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三农 农产品加工业在求新求变中拥抱2021

农产品加工业在求新求变中拥抱2021

韩雨珂据统计,2020年农产品初加工加快推进,新增1.4万座初加工设施,新增初加工能力700万吨。精深加工快速发展,预计2020年农产品加工業营业收入超过2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万亿元。在疫情常态化期间完成逆势增长,农产品加工业从起…

韩柯宇

据统计,2020年,农产品初加工将加快推进,新增初加工设施1.4万个,新增初加工能力700万吨。随着精深加工的快速发展,预计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将超过2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从疫情常态化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艰难的模式。但从更大的时间跨度来看,这个行业早就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就像一个文武双全的棋手。它为抢劫而战,筹钱,思考下一步棋,玩完整局。

只有求新求变,才能入乡随俗。

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也随之诞生。千百年来,中国大地上的麦子割了又割,炊火灭了又烧。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经过多次改革和技术更新,已经逐渐成熟。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是欧洲工业革命的产物,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真正发展起来。然而,历史经验是一个慷慨的武器库,前者和后者都可以从中汲取武器。

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农业和轻工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当时的农业加工体系不完善,以传统的、作坊式的小加工厂为主。从1979年到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启,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总量、规模、产值都有所增长。而此时发达国家在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由于不完善、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21世纪以来,农产品加工业迅速步入数量与质量并重的阶段。我国农产品产量稳定,各领域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区域特色逐步凸显。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农产品加工业逐渐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崛起,中粮集团、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温氏食品集团等龙头企业以“领头雁”的姿态走在前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仍然需要克服空之间的障碍。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差异很大,物产丰富,文化习俗各异,特色产品和优势差异明显,加工条件各不相同。

作为中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和第一肉制品大省,河南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和1/4的馒头。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强省富民的战略选择,实现了从“中国人的粮仓”到“中国人的厨房”的历史性转变。黑龙江省以“粮头吃尾”、“农头干尾”为抓手,推进粮食深加工,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和一季度负增长的双重影响下,营业收入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5%。云南省把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发展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列入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级“绿色食品品牌”的战略规划,优势特色农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截至2019年,云南省共有农产品加工组织99.26万个,总产值7335亿元(不含烟草制造业1604亿元,规范企业产值2438亿元)。求创新求变,农产品加工业才能进入今天这个国家。从农田到厂房,再到餐桌,只有敢于在一粒种子之上看到一片稻海的人,才不会累得不愿意灌溉,停下来久久等待。2020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良好势头,其韧性和独创性,正在改变千百年来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局面,形成了符合基本国情、市场经济和国际形势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减少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损失和浪费纳入考核。

米饭香香的,颗粒饱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粮食产量连续6年站上1.3万亿斤。与粮食短缺时代相比,我国农产品的食用、使用、加工和销售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白酒在全社会流行。火腿肠和快餐让生活越来越方便。酸奶和果汁填补了营养空的不足。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然而,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我国粮食每年在加工、运输、储存等产后环节损失巨大。不仅是食品,纺织品和原材料也面临这个问题。“棉花加工损失主要取决于采摘的棉花质量。质量差的棉衣会低,损耗高。一般差损在15%以上。”新疆利华集团相关负责人郭海岭表示,此外,加工机械设备也会带来损失。如果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达到516.1万吨,即使亏损1%也有5万吨。

当然,生产过程中的损耗是不可避免的。前工业化时代,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技术落后,生产出来的原料简单包装后送到客户手中,损耗率巨大。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一排排加工厂和产业集群。制造业突飞猛进,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新技术不断喷涌而出,损失比过去不断减少。“一粥一饭,当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心难。”种植方式和加工工艺造成的损失可以用时间来处理,而有些损失,比如过度加工,则需要马上解决。“一定要发展适度加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表示,过度加工导致粮食损失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利于营养吸收,还浪费粮食,增加社会负担。资料显示,整个大米加工行业每增加一道抛光工序,就会增加20多亿度的用电量,相当于一个三线城市半年的用电量。

减损相当于增加供给。2020年,全国各地出现节约高效的社会新风尚。在刚刚过去的12月份,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农产品加工减损增效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损失率降低到5%以下。到2035年,农产品加工损失率降低到3%以下,减少农产品加工损失浪费纳入相关责任制考核。从现象到政策出台,这是对农产品加工业本身的一次修正。

驾驶这艘“大船”

长途跋涉,终不能开花结果。工业最接近农业,农民最接近。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将是一个23万亿的产业,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1万家,就业3000多万人。除了处理亏损,一路上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拦路虎”,但如何平稳地驾驭这艘“大船”,如何让更多的人上船,值得思考。

2020年10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农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很多员工把自己放在县和企业的位置上,提出了自己对促进农产品加工发展的看法。“优先考虑是否有政策支持,其次是能不能成规模、技术比例、金融资本等。”王凤忠说,地方政府要想做好农产品加工,这些功课是必须要做的。“首先,技术是关键。农产品加工深度越深,增值程度越大,科技创新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其次,要向安全、绿色、休闲食品方向发展,要有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宣传。第三,注重产品质量安全。努力规范质量体系。”北京顺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崔说。“市场非常重要。生产什么样的加工产品,采取什么样的加工方式,主要看市场需求。”广东泽丰源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博说。

“谷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末。”宋代苏轼在《乞免五谷力胜税钱札子》提到。农民希望农作物价格卖得合理,消费者则希望买得实惠,二者之间似乎有天然不可调解的矛盾。农产品加工业从种养业延伸出来,是构建农业产业链的核心,也是带动农户、服务消费者、调解二者矛盾的关键。“鄂尔多斯是以羊绒发展起来的企业,与农牧化产业联系比较紧密,早在20世纪80年代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就开始推行惠牧惠民政策,实施贸工牧一体化战略。如为自治区提供优质种山羊、增加羊绒产量,直接促使牧民增收等等。这种生态型经营及发展格局一直延续至今。”鄂尔多斯集团战略资源部经理边丽娜介绍,公司在助农同时会源源不断生产优质的产品给消费者,从而构建一个产销加工组成的良性循环圈。“一产解决了藏富于民的问题,二产解决了组织化问题。”王凤忠说,农产品往往因集中销售而陷入价格洼地,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拉长曲线,延长产销期,保障农产品价值提高农民收益,保证消费者吃得放心且能以合理价格购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8438.html
上一篇乡村休闲旅游“美丽蝶变”
下一篇 设施草莓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技术要点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