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科技 常兆华:在生命赛道上追逐创新

常兆华:在生命赛道上追逐创新

陈文英今年,是浦东新区开发开放30周年。三十年,创新成了浦东发展最关键的驱动力。11月12日上午,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4000多字的讲话全文中…

陈文英

今年是浦东新区开发开放30周年。30年来,创新成为浦东发展最关键的驱动力。

11月12日上午,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4000多字的全文中,习近平总书记15次提到“创新”。

说起浦东的创新,张江科学城一定是最出彩的一个。

走进张江科学城,创新的蓝海碧波荡漾。据介绍,截至目前,这里聚集了18000多家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28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3家,形成了以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主导产业,集聚了微创医疗等一批国际知名科技企业。

微创医疗全称为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医疗”)。在张江科学城的千家企业中,无疑是一朵绚烂的生命之花,城外芬芳绽放。从第二届国家创新奖获得者微创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常的半生故事中,可以体会到这朵生命之花的壮美。

一切从张江开始。

不让日月照耀,不让雨露落下。每个人生来都有获得医疗保健、健康和长寿的平等权利。这是一种微创的价值和信念,积极创造各种革命性的医疗手段,让每个人都享有这种权利,是常的初心和理想。

1979年,也就是中国宣布改革开放的第二年,常到上海机械工业学院动力工程系学习,从此开始了他与科技之城上海的“科技缘”。

1987年,常赴美留学。作为上海机械工程学院热能工程专业的博士,他选择在纽约州立大学生物科学系学习。这种选择源于他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对生命本身的普遍关注。

从无到有,常用5年时间自学完成本科和硕士相关知识,并于1992年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生物科学系博士学位。

“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一定会报效祖国。”1994年,上海市政府组织了第一个留学人员回国探亲团。31岁的常作为上海市政府特邀的25名海外学者之一,参加了代表团,这是她在海外留学7年后首次回国。

正是这次“省亲”之旅,激发了常回沪创业的灵感。

在美国,常直接参与并领导了微创技术治疗各种癌症的开创性工作。当时这项技术在欧美国家的使用量占手术总量的80%以上,但在中国,医疗水平还停留在“刀和止血钳”的时代和全国只有少数医院和少数医生能做类似手术,而且使用的设备全部是进口的,手术费用比欧美高出数倍,这让很多患者不得不在手术室门前止步。

每当看到患者无助的眼神,作为医疗领域的工作者,也无能为力。常常常生出一种痛彻心扉、深入骨髓的“羞耻感”。正是这种“耻辱”促使他放弃了美国的优渥生活,回到上海,来到张江。

当时的张江还处于蛮荒状态,几乎找不到任何高科技的影子。在常的记忆中,张江就像一个大农场的废墟。两条主干道郭守敬路和科苑路刚刚成型。而他所钟爱的医疗器械当时在国内的发展状况与张江的现状却十分吻合,都显得苍凉而肃穆,但骨子里都流露出一种对未来愿景的期待和不屈不挠的生成,这与常当时的心情特别吻合。

1998年,常毫不犹豫地来到张江当“庄稼地”。他放弃了美国某上市公司副总裁的职位,在新成立的郭守敬路和张江高科技园区仅有的几个普通厂房里,从零开始创办微创医疗,开始了中国高端医疗器械的培育。

当时参与浦东开发创业大潮的“海归”寥寥无几。尽管条件极其艰苦,常在食物快吃完的时候也没有放弃。他始终相信“迟早会有一个高端医疗器械集团从这里走向世界”。

经过22年的发展,微创医疗已经成长为高端医疗器械的创新型跨国集团,拥有近20家实体子公司和近7000名员工。截至目前,微创医疗已拥有孟菲斯、意大利巴黎、多米尼加共和国圣多明各、上海、苏州、嘉兴、深圳八大RD基地,形成了全球化的RD、生产、营销、服务网络。

在生命科学的轨道上,常认为,创造力是生存能力的法则。在他的带领下,微创医疗始终注重自主创新,持续高强度投入研发。

微创医疗官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微创医疗拥有专利(申请)4800余项,先后5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1次为企业创新平台范例奖,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到2020年10月,微创医疗的20个产品进入我国创新医疗器械注册绿色通道。

常常常觉得自己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时代。靠着他对国家和病人考虑的信念和对企业使命的坚守,微创医疗在“海归”后得以生存和发展。

随着上海“聚焦张江”战略的发展,2005年前后,张江迎来了快速高效的发展,为微创医疗等高科技企业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微创医疗也用自己的行动为张江科学城的创新蓝图增添了无数的辉煌像素。

从“零”到“6秒”、微创的突破,是高科技带来的医学革命。

微创医疗技术是在皮肤上做一个微小的切口,在影像的引导下,将治疗设备运送到体内病灶区域进行治疗甚至彻底切除病灶的现代医疗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四大优势。

微创医疗的建立,是我国微创医疗器械领域的“零”突破。20多年来,微创医疗突破了一系列“零”,创造了多个“第一”。中国第一个球囊导管、中国第一个裸支架、中国第一个药物支架、世界第一个靶向洗脱药物支架...

2004年,微创医用冠状动脉支架“火鸟”获批上市,实现了国产产品在冠状动脉支架领域从跟随者到跑者的跨越。微创医疗继续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2018年,全球顶级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欧洲微创冠状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Firehawk”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这是《柳叶刀》创刊近200年来首次对中国医疗器械进行报道,标志着微创冠状动脉支架成为全球新一代心脏支架行业新标准的引领者。

据不完全统计,超过450万枚微创医用冠状动脉支架挽救了近350万患者的生命。国产支架性能的提升,导致国外同类产品大幅降价。现在,每年有超过75万中国冠心病患者接受治疗。人们从迷信国外产品开始接受并爱上国产医疗器械。

2008年,微创医疗开始实施多元化发展,广招RD各界人才,培养了一支中国医疗器械“国家队”。不仅在冠状动脉领域,根据心脏对应的疾病类型,微创医疗服务开始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四个方面布局大心脏服务。

从2010年开始,微创医疗开始了高强度、大投入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项目研发,建立了国内第一条具有国际标准的起搏产品线。

2017年8月,微创医疗的“创灵心率医疗”心脏系列国产起搏器成功上市。这是我国第一台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起搏器。该产品提供先进的生理性起搏治疗,共有3大系列8种型号,可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其中,目前全球市场上最小的双腔起搏器体积只有8立方厘米,比进口品牌小30%左右。更适合中国患者的偏瘦体型,使用寿命达到10-12年。

该系列心脏起搏器上市后,在上海胸科医院完成了首例植入手术。医生、上海胸科医院心功能室主任李若谷说:“这种起搏器的体积比进口品牌小30%。医生做的口袋和切口会更小,可以减少患者的异物感,术后伤口愈合更快。”目前,国产微创医用心脏系列起搏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中国临床医生的关注,并被更广泛地用于治疗中国患者。

先做冠状动脉支架,再切入射频消融,再延伸起搏器业务。随着介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结构性心脏病已经进入微创外科时代,微创外科开辟了一条通过介入方法完成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技术路径。VitaFlow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的代表作。

有很多产品让微创医疗的品牌在国内外得到认可。其独特的人工髋关节、膝关节、脑血管覆膜支架、主动脉支架、植入式除颤器、人工心脏瓣膜、用于治疗卡尔曼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人工下丘脑等。,都是可以媲美国际一流水平的微创医疗品牌的产品。

如今,微创医疗服务已覆盖十大领域:心血管和结构性心脏病、电生理和节律管理、骨科和软组织修复、主动脉和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和神经科学、内分泌管理和其他生命技术、外科和医用机器人、泌尿外科、妇科、呼吸、消化、医学美容和康复、体外诊断和影像。已有300多个产品上市,进入全球10000多家医院,覆盖亚太、欧美。

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6秒钟就有一个微创医疗产品被用于治疗患者的生命,或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或帮助他们孕育新的生命。

这6秒的荣耀,来自于亿万次细微的铸造。常曾经对自己的微创医疗做了一个精辟的总结,那就是99%是细微的+1%是宽泛的。“一丝不苟”的“99%”,是几十年来对完美细节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对工作分秒必争、一丝不苟的执着,是抵制一切诱惑和干扰的决心;“1%”的“致大众”,是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为一体的企业信念、愿景和使命。抱着这样的初心和信念,微创医疗一直致力于为大众提供一个延长和重塑生命的普适方案,打造一个属于患者和医生的品牌。

精致然后粗放。

“本质上,微创医疗是一家永远在创业的公司。我们只是在不同的阶段陪伴它做大做强。无论公司发展到什么阶段,微创的'创业故事'都会延续……”2018年,在微创20周年庆典上,常这样说。

20多年来,在常的带领下,微创医疗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首创了以“创新反应炉为核心”“线-站”为特色的流水线创新体系,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其独创的“创新反应器”模式,在中国特殊国情下探索、构建、总结了数年的“创新创业转化”效率,大大提高了创新转化和内部创业孵化的成功率。

疫情期间,微创技术和设备在帮助武汉乃至全国抗击疫情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相当多的病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微创医疗向武汉医院捐赠价值1400万元的自制冠状动脉支架系统等高科技医用材料,专门用于疫情期间心肌梗死等冠心病的急诊手术。

在武汉市武昌方舱医院智能方舱指挥中心,采用微创医疗服务某子公司自主研发的远程单导联心电监护技术,对患者进行心脏全天候监护并发布报告,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疾病控制效率。

4月24日,微创医疗旗下微创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支气管手术机器人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诊疗,并在上海胸科医院完成首例机器人辅助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这是新冠肺炎使用的第一个支气管手术机器人系统。它可以通过机器人远程控制新冠肺炎诊疗操作,实现医护人员与手术感染环境的物理隔离,不仅可以降低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感染风险,还有助于提高新冠肺炎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这并不是微创医疗第一次在国际医疗舞台上大放异彩。微创医疗作为中国制造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代表企业,在不断突破原始创新和工艺生产难题的同时,更加注重普惠医疗的发展和公共医疗权、健康权的获取。

2017年2月14日,在常的设计下,微创医疗正式启动“飞燕计划”。

在旧社会,王谢堂和颜倩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微创医疗通过以县医院为代表的“飞燕计划”,积极开拓基层医疗空白色市场,让更多患者在基层医院就医时,享受到质优价廉的高端医疗设备产品。

2019年1月,作为微创医疗“蓝海战略”布局的朱雀闫飞(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对医生的技术培训方面,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系统化课程,帮助基层医生系统学习疾病诊疗的相关知识。同时引入远程会诊、远程手术箱等数字化医疗方案,通过上级医院的专家团队提升县医生的技术能力。

2019年6月,微创医疗在骨科疾病领域启动“雪羊飞燕”计划。“雪羊飞燕”团队聚集了各地级市经验丰富的骨科专业人员,从植入物和工具的准备,到手术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和术后康复流程的建立,帮助和协助基层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并邀请国家中心骨科专家到基层开展基础学术教育,帮助提升基层医院的骨科诊疗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

5月29日,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总书记给25位科学家写了一封信,常就是其中之一。在生命创新的轨道上,常始终在奔跑,用优秀的技术和产品安抚每一个柔软的生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7463.html
上一篇张五明:十四五期间城市创新能力应如何提升
下一篇 2020“企业创新大家谈”来到山西农谷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