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感怀马思聪

感怀马思聪

竺柏岳在数十年悠悠岁月中,有一支歌常常在我耳畔回响:“城墙上有人,城墙下有马。想起了我的家乡,我就牙儿肉儿发抖。举目四望田野荒凉,落日依山雁儿飞散。庙台的金顶闪闪金光,驼群的影儿遮列天边。风大啊黄沙满天,夜寒啊星辰作帐;草高啊盖着牛羊,我的…

朱越

几十年来,有一首歌经常在我耳边回响:“城墙上有人,但城墙下有马。”想到我的家乡,我的牙齿颤抖。放眼望去,田野一片荒凉,夕阳被雁群散落。寺庙的金色屋顶闪着金光,骆驼的影子遮住了地平线。风很大,黄沙漫天,夜很冷,星星算账;草地上长满了牛羊,家乡的路很长...“歌声里充满了乡愁、乡愁和世间固有的乡愁,诱发着人们对故乡的怀念。

这首名为《乡愁歌》的名曲,脱胎于一首绥远民歌。是上世纪世界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马思聪的代表作,感动了海内外无数人的心。为了这首曲子,我有幸在1959年的冬天听了作者的演奏,充分欣赏了他魁梧的身躯和潇洒的风度。当时我是广州中山大学的大三学生。有一天,一个叫彭松生的同学,从学校学生会那里争取到了四五张“马思聪演唱会”的门票。晚上,我们几个同学赶到越秀市区的孙中山纪念馆看演唱会。至于演唱会演出的细节,已经被漫长的岁月淡忘,印象模糊。唯一记得的是《乡愁歌》,马思聪拉小提琴独奏,妻子王木莉钢琴伴奏,另一个人独唱。这首歌多么优雅,多么抒情,多么悲伤,它把听众带到了一个“家里的月光多么明亮啊!,人家是老乡亲戚”。

从这场演唱会开始,马思聪的名字就一直在我心里,时而唱着乡愁的曲子,时而哼着歌词。“文革”伊始,一位广州同学突然悄悄写道,马思聪和家人冒着生命危险逃离香港,去了美国。到1987年,我从北京人民日报上看到他在美国去世的消息。最近从书店买了著名作家叶永烈的新书《爱国汉奸马思聪传》,40万字。看完书,我对马思聪从音乐神童起步,自强不息,正直诚信,坎坷人生经历的人生旅程肃然起敬。马思聪,1912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3岁时在爷爷家听奇怪的留声机,开始接受音乐启蒙教育。7岁时,他恳求父亲给他买一架风琴,这样他就能弹奏出优美的音符。1岁时,在他自己的要求下,在法国农学院学习的同胞哥哥带他去了法国,在一位名师的指导下学习小提琴、钢琴和作曲。八年后,他回到中国,在几所大学任教。1936年,大病初愈后,他从南京前往北平,旨在领略古都端庄雄伟的气势和丰富的文化。一天,他在途中走进天桥评书场,生平第一次听京韵大鼓,给了他极大的震撼。从此,他开始将审美的触角伸向社会底层的民间艺术,开始收集中国各地的民歌。他从绥远河套地区流传的一首民歌中洞察到深厚的音乐背景,用小提琴奏出它悲凉的旋律,勾起了他对日军侵占东北后同胞们的思乡之情。于是,他的名作《乡愁歌》诞生了,这首歌把唐代诗人王波写的“相见恨晚”的乡愁音乐化了。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思聪饱受战乱之苦。在香港,他亲自被日本人用刺刀羞辱。危难之际,他回到家乡,开了一场宣传抗战的音乐会,将门票收入捐给政府作为抗战经费。然而,他的家乡也被占领了。他带着妻儿游遍了梧州、桂林、贵阳、昆明,后移居重庆。他得知了日本投降的好消息。他喜欢背诵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文管峻收复豫冀”。次年乘船东去,与上海的兄弟姐妹团聚。但是,自从内战以来,上海并不是一个可以长久停留的地方。相反,他南下广州,坚决而又严厉地拒绝了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邀请,拒绝了他去他的公寓拜访并在美国教书的邀请。为摆脱特务监视,马思聪辗转香港,与沈钧儒、马寅初等100多名民主人士集结,于1949年4月在山东烟台登陆。他受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和驻军代表的欢迎。这时,马思聪忍不住哼起了《喜春》:“敲锣打鼓,放鞭炮,一起加油。男人、女人、孩子、兄弟姐妹,我们所有人都会唱歌跳舞……”从此,他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37岁的马思聪到北京后,成为燕京大学教授和全国音协副主席。在全国文化代表大会上,周总理高度赞扬马思聪,对他说:“你要把在法国学到的本领都拿出来!”同时,他委托马思聪创办中央音乐学院,次年学院建成后,他出任院长,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才。此后,马思聪作为国际知名音乐人,频繁出访欧亚各国,多次担任国际音乐比赛评委。他的《乡愁之歌》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广播的开播曲播出。

但“文革”的风暴最终还是把接受过西方教育的马思聪身心摧残殆尽。无休止的拘留,戴高帽,全身贴大字报,脖子上挂50斤的牌子,弯腰被批评,写检查,唱忏悔歌,四肢着地在地上爬,被皮带和钉着钉子的木板抽打,脸上出血,被强迫就地吃草,甚至红卫兵威胁要用刀捅他等等。,人格的尊严被无可估量地摧毁了。我家多次被查抄,妻儿分散,北京上海的名人(有些还是密友)相继去世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为了捍卫人的尊严,不愿苟且偷生,马思聪和妻子、二女儿、儿子在老实人的帮助下,于1967年1月冒险乘小船横渡丁洋,到达香港,转往美国,发表公开演说,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真相。

马思聪离职的消息不胫而走,世界各大报纸都进行了报道。公安部成立“002”专案查处,但有50多人受到牵连,或被逼死,或被逮捕,或被判刑。生活在美国的马思聪,渴望想家,读唐诗宋词,将李商隐的无题诗谱成一曲《迎难而上》,抒发思乡之情。他还为李白的名诗《关山月》、《长相思》、《荆门渡口送别友人》、李杰的《胡加声》谱曲,边弹边流泪。就在震惊过后,他和妻子开始在美国举办演唱会,重新弹弦乐,登台亮相。海外华人华商最喜欢的节目还是他的《乡愁》,台上台下很多人热泪盈眶,于是在掌声中又演奏了一首《乡愁》。后来,他访问了东南亚国家。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北京,马思聪欣喜若狂。三个月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两国的对立。回到美国后,基辛格国务卿派人转达了周恩来总理对马思聪的问候,并当着基辛格的面转达了周总理爱才惜才的话:“我一生中有两件事深感遗憾,其一是马思聪在五十多岁时离开家乡,出国了。我很难过。”送走客人后,马思聪关上门独自哭泣,因为他从敬爱的周总理的话语中尝到了人间的理解、温暖和希望。

随着“四人帮”的倒台,春回大地开始拨乱反正。1985年1月,全世界的报纸杂志都刊登了中国公安部和文化部为马思聪冤案平反的消息,在海外引起轰动。很多越洋电话祝贺当代“苏武”结束了19年的“牧羊”生活(1967-1985)。祖国的召唤,亲朋好友的邀请,马思聪是多么想回到祖国啊!但由于多年的身心疲惫,而且很多事情还需要时间去清理,所以无法及时完成。直到1987年3月,病危的马思聪因感冒引发肺炎,治愈后又突发心脏病。在病床上,他信心满满:“等我好了,我要去爬喜马拉雅山!”然而,1987年5月20日,马思聪含恨而死。

马思聪生前曾说:“狄更斯说过一句话:我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所以每一份努力都比和平难。我们和狄更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努力,尽管我们的努力总是会遇到巨大的阻力。”这些话可能是马思聪一生中总结出来的经典话语,值得我们后人理解。

(编辑:一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9894.html
上一篇张闻天在遵义会议中
下一篇 赵树理在黄碾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