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女人 小蛋壳孵出大“鸡”遇

小蛋壳孵出大“鸡”遇

陈通 李文勇夏初的桓仁,山圆水满、色润廓明。永桓高速沿线上,更是风光旖旎、江山如画。蜿蜒流动的浑江,犹如一柄画轴,把五女山的风情和秀美的湖光山色徐徐地展现开来。一脉江水支流,缓缓延伸进本溪桓仁镇西关村,流过郭士芬和丈夫林天国共同创立的养鸡场…

初夏的桓仁,山清水秀,色彩鲜艳。沿着永环高速公路,它更加美丽如画。蜿蜒的浑江,如一幅画卷,缓缓展现着五女山的风情和秀美的湖光山色。麦江的一条支流,缓缓延伸到本溪桓仁镇西关村,流经郭世芬和丈夫林天国共同创办的养鸡场,执着地走远...

从50只小鸡到20,000只饲养员

1980年,刚刚结婚的郭诗芬和林田国,没有多少来自新婚夫妇的喜悦,更没有精力展望未来,因为当下的日子更为关键。林天国是由一个丧偶的母亲带大的,母亲在一家社会企业做车工。她家里除了一个两点的地和两个房间,几乎一贫如洗,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为了结婚,她甚至还借了外债。郭诗芬说不清嫁给林家是喜是悲。他和村里其他人一样,白天在公社干活,晚上回家睡觉,整天过得迷迷糊糊。他只想尽快偿还饥荒。

随着改革的春风吹进农村,也荡起了平静的浑江。1982年,“个体户”还是个新鲜事物,很多人还不敢尝试,所以处于观望阶段。郭诗芬是一对头脑敏锐的年轻夫妇,他们觉得应该相信党的政策,抓住这个机会。当时家里只有一件像样的“电器”——晶体管收音机,这几乎是夫妻俩了解外界的唯一渠道。通过广播,小两口听到“专业户养鸡”这个词,觉得特别新鲜,仿佛心里突然打开了天窗。“那时候东北的观念比较落后,看重的是‘铁饭碗’。同学和朋友都有正式工作,他们根本看不起我们个人。”林天国回忆起那些日子,言语中带着苦涩。

“养鸡投资不大,而且会在农村养,而且家家都离不开鸡蛋,肯定能卖出去。”去做吧!夫妻俩凑了所有积蓄买了50只小鸡,连夜把家里的谷仓腾出来做鸡舍。他们工作到天亮,腰都直不起来了。郭诗芬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这50只小鸡是我们的生命。我恨不得天天待在谷仓前,希望它们快点长大。”虽然当时养的鸡都是自己繁育的,而且产蛋量不高,但确实够小两口忙的。每天早上,我推着手推车去市场卖鸡蛋。回来还要收拾鸡舍,捡鸡蛋,打包。我不空进出家门,不是抬饲料就是修这修那。我手里总是有做不完的工作,所以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甚至晚上也睡不上一个完整的觉。

当时条件艰苦,孵小鸡只能在火炕上,盖着被子,俗称“抱小鸡”。为了顺利孵出小鸡,郭诗芬把家里的火炕腾了出来,两个人就在房间里找了个角落睡觉。鸡蛋按照生产日期放在不同的木槽里,然后按照日期顺序从炕头到炕尾排列。由于火炕头热,炕尾凉,要想控制好孵化温度,每两个小时就要把木槽整体移动一次,改变炕头和炕尾的顺序,否则炕头的鸡会热死。

有一次,由于白天太累,林天国睡过头,没有及时更换木槽,导致两槽鸡全部被热死。但这是一个不小的损失,让这个七尺男儿哭了。从那以后,郭世芬夫妇没有睡过一秒钟,在养鸡方面也没有任何疏忽。从最初的50只雏鸟到现在的2万只饲养员,郭诗芬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这一路走了40年。

从2分到30英亩

有些人骨子里是有野心的,但是激情没有被点燃。那时候农村弥漫着稳定的观念。直到养鸡,郭诗芬躁动的心才彻底被激活。她买了一批鸡笼,放在集中的笼子里,而不是地面的免费笼子里。这种养殖方式在现在并不稀奇,但在80年代初,集中网箱养殖绝对是历史上第一,桓仁县也是唯一。

没过多久,50只小鸡变成了几百只,2分地上的旧谷仓已经容纳不下了,于是郭世芬找到了公社。乍一看,公社确实对年轻人有好处。他们不仅能吃苦,而且有很多办法。笼养的鸡,耐火舱口都体面,都是能人。所以在老房子后面给了他们一个50平米的空间,让他们建一个像样的鸡舍。

在公社的支持下,郭世芬不满足于在当地搞炮式的小打小闹。郭世芬再次申请,在镇政府、土地局、县政府的支持下,她利用生产队废弃多年的2亩废弃荒地建起了鸡舍,并挂牌桓仁县第一家养鸡场——西关养鸡场。她想使养鸡专业化和规模化。

这里还有一集。当时桓仁县还没有“养鸡场”这个概念。郭世芬去工商所领营业执照的时候,把所有的办事员都忽悠了。他不知道怎么批执照,就跟郭世芬说,反正养鸡场不交税,可以先挂牌子,执照就暂停了。这个想法被郭诗芬拒绝了。她以为有了执照才能有公章,出去做生意就名正言顺了。最后,在她的努力下,工商所给了她桓仁县第一养鸡场的执照。

有了新牌照,有了新场地,养殖技术也需要创新,火炕“抱小鸡”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于是郭世芬夫妇开始走出去,学习别人在其他地区的先进养殖经验。回来后他们自己动手,仿制了一个木制的机械培养箱,然后买了一个更先进的培养箱。就这样,养鸡场的机械化终于成型了。

既然养鸡是“敢为人先”,那就要把“先”字坚持到底。有了好产品,郭诗芬开始“喊冤”。夫妻俩不仅到处贴广告,还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登广告,这在当时绝对是新鲜事。郭世芬的西关养鸡场一下子成了桓仁县家喻户晓的明星企业。“那是1987年,我要找人录卖鸡的广告,要把录像带送到电视台的转播台。接力站在五女山顶,我骑着家里的单缸三轮车一路到了山顶。五女山上的风景太美了,我都没来得及看,”林天国回忆道。

除了广告,郭诗芬和他的妻子还经常跑展销会。沈阳、锦州、鞍山、铁岭等城市只要出新产品都去看看,去学习。他们一方面想给自己的小鸡找个市场,另一方面又想开阔眼界,学习先进的养鸡经验。在交易会上,郭世芬发现上海展出了一种新型设备——乳头式饮水器,更卫生、更节水,还能大大提高鸡的成活率,于是马上买了下来,请专家安装调试。西关养鸡场成为全县第一个引进这种设备的养鸡场。直到两三年后,一位专家到桓仁县介绍先进的养鸡经验时,才提到这套设备,郭世芬已经用了很多年了。“过去我们呆在家里,看到的东西很少,就像井里的青蛙,只能看到井边那么大的天空。如果你想改变,你必须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外面的世界太大了,好东西太多了。”郭诗芬说。

那些年,西关养鸡场周边陆续盖起了房子。为了避免影响村民的日常生活,夫妻俩在别处承包了30亩荒地。两人分工明确,郭世芬负责养鸡场的一切事务;在天国之外,林负责基础建设、维护和销售。随着养鸡技术和设备的迭代更新,郭世芬于2006年在这片土地上建成了全县最大的“辽东天赐种禽示范场”。时至今日,这块巨大的广告牌依然矗立在路边,早已成为附近知名的地标。前不久,政府投资50多万元,帮助郭世芬修建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大化粪池,以奖励她这么多年作为行业龙头为全县养殖业做出的贡献。

从60%的产能缺口到60%的产品出口。

郭世芬夫妇率先“下海”,养鸡场越做越大,吸引了很多人效仿,很快带动了全县养殖业的发展。每天都有很多人去郭诗芬家取经。两个人都是热心肠的人,总是来者不拒,有什么说什么。一直以来,郭世芬觉得这种口头上的“指导”对其他农户的帮助有限,于是干脆直接开了一家养殖用品店,为农户提供全套的设备支持和技术支持。长期以来,桓仁县及周边地区的养鸡场都与郭世芬有业务往来,桓仁的种鸡大多出自郭世芬之手。“我敢说桓仁县的人都吃过我的鸡蛋。”说到这里,郭诗芬开心地笑了。

俗话说“家有千万,有毛的不算”。养殖业利润不错,但风险也大。1997年、1998年鸡蛋价格大幅下跌,养殖业损失惨重。很多养鸡户血本无归,郭世芬的养鸡场损失更大。“鸡蛋行情好的时候,5块多一斤。那两年只花了1块多,还是卖不出去。每年都要几十万。”夫妻俩想过就此打住转行,但考虑到自己已经投入了半辈子,还是舍不得。“第一,不知道转行还能做什么。第二,如果过段时间鸡蛋价格涨了,现在养鸡就来不及了。那两年养鸡很多,鸡蛋价格低,只能站稳脚跟。借钱必须得到支持。”郭诗芬说。

虽然郭诗芬的养鸡场一直亏损,但她的农场用品店还在营业。“这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如果我关上门,其他农民会更难。我老林是党员,我们还是县里的养鸡大户,这个时候就得站出来。当时大家都来店里买鸡,买饲料,买笼子等。赊账,总计数百万。如果我有错,我会给他们错。困难不是一两个人的,而是整个行业的。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度过难关。”20多年过去了,虽然还有当年赊账出去的30多万人还没回来。但经过这次危机,郭世芬夫妇在广大养鸡户心中的威望和地位大大提高了。

90年代末,全县所有农民一年只能满足全县30%-40%的需求,剩下的需求缺口还得靠其他城市供给。郭诗芬不愿意看到如此巨大的市场缺口。为什么我们县的人不能吃我们自己的鸡蛋?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她。“那时候农民都是单打独斗,他们负责生产和销售。不仅销售不稳定,还出现了互相压价、恶意竞争的情况。这样下去,市场会很乱。”

2000年,入世第一年,郭世芬夫妇也受到启发,组织号召全县农民成立桓仁县家禽行业协会。由于他们在行业中的声望,该协会很快形成。从此,桓仁县的养殖业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形成合力,像拳头一样共同抵御风险,迎接挑战。作为协会的会长,林天国不仅把自己的养殖经验分享给大家,还经常带领协会成员在各大城市跑展销会,开拓市场,学习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短短几年,协会每个成员的养殖规模都翻了几番。随着全县整体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能的翻番,郭世芬为协会聘请了经纪人,不仅让外界了解了桓仁,还将全县的农副产品销往其他城市,通过这个渠道真正打造了一张桓仁的名片。

现在该县养殖户每年生产的禽蛋不仅完全可以满足全县的需求,而且60%-70%的产量主要销往其他市场。从60%的产能缺口到60%的产品出口,可以说桓仁禽业协会的成立是一个分水岭。

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

在养殖业打拼了40年,郭世芬和老伴都快70岁了。我唯一的儿子不想步他父亲的后尘,所以大学毕业后就在锦州定居了。

提起儿子,郭诗芬充满了愧疚,她觉得自己对不起儿子。刚开始养鸡的时候,儿子不到1岁。这对夫妇比他们的儿子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小鸡。他们经常把儿子放在炕上,转身等小鸡。有一次,郭诗芬正在鸡舍里干活,突然听到里屋“哐当”一声。她以为是儿子掉炕上了,就跑回屋里。她一看,原来是儿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一头扎进孵小鸡的食槽里,现在他抱着鸡蛋睡得正香。

“可能是从小看多了鸡,长大了就烦了。”郭诗芬这样宽慰自己。“我儿子上班后一年能回来四次。现在孙子上初中,学业繁重。他要到过年才能回来。”说到这里,郭诗芬哽咽了。夫妻俩也想过放弃养鸡,去儿子身边养老,但是想到要放弃自己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养鸡场,真的舍不得。

虽然他们的儿子不愿意接手,但郭世芬夫妇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探索出的产业模式并没有“丢失”。他们通过另一种形式培养了更多胸怀更宽广的“接班人”。

如今,县里的几个大型养殖场和养殖用品商店,都是在郭世芬夫妇的支持下成立的,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利润,规模和生产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养鸡场。“我们老了,舞台是留给年轻人的。他们更有文化,更有能力,我也愿意帮孩子们做点什么。”郭诗芬说。

郭世芬夫妇一直是村民乃至全县人眼中的“能人”。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们一直保持着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心态,什么事都能做好。

现在养鸡场雇了十几个工人,不用什么都自己干,腾出了精力。郭诗芬开始护理院子,养花种树,设法把一个养鸡场变成了世外桃源。杏花桃花盛开,苹果葡萄年年丰收。这个养鸡场多次受到省市县各级部门的表扬。“我家院子里的果树和蔬菜都是鸡粪,一点化肥都没有,纯绿色,绝对健康。”郭诗芬自豪地说。

林天国也在自己的爱好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他的摄影作品在全国和省级比赛中多次获奖,其中反映农村题材的作品《梦想成真》是他最得意的作品。如今,林天国是桓仁摄影家协会的主席。他不时亲自带队组织摄影活动,外出观光。“我就是不能闲着。如果当初不养鸡,我还可以干点别的。”林天国笑着说道。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党的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我们的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事业也小有成就。我们不能忘记回报社会。”郭诗芬一直资助了两个贫困生,直到毕业。逢年过节她会给村里的贫困户带礼物表示慰问。她在手机上看到“水滴筹”的消息,也不会吝啬...

这些年来,郭世芬家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老乡,成了勤劳致富的领头雁。多次被省市县各级部门授予:辽宁省文明家庭标兵、本溪市劳动模范、本溪市最美绿色家庭、本溪市雷锋标兵、本溪市五大文明家庭标兵……前不久,郭诗芬一家被辽宁省妇联评选为。

40年风风雨雨,郭诗芬夫妇收获了无数的回报。每一个沉甸甸的荣誉背后,都是他们极致的努力,执着的坚持,不求回报的付出。

“我这辈子做了一件事,也体现了我的人生价值。希望能对社会有用,对村民有帮助,给后人做个榜样。”郭诗芬说。(感谢桓仁县妇联协助采访)

编辑/暖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10841.html
上一篇带着娃,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下一篇 大山里的映山红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