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绿色 退耕还林还草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

退耕还林还草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

蓝明红“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套着山,翻了架圪梁拐了道弯,满眼眼还是那黄土山……”上世纪80年代,一首在当地山间吟唱的信天游,唱出了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劣,也表达出生活在这片贫穷的黄土地上,人们心中的那份荒凉。1998年,陕西省延…

蓝色红色

“背靠黄河,面朝天空,陕北群山环抱,拐过弯,满眼仍是黄图……”80年代的安信天佑,在当地的深山里唱出了陕北黄土高原恶劣的生态环境,也表达了人们生活在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时心中的苍凉。

1998年,陕西省延安市开始在吴起县进行封山禁牧和退耕。1999年,延安市率先大规模退耕还林,成为全国最早的退耕还林试点之一。

20年来,延安人民坚持“延安精神”,坚持退耕还林政策,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发展理念,在这片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展开了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20年来,延安人民用1077.46万亩绿色植被营造了这片土地的底色,创造了山川由黄变绿的奇迹,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在短时间内为世界提供了生态修复的“中国样本”。

国家林业和草原管理局发布的《中国退耕还林还草二十年(1999-2019)》白皮书显示,20年来,中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15亿亩,森林面积占世界同期绿化面积的4%以上。按照2016年现行价格评估,当年全国退耕还林产生的生态效益总值为1.38万亿元,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标志性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涉及全国2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435个县(含县级单位)。20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174亿元,完成造林面积占同期全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总面积的40.5%。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退耕还林带来的是绿水青山。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湘鄂渝黔交界,武陵山腹地。由于毁林、毁林、开荒等原因,这里曾经到处是光秃秃的坡耕地,遍布楚通山。然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绿意盎然、郁郁葱葱的群山。

这些变化源于20年前开始的退耕还林工程。

从2001年开始,退耕还林工程在湘西各县市铺开,湘西成为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主战场。“湘西大部分是岩石裸露的石漠化地区。薄薄的土层下面,往往是坚硬的岩石。植树造林时,先挖大坑,再填客土,然后种桤木等。,并精心管理它们,以确保高成活率。”湘西林业局总工程师彭险峰说,吉首市矮寨镇孟阳村退耕还林后形成的茂密树林中。

据介绍,自2001年9月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尤雅镇累计退耕还林2.15万亩。项目区绿化采用混交模式,以桤木为主,辅以枫香、大枣和鹅掌楸。“一两年的变化可能不明显,但五年、十年的生态环境变化太大了!”花垣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吴建勇说。他把记者带进了密林。“山上的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下雨的时候,山上流下来的水也很清澈。”

退耕还林实施以来,湘西退耕还林面积达420多万亩,全州森林面积由1152万亩增加到1633万亩,森林蓄积量由2122万立方米增加到4643万立方米。泉州市森林覆盖率由退耕还林前的56.86%提高到70.24%。近年来在湘西发现了中华秋沙鸭、桃水母、红齿蟾蜍和脆蛇蜥等珍稀物种。2018年,湘西州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

资料显示,20世纪末,延安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量达2.58亿吨,约占流入黄河泥沙总量的六分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来延安考察,结论是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随着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推进,延安“变兄妹开荒为兄妹造林”。20年来,延安人凭着执着的延安精神,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地上植树造林,在这片红色圣地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

在吴起县全国退耕还林展览馆墙上有这样一句话:封山禁牧从吴起开始,退耕还林从延安走向全国。吴起林业局副局长刘广亮告诉记者,1998年,吴起县革命性地封山禁牧之路启程破冰。人均留足2亩口粮田,吴起一次性将155.5万亩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成为全国退耕还林中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退耕面积最大的县。也就是从这一年起,退耕还林在全国推开。吴起县国家退耕还林展览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封山禁牧始于吴起,退耕还林从延安走向全国。吴起林业局副局长刘告诉记者,1998年,吴起县对封山禁牧破冰之路进行了革命。人均保留口粮田2亩,吴起一次性将155.5万亩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成为全国退耕最早、最快、规模最大的县。也就是从今年开始,退耕还林在全国推开。

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20年来,延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了从“黄”到“绿”、从绿到美、从美到富的深刻转变,在黄土高原上创造了绿色里程,走出了一条“水清山茂是无价之宝”的绿色发展之路。

群山变绿了。截至2018年,延安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77.46万亩。退耕还林不断扩大延安森林资源规模,林地面积4473.61万亩,森林覆盖率33.5%至52.5%,植被覆盖率46%至81.3%,分别比退耕前提高19%和35%。

对比2000年至2005年的卫星遥感影像,可以清楚地看到延安退耕还林面积颜色明显变绿加深,植被覆盖趋势尤为明显。在实现“全球绿化”的同时,陕西的绿色版图北移了400多公里。

山绿了,水清了,小动物们都回家了。野生鸳鸯、环颈雉等候鸟纷纷归来;麝、黑鹳、豹等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重现山林;红腹锦鸡、黄喉水貂、野猪等动物也回来了,包括在富县子午岭发现的最大野生种群华北豹,都在黄土高原上安家筑巢。

气象资料显示,退耕还林后,延安的年降雨量由300多毫米增加到550毫米以上,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城区“优良”天数达到315天。在记者实地采访期间,雨水一路相随。这里早已不再是黄沙肆虐之地,湿气氤氲,反而更像陕北的“小江南”。延安创造了山川大地由黄变绿的历史奇迹。气象资料显示,退耕还林后,延安年降雨量由300多毫米增加到550多毫米,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城区“优良”天数达到315天。记者实地采访时,雨水一路跟随。这里不再是黄沙肆虐的地方,反而更像陕北的“小江南”。延安创造了山川由黄变绿的历史奇迹。

站在山西省闻喜县郭家庄镇陈家庄村的制高点,58道磨盘垄绿荫掩映。据闻喜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3688条磨盘岭遍布全县,2600条沟壑纵横交错。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之初,全县林地面积只有15万多亩,森林覆盖率不足10%,水土流失严重。如今,全县已建成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林1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

自2000年以来,山西省在黄河流域试行退耕还林。截至2018年,山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730.3万亩,惠及153万户547万人。据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负责人介绍,从“十山九秃,洪水遍地”到今天的“我们看着绿树绕着你的村庄,还有边远山区的苍蓝”,退耕还林工程搭起了山西大地的生态骨架。全省森林覆盖率由项目初期的13.29%提高到20.50%,森林面积由3094.5万亩增加到4816.35万亩。

山西气象部门的监测再次证明了退耕还林的显著效果:2001年至2017年,全省年均降水量达496毫米,比常年平均值多28毫米;地下水位不断上升,一些水源每年上升超过2米。2018年,山西植被生态较2000年至2018年平均水平增长8%,为2000年以来最大。

“退耕还林工程显著改善了生态脆弱区、重要水源地、通道两侧等山西重要地区的生态状况,解决了部分地区生态恶劣、环境无人、儿孙不回家、老人感悲的困境。”陕西省绿化局局长张文栋说。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负责人表示,山西两轮退耕还林工程已经证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现在,过去生态脆弱的吕梁山,已经形成了花迎春、荫护夏、果映秋、松柏伴冬的四季景观。春天绿色的汾河色彩斑斓,秋天层林尽染...这是山西退耕还林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等波澜壮阔的实践,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必然。

柳江岸边的八吉村,长满了绿色的杉木林。这是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林业局在古州镇巴吉村实施的一个退耕还林项目,占地90.8亩。这片林是2015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的,很多已经长到八九米高了。

据榕江林业局负责人介绍,通过新一轮退耕还林,全县新增林地面积4800亩,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到74%,居黔东南州首位。退耕还林的实施加快了土地绿化的进程,提高了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少了水土流失。

据贵州省林业局统计,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贵州共完成退耕还林3080万亩,其中2015年以来新一轮退耕还林1067万亩。贵州森林覆盖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2018年底达到57%。

“现在你来到我们山村,西边山坡上刚种下的树苗迎风招展,你会情不自禁地吸几口气,顿时陶醉在山里正在发芽的新鲜感里。”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巨力很镇林山村村民金鑫和记者谈起现在的林山村,满脸自豪。

18年前,山村附近的土地还是广泛种植但收成不佳的坡耕地。2002年,全村玉米最高亩产450斤,每亩收益150元左右。按照2019年同期的市场价格,种植玉米亩最高收益也不过接近350元。在干旱的年份,最多只能收回成本。

“退耕还林前,山上灰黄一片,满是‘伤痕’。一下雨,溪沟里的水就浑浊了,山坡上好几亩地都被冲裂了。最深处有50厘米长,一只脚可以夹住双脚。”谈起曾经的山村,金鑫很无奈。

从2002年开始,在政府的号召下,当地村民“退耕还林”,发展林下经济,逐步建成了一批“绿色银行”。算是金新村最早的村民之一。他家14亩坡耕地已经复垦,占家里耕地面积的58.3%。

金鑫说:“我一点也不难受。反而要感谢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14亩坡耕地退耕后,不仅冲沟填平了,种的一亩杏树收益也稳定在300元。”

“今天的村子能变成这样,不是一家就能改变的。”金鑫感慨道。

“1、2年的变化可能不明显,但5年、10年后,生态环境就变化太大了!”科前旗索伦镇林峰嘎查村民张明成对此深有体会。

张明成说,现在茂密的山林里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下雨的时候,山上流下来的水就变得清澈了。就连生态环境中最关键的野生蘑菇,也成了秋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目前,科右前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态工程造林面积已达100多万亩。“生态+产业”让当地村民找到了发展定位,林下经济、绿色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森林医药、森林水果、森林旅游”等多种经济发展模式。绿色产业一下子成为人们脱贫致富、过上更好生活的支柱产业。

夏季的宁夏彭阳,群山环绕,植被茂盛,沿着青彭公路向东。高大的杨树像哨兵一样排列在宽阔笔直的道路两旁,油光水色的枝叶交错遮挡着光线。古镇高庄村的裴永多夫妇来到路边树荫下,等着乡村公交车。

“村子建在灌木丛中,人们生活在森林里,出门首先看到的是树和花。”培多说,现在村里没有“白地”,到处都是绿的。

1983年建县之初,彭阳生态十分脆弱,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这座山是一个和尚的头。缺水缺油,风吹黄土,大雨填山。”这是当时彭阳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彭阳县历届县委、政府深刻认识到生态脆弱是贫困的根源,始终把解决生态问题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役。他们抓住国家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历史机遇,全面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一代又一代人辛勤劳动,治理荒山,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其间,彭阳县精准推进六盘山降雨量400毫米以上重点生态功能区造林工程建设,探索建立了“88542”分坡倒坡水平沟造林整地技术规程,科学制定了“山顶戴帽子、山坡梯田系皮带、沟头水库坝穿靴子”立体治理模式。

“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景、林、田、湖、草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凉帽沟坡地和高原,工程、生物、耕作措施配套,乔灌草结合,整体推进,初步取得了生态好、产业旺、山绿、人富的成效。”彭阳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坚持付出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彭阳县森林覆盖率从建县之初的3%提高到28.5%,累计治理小流域134条1780平方公里。治理程度从全县初的11.1%提高到76.3%,每年减少流入黄河泥沙680万吨。农村供水网络覆盖全县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解决了22万多人的饮水困难,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100%...

自2000年启动以来,20年间,宁夏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建设1345万亩,其中上一轮1305.5万亩,新一轮39.5万亩,对宁夏森林覆盖率贡献近3个百分点;累计补贴资金130.27亿元,惠及宁夏32.3万农户、153万农民,人均直接受益6158元。粮食产量从252.74万吨增加到392.5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724元增加到10738元。被人民群众誉为“民心工程”、“扶贫工程”、“德政工程”。

国家绿色森林农业效益。

“种树能当饭吃吗?”“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突然,植物和羊不允许种植。你以后怎么生活?”退耕还林之初,很多老百姓不理解,封山禁牧遇到很大阻力。

“如果不彻底改变广种少收的面貌,农民是不可能致富的。”陕西吴起县南沟村原党支部书记闫回忆说,为了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时任县委书记郝标大胆提出了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工作思路。有些村民想不通,去县里找郝理论。郝彪书记对他说:“别冲我嚷嚷。我们会算账的。如果你算上我,我就听你的。如果你数不过我,你就听我的。我的高效农业每亩能产1000斤粮食。你种十亩地,还不如我一亩地产量高,要吃很多苦。哪个更好?”

半年后,当政府兑现承诺,按照退耕还林和补偿的标准把钱和粮食补贴交给村民时,村民们笑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开始大面积的农田植树。

退耕还林工程是延安投资最大、实施周期最长、覆盖面最广、惠及群众最多的生态建设工程。延安80%以上的农民直接受益于退耕还林补贴,涉及28.6万农民和124.8万农村人口。截至2018年,每户退耕农户获得补助3.9万元,人均补助9038元。

退耕还林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绿水青山,还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态,催生了新的“生态经济”。退耕还林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迅速调整。

南沟村凭借近年来退耕还林的青山绿水、窑洞、花田等山川湖泊美景,发展乡村旅游。景区开业仅半年,收入就达到100多万元。作为景区的投资方,每一个村民都是受益者。“今年村上分红最多的一家拿到了一万多元。”颜熊志自豪地说道。

退耕还林,国家让绿色农民受益。宝塔、安塞的山地苹果,延长、宜川的辣椒,延川的红枣,黄龙的板栗、核桃,成为延安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成为退耕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20年来,在主导产业的扶持下,延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退耕前的1356元增加到2018年的11525元,其中一半以上的农民收入来自苹果产业。延安的林业总产值也从退耕前的1.7亿元增加到130多亿元。

2018年,在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评估活动中,江津花椒品牌价值评估达到18.12亿元。今年,江津辣椒种植面积达52万亩,生产面积36万亩,鲜椒总产量27万吨,销售收入达32.7亿元。

“江津花椒经过40年的发展,成为了全国名片。退耕还林工程功不可没!”江津区林业局负责人说,通过退耕还林,江津不仅在本地形成了花椒这一规模最大的特色农业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还对外输出品种和技术,做成了一个全国性脱贫产业。“江津花椒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名片。退耕还林工程不可或缺!”江津区林业局负责人表示,通过退耕还林,江津不仅形成了当地最大的辣椒特色农业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还对外输出品种和技术,成为国家级扶贫产业。

“退耕还林是江津历史上投资最大、政策最强、覆盖面最广、群众参与度最高的重大生态工程!”江津区林业局工作人员表示,江津区从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试点,至今已有20年。

江津区退耕还林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2002年至2013年,退耕还林25.51万亩,荒山造林15.3万亩,封山育林4.5万亩;2015年至今,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退耕还林13万亩,累计退耕还林58.31万亩,累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78891.4万元。该项目涉及30个乡镇和街道、3个林场、215个行政村(社区)、17.95万户45.8万人。

在此期间,江津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8.8个百分点,从2001年的32.5%提高到2018年的51.3%,增加了90万亩森林面积。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增加的森林面积达39.6万亩,占总数的8.3%,占全区新增森林面积的44%。

花椒成为退耕还林最重要的品种,两轮种植花椒17.7万亩,占退耕还林38.51万亩的46%。

花椒根系发达,能牢牢地托住表层土壤,水土保持能力强。是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作物。江津花椒产业的发展不仅让荒山变成了绿地,也成为当地农民致富最重要的产业。2018年,江津62万椒农人均收入达到5300元。在先锋镇,花椒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有5000多户,占全镇农户总数的25%以上。

2015年,中国打响脱贫攻坚战,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后,江津“九朱莉娅”花椒成为全国各地争相引进的扶贫项目和退耕还林树种。据初步统计,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地的几十个区县、上百个乡镇都从江津引进了花椒种苗和技术。其中,四川省平昌县近四年从江津引进种苗和技术,发展了15万亩青椒基地。

让荒山变成青山,让绿水变成金山银山,是贵州省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共识。

4月,大方县羊场镇川岩村,一条条青山悠悠、流水潺潺的干净水泥路旁,一栋栋小楼拔地而起。一路走来,就像走过一条绿色的走廊。上世纪末,这里还是一个“荒山秃岭寸草不生,民不聊生,食不果腹”的地方。

2000年,大方县委、县政府将生态环境脆弱的川岩村作为退耕还林试点村,将退耕还林与石漠化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2019年,川岩村森林覆盖率达到72.6%,人均年收入1.03万元。

张喜安县河镇乡海雀村通过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0多处荒坡变成了万亩森林。从荒山秃岭到风景名胜遍地,从“苦尽甘来”到“林海葱郁,五谷丰登”,海雀村的实践为极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年底有脐橙和柑,春天有血橙,夏天有夏橙,秋天有橘子。位于赤水河畔的七星关区清水铺镇桔子袁满村,一年四季水果飘香。

橘子袁满村原名南关村。过去由于大量开荒,水土流失严重,种的地越多,人越穷。村民自嘲:“南关南关,年年难。”

经过多年的产业扶贫和生态治理,昔日的“南关村”已经变身“桔园”。赤水谷绵延数十里的荒山如今披上了“绿衣”,漫山遍野的果树成了当地人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今年风调雨顺,玉米籽粒饱满。”宁夏彭阳县柏杨镇姜洼村村民张炳文说,玉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是牲畜饲料的最佳原料。他家种的20亩玉米大丰收,17头肉牛的饲料已经基本有了保障。

20年前,张秉文的人生是另一番模样。1999年,张炳文家耕种了69亩地,但生活艰难。房子正对着小山,山上没有树,田边的草稀疏。30-40度的坡耕地蓄水不了,雨水肆虐土壤,苦日子里看不到头。

1999年,彭阳县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政策,给彭阳县打了一针“改山治水、植树造林”的“强心针”。当时,张炳文是村里第一个响应号召,退耕还林40多亩的。

有退耕还林补贴,让张炳文不再为生计发愁,腾出精力带家人种草种树,种苜蓿玉米,发展养殖业。现在,张炳文家的农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和草地,圈里还有成群的肉牛,年收入5万元,过着梦幻般的生活。

退耕还林、种景观、种产业、种财富,林业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2018年,彭阳县林业总产值达3.55亿元,其中林产品1.57亿元,苗木产业1.61亿元,森林经济3700万元。

盛夏时节,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艾东镇桥屯村村民卢世全正忙着打理30亩板栗林,为一个月后的收获做准备。卢世全告诉记者,板栗是他家收入的重要来源,最多时年收入两万多元。

目前,东兰拥有板栗林32.5万亩,是“中国板栗之乡”,也是广西最大的板栗交易集散地。“其中退耕还林后种植板栗林23万多亩。”东兰林业局负责人说,“农民除了享受国家补贴,还受益于林产业和林下养殖。退耕还林为农民特别是贫困人口设立了一个‘绿色银行’。”

山地少,土地贫瘠,生态环境脆弱,是东兰贫困的重要原因。大规模退耕还林改善了东兰的生态环境,培育了板栗、核桃、林业乌鸡养殖等支柱产业,帮助群众增加了收入,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在第一轮退耕还林中,东兰将生态林和经济林相结合的板栗作为坡耕地的主要造林树种,让退耕还林的农民在粮食补贴到期后有一份稳定的经济收入。在新一轮退耕还林中,该县自筹6150万元,支持群众按照“先退耕后还林”的办法,在石质山区耕地上种植核桃6.4万亩。目前,早熟核桃品种已经开花结果。

陆仕权曾当过村民小组长和村干部,是东兰实施退耕还林的见证者之一。他说,切傲屯以前大多是荒坡,群众生活很苦。上世纪70年代,隘洞镇将切傲屯周边的荒坡开发成500多亩梯田梯地。然而,新开的田地太贫瘠,无法种植玉米和水稻,只能种木薯和黄豆,产量甚至比不上以前。前村长、村干部卢世全是东兰退耕还林的亲历者之一。他说,车屯以前大多是荒坡,群众生活艰苦。20世纪70年代,艾东镇将车屯周围的荒坡开发成了500多亩的梯田和梯田。但新开辟的田地太贫瘠,无法种植玉米和水稻,只能种植木薯和大豆,产量甚至比以前更低。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卢世全在自己的7亩承包地上种起了板栗树,并逐步开垦土地进行种植,成为当地种植大户和带头人。在他的带动下,这个村200多亩梯田种上了板栗树。卢世全说:“退耕还林政策好,国家生态好,农民赚钱了。”

据统计,东兰的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底的62%提高到现在的82.76%;山地灌木的平均覆盖率从22%增加到35%。退耕还林实施以来,东兰共获得国家补贴5.76亿元,涉及退耕还林农户4.9万人,平均补贴1.17万元。去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补助1920.8万元,涉及8143户3.12万人,人均增加614.5元。

西州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的村民从“绿色银行”中受益匪浅。来自内蒙古、吉林等地的大货车正在装载刚从树上摘下来的猕猴桃。

70岁的村民梁立军告诉记者,“我种了6亩猕猴桃和2亩柚子,一年收入4万多元。以前要上山找柴火做饭,不够用。现在冬天修剪的猕猴桃枝,一年也用不完做饭。”

菖蒲塘村党委书记周祖辉介绍,“目前,菖蒲塘村种植猕猴桃、柚类、蜜橘、高山葡萄等特色水果经济林449.3公顷,占总面积的36.6%。森林覆盖率提升到了66.8%,农民年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5085.html
上一篇我国世界地质公园家族“添丁进口”
下一篇 要闻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