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新老交替:邓小平的政治安排

新老交替:邓小平的政治安排

东朗“要认真选拔好接班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以四个现代化建设为党的工作重心的政治路线。而正确的政治路线,需要组织路线来保证。而此时,在组织路线方面,党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

东朗

“我们应该精心挑选一个好的接班人”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以四个现代化为党的工作重点的政治路线。正确的政治路线需要通过组织路线来保证。这时,在组织路线方面,党面临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文革”10年内乱,党的干部路线遭到严重破坏,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的正常机制被打破,德才兼备的干部之路被堵死。造反派、打砸抢分子、帮派骨干分子渗入各级党政机关(这“三种人”在“文革”后被清理),党的干部结构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各级领导机关缺乏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年轻干部。

与这一突出问题相对应的是,各级领导班子老化十分严重。“文化大革命”后,新中国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到1982年底,全国共纠正冤假错案300多万件),一大批受冤屈的老干部获得解放,恢复了工作,重新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是,由此产生了新的问题:大批老干部回到领导岗位,他们普遍恢复了原来或相当的职务。很快,出现了“机构臃肿、层次多、副职多、空岗多”的现象,党政机关领导班子陈旧的问题更加突出。

1979年,中央国家机关平均有10多位部长和部委主任,17位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常委,11位政府领导成员,20多位省长。当时中央管理的干部中,60岁以上的占50.55%,其中65岁以上的占26.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常委和政府领导的平均年龄超过61岁。

而且这些主要负责人许多是大革命时期或抗战时期的老干部,他们大多数是带病工作,时常因病住院,因积劳成疾而死亡的人也越来越多,开追悼会的消息几乎每天有几条。此外,这些主要领导人中有许多是大革命或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干部。他们大多带病工作,经常因病住院。过劳死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好几场追悼会的新闻。

这个情况引起了陈云的注意。他指出:“现在省委、地委的领导同志大多是60岁以上的干部,很多是70岁以上的干部,政府部委的领导同志一般也是这样。”“现在从中央到县委,大部分人的头发已经白了。”“这些干部肩负重任,工作在党政军第一线,夜以继日地工作。这种状况显然无法适应中国这个近十亿人口国家繁重的领导工作。”

要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稳定和连续性,就要有人,就要有干部。因此,全面系统地解决干部老化和年轻干部短缺问题,成为当时必须解决的战略问题。

1978年12月,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议建立中央书记处,以便使更年轻的干部能够站在中央工作的第一线。1979年3月,他提出找四五十岁的干部到他负责的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当“后排委员”,“参与讨论问题,决定大政方针”。培养这样的人。”

同年夏,邓小平在沪、鲁、津等地考察时,强调了选拔年轻干部和培养接班人的问题。“我们老同志,要慎重选择接班人,做好传帮带”,“要利用自己的存在,选择接班人”。

11月2日,邓小平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级以上干部会议上再次强调——

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和方针是否正确,而是缺乏实现这一路线和方针的大批人才。

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迫切需要培养和选拔一大批合格的人才。这是一个新课题,也是老同志和高级干部的一个责任,就是要精心挑选接班人。现在的老干部一般都在60岁左右,恐怕大部分都是60出头。毕竟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不然为什么有的同志在家办公?为什么不能在办公室工作八小时?我们在座的同志中,确实有人能在办公室呆上八个小时。我怀疑是否有一半是。我们的老同志经验丰富,但在精力问题上要有自知之明。

就我而言,我的精力比过去差多了。一天安排上下午两个活动还可以,安排在晚上就太差了。这是自然规律,没有办法。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把所有的老同志都请回来了,他们基本上都恢复了原来的职务或相当于原来的职务。这样,我们就有了更多的干部。把老同志请回来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缺乏一批有专业知识的年轻干部。没有这样一批干部,四个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我们老同志应该清醒地看到,选拔接班人的工作刻不容缓。否则四化就变成空句了。

……

老同志现在责任很多。第一个是什么?就是精心挑选一个好的接班人。选对了,选好了,我们买单,整个人生也就差不多了。其他日常工作就是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件事。第一件事是精心挑选一个好的接班人。

随后,在1980年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成立了书记处开展工作,使中央政治局常委摆脱了日常琐事,更加集中精力处理国家大事,也减轻了老同志的工作量。但当时书记处的平均年龄是60岁,不算年轻了。因此,陈云郑重提出:“书记处和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选拔合格的各级年轻干部。”同时强调“选出的人要有很强的党性,有上进心,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培养一批技术干部来到各级领导机关。”

1980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再次讨论培养提拔中青年干部问题。邓小平在会上说,他对中组部提交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名单不满意,认为有两大问题:一是年龄大,二是文化程度低。大学毕业生很少,大学毕业生很少。

邓小平和陈云的意见极大地震动了组织部门。5月,中组部召开中青年干部选拔工作座谈会,要求各级党委大胆提拔高中以上学历干部参加领导班子。

此后,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确定:“废除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要求各级领导在具有革命性的前提下,逐步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就是著名的新时期干部工作的“四化”方针。从1982年底的机构改革到1985年底,全国提拔了46.1万名中青年干部。

“第三梯队”名单

1983年下半年,中央决定尽快建立省部级后备干部名单,胡耀邦形象地称之为“第三梯队”名单。

1983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中央为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的座谈会上,首次提到三个梯队。他说,老同志是第一梯队,运筹帷幄,制定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现在在中央书记处、国务院一线工作的同志是第二梯队,但是他们也不年轻了。所以,我们下决心搞第三梯队,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加入各级领导班子。

在6月30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肯定了“第三梯队”的说法,要求“趁我们还在的时候”建立起来。有些同志和国际上的好心人,难道不担心没有我们,跟着“四人帮”走的“三种人”会翻案吗?只要有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他们就翻不了天。这是党和国家的伟大计划。”

在这次会议上,明确了建立“第三梯队”的任务。

之后,中组部下发通知,要求中央直属机关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上报后备队伍名单。

省部级后备队伍选拔范围不限行业、不限出身,有“四化八门”(“四化”是指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八门”是指所有行业。硬性条件有三个: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原则上需要大学学位,但不仅仅是学历学位;一般地厅级干部。更重要的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表现出色。所谓“表现好”,是指文革期间,有反抗,或者干脆是“无忧无虑”的态度。

但实践起来,阻力巨大。党内论资排辈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对知识分子的偏见以及“文革”的派性残余,仍然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但实际操作起来,阻力是巨大的。党内论资排辈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对知识分子的偏见,以及文革的派系残余,至今仍有根深蒂固的影响。

为了引起地方领导的重视,在选拔“第三梯队”时,中组部制定了一套不同寻常的申报程序:所有名单都要经过省部级常委会、党组会议集体讨论,然后由中央巡视组考察、中组部部务会议审定通过。最后印了40份,以中组部名义报送中央政治局存档。

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也榜上有名。1985年,32岁的市委书记调任福建省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

与此同时,时任茂名石油公司计划处处长的张也进入了名单。入榜后,这位38岁的处长升任茂名市委副书记,兼任茂名石油公司经理。一年后,升任广东省经委主任、党组书记。1988年任广东省副省长。

1984年,“第三梯队”名单经中央巡视组巡视并经中组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后,以各省一卷的形式提交政治局。到1984年秋,第一批名单确定,约1100人。该列表是动态的,可以随时调整。已经进入领导小组的,将从名单中除名;有新的候选人,将被添加。名单建立后,提拔干部原则上要从名单中来。

到1985年5月,经中央批准,调整了浙江、北京、山西、内蒙古等15个省区市的领导班子。调整的重点是党政领导。

59位过了年龄线的党政一把手中,有44位退休,65位新成员中,大部分来自“第三梯队”名单。调整后,15位书记的平均年龄为59.2岁,比原来降低了5.5岁;15位行长的平均年龄为56.4岁,比以前低1.8岁。

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

中青年干部的提拔,必然涉及老干部的辞职。要大量提拔中青年干部,必须解决干部任期问题,主要是老干部退休问题。有鉴于此,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在中共海军常委扩大会议上对全体同志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干部退休制度的问题。他说,寺庙就这么多,菩萨就只能有这么多,老的出不去,新的进不去,老同志要自觉退让。“我们将在未来建立退休制度”。"...没有这个制度,我们臃肿的机构和人浮于事的人,以及年轻人上不去的问题就无法解决”。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讨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订草案,明确提出取消领导职务终身制。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讲话时,系统地谈到了取消领导职务终身制。

邓小平关于实行干部退休制度的建议得到了中央大多数人的赞同。据此,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后,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不适当人选的决定》。

1980年9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关于退伍军人退休和休息的暂行规定》。

同年9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76岁)、陈云(75岁)、李先念(71岁)、(79岁)、(72岁)、王(63岁)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聂(81岁)、刘伯承(88岁)、张鼎丞(1898—1981,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蔡畅(80岁)、周(1888—1984,鲁迅的三弟,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主动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目的是为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干部服务。

但是,老干部“走出去”和中青年人“走进去”的阻力仍然很大,提拔年轻干部的步伐也不快。最突出的例子是:1981年初,时任电力部长的刘(1904-1982)自告奋勇退居二线,推荐接任。李鹏52岁,留学苏联,回国后长期从事电力工作。但刘的提议一开始并没有得到组织部的批准。刘向陈云反映了这一点,请他注意这件事。一个月后,李鹏被组织部任命,然后由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来陈云说:“这样一个人,52岁,专门搞电力的,在电力部门干了20多年,还有争议!”

对此,邓小平敏锐地感觉到,根本症结在于“老干部问题没有处理好”,即要把年轻干部选拔好,首先要把老干部问题处理好。

他说:“这个工作(指提拔中青年干部接班)当然要一步一步来,但也不能做得太慢。如果错过了机会,老同志走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了。会比现在困难很多。对于我们这些老同志来说,我们犯了一个历史性的大错误。有些同志担心年轻人没有经验,没有能力。我觉得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不够经验,只是比较而言。同志们,回想一下,我们很多人当了大干部,干了大事,还不到二三十岁呢!”

他要求老同志思想开放,率先垂范,把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上升到党的兴衰成败的高度,称之为“一场革命”,哭诉道:“总之,这是一场革命。当然,这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制度的革命。如果不进行这场革命,让年老多病的人妨碍年轻有为的有能力的人,不但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而且还会牵涉到亡党亡国的问题,这可能就是亡党亡国。”

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的反复倡导和呼吁,加深了全党的认识。为了保证干部调整的顺利进行,中央采取了“三分之一”两项强硬措施,规定省委常委年龄在50岁以下的要占三分之一,大专以上学历的要占三分之一。并且这个标准扩大到地委、县委。以及企业、大专院校等。,应该占三分之一以上。

1982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决定取消干部领导职务实际终身制。12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以“党的根本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无论是民主选举的还是领导机关任命的,都不是终身制的,都可以更换或者罢免。年龄和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工作的干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离岗休养,或者退休。”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国家领导人和各级领导机关的任期。至此,退休制度作为党和国家干部人事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已经确立。

中委实现历史性转变

但是,老干部退休制度落实起来难度很大。

一方面,有人把退休退位和中途退出革命混为一谈,不肯接受;有些老干部,受到林彪、“四人帮”的迫害,已经靠边站了很多年。现在刚出来工作,就得让位,一时半会儿很难转身。有人认为年轻人经验少,不放心;有些人担心当他们退休时,他们会失去任期内的所有福利。虽然心态不同,但不愿意离开的态度是一样的。因此,邓小平在讲话中说,老干部退休“障碍很多”,主管中央一线工作的胡耀邦也说:“这几年提拔了一些年轻人,阻力很大。”

另一方面,由于多年来忽视提拔中青年干部,干部队伍已经落后。年轻干部需要有经验的老同志的指导。如果老同志都一下子退了,年轻干部确实有实际困难。

有鉴于此,党中央决定全面实行领导干部退休制度,同时设立顾问和顾问委员会作为过渡。

这位顾问是邓小平在1975年重组军队时提出的。当时邓小平说:“设立顾问是一个新生事物,是我军在目前形势下提出的一个好方法。”虽然邓小平再次被推翻并没有付诸实践,但他的实践思想是非常现实和有针对性的。因此,当新旧干部矛盾突出时,邓小平再次考虑用顾问委员会来解决实际矛盾。

1979年11月,他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议上讨论接班人培养和退休制度问题时指出:“顾问制度还是一个出路,应该保留。”他说,有些寺庙得建起来,才能放菩萨。老同志安排好后,中年同志可以提拔。

根据这一思路,中共十二大党章修订草案增加了设立顾问委员会的内容。新党章的修订草案规定,在中央和省一级设立顾问委员会,以充分发挥许多具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老官员的参谋作用。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干部正在老化,但是老同志是骨干,所以不能操之过急。操之过急是行不通的。而且,我们提拔中青年干部已经很多年了。而且不得不承认,确实有很多障碍,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是无意识的,两者都存在。因此,我们需要一个顾问委员会来完成过渡。”

1980年8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在县级以上单位设立顾问的决定:安排一些老同志担任顾问,“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帮助党政领导出主意,担任参谋,把党的好传统好作风传给年轻一代”。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正式规定在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顾问委员会。

党的十二大选举产生了172名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一大批原在党中央、国务院、军队系统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老干部退出领导岗位,进入中央顾问委员会。随后,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邓小平当选为主任。中共中央的成立标志着党的最高领导层实现了新老交替。

从十二大到十四大的十年间,顾问委员会开了两届。与此同时,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如期取得进展,离退休干部制度全面建立并成功实施。同时,最年轻的顾问已经70多岁了。因此,作为一个过渡组织,咨询委员会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1992年,党的十四大经过充分讨论,决定不设立中共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顾问委员会,并从党章中删除了关于顾问委员会的规定。

顾问委员会的成立,使一大批老同志从第一线退居二线,一大批年轻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这为中青年干部成长、老干部逐步适应退休生活、领导干部年轻化和领导干部退休制度的全面建立和顺利实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1982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李鹏、李瑞环、尉健行、王兆国等211人当选为中央委员,其中最年轻的是当时年仅39岁的甘肃省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胡锦涛。大会闭幕后的第二天,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专门接见了39名新当选的青年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关于这次会议,新华社在题为《新旧交替,继往开来》的报道中激动地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议,也不是一次普通的会议。大家都沉浸在非常热烈的气氛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些多年来引领中国巨轮破浪前行的中国革命舵手,今天个个笑容满面,握着每一位走到他们面前的同志的手。这是我们党新老交替合作的握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传承革命火炬的握手,是党对中青年干部寄予无限希望的握手。”

形成培养干部、选拔接班人的良好机制。

随着干部退休制度的实施,大量老干部退休或退居二线。1992年9月8日新华社报道: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颁布实施10周年之际,“我国已离退休干部193万人,干部464万人”。

这样,“文化大革命”后困扰全党、严重影响党的政治路线贯彻、阻碍党的事业发展的干部老化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党政机关人浮于事的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新老干部更替顺利实现,形成了培养选拔干部接班人的良好机制,保证了党和国家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同时,也打破了干部职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升能降、能留能走、能上能下不退休的传统观念,在全社会传播和树立了达到规定年龄就要退休(休假)的意识。

退休制度规定:担任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长或副部长,一般不超过65岁,担任副职,一般不超过60岁;主任科级干部一般不超过60岁。这一规定打破了领导职务实际上的“任期制”,为领导干部实行任期制和任期限制制奠定了基础,也为国家政权的稳定代际转移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指出:“过去没有规定,但实际上领导职务是有任期制的(注: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实际上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不利于领导层的更新,也不利于年轻人上来。这是我们制度的缺陷。”“如果国家不建立退休制度,会影响整个国家的愤怒。军队不建立退休制度,就留不住气。有了退休制度,每个人都知道在哪一年做什么,这就更容易了。”他自己也练过。一是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前夕,与陈云、李先念进行“半退”(即退出中共中央,但仍担任一定职务——邓小平任中央军委主席,陈云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央委员会主任,李先念任全国政协主席)。然后,在1989年11月,他辞去了最后一个领导职务——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但是,干部终身制并没有取消。这是因为党章只规定党的各级职务不是终身制,但没有给出具体的任期限制。从法理上来说,党的领导人还是可以长期任职的。虽然规定各国最高职位只能任职两届,但由于没有总年限的限制,所以假设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央干部先在政府系统干10年,两届期满后再转人大,再转政协,这样一转就干了30年,还是相当于无期。

鉴于此,2006年8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任期暂行规定》等三个规范性文件。规定今后从县级到中央的党政、人大、CPPCC、纪委、法院、检察院的主要领导干部,连续担任同一职务两届的,不再担任同一职务;担任本级领导职务满15年的,不再担任本级领导职务。也就是说,同一个岗位最多只能干10年,同级别岗位最多只能干15年,不能干个没完没了。因此,《党政领导干部任期暂行规定》最终取消了有明确任期的干部任期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50379.html
上一篇三碗粥升三级,三碗粥升三级,三碗粥怎么样
下一篇 达尔文细节决定成败,达尔文后悔,达尔文细节决定成败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