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科技 “90后”建筑师激活古城文化生命力

“90后”建筑师激活古城文化生命力

张艺在吉崩岗拉康,当夏于钧第一次端着灯缓缓照出斑驳的壁画时,他感受到探秘般的震撼和兴奮。吉崩岗拉康是拉萨现存唯一一座坛城结构古建筑。这名“90后”建筑师花了3年时间,重新雕琢这座古建筑的每一个细节。这是他第一次完整地了解、修缮、运营一个20…

张毅

在吉崩岗拉康,当夏第一次拿着灯,慢慢拍下斑驳的壁画时,他感受到了探索的震撼和兴奋。

崩岗拉康是拉萨现存唯一一座具有祭坛结构的古建筑。这位“90后”建筑师花了三年时间重新装修这座古建筑的每一个细节。这是他第一次全面了解、修复、运营一座200多年的古建筑。现命名为“吉本刚艺术中心”。

2016年冬天,毕业于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两年的夏离开上海,来到拉萨。他在硕士期间研究了古代喜马拉雅建筑。夏军的老师、原西藏自治区建筑勘测院总设计师木雅·曲吉建才告诉他,让年轻一代了解西藏古建筑的关键是要过语言关。许多与建筑施工有关的词语都是用藏语创造的,并有独特的定义。

为了弥补语言文化的教训,夏决定扎根拉萨,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重新梳理学制。

夏军初到拉萨时,接触过上个世纪的房屋、酒店改造等小工程,直到吉崩岗拉康被重新发现。

在夏看来,西藏的古建筑有其独特的魅力,就地取材、随波逐流的建筑手法,昭示着西藏的精神气质。布达拉宫依山而建,而吉崩岗拉康则保留着一根扭曲的木柱。他认为“这是活的,体现了藏族同胞对自然的尊重。"

吉岗拉康见证了古城命运的跌宕起伏——西藏经历了英国入侵、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历史变迁。这座古建筑后来成为粮仓,一度消失。直到近几年,在政府部门的修缮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才得以恢复改造成为艺术中心,涅槃重生。

如今,夏在西藏大学建筑系任教。他告诉学生们,他们家门前有一座佛塔,其价值堪比巴黎圣母院和悉尼歌剧院。作为西藏第一个被改造成艺术中心的古建筑,吉崩岗拉康承载着美育的使命。

“这些建筑就像水一样。水的形状是塑料的,取决于你把它放在什么样的容器里。曾经的吉崩岗拉康是粮仓,现在是文化传承的平台。”于霞说。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里的民间故事、艺术和文化,夏在自媒体平台上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希望每一个来拉萨的年轻人,不是简单的打卡旅游,而是真正了解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拉萨。这里曾是“高原威尼斯”,水系广阔,人们乘坐羊皮筏子过河。“这里的建筑是五次元的,三次元空房外都有带酥油味道的故事和传说。”他说。

夏军把自己当成古建筑保护传承中的一根棍子。他对西藏寺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决心在西藏完成1000多座寺庙。“不参与,不记录,这些宝藏就会慢慢被遗忘”。

在《日光慢城》中,夏依然用一线城市的节奏推着自己。他经常白天在工地忙碌,晚上整理总结到深夜,怀着一颗快乐的心做着自己的事业。“在这个快餐式的信息时代,如果你想在这片土地上做事,你需要放慢脚步。尽可能研究透彻,记录完善,但同时要有紧迫感,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可能这辈子都做不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7178.html
上一篇点亮青少年头脑中的科技火花
下一篇 中医药文化不容如此捧杀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