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故事 于敏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于敏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真正地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1926-2019),河北宁河(今天津市宁河区)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6年加入中国…

“没有自己的核电,我们的国家不可能真正独立”

“一个人的名字,迟早是没有的。如果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入到祖国的富强中,自慰就够了。”

于敏(1926-2019),河北宁河(今天津市宁河区)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9年获共和国勋章。

1955年,日本理论物理学家、后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郎率团访华,对闵的才华和研究成就大为惊叹。在得知于敏从未出过国,从未接受过外国名师的指导,并且是靠自己一个人的学习取得如此巨大的研究成果后,晁永振一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后来,晁永振一郎在自己的书中称赞于敏是中国“国内头号土壤专家”。

“面对如此巨大而严肃的话题,我不可能有别的选择”

1944年,于敏考入北京大学机电系。大二时,于敏转学到理学院,专业是理论物理。他的学号是1234013,在理学院排名第一。

1949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理学院研究生。张宗穗对他大加赞赏,甚至说:“于敏是我带的最好的学生。”

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于敏被中国核物理学家彭焕武、钱三强选中,调到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核理论研究,跟踪国际核物理研究进展。

1961年,于敏已经是中国核理论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以至于被日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晁永振一郎誉为中国的“国内土壤专家第一号”。一月的一天,于敏奉命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直截了当地对他说:“经研究所研究并报上级批准,我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前期研究。你怎么看?”

从钱三强极其认真的表情和谈话中,于敏明白了,国家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究也要尽快进行。

钱三强拍拍于敏的肩膀,郑重地对他说:“我们一定要研制出氢弹。请不要担心,我相信你能做得很好!”

钱三强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原子弹和氢弹是完全不同的。于敏若接受氢弹研究的任务,意味着他将放弃持续了十年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核研究,在一个自己基本不了解的领域从零开始。而且当时氢弹理论在国内基本是空白,没有资料可供参考和学习。当时,虽然英美苏已经研制成功氢弹,但所有关于氢弹的信息都是绝密。于敏只能靠自己研究氢弹。

“没有自己的核电,我们的国家不可能真正独立。面对如此巨大而严肃的话题,我不可能有另一种选择。”这是于敏当时的想法。思考片刻,于敏紧紧握住钱三强的手,点点头,欣然接受了这个重任。

这个决定改变了于敏的一生。于敏隐姓埋名,“国内土壤专家一号”从此销声匿迹,没有公开发表论文。

那时,中国很少有人熟悉原子能理论。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没有出国留学,但这并不妨碍他站在世界核科学的巅峰。彭焕武说,“于敏的工作完全靠自己。他没有老师,他的作品是开创性的。”钱三强于敏的工作“填补了中国核理论的空白”。

在研究工作之初,于敏尽可能多地收集国外资料,在当时中国处于重重封锁的情况下进行艰难的理论探索。

短短三年时间,于敏解决了氢弹制造的理论难题,成为国内顶尖的氢弹专家。

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美国人用了7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3个月,前苏联用了4年3个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计算的复杂,中国的设备比不上他们。当时中国只有一台每秒一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95%的时间都分配给了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给于敏设计氢弹。

在于敏的带领下,工作组有了计算尺,努力计算。一篇又一篇论文交到钱三强手里,一个又一个未知领域被攻克。在过去的四年里,于敏、黄祖洽等人提出了69项研究报告,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1960年至1964年,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理论物理学家贺作秀与于敏在轻核理论组共事,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友谊。贺作秀说,于敏的工作奠定了氢弹理论的全部基础,“包括后来核武器小型化的发展,都是基于于敏的理论研究”。

于敏和邓稼先的暗号:“打一只松鼠”

1964年,邓稼先和于敏见面,长谈。他们梳理了中国多年来的氢弹研究历史,迅速制定出全新的氢弹研制计划。从那以后,两人一起研制了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并建立了数十年的友谊。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轰动世界。1965年1月,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远景规划的汇报时,毛泽东指出:“原子弹要有,氢弹要快。”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命令:要优先发展氢弹研究。

1965年1月,于敏被调到二机部第九研究所。9月,39岁的于敏带领一个小团队来到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利用假期用研究所生产的J501计算机空完成了加固原子弹的优化设计。

在上海的近百个日日夜夜里,于敏形成了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当于敏再次向大家汇报编制好的方案时,同志们激动不已,大喊一声“总要请客!”于敏高兴地说:“我们抓住了牛鼻子!”他立即给在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用了一种只有他们能懂的暗语。他说,“我们几个人去打猎...还抓了一只松鼠。”邓稼先问:“比赛精彩吗?”“不,我们还不能煮它...我们必须把它作为标本保存...我们有了一个新奇的发现,它的身体结构比较特殊,需要进一步的解剖研究,但是...我们缺人手。”“好,我马上赶到你那里。”

由于闵和邓稼先的努力,从这一刻起,中国氢弹的研究开始从纸面转向实际制造,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只是时间问题。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继美、苏、英之后第四个掌握氢弹原理和制造技术的国家。然而,在试验现场的于敏,看着蘑菇云卷起,直到听到试验队报告的试验结果,仍然没有觉得完整,脱口而出:“和理论预测的一模一样!”

1967年6月17日上午,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考场上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此刻,于敏不在现场,而是在北京,守在电话旁。他已经有了一个好主意。“我不怎么哭,也不熬夜。当我回去的时候,我上床睡觉。睡得很踏实。”多年后,于敏回忆道。

同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新闻公报”,庄严宣告:“继中国在两年零八个月内进行五次核试验后,今天,中国第一颗氢弹在我国西部地区爆炸成功空!”

于敏的三次九死一生。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由于奔波于北京和西南之间,以及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劳累,于敏的胃病越来越严重。当时中国正在准备第一次地下核试验和大规模空热爆试验。当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时他必须用手抬起腿,这样他才能慢慢上去。

实验前,于敏被同事拖到山上看火球的时候,头已经凉了,脸色苍白。看到他这个样子,大家赶紧让他就地躺下,喂了他一些水。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恢复过来。由于过度劳累和疲惫,于敏在工作现场休克了。直到1971年10月,上级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批准他调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回京照顾。

一天深夜,于敏感到很不舒服,叫醒了妻子。看到妻子气喘吁吁,她赶紧扶起他。没想到,于敏突然休克,被医生抢救后才转危为安。

出院后,于敏没有完全康复,去了祖国的西北。由于常年极度疲劳,1973年,于敏在回北京的火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他立即被送往医院检查。在急诊室,于敏再次休克。

在黄沙大漠中高声吟诵“不破楼兰,永不还。”

1984年冬,于敏在西北高原试验场进行了一次核武器试验。我记得很多年前,他在这片黄沙大漠里大声吟诵“不破楼兰,永不还”。这次实验非常成功,为我国掌握中子弹技术奠定了基础。当时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于敏并没有盲目乐观。他以一个科学家的战略眼光,意识到了可能出现的危机:中国第二代核武器还没有完全武器化,还需要做很多必要的热试验。虽然美苏也在进行热试验,但他们的核武器显然已经发展到了理论极限。只要在政治上有必要,他们随时可以“全面禁止核试验”,这将使中国攀爬的核武器发展功亏一篑。邓稼先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当时,邓稼先已经因病住进了医院。在他的床前,他和于敏写了一份加快核试验进程的提案。

“中央很快接受了这个建议,让我们抢十年的宝贵时间。1996年,邓稼先同志逝世十年后,我们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全面禁试开始了。”回忆起这件事,现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胡思得感慨道:“他们站得高、看得远,为这件事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封信中的提议可以和原子弹、氢弹的技术突破相提并论。否则中国的核武器水平会相当低。”

到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时,美国已经进行了1000多次核试验,而中国只进行了45次核试验,占美国总量的4%,投资的2%。但使中国核武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是五个氢弹拥有国(中、美、苏、英、法)中核试验次数最低的。

诸葛亮是于敏心中的完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经常被他提起。

在谈到自己人生中有什么遗憾时,于敏说:第一,这辈子没有出国深造和交流的机会,这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如果他年轻时就能出国留学或留学,对国家科学的贡献可能会更大;二是因为工作太忙,对孩子关心不够。他说,虽然记得有些遗憾,但并不后悔。

在于敏的一生中,应该说有无数次出国的机会,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他都放弃了。

由于保密和历史原因,于敏直接带的学生并不多。兰是他唯一培养的博士生。兰毕业时,于敏亲自写了一封推荐信,让兰出国工作两年,开阔眼界。同时,他还不忘说一句,“不要等到老了才回来。落叶只能当肥料,开花结果的时候要回来。”

1988年,于敏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的职位上正式退休。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在专业之外的最大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京剧和桥牌。

于敏的儿子于欣说,父亲闲暇时喜欢看书,尤其是《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父亲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最崇拜诸葛亮和岳飞。诸葛亮的座右铭是“静而远之,淡泊而明。”

前中科院副院长杜湘万回忆说,于敏特别喜欢诸葛亮。“以前我们一起开会的时候,可以把老师的范本从头到尾背一遍”。

有人曾称为“核诸葛”。他说:“我远远不如诸葛亮。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我只是萤火虫的光。我怎么能和明月比呢?”

诸葛亮是于敏心中的完人,“我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经常被他提起。

“一个人的名字,迟早是没有的。如果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入到祖国的富强中,自慰就够了。”

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编辑/分管学校李、来源/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惊艳事业,无声人生,匿名/文章,世纪人物,2018年第9期;于敏:愿为一个伟大的计划奉献一生,匿名/文章,光明日报2015 . 1 . 10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4324.html
上一篇王大珩“我要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
下一篇 光明的中国,让我为你燃烧吧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