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人物 徐志摩一抹娇羞

徐志摩一抹娇羞

欧阳诗蕾今年是徐志摩逝世90周年。詩人之外,徐志摩的报人、散文家、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中西文化交流者等多重身份不被大多数人所认识。抛开对感情生活的炒作、“情种”“风流才子”的标签,徐志摩形象被窄化的一个原因是,他的一些诗句跨越不同的时代和阶…

徐志摩一抹娇羞

欧阳石磊

今年是徐志摩逝世90周年。除了诗人,徐志摩的多重身份,如记者、散文家、批评家、文化活动家、中西文化传播者,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抛开爱情生活的炒作和“多愁善感”、“浪漫机智”的标签,徐志摩形象被缩小的一个原因是,他的一些诗跨越了不同的时代和阶层,在无数人的口耳中传播,吸引了大多数人对他的关注。

就诗歌而言,徐志摩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还是单薄刻板的。他的诗歌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浪漫主义传统,以及诗人浓郁而纯粹的浪漫主义精神,不仅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也让同时代的人惊叹不已。如果我们只阅读徐志摩最著名的诗歌,而不去探究他的历史,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他短暂的一生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生命能量,以至于胡适感叹“我们的信心太小了,我们从来不敢梦想他的梦想”。

徐志摩的学生、作家梁遇春曾回忆起在上海的一幕。一天晚上,徐志摩拿着一根烟点燃了一个朋友点的烟,说了一句“亲亲火。”“世界的经验就像一场火。很多人远离鬼神,隔河观火,拿出一颗冰冷的心来评价一切,不敢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火焰中...但他愿意自己去亲吻这热闹的火。”

或许,除了对其浪漫主义精神的庸俗理解,对徐志摩熟悉与陌生的误解更多的是因为他对火的回避。这不是一个文学史的神话,而是一个人对“纯粹信仰”的毕生追求,以此来展现人是如何在短暂的生命中遇到生命的火焰甚至成为一把火的。

在浙江杭州,已经成为网络名人打卡点的徐志摩纪念馆,经常以年轻的面孔出现在“红宝书”软件上。2021年11月19日,徐志摩逝世纪念日,早上下着雨,还是有人来打卡。参观者的脸上充满了青春,打卡照片的背景和印在外墙上的诗人的脸也是如此。

1931年11月19日,34岁的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济南坠毁。这位一向以热情著称的现代诗人、散文家、翻译家、编辑和文学活动家突然去世了。文化界、艺术界一时震惊,北平、上海、海宁为他举行了三次公祭。徐志摩死后,他的形象经过几代人的想象、注解和跟进,继续发扬光大,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符号。如今,在各种打卡软件中,无论纪念馆的参观者是在拍照还是在逛商店,无论他们写下多少遍“永恒的上帝”、“朋友”、“绝对”这些新词,打卡文案总会出现在最后——

我轻轻地离开,

当我轻轻地走来;

我轻轻挥手,

不要做西方的浮云。

诗,以至于一百年后,人们仍能在创作的那一刻与诗人感同身受。在爬满常春藤的徐志摩纪念馆里,一场纪念徐志摩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学术沙龙正在进行。在一个世纪前开始的新文学革命中,在五四以来的文言文和白话文的交汇处,诗人是语言的先驱。现在进入文学史的经典作家也是一批青年作家。他们探索标点符号和汉字,带领我们探索语言的未来。

“对于现在写诗的人来说,总有一些人羞于谈论志摩,认为他过时了,”一位学者在沙龙上说。"但即使是现在,任何人都能背诵他的几首诗."

另一位学者提出,徐构联系了许多文学现象。“在剑桥,徐志摩是走读生,当时和他差不多大的纳博科夫(《洛丽塔》作者)也在剑桥读书。”

有学者总结说,徐志摩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中国人去西方都有民族自卑感,但二十出头的徐志摩和哲学家罗素等人关系很好。那时候新诗一代总是被旧诗鄙视,但他和老诗人有很多交往。”

"当你拍照时,你能帮我拍照吗?"73岁的学者陈子善在会场视频连线大屏幕上笑着说。在对中国现代作家的研究中,陈子善是从鲁迅开始的,后来在对郁达夫的研究中,他对郁达夫中学时的同学兼好友徐志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长期以来,徐志摩的新诗成就和他领导的“新月派”最受关注。但新闻工作者储安平在徐志摩去世后写道,“论自身功绩,散文的成就大于诗歌。他文笔之严谨,中国从来没有第二人。”徐志摩是新文化运动中为数不多的接受过法律、历史、政治、经济等学科系统学术训练的文人。徐志摩与西方哲学家罗素、诗人泰戈尔交往甚多,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外国文学、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文章。

游客参观杭州徐志摩纪念馆。图/视觉中国游客参观杭州徐志摩纪念馆。图/视觉中国

“除了几首耳熟能详的新诗和几个爱情故事,很多读者很少关注徐志摩可贵的思想追求和诗歌技巧。”几年前为徐志摩和沪江大学作序时,陈子善期待该书能纠正徐志摩扭曲的公众形象。在他看来,近年来,出版界和电影界为了利益炒作徐的爱情生活,他的形象被抹黑为“情人”和“浪漫的机智”。“徐志摩形象的扭曲并不局限于某一段时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他对《南方人物周刊》说,徐志摩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否认的,对一个作家最好的纪念就是阅读他的作品,发掘有价值的史料来推动他的研究。

在徐志摩逝世90周年纪念会上,陈子善建议纪念馆馆长影印《北辰书院悼念徐志摩》专刊,供与会者研究。这是徐逝世一个月后发行的纪念特刊,作者都是名垂青史的人物。胡适、林、陈、梁实秋、沈从文……37个人写了近40篇各种各样的文章,还原了当时的文坛景象。这本小书,无关文学史地位,无关家国命运。是一群突然失去了自己所珍惜的朋友的人。言语中的惊愕和悲痛,至今历历在目。

“在过去的七八年里,国内文艺界发生了许多动乱和争吵,许多亲密的朋友经常不能相见。但是没听说有人怨恨石马...在他的朋友中,他总是一个“恋索者”。他从不怀疑,也从不嫉妒。”好友去世十多天后,胡适在《悼念志摩》中回忆。梁实秋在《谈徐志摩》中写到了徐在朋友中的灵魂地位。“真正把四个人团结在一起的是志摩。有时他迟到了,他的座位毫无生气。他一到,就像一阵旋风,把四个座位都席卷了。这就像一个火炬照亮了每个人的心。”

徐志摩是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胡适写道,“他的追求让我们羞愧,因为我们的自信太小,从来不敢做他的梦。”

“保重,保重。”90年后,有人在纪念他的沙龙上朗诵徐志摩的诗,所有参与者的年龄都远远大于徐志摩当时的年龄。有人说:“只看徐志摩的诗,是看不懂他的。要读徐志摩,必须进入历史。”

给我最亲爱的父母,这是我儿子给冬梅拍的照片。大人看到会很开心的。

——1919年8月25日,照片背面写着,徐志摩,22岁。

毫无疑问,现代女权运动起源于玛丽·柊司·克莱夫特里并从中获得了灵感...当今中国的妇女问题几乎是一个至关重要、无所不包的问题。它不仅是一个社会、文化和思想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和道德问题。因为在考虑女性问题时,我们考虑的是整个人口的一半,而这一半又与另一半密切相关,并不断对其施加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有必要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的优势和劣势,了解中国文化的落后和进步,了解中国文化当前为适应新形势而进行改进和创新的必要性,以及中国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可能进程...考虑到在西方,凡是与中国有关的东西都容易引起误解,我认为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需要及时合理解决的中国妇女问题进行一些新的探讨,并不完全不合时宜。

——1920年,论中国妇女地位,徐志摩,23岁。

1920年,23岁的美国人徐志摩把他的硕士论文命名为《中国妇女的地位》。一年前的9月,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但他投身于政治、劳动、民主、文明和社会主义。

20世纪初,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第一次女权运动达到高潮。这场运动的主要目标是为妇女争取选举权、就业权和受教育权。“现在,轮到她们东方姐妹思考这个她们羡慕和追求了很久的目标了。”在论文中,徐志摩对中国女性的未来非常乐观,详细介绍了中国社会的性别传统和近期女性解放的进展,指出了中国女性地位和权利存在的问题:比如女性长期被教育要“培养成为高贵的母亲和称职的妻子”,而在经济方面,家庭主妇“家庭服务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将其视为经济上的非生产性是错误的”,主张女性离婚自由。

在杭州一中的同学郁达夫的记忆中,少年的徐志摩在学校热情活跃。“戴金丝近视眼镜的调皮孩子,平时不好好学习,爱看那样的小说...但他们总是在考试或作文中获得最高分。”那时,徐志摩经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对文言文了如指掌。出国前,徐志摩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预科学院、上海沪江大学(浸会学院)、北洋大学法学预科学院、北京大学法律系。

1918年8月,21岁的徐志摩留学外国。梁启超的老师希望他回国,而他的父亲则希望他进入金融业。他自己的理想是做中国的汉密尔顿(美国政治家、联邦党领袖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办过一份报纸启蒙民众)。从上海踏上赴美之旅,写下《1979年8月14日启程赴美》,总结晚清以来留学生的经验教训,以此自我警醒:许多青年留学生出国前握紧拳头,自感爱国,学成归来,或利或弊,有的甚至陷入绝望。

徐志摩于克拉克学院求学期间留影。图/《 徐志摩全集》徐志摩在克拉克学院读书时的照片。图/徐志摩全集

罗素。图/视觉中国拉塞尔。图/视觉中国

今年9月,徐志摩进入克拉克大学历史系三年级(三年制本科)。入学不久,他就和四个舍友定下了规矩:从10月15日开始,每天6点起床,7点开晨会(为了唤起自己的羞耻感),晚上唱国歌,10点半睡觉。白天在外面学习,还要锻炼身体,散散步,看看报纸。但是执行起来总是有些困难。20出头的徐志摩,自我意识强,懒惰。早上洗完,他觉得神清气爽,但是吃完饭,他就犯困了,尤其是图书馆太暖和了。"它让懒惰的灵魂泄露了出来,睡魔入侵了."他还记得母亲总说他“懒了差不多一辈子”,决心“从现在开始把杀懒人、减懒气作为第一要事”。

起初,徐志摩的英语很差,但通过努力,他进步很快。他选修了欧洲近代史、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1789年后的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外交和国际组织”、企业管理、劳工问题、社会学、心理学、法语和西班牙语等课程。,加上他在康奈尔大学暑期培训班拿到的四个学分,终于在第二年6月以第一名的荣誉毕业。1919年9月,徐志摩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攻读硕士学位。然而,他专注于政治,研究各种政治学派的理论。

这一年,五四运动在中国非常盛行,在美国留学的徐志摩也受到鼓舞,希望从外国政治经济中找到救国之道。他曾经对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工业成就情有独钟,但拉斯金(一位批判工业革命弊端的英国作家)和马克思的思想使他的观念从工业救国转变为政治救国。他研究了关于社会主义和苏俄的书籍,《新青年劳动号》很愿意读,写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文章。徐志摩对西方所有的思想都充满热情,不管是历史的还是现在的,包括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尼采、克鲁泡特金、罗斯金、马克思。

“在我24岁之前,我对诗歌的兴趣远不如对相对论或常规理论的兴趣。”他写道。1920年9月,因迷恋罗素,追罗素到英国,罗素却去了中国。此时的徐志摩进一步吸收了欧洲的各种新鲜事物和理论。这种寻找是全方位的,整个世界都向他敞开,流动。

他对政治、经济、哲学和科学有着无尽的好奇。爱因斯坦于1915年完成了广义相对论,并于1916年正式发表。徐志摩看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简论》,不太懂。他向住在英国的工科同学征求意见。同学说他不在乎。“我说这件事跟它有很大关系,学理科的不能不管。他生气地说:“你要听他(爱因斯坦)的话,太糟糕了,时间不是绝对的,空之间的时间不是绝对的,引力变了。这还是一个世界吗?"

然而,这位科学爱好者并没有被劝阻。徐没有向别人请教,而是钻研了几本书和相关的杂志文章,在认识上有了一些突破。能写出漂亮文言文的徐志摩,在为梁启超《维新杂志》撰写的长篇《相对论导论》中,使用了大量俏皮话和江浙方言。“我唯一的目的就是因为这个烂故事引起大家的兴趣,然后从研究中买书。我很满意。”

“女士们,先生们,了解宇宙的奥秘并不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人的专利。任何真诚寻求真理和知识的人都应该培养一种不怕困难和好奇的精神,这样他们才能理性。”1921年,徐志摩写道,“用最简单直白的话,写出我认为我所知道的。看,不管你喜不喜欢,请原谅我。”

百年后,徐志摩向国人介绍相对论的文章被相对论爱好者发表在百度贴吧的“相对论吧”里。主要介绍,这篇文章是徐志摩1921年在《改革》杂志上发表的,摘自《徐志摩全集》。原文里有很多帖子,大多是惊讶:

“粗略看了一下,选词造句真的很有意思。”

"现在你也可以阅读这位浮躁诗人的艺术作品了."

“作者此时才23岁(实际24岁)。为什么他的文笔这么老练?”

“他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对一切都充满热情和好奇,他走上前去吸收。”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宋炳辉告诉《南方人物周刊》,他当时正坐在上外校门口的一家星巴克里,就在鲁迅公园的斜对面。在1993年出版的《徐志摩传》中,宋炳辉大量运用了比较文学的视角,展现了徐志摩如何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与世界之间的重要纽带之一。“做徐志摩的研究,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内容特别丰富。我不是外向的人,但徐志摩的性格就是好玩。”

1990年,宋炳辉已经工作了四年,回到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贾植芳先生的比较文学硕士。陈思和老师正在为出版社策划一部现代文化名人传记,宋炳辉自己选择了“徐志摩”这个书名。研究徐志摩不是苦差事。徐在他短暂的34年生命中,留下了大量的散文、诗歌、译著和书信日记。在他当时的散文中有一个全息世界:13岁第一次戴眼镜时跳起来的他,欧洲文学和诗歌,去剧院后被朋友骂的他,他持续关注的英国政治动向,罗素和苏俄等...万物皆动,文章骨骼分明,文字流传。当宋炳辉阅读时,他经常被这个人文字的热情所感染。虽然不乏浪漫主义诗人的夸张,但也是他的肺腑之言。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在徐志摩的散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宋炳辉对徐志摩的社交圈感到惊讶。1920年,徐志摩跟随罗素去英国时,他还只是一个23岁的青年学生。他学过一点政治和经济知识,他充满热情。他还没有想到写作,但他与著名的英国作家和学者交了朋友,如哲学家罗素、作家威尔斯、评论家默里、美学家弗雷和英国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家拉斯基。狄金森,当时知识界的领袖之一,偏爱他。在《欠中国的债》一书中,研究中国文学的英国学者韦磊说,他们是通过一战后中国对他们知识界影响很大的徐志摩了解到文艺在当时中国受教育者中的地位的,在《宋炳辉传》中,引用了韦磊的话并评论道,“韦磊的话足以说明徐志摩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贡献——不仅是作为接受者,还是作为积极影响的主体。”

“你说他幼稚还是浪漫,因为他有这样的热情和力量,所以他才能够迈出这一步。勇气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新文化运动那一代人的文化心态是开放的,徐志摩的性格也很特别,才华横溢,眼界开阔,特别愿意开放自己。那些知识分子当然愿意和他交往。”他说,虽然与梁启超、、张、等人的介绍分不开,但正是由于徐的人格魅力,才使他能多年不断地与人交流。徐的失意表现也很有个性。遇到哈代,明显受到冷落,一般人都很沮丧。但他的热情和快乐不减,还为此写了详细的文章记录。“这样的文章其实有炫耀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很真诚。”

来到剑桥大学是徐志摩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里,他从一个汉密尔顿在中国的学生,变成了一个有着独特个性的诗人和散文家。传记认为《剑桥》是徐志摩创作的灵感。在剑桥求学期间,徐志摩是现代主义的先驱,但他受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的影响更深。“对于徐志摩来说,法国的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罗赛迪、哈代、弗莱克、加本特、波德莱尔,意大利的吴丹·雪农,都曾在20世纪20年代初在英国生活过。但从徐志摩后期的创作过程来看,他的诗歌思想和技巧从未超出19世纪浪漫主义的范畴。”宋炳辉说。

虽然他在剑桥写了很多诗,但剩下的不多了。直到他到达英国,他才开始写诗。宋炳辉认为,在那个时候,新诗在新诗爆发之后,中国诗歌的新形式还没有形成。“徐志摩可以写古典诗词,但他的现代浪漫情怀无法用古典形式表达。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在今天可能是散文诗,也可能是自由诗。按他自己的说法,这期间写的诗量很大,后来逐渐从中凝聚出一种形式感,留下了一些。其实徐志摩真正开始写诗是在回国之后。《志摩的诗》有一小部分是从剑桥写的大量诗歌中选出来的,其他的没有保留。”

商务印书馆《徐志摩全集》商务印书馆《徐志摩全集》

据编著《徐志摩全集》(商务印书馆)的作家韩石山说,1922年8月徐志摩放弃博士学位回国后,除了是一个诗人,更像是一个时事评论家。这一时期,他的文章既有论文分析的深度,又有华丽流畅的语言。在编纂《徐志摩全集》时,韩石山有意把散文卷放在《徐志摩全集》的前面。十本书里有四篇散文。“现在人们只认为他是一个才子,忽略了他在当时社会上传播现代思想、改造传统认知的努力。”说徐加入“新月社”,接手《晨报副刊》后,足以证明这些是他投入最多的地方。

回国后,徐志摩仍与国外有许多联系。其中泰戈尔在中国的冷遇,可以作为国内外复杂文化交流环境的一个例证。宋炳辉指出,徐志摩在泰戈尔访华期间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因热情过度而犯了意想不到的错误。“他的浪漫气质使他因急于求成而言过其实。他在宣传泰戈尔的文章中,认为他能代表中国大多数年轻人。”

1924年,泰戈尔访华时,中国文化界正在进行新文化阵营与封建复古派、资产阶级右翼文人之间的复杂论争。与会者包括新文化阵营、薛恒派、嘉荫派、玄学派、现代批判派等不同立场的学者和知识分子。泰戈尔主要受到梁启超、徐志摩等人的接待,与辜鸿铭等旧势力代表会面,成为左翼学者攻击的对象。瞿秋白、郭沫若、茅盾、冯乃超等人都写过委婉语批评泰戈尔的思想和作品。于是,泰戈尔成了当时中国各种文化力量表明立场和态度的导火索。在这种形势下,徐志摩的《泰戈尔来中国》因措辞不严谨而受到批评。

从五四到20世纪20年代,国内文化界生机勃勃,许多年轻人思考和探索民族未来的可能性。宋炳辉认为,20世纪30年代抗战开始后,民族矛盾凸显,文化纷争的多样性被削弱。在徐志摩刚刚回国的那段时间,不同立场的争论非常迫切。“那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时代,政治权力分散,不同地方的经济状况也不一样。西方与本土、现代与传统的思想最为混乱和丰富。年轻人去不同的国家学习,每个人吸收的东西不一样,带回的思想资源也不一样。他们对中国的现实,尤其是对中国未来的道路有不同的看法。那个时期文学和思想的活跃都与这个背景有关。”

我想感谢你的评论。报社遭殃,副刊稿件安然无恙。请回信。这本杂志复活了,期待大家投稿,一起维护生活。

——1925年12月7日《晨报副刊》记者想开了。

蒋先生手稿第十四稿毁于报失,不必记。此外,沈从文笔下的《赌徒》也深受其害。

——1925年12月9日《晨报》增刊

1925年9月下旬,28岁的徐志摩接受《晨报》主编陈伯声、黄的邀请,出任《晨报副刊》主编。此时,徐志摩作为一个新的诗人和散文作家吸引了文学界的注意。作为新月社的主持人之一,他与其他文艺社团也有很多接触;作为《现代评论》杂志的特约记者,他的诗经常出现在《现代评论》和其他报纸上。

“我永远不会隐藏我的本来面目。我就是我。”新主编在帖子中说。他在《重新切割》一文中写道,他最初的读者是这个时代的青年。作为主编,他不得不感受读者的感受,反映读者的思想,而不仅仅是做选稿、配版、印刷、拉稿等机械性的工作。“我自问,我绝不是一个投机作家,我是一个全职记者。”

事实上,在接手《晨报副刊》之前,徐志摩独立办刊物的计划就几次落空空。1923年3月,《时事新闻》改组,梁启超推荐徐去副刊《学光》,但他只是一个刚回国的无名小卒,失败了。同年,组织成立理想社,计划创办《理想》月刊,并邀请徐参加,但未成功。1924年春,徐志摩从家乡石霞来京筹备《理想》周刊,打算办一份类似伦敦《国民》的杂志,最终在空落地。1924年4月,泰戈尔来到中国,他建议徐润创办一份英文季刊,以沟通中外文化。这年冬天,他积极筹备,联系金担任编辑,但北方战事再起。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北京时,同他的两名翻译徐志摩(右)、林徽因(左)合影。图/新华社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北京时,与两位翻译家徐志摩(右)和林(左)合影。图/新华社

五四时期,中国报刊中最著名的有四种报纸副刊,即《京华时报副刊》、《民国日报觉醒》、《时事新闻》、《邓雪》和《晨报副刊》。1919年2月,《晨报副刊》(当时的《晨报》第七版)由李大钊主编,他把副刊作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鲁迅的《阿q正传》等著作就在这里发表。

1925年10月初至次年10月,徐志摩主要负责文学版的编辑工作。最后,他有了自己的领地,他的社会理想、政治理念、文学理念都有了充分表达的机会,编辑的浪漫个性也可以自由展现。但是报纸每天都有,副刊几乎每天都有。徐志摩觉得底稿不足,但对底稿质量不服。和每个人都交了好朋友后,他让朋友投稿支持他,他自己也要写很多文章。

结束1925年春天的苏俄旅行之后,徐志摩曾对苏俄的社会现状作了记述和批评,随后在《晨报副刊》发起了“苏俄仇友”的讨论,在崇苏的氛围中显得较为特别。在徐志摩主编《晨报副刊》期间,先后有两场波及不同倾向的知识分子与文艺团体的争论,虽然徐在争论中身兼鼓动者与和事佬的角色,但还是明显展现了他在政治、思想和文艺等各方面的态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4644.html
上一篇燕保百湾家园疫情
下一篇 辽宁省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