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科技 刘娣:猪肉安全,“豕”志护源

刘娣:猪肉安全,“豕”志护源

钟春霞 庞贝猪是六畜之首,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肉食来源。汉字“家”,房中有豕,足见猪对于生活的重要。长期以来,在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不仅如此,我国猪肉消费约占世界消费总量一半。有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猪肉消费总量为…

钟庞贝

它是六畜之首,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肉类来源。汉字“家”在房间里有一只貘,可见猪对生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猪肉在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且,中国的猪肉消费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一半。据统计,2017年全球猪肉消费总量为11058.8万吨,其中中国占一半,为5493.5万吨。2018年全球生猪产量126926万头,猪肉产量9886万吨。全国生猪年产量69382万头,猪肉产量5404万吨,占全国的一半。

对我们来说,每餐都吃肉是不寻常的。然而,一场非洲猪瘟让“猪肉贵”成了热词。有一段时间,猪肉不仅贵,还传导到日常各种消费品价格上。

据统计,2018年8月中国非洲猪瘟疫情出现在辽宁沈阳,随后迅速蔓延至全国。截至2019年7月初,农业农村部通报的非洲猪瘟疫情已达145起,重灾区生猪存栏量下降30%至60%。然而,非洲猪瘟的年发病率也在下降,2019年只有63例。

非洲猪瘟直观地告诉我们,猪肉有多重要——养猪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产业,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关系到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国家战略。

虽然中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有90个地方猪种,其中42个受国家保护。但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尤其是竞争力品牌的建立,地方生猪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都比较滞后。我们没有充分利用它。我们失去了本土品牌的竞争力和国人对本土猪肉的偏好。

农业部《关于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的通知》提出,应对非洲猪瘟,除了注重生物安全和科学防疫外,建立国家精子库、胚胎库、干细胞库和优良品种特别是优良地方品种基因库,保持猪品种多样性,也是特别重要的环节。

如果说保护地方猪种资源是保护肉类安全的源头,刘地作为“源头保护者”已经向前迈进了30多年。

从头开始构建平台

刘地,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1986年,她到东北农业大学工作,从此开始了她的畜牧业生涯和养猪专业。硕士、博士、博士后以及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她的专业基础。

2002年,她被黑龙江省委公选后,从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的岗位上来到黑龙江省农科院担任副院长。2015年1月,她被省委任命为该院党委书记。

2003年5月,根据全省畜牧业“半壁江山”的发展战略,她向省农科院党组提交了建立畜牧业研究中心的可行性报告,并获得批准。

2004年,黑龙江省正式批准成立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刘地任所长。

她虽然是导演,但几乎是“一个人的军队”——团队里没人,没房,没钱。弱女子如何面对白手起家的尴尬?

缺人才,她一个个动员引进,一个个耐心培养。十年来,几个人的小团队,逐渐成长为几十个高学历人才的大团队;还建立了畜牧博士后流动站,先后引进博士后80余名,弥补了人才的不足。建立了“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人才资源共享模式;

缺少场地和资金,她从各方面筹集资金,白手起家。从成立至今,除了春节,她几乎没有节假日,没日没夜的努力,流过泪,流过汗,但她无怨无悔。目前,研究所建立了8个实验室、具有各种实验功能的综合实验室、3个生猪保存场、2个实验基地、3个实验站、4个实验检测室,成为黑土地上畜牧科技领域的重要研究平台。

成立16年来,该院承担国家级项目20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科技奖励近2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国家专利近百项,发表论文近600篇...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一个平台,刘地一系列的起步,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科研事业,更是一群人的不懈努力,为利用中国种猪本土化资源开辟新途径,实现人民养猪业振兴,促进中国本土养猪业发展,减少对外来种猪的依赖。

“挂毯”不会保护出处。

在猪肉还处于温饱的年代,由于市场对猪种高瘦肉率、高生长速度的过度追求,大部分养猪场都是以商业化为主的进口品种。这样虽然提高了效益,加快了猪肉供应,但是丧失了地方猪种资源优势,忽视了地方风味和特色品种。

随着非洲猪瘟的爆发,种质资源的单一性和对外依存度过高,将极大威胁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和食品安全。

刘地和她的团队针对我国猪种主要靠进口,在很多地方濒临灭绝的问题,进行了前瞻性的重要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她在地方猪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方向,揭示了我国民族猪优良种质特性的遗传机制,建立了我国民族猪保种、育种和生产的技术体系,不断探索中国种猪地方资源利用的新途径,从而实现了我国民族养猪业的振兴,促进了我国地方养猪业的发展,为减少对国外种猪的依赖提供了借鉴,做出了贡献。

民猪是世界著名的、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保护猪种,是优质猪肉生产的资源猪种。曾被列入20世纪90年代农业部首次确定的中国畜禽品种保护名录。具有抗逆性强、肉质好、繁殖力高等优良种质特性。

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养猪业一直以引进国外品种为主,导致人民养猪数量急剧下降。三个品种中,大民猪已经消失,艾露敏猪和荷包猪的血统锐减,纯种猪数量很少,导致民猪只保留了30年的品种。

早在该研究所成立之前,刘地就已经带领一个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不同品种猪的功能基因,包括人猪和野猪。

研究所成立后,从2006年开始,她联合东北民猪RD势力,利用一切申请项目的机会,对民猪的保护和RD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研究和重点项目,采取以产业发展促进品种保种的“反促”策略保护民猪。

一项成就和突破见证了过去十年的艰苦努力:

首次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民猪的优良种质特性和遗传机制,解决了民猪资源特性不清制约育种和生产的瓶颈问题;

首次获得了民猪的全基因组序列和图谱,阐明了民猪的起源和进化。完成民猪基因组序列结构分析,获得20853个编码基因;

结合43个猪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首次确定民猪与莱芜猪在分子水平上的亲缘关系最近,并将欧洲猪种引入育种,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民猪品种的争议,为民猪的杂交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次揭示闽猪优良耐寒特性的分子机理,为培育耐寒猪种提供依据;

揭示民猪生长、繁殖、抗逆性、肉质等种质特性的分子机理,为育种和生产提供依据;

对民猪等9个猪种的4个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确定了31个适合培育优质猪的SNPs。

构建了民猪肠道菌群的宏基因组图谱,首次鉴定了民猪肠道菌群组成在空的特征。发现民猪耐粗饲菌群组成的特点,为优化民猪日粮和饲料利用高纤维原料提供了依据。

中国农业学会专家组对刘地团队的研究成果评价如下: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民猪优良种质性状的分子鉴定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由刘地领导,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突破关键技术,建立民猪保种育种联合平台,创新优质绿色高效生态生产技术体系,解决民猪规模化生产技术体系难题;

针对种群数量少、系谱小、单一保种风险大的问题,她设计了保种和种质资源回收的技术路线。她提出了“核心群建设、多元保种、横向结合、共同保种”的思路,建立了一个种质资源核心群、三个资源保种场和立体保种技术体系。

多年来,刘地多次深入偏远地区搜寻疑似生猪。在确定了身体外貌、遗传基因和表现之后,刘地对它们进行了提纯和挑选,使它们进入核心群体。

她建立了种猪血缘控制和交叉交换、科研和企业共建体系,使核心群基础母猪达到1500头以上,年产种猪15000头以上。同时,她长期维持着濒临灭绝的小规模民猪荷包猪群,有效地节约和保护了民猪资源。

她开发了民猪精液冷冻配方和胚胎种子保存技术,建立了DNA库、细胞库、精液冷冻胚胎和活体种子保存技术体系。民猪精液冷冻后的活率达到60%以上,为民猪的系谱保存提供了保障。

她提出了“按需培育,扬长避短,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筛选出巴敏优良杂交组合。筛选出巴夏×民猪组合模式,生产性能显著提高,肉质好、生长速度快,出栏时间缩短2个月,肌内脂肪3.3%以上,瘦肉率由48%提高到55%,得到市场较好认可,商品民猪在东北地区市场占有率达到3%。为了提高民猪的利用效果,围绕民猪、巴克夏猪和松辽黑猪开展了十几年的民猪新配套系选育工作。目前育种进展明显,行业认可度高。

针对民用猪规模化生产没有技术体系的问题,团队研发了民用猪场标准化技术与管理模块,集成开发了选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环境控制等技术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在100多家民用养猪企业应用,母猪成活率、平均日增重、年提供商品猪数分别提高了3%、68g、1.1头;母猪非生产天数减少7天,肌内脂肪增加0.2%。

同时,建立了野民杂种猪生产技术体系,利用肉质细嫩的民猪改良野猪,克服了养殖困难,提高了成活率,出栏时间从480天减少到370天。

发明野猪“纯杂”快速分子鉴定方法,准确率100%,促进野特产业良性发展,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号)。

针对养殖业的环保压力和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需求,他们还开展了生态循环和种养结合的技术研发,建立了猪林、猪稻、猪玉、猪食用菌等多种生态循环模式。,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黑土;通过“技术团队+龙头企业+贫困村”的模式,放养回收帮助脱贫;牵头成立森林猪研究所、国家龙猪生态系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若干养殖和养殖科技示范基地。由于上述工作取得的成果,成功申请批准为农业农村部育种与育种(北方)重点实验室主任。

从前期艰难的育种,到硕果累累的育种,带动了东北地区民猪的规模化生产,刘地和她的团队不仅丰富了消费者记忆中的家乡味道,也成为保护中国猪种多样性的重要科研力量。

这是一条艰辛的收获之路,但先锋之路弥足珍贵,虽然很少有人关注。一路走来,他们不负荣耀,终于走到了时代的聚光灯下,人们的目光中。

戴王

畜牧业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刘地和她的团队用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刘地带领团队注重创新与生产、成果与科普、技术与服务的结合,深化科技与企业的合作,促进成果转化、技术普及和科学普及,共同建立产业化、市场化体系,培育以土猪为主导的新型土猪产业。

作为首席专家,在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园区建设三大工程中,她主持实施了畜牧业创新体系、11个县32个基地100多个示范项目,举办了100多期生猪培训班,培训农民2万多人。

她和她的团队创办了《黑龙江猪报》,发行量超过4万份,培养了大批养猪户。其创作的《黑龙江现代农业技术系列科普画册系列》获国家科技进步科普类二等奖;现代农业新技术科普系列动画电影十部,在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网络等媒体播出,被誉为全国优秀科普视频和黑龙江省优秀科普读物,创建黑龙江省生猪产业微信官方账号,咨询信息,普及养殖技术;

她还帮助相关企业创立了八闽、雪猪等六大名牌。在她的指导和帮助下,合作企业开发了五大系列百余种产品,获得了两项国家地理标志、多项绿色食品证书、HACCP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家企业获得世界农场福利养殖金猪奖;

在她和她的团队的带动下,黑龙江省建立了32个民猪科技示范基地,有300多万元的技改项目资金,为3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在他们的技术帮助下,10个民用养猪场五年生产了200多万头商品猪,增加销售额20多亿元;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人们对最美好最简单生活的期待。

为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农民和农业企业脚踏实地的收获,刘地和她的团队几十年来不懈努力,践行着“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土地上”的初心,把成果种在人民的心里。

非洲猪瘟确实给我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很大损失,但“危机”中也有“机遇”,产业的重生也是在那个时候。养猪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3月1日,好消息传来,非洲猪瘟疫苗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成功,正在走向产业化。

从之前的亏损中认识差距和不足,从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关心中汲取力量,锐意进取,在农业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鼓励和期待下,养猪业复兴的曙光可期。在刘地和她的团队的科研支持下,中国东北人的养猪业也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7684.html
上一篇胡佳宗:教学科研一肩挑 以研促教结硕果
下一篇 石定寰:创新发展关键在软环境打造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