的夯土里。它现在的生活和未来,将随着姚苌村的“人间烟火”一路前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5440.html
上一篇湖光山色开发商
下一篇 历史遗迹长城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