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摘 延长模式:“争先进位产业长短结合”的扶贫实践

延长模式:“争先进位产业长短结合”的扶贫实践

苏红义2018年9月,陕西省政府正式批准延长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所有脱贫户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剩余贫困人口脱贫措施精准落实到位,今年底可全部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基本消除。近年来,延长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发展大局,县域经济社会…

延长模式:“争先进位产业长短结合”的扶贫实践

苏弘毅

2018年9月,陕西省政府正式批准延长县脱贫,退出贫困县序列。所有贫困户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剩余贫困人口脱贫措施精准到位。到今年年底可以全部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基本消除。近年来,延长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全县发展大局,县域经济社会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的治本之策,大力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稳定增收的产业,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重点,建立健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扶贫保障机制,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延长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东部。辖7镇1街159个行政村,总面积2368.7平方公里,总人口15.8万,其中农业人口12.7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一轮扶贫攻坚启动以来,延长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从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汲取力量,认真落实中央扶贫决策部署和省市各项政策措施,坚持把扶贫作为最大政治 最大的民生和最大的发展机遇,优化组织领导,强化精准施策,内化和全力攻坚,达到预期效果。

延长扶贫做出了有力的探索和创新,彰显了陕县的新活力。推广模式也成为陕西县域扶贫的生动案例。

实现首进位,效果显著。

根据延长县相关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2015年至2019年,延长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27076元增长到3351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671元增长到10669元,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全县多项经济指标大幅领先全市,实现了赶超。

(1)减贫计划已全面完成。

全县8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7316户15607人贫困人口中,7141户15312人脱贫。贫困人口175户295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1.86%下降到0.25%。2018年9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延长该县贫困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所有贫困户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剩余贫困人口扶贫措施精准到位。到今年年底可以全部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基本消除。

(2)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建立了长短结合的稳定增收产业。81%以上的贫困户获得了产业扶贫或就业扶持。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比重上升,转移性收入比重逐年下降。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3014.29元增加到2019年的9158.53元,年均增长35%。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贫困人口“两不愁”素质水平明显提高。

(3)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全县15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硬化道路、安全饮水、标准化诊所全覆盖,电力、电视、通信、网络100%覆盖。人民群众的安全住房问题全部解决,83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完备到位,创建了59个美丽宜居示范村,新建和改造了6235座农村卫生厕所,落实了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扶持政策。人们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用电难、通讯难等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得到了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

(4)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

坚持脱贫攻坚,总揽全县发展大局,县域经济社会呈现新的发展局面。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延长油田伴生气资源回收项目、风电、光伏等新兴能源产业建成,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延长果业物流中心、玉兰高速公路延伸段、白家川天然气净化厂、水污染防治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明显增强。城乡办学条件和医疗水平明显改善,就业、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更加坚实。2015-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5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全县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市排名中前移,实现了抢位赶超的目标。

(5)脱贫攻坚能力显著提高。

坚持以党建促扶贫,农村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基层干部工作技能明显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巩固。全县共派出159个村工作队、491名村干部、2788名户干部。特别是一批年轻干部了解了基层,学会了做群众工作,通过实践锻炼迅速成长。各级党员干部经受住了情感与责任、意志与耐力、素质与能力的多重考验,升华了思想,获得了信任,锤炼了能力,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延长县委书记闫志彬参加了会见。对于延川县五年来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林志斌深有感触地说,Xi总书记要求加快老区发展,搞好老区扶贫开发,让老区农村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现在这个目标即将实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改善放在心上,继续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快老区发展步伐,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结合产业长短,稳定贫困人口收入。

近年来,延长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大力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稳定增收产业,集中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立健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扶贫保障机制,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一)紧紧抓住群众增收不放,继续抓好扶贫产业建设。

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的治本之策,大力支持贫困人口稳定增收产业发展,不断夯实增收脱贫基础。

重点培育发展苹果、瓜菜、杂粮、养殖四大扶贫产业,建设塬区30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川岛3万亩绿色瓜菜生产基地和县域特色农产品养殖基地,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布局。

抓好沿河、沟壑、沿黄山坡薄弱工业区的“补空优劣势”,整合资金项目,因地制宜建设改造果园5.8万亩,实施“3681”优果工程8000亩,建设大棚种植设施1382个,发展葡萄、红薯、杂粮等特色植物2.3万亩,实现村村通目标。

着力推进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后整理工作。果园建防雹网3.7万亩,新增冷库容量9.2万吨,建成果业物流中心1个、智能选果线6条,完成苹果“保险+期货”试点3.6万亩,建立大中城市直销窗口28个、农村电商服务站62个,农产品生产和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开展固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障行动,98个行政村成立资金互助社,扶持139个行政村建立稳定发展的集体经济,完成71MW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改”改革,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46家,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如下。

(二)建设可持续发展设施,继续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立足农村基础条件差、历史欠账多的实际,投资14.3亿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集中力量建设保障性住房,易地扶贫搬迁819户,搬迁避灾1160户,改造2743户,腾退旧住房基地1551户,集中和分散供养安置223户371人,9个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和后续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农村群众全部实现住房保障。

实现集中式安全饮用水建设,建设集中式供水408个、分散式供水238个,设立农村供水管理服务站,建立水质监测、消毒处理和维护保护机制,实现农村人口安全饮用水全覆盖。

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通村公路1276公里,建设标准化卫生室159个,实施电力设施改造和电信普遍服务工程,完成83个贫困村公共设施建设,扎实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三)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和民生事业,继续抓好扶贫政策落实。

坚持把严格落实扶贫政策作为扶贫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建立健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扶贫保障机制,使政策的执行不会被扭曲或变形,让每一个贫困人口都能享受到扶贫政策的好处。

全面实施教育扶贫政策。资助全县685名在校贫困学生和236名新入学贫困大学生。老师们将结对帮扶616名贫困学生,32名重度残疾学生将被“送到家”。县内义务教育阶段退学的学生,一律退学。

全力巩固健康扶贫政策,落实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救助政策,救治健康贫困人口7900人,资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联合治疗和大病保险16594人。因病致贫签约服务和“一站式”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县财政为全县154名村医增加每月500元补助。

一体化补贴政策的延续。将3318户5528名贫困户纳入低保范围,对1364名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实施救助,保持救助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做到“脱贫不脱保”。

整党促就业,建成扶贫车间1个、社区工厂3个、就业扶贫基地3个,吸纳就业137人,转移23人到江苏就业,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456个,扶持创业115人。

全程强化生态扶贫政策,实现生态效益,退耕还林,补助生态护林员788.7万元,涉及贫困户4892户11273人。

开放“亮丑”,矛盾和问题是挑战,也是动力。

延长县作为延安扶贫实践的先行区县,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扶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该县认为,在对标决战过程中,巩固提升阶段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亮丑”意味着挑战,但也面临着机遇,压力会变成动力。

(一)农业产业发展不平衡,质量效益不高。

部分区域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苹果、辣椒等长线产业培育周期长,特别是通道、川产产业薄弱,农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够高。

(2)部分群众收入增加的基础还不稳固。

从收入结构来看,一部分人政策性收入占比大,经营性收入产生少,主要是一部分人没有劳动能力,一部分人缺乏现代农业种植养殖技术,一部分人建成了长远产业,但尚未见成效。这些人还是需要精准的帮扶措施。

(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仍然是明显的制约因素。

延长县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后,与部分非贫困村形成明显反差。少数自然村没有硬化道路,一些偏远山村通讯信号差,有的地方没电没电。这些都制约着农村的发展,与群众的期望有差距。

(四)村集体经济不强。

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大、效率低、分红少,增收渠道主要靠集体资产租赁等。,缺乏生产力和运营收入。部分扶贫资金互助社监管不严、运作不规范,部分合作社发展水平低、发展潜力不足,扶贫作用不明显。

(5)部分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足。

在工业薄弱的航道和黄河沿岸地区,农村人口流失严重。村里的人大多是留守老人,自我发展意愿和能力都不强,有的还存在“等一等、靠一靠”的思想。

林志斌书记认为,矛盾和问题既是挑战,也是动力。只有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了更准确的脉象,才能使政策制定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好地巩固扶贫成果。

“百日行动”有对策,“三查三清”

坚持好的结果

(一)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防止贫困,不断巩固扶贫成果。

今年以来,延长县坚持“四不挑”、“五不减”要求,聚焦“三类重点户”,紧盯扶贫数据质量,不断完善各项指标,严格扶贫资金管理,做精做细扶贫项目,扎实推进产业补贴空力度。“我们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断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贫困返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延长县委副书记、县长曹说。

同时,延长县在积极对接开复工企业、对外输出劳动力、增加就业的同时,不断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组织专人对扶贫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进行专项检查,对达到退休年龄、不履行岗位职责等不符合续聘条件的3人进行轮岗,坚决禁止上岗或不上岗现象。截至目前,该县已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627个,全部用于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

为克服疫情影响,延长县还计划在全县开发90个临时防疫公益性岗位,安置返乡滞留群众和受疫情影响人员。截至目前,首批开发的47个岗位(其中贫困劳动力9个)已全部就业,并借助江苏、陕西的帮扶资金,就近开发了50个岗位,安置了5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有了工作,技能培训也必不可少。“岗前培训不仅增加了我们的技能,还能让我们尽快适应新的岗位。”3月4日,在县人社局6楼会议室,贫困户们相互交流,学习氛围浓厚。据初步调查,延长县委托延长源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举办第一期搬迁贫困劳动力岗前培训,培训83人,合格75人。

同时,延长县还通过涉农、扶贫企业(合作社)带动就业。采取错峰复工、散餐、轮班轮换等方法。,促进企业在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确保全县贫困劳动力及时就业。

(2)扎实推进“三查三清”百日行动,讲好延长脱贫故事。

为减少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开春以来,陕西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三查三清”工作,即落实调查政策、明确扶贫任务;调查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任务;长效调查机制,短板清漏点。如期完成脱贫目标。该县将全面落实省委部署,严格落实“双包”责任。各镇(街道)主要领导、“四套班子”及帮扶干部确保5月底前剩余在册贫困人口、扶贫监测户、边缘户稳定达到脱贫标准。对已脱贫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切实加强常态监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那些长期未见效的产业,支持发展短期增收产业,坚决克服“脱不掉”、“分得一杯羹”、“一次建成”的问题。坚持“四查两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复,坚决杜绝口头整改和虚假整改,确保各级评估、审计、巡视反馈问题和自查发现问题得到彻底整改和清除。建立扶贫长效机制,认真制定稳定扶贫成果长效机制清单,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机制保障作用。

延长县还做好扶贫总结宣传工作,总结扶贫成果,突出特色和亮点,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讲好扶贫故事。同时,配合建设延安全国扶贫经验交流示范基地。

(延长县融媒体中心对本文有贡献。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0849.html
上一篇渭南市食药监局领导名单
下一篇 当地政府政策对房地产开发的影响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