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摘 芒市帕峦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实践与模式调查

芒市帕峦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实践与模式调查

鲁昆洪 瞿建宏 叶灵云南省芒市帕峦村是多民族杂居村寨的典型代表,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分析该村情况可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村级组织功能发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传承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帕峦村的建设模式,对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的…

芒市帕峦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实践与模式调查

蹇宏叶琳卢坤洪区

云南芒市帕栾村是多民族杂居村落的典型代表,这里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分析这个村的情况可以看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村级组织的作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传承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帕栾村的建设模式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的良性互动机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云南是我们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2015年1月和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提出云南要努力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保持民族持久团结进步和边境繁荣稳定是中央政府对云南的顶层设计和战略,也是理论和实践探讨的热点问题。为深入了解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情况,提炼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级模式,2020年7月下旬,调研组深入帕栾村,走访州县两级民族宗教部门、镇政府、村委会等机构,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访谈、查阅资料、发放问卷等方式开展调研。

研究地点的基本信息

云南省德宏州是一个“边疆、边疆、边民”三位一体的民族地区。流行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使德宏出名。德宏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帕峦村。銮村位于德宏州州府芒市遮放镇。位于遮放镇坝尾,隶属嘎中村委会。面积1.12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17公里。320国道贯穿全村。

在傣语和景颇语中,“帕銮”的意思是一个村庄建在山上。[1]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村寨,49户244人,以景颇族、傣族为主体民族。全村耕地757亩,其中水田520亩,旱地237亩,林地803亩。主要种植品种有水稻、烤烟、甘蔗、橡胶等。同时,还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如绿豆、辣椒、甜脆玉米和咖啡。2012年之前,帕栾村还是一个不起眼的落后村,农民人均收入也很低。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实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在,帕栾村在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乡风文明、民族团结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帕鲁安村,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不管哪个民族有大事小事,大家都要帮忙。几乎所有的人在每个节日都会一起庆祝,一起找乐子,不分国籍,不分彼此。[2]各民族亲如一家,个个团结互助,共同奋进,构成了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美好画卷。

栾村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主要做法

随着德宏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的深入,帕栾村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2019年,少数民族贫困户全部脱贫。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党和政府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高度重视,更离不开各族同胞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不懈努力。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建设帕鲁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主要做法有:

(一)立足于建设坚强的党组织,发挥其作用

潘村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领导,让党旗在边疆民族地区高高飘扬。目前,帕栾村有1个党支部,党员15人,村干部5人。一是成立工作机构,明确任务和职责。成立由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参加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不谋民族工作不够大局”的指导思想,把民族团结作为基层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细化工作网格,落实到户。二是对党员干部进行理论教育。不定期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政策。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扫黑除恶、平安乡村建设,广泛学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三是制定颁布《村规民约》。将现代规范与传统知识相结合,制定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又贴近民族地区风俗习惯、村民易于理解和喜爱的村规民约,逐步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社会化。

(二)以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养为重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栾村根据本村情况,采取多项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的村民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道德素质。第一,开展经常性教育。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宗教政策、基本道德规范、卫生知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教育。利用村前村后的横幅、标语、海报、广播、围墙、宣传栏等宣传手段,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同时,结合星级文明户、民族团结户、五好家庭等群众性评比活动,组织群众文体活动和广场集体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村民把思想观念统一到民族团结一家亲上来,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做到一是普及科学知识教育。栾村从培养有技术、有管理、有知识的村民入手,组织村民开展蔬菜、甘蔗种植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村民的思想观念和实践技能,造就了一批文明、懂事、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村民。第三,加强青少年教育,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栾村非常重视民族教育的发展,深知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村庄的未来。2016年实现全村适龄儿童、适龄少年入学率100%的目标,各项指标达到两个基本标准要求。

(三)以发展村经济和改善民生为基础。

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基础,也是维护少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栾村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注重发展村域民族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此,帕栾村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在做好传统农业、搞好春耕秋种生产的同时,发展特色农业,确保全村粮食产量稳定。目前已引进优质水稻、烤烟、甘蔗、橡胶等项目,同时还种植了四季豆、辣椒、甜脆玉米、咖啡等经济作物。对一些“能、敢、不得”的村民,把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促进自然条件差、增收潜力不大的村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加强农民工培训,进一步增强群众增收致富的市场能力,实现增收目标。

(四)以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为保障。

一是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道路硬化和危房改造,切实改善人居环境。2016年以来,帕栾村立足本村实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全村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升,美化了祖国西南边疆。在安排和确定改造对象时,村民处处谦让,形成共识,优先改造最急需的危房,解决最困难的群众和最急需改善的基本居住环境。该村已完成47户1500米连接道路硬化和11户农村危房改造,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第二,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和谐社会进程。做好困难群众福利工作和农村低保工作,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员参保。加强新农合政策宣传,完成参合人数。村里电力设施比较齐全,电力供应基本有保障。卫星电视村村通、户户通覆盖率100%,村内移动通信普及良好,基本实现了全村覆盖。让全村各族群众感受到党的亲切、政府的温暖,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

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看帕栾现象

“在帕鲁安村,各民族亲如一家,几乎没有民族冲突。”芒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派木崩告诉笔者,这句话在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当调研组来到帕銮村文化活动室时,一个由傣族和景颇族特有的民族图腾融合而成的龙形图腾,凝聚着帕銮人的智慧和团结精神。调查发现,平日在村里举行的一些活动也在这里举行。此外,在赫拉克勒斯山脚下的房间里还会举行一些宗教活动和仪式,佛教徒在这里出家修行。问卷显示,只要有节日庆典,几乎所有村民都会自发前来参加。帕鲁安不同民族、年龄、性别和信仰的村民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紧密团结在一起。

景颇族村长何乐堆不仅会说景颇语,还会说一口流利地道的傣语。他的母亲保留着景颇族原始的编织技艺,为浓厚的民俗增添了不少民俗色彩;他的妻子不是景颇人,而是来自魏初的彝族人。他们在外打工相识,成为姻亲,构成了不同民族间的通婚。在村里,他们并不是唯一反映通婚的夫妻,还有很多类似的家庭。新的民族构成来源于人口的迁移和不同民族间的通婚。据问卷统计,一个家庭中有两个民族成员的有16户,有三个民族成员的有4户,有三个以上民族成员的有7户。不同民族的男女结婚,会充分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也会尊重对方的婚俗。不同民族间的通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和发展。村民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掌握,随着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能说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占91%。

“帕鲁安现象”随着2008年在帕鲁安村村口投下的“新农村:民族团结和谐示范村”而生根发芽。纪念碑描绘了十多年来帕鲁安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今天,帕劳的民族团结已经逐渐超越了民族、语言、文化、宗教等范畴。,已经成为一个双手共命运的共同体。

启示和建议

民族工作千头万绪,第一条就是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事业对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繁荣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要让模范精神散发持久魅力,就要讲好模范故事。[3]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让各族人民与祖国和时代共同成长进步。帕鲁安不仅孕育了如一家的民族团结精神,而且始终坚持以经典为家训,以史为主簿,以团结为主宰。笔者认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永远在路上。

(一)做乡村振兴的表率,打造帕栾新面貌。

曾经很有民族特色的帕鲁安村也逐渐革新。现在,这里有平坦干净的水泥路,新建筑矗立在菠萝蜜树下。在村容村貌上,帕栾村解放思想的同时紧跟新时代,实事求是的同时,与时代互补而不越界。在建设方面,我们既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又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多方位升级。重点保护特色民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建设民族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让少数民族村寨变美、变强、变富。[4]在人文方面,挖掘民族歌舞等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浓厚山神文化,促进人文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经济上,依托帕鲁安独特的优质热带作物如橡胶、烤烟、甘蔗、咖啡等。,打造一批帕栾农产品品牌,实现“一村一品”的多元化。生态上,要深入贯彻山清水秀是无价之宝的理念,推进厕所、垃圾、村容“三大革命”和美丽乡村建设,共同促进民族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二)做扶贫模范,为群众创造新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现全面小康,不能让任何一个少数民族掉队。帕鲁安既要坚守和珍惜原有成果,又要充满勇于实践、避重就轻的精神,通过相互改革、相互发展、相互示范,实现“新”与“旧”的有效衔接。在脱贫攻坚战告一段落的基础上,继续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农林渔业发展成为特色产业,突出绿色健康、生态环保理念,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依托电子商务开展对外宣传推广。巩固国家地方经济,特别是有效衔接新技术和新平台,为新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3)做民族文化的典范,构筑新的精神高地。

文化兴,文化强,国家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也是一个民族的核心要素。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5]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要实现民族文化价值,就要与其他文化相结合,丰富文化内涵,彰显文化特色,让文化熠熠生辉。这也是新时期文化传承的方式之一。比如建设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民族文化艺术长廊,发展乡村原因,都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实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此外,文化组合、文化融合、文化包装和文化传播四个方面也不断得到加强和重视。对优秀的民族歌舞文化进行包装整合,适时推广。对民族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产业化,借助媒体技术进行宣传推广,让“帕銮”这个名字响起来,让外地的人向往,让当地的人自豪,把民族文化打造成为精神民族的新名片、新特色、新高地。

(四)做国民教育的模范,提高村民的新素质。

教育不仅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起步晚,基础差,负债多。据问卷统计,帕栾村村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最高文化程度为高中,初中14,小学15,小学以下15。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形式的优势,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村民进行继续教育,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要求,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整体素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文化教育和文化场所建设,合理推进帕鲁安教育资源整合,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鼓励村民走出去,通过实践锻炼获取新知识,开拓新视野,回来时满载新知。

(5)做党员干部的表率,塑造组织的新形象。

近年来,帕栾村紧紧围绕“两个确保、三个保障”的目标,“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已经融入各族群众的血脉。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落脚点在基层干部和党支部的领导。加强党组织和队伍建设,强化责任意识,抓常规、抓细节、严民族团结,宣传党的主张,落实党的政策,传递党的关怀,是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要把村党支部作为党联系群众的堡垒和阵地,把党员干部作为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让党的光辉照耀边疆,让边疆民族面向党,从而凝聚起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参考

[1]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家,住——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报告[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7: 142。

[2]蒋世民。同心共荣——芒市民族团结的“帕栾现象”解读[J]。创作,2012 (10): 52-53。

[3]庄秦早,李永正人。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作用[N]。中国民族报,2020-04-14(05)。

[4]赵世林。论民族文化遗产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3): 10-16。

[5]王,胡继云.关于打造民族特色海法村升级版的调研报告[J]。理论与当代,2017 (2): 20-22。

作者简介

卢坤宏,云南民族干部学院培训部主任、讲师,加拿大兰加拉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民族理论与政策。

曲红,云南民族大学蓝梅国际职业学院文秘专业学生。

云南民族大学蓝梅国际职业学院秘书专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0562.html
上一篇精准施策脱贫
下一篇 抓好产业扶贫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