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三农 阳城蚕茧 享誉全球

阳城蚕茧 享誉全球

刘学兵本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山西阳城蚕桑文化系统是以阳城蚕桑为主的文化系统及技术体系。核心保护范围是寺头乡、河北镇、董封乡、横河镇、演礼乡、东冶镇,核心保护范围内重点村是寺头乡张家庄村、河北镇西交村和董封乡岩山村。阳城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位…

刘·

这一时期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

山西阳城蚕业文化体系是以阳城蚕业为基础的文化体系和技术体系。核心保护区为寺头乡、河北镇、东风乡、横河镇、李嫣乡和东野镇。核心保护区的重点村为寺头乡张家庄村、河北镇西角村、东风乡燕山村。

阳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交汇处。地势西高东低,气候温和宜人,林木葱郁,水源丰富,适宜桑树生长。在几千年的植桑、养蚕、丝织的历史长河中,阳城形成了一套以养蚕为主体的文化体系和技术体系。

“阳城蚕茧”以历史悠久、产量高、品质优而闻名。其色泽好,装茧率高,退茧率高,产丝率高,双茧少,黄茧少,木纹茧少,死茧少。“羊城茧”缫丝的梅花牌SE桑蚕丝柔软、滑爽、洁白,远销日本、英国等20多个国家。

阳城养蚕历史悠久。

据考证,阳城植桑养蚕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竹书年谱》记载“商汤二十四年,大旱,王在桑林祈雨。雨。”《穆传》记载:“初四日天子歇泽,观桑者饮桑。”桑在今阳城县蟒河镇。这里曾经是一个乡镇的所在地,也是商周时期蚕桑的集中产区。时至今日,这里的山上仍有成片的野桑林。周穆王留在霍泽(阳城)的原因是看当地人采桑养蚕,并在桑林之地召集各路诸侯庆祝。

在垣曲、沁水、阳城交界处,至今仍有原始的杂木林。现在阳城县寺头乡、河北镇、东风乡、横河镇都有丰富的桑树品种资源。很多古桑树都是一百多两百岁,有的五六百岁。这些都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活化石,是不可替代的稀有自然资源。

汉代和隋代,流经阳城沁河流域的蚕桑丝绸业已经非常发达。唐、宋、元、明、清时期,这里的丝绸生产达到顶峰,创造了中国丝绸史上最辉煌的品牌。尤其是明代,著名的吕四主要产于潞州(今长治市)和泽州(今晋城市)。来自沁水的著名北方散曲作家常伦在《沁水路》中说:“所到之处,人忙蚕事,莺莺秦女带新桑叶,金花徒然,马儿在官道旁傲岸。”可见当时沁河流域的蚕桑生产是多么的繁荣。明朝万历年间,天官国阳城吏部写在石碑上的诗说:“近山无村,近楼无水,秋有几小桥烟火。来笑着欢迎鸡小米的烹饪。总之,桑妈会熬通宵的。”生动描述了明代当时阳城养蚕的盛况。

据《阳城县志》同治版记载:“缫丝户虽多,但绸缎不织于市,皆在外。”宣彤《羊城地方志》记载:“牵手、黄绢,皆是外商所买。黄绢重两万斤左右,牵手六七千才怪。”当时阳城县的东晋府为外地的丝绸商办理兑换业务,可见丝绸贸易的可观。民国初年,丝绸的价值是羊城出口商品之首。

改革开放以来,阳城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依靠科技进步,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三高一优”蚕桑。蚕桑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987年,养蚕4.8万只,产茧324万斤,进入“三万担县”行列;1995年,全县养蚕6.7万只,产丝408万斤。首次进入4万斤。2012年养蚕7.6万只,产蚕710万斤。成功登上“七万斤”水平,成为远近闻名的“华北养蚕第一县”。

历届县委、政府从未放松对蚕桑生产的领导和支持,加强基地建设,使蚕桑产业逐步向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纯农业镇和山区镇集中和转移,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产业化、专业化格局。“羊城蚕茧”被国家质检总局评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阳城现有蚕桑农民合作社62家,蚕桑衍生品生产企业40多家,生产蚕丝被、桑葚饮料、桑叶茶、桑葚酒、蛹虫草、蚕沙枕等农副产品,为阳城蚕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蚕桑养蚕独一无二。

阳城地区无霜期短。在桑树修剪方面,阳城人创造了一套适合阳城气候特点的“剪出”修剪法,在全国独树一帜,并总结出桑树修剪的“三出三出”原则,即“出下部,出上部,出粗部,出细部,出屋”。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对春季桑叶产量有一定影响,但桑树新梢生长期长,枝条生长旺盛、饱满。在阳城无霜期短的条件下,保证了桑树的健康生长,为秋季和来年的蚕桑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阳城独特的丘陵地貌造就了独特的垄上栽桑方式,垄上栽桑的生态优势是其他经济作物无法比拟的。因为桑葚是落叶植物,也是叶植物,需要2?3倍,对作物生长影响不大,只是在夏秋季遮蔽了桑树边缘附近的作物。从整个制作来看,也是有利有弊。它的主要生态优势是:一是垄作桑树不需要专门给桑树施肥,解决了化肥造成的土壤入侵;二是不需要专门为桑树培土、除草、松土,为桑园管理节省劳动力;三是垄桑单行种植,树冠扩展面积大,单株发育好,通风透光,病虫害少,减少农药用量;四垄栽桑,相互交织的壮根群,能起到护垄保水、保肥、保面积、保地表径流、保水土的“四保”作用。第五,既绿化了山川,又保证了农民的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正是桑树的六条山脊,形成了春夏秋三季的“桑树山”。自上而下,“米良川”的田园之美,为羊城打造“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四季旅游”的“休闲羊城”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蚕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

阳城蚕桑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于西周,兴盛于唐宋,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传说黄帝的妃子嫘祖在阳城的云蒙山教人养蚕,周穆王也曾去霍泽(阳城)考察当地的蚕业。

在几千年的植桑、养蚕、丝织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有一股源源不断的养蚕习俗渗透和传承。它与其他文化和谐发展,形成了大量与桑、蚕、丝有关的诗词、风俗、礼仪、服饰,构成了蚕桑文化的丰富内涵。以蚕为始、为蚕而庆的蚕谣、蚕谚、蚕事、蚕禁忌、蚕戏等传统习俗,已经深深融入到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儿女婚姻、日常生活中。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使植桑养蚕在空更大范围内得以传承,这也是阳城蚕桑能够延续几千年文明并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蚕桑文化是阳城劳动人民长期智慧的结晶,是现代科技无法替代的。这是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大力继承和发展。同时,蚕桑文化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农耕文明的成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蚕农注重对蚕性别的观察,不断研究探索出一套养蚕习俗流程,并总结出蚕种繁育、制种、喂桑、防病、禁忌等内容。这些习俗对后世的植桑养蚕、缫丝技术、蚕文化以及蚕业的推广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阳城蚕桑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为全域旅游提供了有力支撑。两届阳城农业嘉年华中的“丝路语,耕读阳城”全方位弘扬阳城蚕桑文化的独特魅力。寺头乡连续五届桑葚采摘节的成功举办,吸引山西晋城、长治、临汾甚至河南、河北等省内外游客到此采摘、游玩和休闲,“蚕韵寺头”的名片越来越亮。次营镇“丝想小镇”的建设,农业公园绿道环绕,万亩桑园装点山野,勤劳致富的精神传承,展现出蚕桑产业新的活力和希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8147.html
上一篇飞鹤全面升级新鲜奶粉标准体系
下一篇 农发行浙江嘉兴分行:弘扬红船精神 打造“农地银行”品牌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