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三农 碳中和下绿色金融体系优化探讨

碳中和下绿色金融体系优化探讨

张忆绿色金融作为未来绿色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活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柱和推动力。截至目前,共有126个国家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远景战略目标(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60%),并将绿色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实际…

张毅

绿色金融作为未来绿色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活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柱和驱动力。截至目前,共有126个国家制定了“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60%),并将绿色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实际行动推动低碳经济转型。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如何优化绿色金融体系,服务低碳经济发展,促进碳中和的实现,已经成为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自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碳中和”的长期目标(简称“30/60目标”)以来,中央部委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动作频频,一系列制度性文件、重大决策部署和优化绿色金融体系措施相继出台,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新举措。最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也从政策法规的宏观层面和生产、消费、科技创新的微观层面给出了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路线图。机遇和挑战

参考国际经验,中国要实现2030年和206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目标,一方面要对实体经济进行刚性脱碳,即加快电力、交通、工业、农业等实体产业的大规模脱碳,实现低碳排放直至零排放;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金融业在推动实体经济向低碳、净零碳转型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业既要满足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带来的巨大绿色低碳投融资需求,又要防范和化解转型发展带来的各类显性和隐性金融风险。

-碳中和给金融业带来的机遇。实体经济向低碳转型引发的大规模绿色低碳投融资需求,为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提供了机遇。

一个是绿色银行。探索转型支持贷款等支持能源供应等行业和非低碳行业绿色转型所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进绿色交通项目和绿色建筑融资创新试点,创新绿色服务方式,推进能效信贷、绿色信贷等资产证券化,大力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绿色农业、绿色消费的产品和模式。

第二,绿色债券。发行创新型政府绿色专项债券、碳排放权债券、小微企业绿色集合债券、产业转型升级债券等绿色债务产品;完善债券市场,吸引相关投资者购买和持有绿色债券产品,提高绿色债券的流动性。

第三是绿色股票市场。探索绿色企业首次公开发行(IPO)绿色通道机制,简化相关审批程序,支持优惠融资。

四是绿色保险。大力开发和推广支持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等绿色经济发展的绿色保险产品,包括气候保险、绿色建筑保险、清洁能源保险、新能源汽车保险等。

第五是绿色基金。支持设立绿色基金和转型基金,满足高碳产业(如传统能源、重工业)转型融资需求,为低碳产业股权投资提供资金支持。

——碳中和给金融业带来的挑战。在绿色经济发展的历史大潮下,金融业和金融机构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和市场变化,快速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创新服务产品和模式,满足实体经济低碳零碳转型产生的绿色投融资需求;另一方面,要防范和化解转型发展带来的各类显性和隐性金融风险,包括高碳排放行业的工业存量业务违约风险和短期减值风险、服务新型低碳零碳行业的试错风险、部分高碳排放地区(如重工业地区)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等。现状和问题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由中央政府全面规划和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国家。到2020年底,中国绿色信贷余额高达12万亿元,全球第一,连续多年排名第一;绿色债券余额约8100亿元,全球第二;绿色能源行业信贷余额超过3万亿,早已超过主要耗能领域(如煤炭、化工)的信贷总量。绿色不良率长期保持在1.0%以下,远低于银行业1.6%的平均不良率。

-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目标,无疑代表着中国未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金融结构、日常消费等方面的根本性变化。然而,目前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目标。推动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发展,完善和优化绿色金融体系势在必行。目前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缺乏相关领域财政、金融、环保等政策法规的配套支持。优化绿色金融体系需要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共同支持。其必要性体现在绿色项目的强外部性上,是单一市场主体难以完成的。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解决项目的环境外部性。同时,绿色项目的投融资可能面临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供需错位等问题。,需要通过金融市场主体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来解决。

二是现行绿色金融标准与“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仍有差距。比如绿色金融的定义标准(如绿色信贷标准、绿色产业目录等。)在中国人民银行新修订的绿色债券项目目录中,虽然已经淘汰了碳排放量较高的传统化石能源项目(如“洁净煤技术”等),但仍低于碳中性对净零碳排放的要求。).

第三,绿色金融产品不能完全匹配净零碳的需求。虽然中国在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产品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碳市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碳市场和碳金融产品的资源配置功能较弱,金融产品未与碳足迹挂钩。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面向投资者的ESG产品和碳金融产品相对单一,产品流动性不足。对策和建议

虽然中国率先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目标,但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全面改革措施,经济的净零碳转型不会自动加速,主要高碳行业的净零碳排放也不会积极实现。针对我国金融业存在的绿色金融标准不完善、缺乏激励约束机制、产品体系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以碳中和为约束,重塑绿色金融标准,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框架体系。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修订的新版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中,并未明确相关绿色金融标准(如绿色信贷标准、绿色产业目录等。).未来,相关职能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应重点关注如何重塑绿色信贷和绿色产业的产业标准,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基金和绿色保险标准,在绿色标准的框架内促进绿色项目的发展,并确保此类项目不会对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产生负面影响。

——围绕碳中和目标,强化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构建有效的外部政策激励和协调机制。继续实施低碳排放、节能环保、能源综合利用、环境治理等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再担保、风险补偿等综合金融手段。,从而为金融机构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企业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动力和支持。

——探索创新绿色金融工具,优化绿色金融体系。资金短缺是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瓶颈。可以借鉴公共项目的PPP融资模式,通过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形成“政府+社会资本”的绿色投融资新模式,解决绿色项目的融资问题。同时,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包括推动银行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绿色金融产品,满足绿色项目投融资需求,提高市场整体竞争力,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经济低碳转型。

——绿色金融驱动绿色技术创新,发挥政府资本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为绿色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等金融支持。鼓励绿色发展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引导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民营企业引导基金等。要把绿色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领域,推动绿色低碳科技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建立相应的投资激励机制,为绿色发展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9234.html
上一篇商业银行舆情应对思考
下一篇 射洪农商银行扩面强基探索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