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三农 特色发展:达州生态农业齐头并进

特色发展:达州生态农业齐头并进

达州市资料图6月3日,达州市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这标志着达州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推进乡村振兴迈上新征程。达州市位于四川东部、川渝陕结合部,素来资源富集,物产丰饶,农产品亦独具特色。近年来,为深入贯彻四川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构建…

达州市资料图

6月3日,达州市乡村振兴局成立,这标志着达州在脱贫攻坚上取得全面胜利后,乡村振兴迈上了新的征程。

达州位于四川东部,川、渝、陕三省交界处。历来资源丰富,物产丰富,农产品独具特色。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重大部署,达州坚持全域统筹、市县联动,突出绿色发展,推进产村融合。

5月24日,《当代县域经济》记者陪同四川省县域经济协会高级顾问、CPPCC原副主席谢红。四川省县域经济协会会长张成明一行从成都来到达州,考察探索当地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之路。中国农业发展总公司负责人詹福祥向四川县域经济学会课题组介绍酵素种植法。贾摄

四川大乌梅特色产业的多维发展

达州市达川区是乌梅的原产地资源,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果大、肉厚、酸度高等特点。

在达川区吴梅集中种植区,本报记者随同调研组参观考察了吴梅4A级景区创建、吴梅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情况。

行驶在蜿蜒的柏油路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乌木果树,看不到尽头。达川区委书记告诉建平,现在达川区有10万亩乌木在规范化种植,是中国乌木的主要产地。达川区的乌梅除了种植面积广,还是GAP标准品种,有效成分柠檬酸含量为29.4%,接近药典标准的一倍。2010年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2年,达川区被授予“四川吴梅之乡”称号;2014年,被授予“中国吴梅之乡”称号。

达川区已将发展梅花产业纳入科学规划。吴梅现代农业产业园涉及白洁镇、马家乡、史静镇、平潭乡4个乡镇的19个村,种植了22500多亩乌梅。2019年被列入四川省培育园区,现已成为达川区乡村振兴、产业繁荣的核心载体。

“现在我们山区的路修得很好,大货车可以直接进村。不管是鲜果还是深加工产品,都有买家直接来收,不愁卖不出去!”住在白洁镇吴梅村的村民小张说,她两年前从沿海地区回到家乡发展。现在,她不仅有卖吴梅的收入,还有每月在吴梅别墅工作的工资。她生活舒适安逸。

在吴梅山庄,记者看到来自吴梅的各种产品很受游客欢迎,专卖店和成品摊位前人山人海。梅果干、梅粉、梅丸、梅(青)梅酒、梅露等系列产品深受好评,远销成都、重庆、云南、广东、上海等10多个省市,带动达川区梅子销量超过3万吨,产值约2亿元。铜川蓝莓农业技术专家推广致富健康新途径

记者来到位于达州市通川区普家乡的秦巴蓝莓主题公园时,正是蓝莓成熟的初夏时节。许多游客来到这里参观秦巴地区的壮丽山河,同时还可以采摘蓝莓以供早期品尝。

达州市委书记邵革军品尝了当地的蓝莓后称赞道。“吃了这么多蓝莓,这里的蓝莓最好吃,好吃,新鲜!”直白的评价让经营蓝莓产业的中国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詹福祥备受鼓舞。自2016年8月公司成立以来,这位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省的农业技术专家,就扎根在通川区的土地上。他致力于自己长期从事的酵素农业的研发,并将其应用于蓝莓的种植,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因此获得通川区五一劳动奖章。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了乌木的种植情况。贾摄

通川区万亩蓝莓产业园。贾摄

詹福祥刚来通川区时,这里农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急需改良种植土壤。作为农业技术专家,他主动向当地政府推荐酵素农业的概念。中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扎根铜川后,建成了自动浇水施肥的智能管理系统、恒温智能温室和有机酵素农业研究室,建成了如今硕果累累的现代化蓝莓产业园基地。

不积跬步,不达千里。不积小流,成不了河。詹福祥在铜川的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刚来通川区普家乡时,他提出的用酵素技术种植蓝莓的提议遭到了当地农民的质疑,甚至被认为是骗子。但詹福祥以身作则,大力推广“酵素耕作法”和精准滴灌、生态种植等现代农业技术。蓝莓正在获得丰收,产量比以前增加了20%-30%,含糖量也有所提高,口感非常好,受到市场的追捧。于是,当地村民陆续用“酵素农法”种植蓝莓,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詹福祥介绍,“酶耕法”是利用生物强大的分解能力,分解有机质,分泌大量酶,形成次生代谢物酶和活性氨基酸,更好地促进土壤改良、修复、植物根系生长、侧芽劈施、花芽分化和磷钾溶施,从而服务于整个种植过程。

如今,中国蓝农业以有机蓝莓酵素为基础,开发了十多个系列、多品种、多层次的适销对路的有机蓝莓酵素,并投资建设了秦巴蓝莓主题公园一期。一期工程已种植蓝莓650亩,9万多株,年产蓝莓32万多公斤;二期工程计划种植蓝莓1500亩,36万株,年产量144万斤,产值2亿多元。

开江县的“水田+”产业。贾摄

开江“水田+”循环农业让土地利用高效

“你看那些稻田里人工挖的沟渠,用来把水稻和小龙虾分开,让水稻种在上面,小龙虾在水里养殖,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土地利用率。还有一串矿泉水瓶悬挂在静止的水面上,里面养着河蚌。第一,可以净化水质。第二,河蚌全身都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肉可以吃,贝壳可以入药,淡水珍珠可以养殖。”开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文章在开江县稻渔现代农业园区所在地练师镇向调研组一行介绍。

翠绿的水稻生长整齐,长势喜人。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想到有很多小龙虾、青蛙、大闸蟹等。在稻田的表面下。开江人在这一立体农业领域的探索可谓绞尽脑汁,取得的成果也令人欣慰。

据本报记者了解,开江县稻渔现代农业园是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培训基地、国家级稻渔综合养殖示范区、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它覆盖甘棠和练师两个镇的16个村庄。目前已建成核心区2.6万亩,辐射区5万亩,实现大闸蟹、小龙虾、鱼类年产量“三个200万斤”,有机水稻产量400万斤,综合产值2.4万斤。

应该说,“水田加”的产业模式是一种创新发展。开江县在全国首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综合体+农业供给侧改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发展新模式,循环往复,绿色生态可持续,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

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园区成立了“水田+”产业研究中心和职业农民培训中心,成立了两个“三位一体”农业合作社,孵化了20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此外,开江人还注重打造“新品牌”,建成了10万吨大米精深加工厂、8个包装车间和16个特色水产品分拣中心冷库、4个特色水产品和优质大米JD.COM养殖场。主要农产品全部纳入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有效期内“三品一标”18项。开江大闸蟹、开江小龙虾也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各种创新措施带来了相当大的好处。开县采取“飞地开发、基金托管、固定收益、逐年返本”的方式,累计分红426万元;公司建立的“土地股份固定分红+二次分红”的利益分享机制,帮助860多户农民增收3600元,园区实现年人均收入2.65万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9290.html
上一篇工业为基:宣汉奋起争创全国百强县
下一篇 县域商业建设行动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