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摘 无限风光在前方

无限风光在前方

张凌云10月中下旬,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集中组织开工了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主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总规模近3000万千瓦,拉开第一批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项目开工序幕,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我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和实现碳达…

无限风光在前方

张凌云

10月中下旬,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组织开工了一批以沙漠、戈壁、沙漠地区为主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总规模近3000万千瓦,拉开了首批装机约1亿千瓦项目开工的序幕,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雄心和决心。同时,这些分布在西部多地的“风(电)光(电压)”项目,也将为西部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昆明通过视频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为推进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实施方案和一系列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支持保障措施,构建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1+N”政策体系。同时,习近平宣布,中国将继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沙漠、戈壁、沙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规划建设。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一期工程近日有序开工。

光伏产业在业内被形象地称为“风景”产业。我国风能和太阳能建设的主战场和基地基本集中在西部。这些分布在西部多地的“风景”项目,必将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10月24日、26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动计划》相继发布,明确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重点任务,明确了我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意见》是引领长远的“1”。

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经过一个平台期后继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从增加到减少的历史转折点。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体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经济增长不再以增加碳排放为代价。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研究员李俊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碳中和的概念是指我们国家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大自然在我们的土地上能够吸收的所有内容达到平衡,也就是净零排放,这个目标就是碳中和。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并努力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2021年5月,在中央层面成立了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领导小组,作为指导和协调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审议和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改委。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在解读《意见》时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意见》作为一个“1”,主管长远,在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意见》将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一起,构成贯穿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

《意见》明确了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奠定了坚实基础。

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步下降。

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新境界。

《意见》还对下一步全面实施做出了部署。首先,从政策层面,引导地方科学制定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实施方案;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第三,组织首个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示范模型。

这位负责人表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是一项多维度、立体化、系统化的工程。《意见》坚持系统观,提出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建设低碳交通体系等十个方面31项重点任务,明确了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路线图和施工图。这意味着中国将在历史最短时间内完成全球最大幅度的碳排放强度降低,从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这显示了最大的雄心,也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n”个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计划的部署

早在今年3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表示,中国正在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行动计划,其中将包括一系列项目安排、政策措施和监督实施的措施。到10月,该计划正式公布。

10月26日,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就该节目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并做出相关解读。该负责人提到,如果意见是“1+N”中的“1”,在政策体系中起主导作用,那么方案就是以“N”开头的政策文件,是二氧化碳排放峰值阶段的总体部署。同时在目标、原则、方向等方面与意见保持有机联系。,更关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目标,相关指标和任务更多。

该计划将重点实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十大行动,即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减碳增效、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动、城乡建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减碳、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全国绿色低碳行动和各地区有序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动。

除此之外,“N”还包括科技支撑、碳汇能力、统计核算、监督考核等支撑措施,以及财政、金融、价格、标准计量体系等保障政策。

这一系列文件将构建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1+N”政策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从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碳中和的时间窗口很紧。此外,在能源安全方面,2020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比重已分别达到73%和43%,能源安全面临巨大压力。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动”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强度削减。要统一全党的认识和意志,凝聚全国力量,完成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艰巨任务。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新安在《统筹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个环节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一文中提到,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生态功能的林地、草地、湿地、河流和湖泊总量在过去十年增加了2.6亿亩。到2020年底,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56%。全国修复和恢复海岸线1200公里,滨海湿地2.3万公顷,历史遗留矿山9000处,防风防沙1000多公顷,石漠化治理130万公顷。这为持续提高陆海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中国的能源发展》白皮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能源消费加快向清洁低碳转型。2019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7.7%,比2012年下降10.8%。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3.4%,比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

中国提出实现“双碳”目标,是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充分考虑国情特点和未来发展目标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批“风景”基地项目开工。

10月的甘肃酒泉,古老的河西走廊上,一排排白色的风车叶片旋转着,一片片银色的光伏板闪闪发光,形成了一道新的沙漠景观。这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第一个10兆瓦风电基地和10兆瓦太阳能基地。

作为可开发风能占全国七分之一、年均日照时数超过3300小时的城市,酒泉正在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第二个千万兆瓦风电基地建设项目也已启动。

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脆弱的生态使得绿色电力转型的意义不言而喻。2019年9月,随着5万千瓦光热项目并网发电,全国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在这里建成。项目总装机容量70万千瓦,包括20万千瓦光伏项目、40万千瓦风电项目、5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和5万千瓦储能系统。

根据近期发布的《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30年青海将建成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基本建成零碳电网。

哈密石城子光伏产业园是目前新疆单体规模最大、光伏组件种类最全的光伏示范园区。目前,已有数十家太阳能企业入驻,建成并网发电79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3亿千瓦时。是新疆电力输送的重要支撑电源之一。

10月中下旬以来,第一批以沙漠、戈壁、沙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项目规模约1亿千瓦,正按照“一个成熟,一个启动”的原则积极开工建设。

国家重点工程200万千瓦智能光伏项目在宁夏开工建设,这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智能光伏项目。2023年底建成运营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9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2万吨。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1.5亿千瓦时,可有效缓解浙江等省用电紧张局面。

11月12日上午,国家大型风电光伏项目在渭南蒲城县和榆林神木同步举行。陕西省列入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的三个基地项目总规模为125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二,其中陕北至武汉直流一期600万千瓦,神木府谷送河北南部电网300万千瓦,关中渭南基地350万千瓦,三个基地总投资约80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为7.9亿千瓦,约占可再生能源发电整机总装机容量的30%。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居首位。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中,风电占34.6%,太阳能占24.1%。新增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1.2亿千瓦,约占63%,成为我国电力供应增长的主力军。

“风景”产业在西部的机遇

西部地区将是“风光”产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国沙漠、戈壁、沙漠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新疆等地区,风电光伏技术可开发量占全国的60%以上。

在沙漠、戈壁、沙漠地区发展风电光伏项目,有利于加强土地、风能、太阳能等资源的综合利用,获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减碳效益。通过“船上发电、船下种植、治沙改土、水资源综合利用”多位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生态效益突出。

风力发电是三叶风力发电机的装置,将自然风转化为机械能,最后过滤为电能。风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在一些水和燃料匮乏、交通不便的高原地区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光伏发电主要依靠太阳能,利用晶体硅板等发电材料与电网连接输送电力。

在实现发电的过程中,风力发电需要建造大型风车,而光伏发电需要铺设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在土地资源极度紧张的今天,那些地广人稀、气候干燥、风沙充足,但日照时间长、地形辽阔的西北地区自然成为绝佳选择。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是中国七大沙漠之一,是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沙漠旱地。但这里年平均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企业在库布其沙漠腹地投产的项目总装机容量已达62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消耗40多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高达110万吨。而且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可以治理近10万亩沙漠,还可以在这里建设生态屏障,减少水土流失。

通过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不仅可以推动风电光伏规模化、高水平发展,还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优质的绿色电力支撑,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和“十四五”任务的完成。

根据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发展规划,到2030年,中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是现有规模的2倍,相当于美国目前的发电装机规模,超过目前全球“冯光”的装机规模,新增市场体量巨大。这也意味着西部地区“风光”产业的发展将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西部地区将成为最大的能源中心。

我国“风光”产业实现了空之前的发展,但由于体制调峰能力不足、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消纳”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为确保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充分消纳,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将指导各地、各企业做好新能源基地项目与输电通道的衔接,充分发挥存量火电、大水电的调节能力,努力提高新能源在输电通道中的比重,提高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开发利用水平。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桂阳研究员所言:“在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思路下,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碳中和有赖于东中西部要素禀赋的深度整合,通过区域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0150.html
上一篇渠楠社区保护地:愿美好的自然世代传承
下一篇 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属于什么保护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