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三农 又闻家乡稻花香

又闻家乡稻花香

范东升辛弃疾有一首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每当读到其中的“稻花香里說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句,每当闻到稻花香的时候,就会勾起我对家乡的回忆,对家乡的向往,更加增强了我对家乡的热爱。今年初秋季节,我又一次闻到了家乡的稻花香,又一次勾起了…

范东升

辛弃疾有一句话:“西江月夜行黄沙路”。每当我读到“稻花香说好年景,听蛙声”这句话,就会想起家乡,对家乡的向往会进一步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今年初秋,我又一次闻到了家乡稻花香的味道,这又一次让我想起了过去的生活和工作,回忆起了家乡的水稻生产过程...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商城县,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它有美丽的风景,勤劳的人民和丰富的产品。在21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80多万亩耕地,其中有70多万亩水田,适合水稻种植。此外,县内池塘、水库众多,水产品丰富。我的家乡是大别山有名的“鱼米之乡”。

我从小闻着吃着家乡的大米长大。回顾家乡水稻种植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后,以传统的高秆水稻为主;从农业学大寨到改革开放初期,实现了高秆到矮秆的品种;改革开放中期,我们成功引进杂交水稻;21世纪初,聪明勤劳的家乡人民进行了水稻种植改革,探索实施了稻鸭共作、稻鱼共作等新型种植模式,成功引进了再生稻等水稻新品种。

我家乡水稻生产方式的改变,水稻品种的更新,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从而不断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改进新途径。家乡人民的生活也从过去的吃不饱,到后来的吃饱,从吃饱到吃好。特别是脱贫任务完成后,家乡人民不仅吃好了,还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我也很幸运,赶上了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作为一个在农村出生长大的孩子,我考上了一所农学院。毕业后,我回到农村工作,从技术员到副乡长,到乡党委书记、副乡长、县CPPCC主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虽然工作变动很大,但每年都和大米打交道,每年都能闻到家乡的稻花香。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水稻种植方式和品种的改进,我的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丽。我成为了家乡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记录者和讲述者...

改革开放前,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我的家乡朱元乡度过的。当时因为家乡地处山区,人多地少,再加上实行集体劳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很低,特别是没有合适的水稻品种,粮食产量低。每年人和小孩都处于缺粮状态,大人小孩都吃不饱,过着“半年粮配糠菜”的生活。每次过完春节,家里的菜基本吃完,就进入了黄不接绿的季节,只好吃点糠菜充饥。夏天,麦子熟了,只能吃一两个月,盼着稻谷丰收。这时,我走到田边,看着长势喜人的稻子,闻着稻花香,摸着饥饿的肚子,想到即将成熟的稻子变成稻谷的前景,不禁流口水。为了照顾我的学习,节省粮食出口,亲戚让我每周带六七斤白米上学,使我顺利读完了两年初中和两年高中,并于1978年秋考上了大学。所以我学习的成功是建立在亲戚的节俭基础上的。他们自己吃糠菜,南瓜,红薯,白米饭给我留着。我非常感谢我的亲戚们对我的养育和关心。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我都会忍不住落泪。

1981年,我从信阳农学院(现信阳农林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商城县李记乡当了一名农业技术员。那时候我们家乡刚刚实行了联产责任制,水稻品种从“84矮63”变成了“桂超2号”等新品种。“桂朝2号”种植试验在贺楼村熊炳发家的责任田进行,亩产1100公斤。这在目前看来不算多,但在当时却是高产的典型。后来这个新品种在全镇推广,淘汰了“84矮63”等老品种。

1983年,我到商城县农业局工作,参加了全县农业区划的编制工作。我在农村调研时发现,位于我县南部山区的一些高山村落的水稻,秋天来,尤其是“寒露风”一吹,抽穗结实率低,产量不高。有些地方的水稻产量甚至不及山脚下的一半。于是我利用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变籼稻为粳稻”的实验,将南方山区高山村的水稻由籼稻变为粳稻。联系信阳市农业研究所田玉福老师、省农科院孙冬梅老师引进粳稻品种,在长竹园乡磨盘山、大泉店乡金刚山、冯店乡冯坡山种植,解决了水稻在高寒地区抽穗时的“寒露风”问题,实现了平均亩产800多斤。看到农民们脸上因水稻丰收而露出的幸福笑容,闻到粳稻的稻香,被山区农民亲切地称为“范技师”的我心里也充满了幸福感。由于成绩突出,1983年,我被评为助理农艺师,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5年,我到鹤峰桥乡当副乡长,分管乡里的农林水等工作,其中一项就是推广杂交水稻。我和胡明山、李广德等同志一起,春天到农户家,讲解种植杂交水稻的好处,确定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指导播种秧苗;夏天到各村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病虫害防治;秋天去田埂闻杂交水稻的稻香,和农民一起查看每个品种的长势,预测每个品种的产量,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

1993年,我担任白塔集乡党委书记。当时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粮食生产,推广水稻良种良法也是我们乡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几年的努力,全乡的水稻都换成了杂交水稻品种。在我们这样一批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的齐心协力下,商城杂交水稻引种早,推广面积大,平均产量高,成为信阳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区。2007年9月11日,《科技日报》以《超级杂交稻实现河南最高产量,平均亩产859.4公斤》为题报道了我县杂交水稻生产取得的喜人成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将我县命名为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工程示范基地。2008年9月,到商城指导示范基地建设,主持高产项目现场观摩会。袁院士此后多次在全国会议上提及该商城的杂交水稻示范基地,宣传该商城的杂交水稻生产,提高了该商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后来,我的工作地点和岗位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不变的是,我始终没有离开农业农村。特别是这几年在人大工作以来,我担任了商城县特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我县在大力发展茶叶、油茶、中药材生产的同时,还参与了水稻种植方式的改进和新品种的引进,使商城成为一个“再生稻种植”和“稻、鸭、稻、渔共作”的县。目前,我家乡水稻种植面积近60万亩,其中再生稻10万多亩,稻鸭共作、稻鱼共作10万多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这种新种植方法生产的水稻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好。“商城鸭米”、“商城九月寒再生米”等优质大米成为信阳、郑州、上海、杭州等地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商城优质米产业成为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每到立秋时节,当稻子开花的时候,我喜欢在乡间散步,听着田野里的蛙声,闻着稻花香,回忆我在家乡的童年生活。我希望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家乡的稻子,家乡的稻花香,是我童年的回忆,是我成年后的期待,是我对未来的祝福。每当闻到稻花香,我都在心里默默祝福家乡,水稻生产取得新成就,稻花香增添新特色,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要进一步扩大优质大米的生产规模,加大家乡优质大米的宣传推广力度,让家乡的稻香传遍全国,让家乡的优质大米传遍全国,让家乡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让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是商城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9498.html
上一篇养玉
下一篇 择茧缫丝清水煮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