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三农 寿光的“金字招牌”

寿光的“金字招牌”

毛绪强山东省寿光市是中国蔬菜之乡,蔬菜产业是寿光的支柱产业,自1989年开始发展蔬菜大棚以来,全市共有日光温室14.6万个、拱棚2.7万个,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蔬菜已经成为寿光的“金字招牌”…

毛徐强

山东省寿光市是中国蔬菜之乡,蔬菜产业是寿光的支柱产业。自1989年发展蔬菜大棚以来,全市已建成日光温室14.6万座,拱棚2.7万座,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地、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蔬菜已经成为寿光的“金字招牌”和“城市名片”。

今年4月,寿光蔬菜区域公共品牌战略发布会在山东寿光召开,开启了寿光蔬菜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从买“洋种子”到建种业“硅谷”

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曾经是中国蔬菜优质高效发展的痛点。过去,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蔬菜品种,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

在2011年之前的十年里,寿光的蔬菜发展也有“卡脖子”的风险。上世纪末,世界顶级种子公司纷纷落户寿光。由于产量高、效益好,进口种子很快取代了国产种子。

寿光人知道种子的力量。

近年来,寿光市以建设“国家蔬菜种业硅谷”为目标,加快构建种业一体化体系。为抢占种子话语权,寿光从2012年开始陆续出台蔬菜种业发展配套政策,并拿出专项资金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决心在种业上打个翻身仗。目前,寿光地方育种RD主体日益多样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不断涌现。

在寿光博畴种子公司的育种棚里,记者现场摘了一个甜椒,将汁液滴入甜度计。数字显示含糖量高达9.3。据介绍,这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拳头产品“星云”果椒。它不仅甜度高,而且在同等品质下维生素C含量与猕猴桃相当。此外,公司的拳头产品还包括“辉腾”、“旗舰”、“圣宴”番茄系列。这得益于公司坚持走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种新路。就在去年,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包括现代化分子标记实验室在内的全套设施,进一步缩短了育种周期,提高了育种效率。

突出RD蔬菜种业中心企业的主体地位。2012年、2014年、2017年,寿光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三项蔬菜种业发展扶持政策,并拿出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推广。2020年3月,寿光市出台《关于加快蔬菜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蔬菜种业创新发展,支持企业育种、加工、推广,吸引蔬菜种业企业落户。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寿光的养殖企业仿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开始集中力量自主养殖技术。

年近60岁的刘树森是山东寿光种苗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打破国外的垄断局面。从2010年开始,刘树森和技术团队致力于新品种的研发。目前企业推广的番茄、辣椒、西瓜、甜瓜等品种都具有高产、高抗的特点。2020年,35个品种被企业授予植物新品种权。

政策也要吸引智力!

为保障种业高质量发展,寿光市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RD中心,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10余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RD中心、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寿光RD中心先后落户。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7个课题组正在寿光开展工作,共开展蔬菜品种和新组合试验示范展示8830项。11个国家级项目落户寿光,培育蔬菜新品种13个,其中3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书。

据了解,从新世纪以来的自主探索到2010年后的系统推广,寿光先后实施了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程、种业科技创新工程、种业品牌工程和现代种业人才培养工程等。,使得保护地蔬菜产业有了浓厚的“中国芯”。目前,全市已带动种子生产经营企业74家、RD企业19家、新品种140个,年育苗能力超过17亿株,种子交易额超过19亿元。国产蔬菜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从2010年前的54%提高到现在的80%。

从种植蔬菜到制定标准

黄色的竹节虫、盛开的番茄花、授粉的熊蜂……在山东寿光市津头刘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工作人员正忙着挂藤、跨叉。“你看这棵西红柿树多壮啊,叶子是黑色的,没有病虫害。这些都是标准化种植的好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工作之前,分不清灰霉病和灰叶斑病。技术专家下来指导后,我们很快就了解了这些病虫害,种植技术也提高了很多,使我们的西红柿味道好,颜色正,营养价值高,果多精,品质优,价格高,品牌高。”

是质量兴农的基石,是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政府签署省部共建合作备忘录,共同在寿光建设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目前,中心已经完成了蔬菜质量标准数据库建设,收集梳理相关标准2369条,先后编制了涉及37种蔬菜的日光温室建设、实用技术、产品安全等54项生产技术规范,启动了2项国家標准、12项行业标准和102项地方标准编制工作,日光温室番茄、黄瓜2项全产业链行业标准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评审。在中心推动下,由67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组成的国家蔬菜质量标准化创新联盟也于2019年7月成立。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政府签署省部合作备忘录,在寿光共建国家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目前,该中心已完成蔬菜质量标准数据库建设,收集整理相关标准2369项,先后编制了日光温室建设、实用技术、产品安全等涉及37种蔬菜的54项生产技术规范,启动了2项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102项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日光温室番茄、黄瓜两项行业标准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评审。在该中心的推动下,由67家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协会和企业组成的国家蔬菜质量标准化创新联盟也于2019年7月成立。

“在起草制定相关蔬菜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征求了大量菜农、种植企业和基层技术人员的意见。通过广泛的数据收集、统计和修正,再次征求种植户的意见,再经过专家审定,逐步形成各方认可的行业标准。”国家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标准起草负责人胡拥军说。

此外,国家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建立了全国唯一的蔬菜质量感官评价分析实验室。实验室完成了18种番茄和13种黄瓜的感官评价试验和指标测定。“实验室让消费者从色、香、味、形、触等多个维度对蔬菜品质做出感官评价,筛选出消费者喜欢的品质指标参数,然后借助仪器对这些指标成分逐一进行分析测试,从而将抽象的蔬菜品质指数用数字表达出来。”国家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认证部负责人高觉晓说。

目前,寿光常年有8000多名技术人员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建设大型蔬菜生产基地或指导蔬菜生产。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已遍布全国,全国新建大棚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可以说,寿光在蔬菜种植技术推广上从不“藏着掖着”,而是积极与全国分享先进的种植经验。

从设施农业到智慧农业

寿光是中国暖冬温室的发源地。从第一代大棚到今天的第七代大棚,寿光农业早已从单纯的设施大棚发展到“云”智慧农业。

从最初的“土棚”,到嫁接在互联网上的第七代大棚——“云棚”,寿光蔬菜种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在,当地农民只要点开手机APP,就能随时看到大棚内的温湿度数据。他们可以用手机遥控快门,释放空气,水等。他们可以在家里喝茶,抱着孩子。

“云棚”的出现,让寿光蔬菜生产从设施农业迈向了“智慧农业”。一方面是劳动强度的降低,菜农们挺直了腰板。另一方面是实现了对光、温、水、气、肥等生产要素的精准调节,蔬菜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有了大幅提升。目前,寿光80%以上的新建大棚采用了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物联网技术,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达70%。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集成推广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除了蔬菜大棚更新换代之外,寿光还探索建起了中国(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领衔规划设计,应用了120多项专利技术,比“荷兰模式”降低耗能一半以上,精准水肥、潮汐灌溉、智慧气象、智能调控、智能工厂、多功能机器人等尖端设备一应俱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8302.html
上一篇“川”字号引领蜀地农业再创辉煌
下一篇 希望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