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摘 乡土文化教育的意义

乡土文化教育的意义

巫渭欢达祖小学是不可复制的,也不必复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农场,但达祖小学的案例指示了一种地方特色的乡土教育的可能性,展现的是一种更自由更乡土的教育的状态。在非传统的教育中,孩子们获得了什么?什么力量能够让孩子们走得更远?达祖小学给我们带…

乡土文化教育的意义

吴·

祖小学不能抄,也不一定要抄。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农场,但大足小学的案例表明了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九年级的可能性,展示了一种更加自由和本地化的教育。

孩子在非传统教育中得到什么?什么力量能让孩子走得更远?大足小学激励了我们。如何在不同的村庄实践?如何让孩子建立对家乡的归属感?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农村教育从业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2019年12月底,因为九年级交流会的缘分,我来到了泸沽湖附近没有围墙的学校——大足小学,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多星期。一个多星期,我观摩了学校的地域文化课,校协大足出版社编写的泸沽湖故里旅游专刊,和师生们一起上课、吃饭、做民族特色练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们的自信和光明,和老师在一起的自由,还有孩子们对家乡的理解。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强烈归属感,对家乡和周边环境的热情和自豪,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想象。

2012年,大足小学志愿者荣获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联合主办的“最美乡村教师”称号;2015年,大足小学校长王木良获得第二届“桂馨南怀瑾乡村教师奖”;2016年,王校长入围首届“马云乡村校长计划”。这些都是外界对大足小学的肯定和赞美。我也带着这些模糊的印象,走遍了大足小学和大足农场的每一个角落。虽然听说过村里家家户户集资一堆石头两块木头重开学校的故事,但当我看到主教室的木头上写着村民家的名字和门牌时,还是被深深打动了。这所学校连接着整个村庄。这种联系不仅是家家户户用石头和木头搭建教室和办公室,还有家长每学期参与校园改造和学校农活,以及学校为村民组织的文化夜校和东巴夜校。最深刻的联系应该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选择守护自己的家乡,成为学校的老师,从而延续与村庄的紧密联系。

大足小学复课的故事

大足小学是一所民办村级小学,位于泸沽湖边上。大足这个词来自泸沽湖边上的大足村。在纳西族的东巴文里,“大”是能人,“祖”是多人聚会的地方。

祖民风淳朴,但生活清贫。2000年,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学校年久失修,师资力量不足,原来的大足小学被迫撤并,村里的孩子不得不转学到邻村的另一所学校。想读完小学教育,就得换三个学校读完小学。当地村民思想保守,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其他地区。这种退学导致上学路途更长,很多村民负担不起。许多孩子长大后辍学开始务农。

2004年,来自宝岛台湾省的爱心人士李南洋先生和尤静芬女士游览了泸沽湖,感受到了这里美丽的风景与闭塞落后的强烈反差。看到有些孩子没有学上,李南洋先生和尤静芬女士组织了台湾省爱心团走进当时泸沽湖木夸村的大足社,对村里进行全方位的支援。在村民会议上,李南洋先生鼓励村民参与学校的重新开放。当他谈到激动的时候,他会热泪盈眶。目前,村民们被李老师的真诚所感动,约定每家每户出一堆石头,两块木头,一起来到建大祖小学。2005年,在爱心人士的支持和村民的参与下,学校重建,李南洋成为第一任校长。同年2月,在当地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得到重建,开始上课。晚上,专门为村民开设了扫盲班。

2007年3月,李南洋先生因病去世。临终前,他告诉我:我们必须管理学校。为了纪念李南洋,村民们把他的骨灰埋在了大足小学旁边。

地域文化的有趣一课

周五下午,在初三的教室里,我遇到了学校的东巴老师,他正在给孩子们上地域文化课。东巴老师就是村里的东巴。所有的孩子和支教老师都叫他东巴老师。这堂课讲的是大足村的由来。村民的祖先五百年前生活在北方。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是如何迁徙的,遇到了什么山,跨过了什么河,定居在哪里,遇到了什么样的灾难?他们迁移去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居住。最后,他们根据祖训,找到了山上长满青冈树(橡树的一种,中文名为刺栎,学名)的大足,并在此定居。东巴老师先给孩子们讲故事,然后把故事中关键地名事件等元素的东巴语教给孩子们。之后,在林山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两人一组,一起描绘这个村庄的起源。因为东巴文字本身就像图画,所以特别适合孩子根据故事和东巴文字创作自己的绘本。孩子们还热情地画了一下午,时不时给老师看。最后,林山老师把孩子们的作品都收了起来,准备收集成一个作品集。

从2019年开始,各年级周五下午的活动课是固定主题活动课。之前只有两节课,但主题课定下来后也扩展到了四节课,为了让孩子有更充分的体验。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主题。二年级是体育,三年级是地域文化,四年级是木工,五年级是信息技术,六年级是农场。

在这学期的地域文化主题课上,孩子们了解了村庄周边的环境地理,制作了泸沽湖边的大足村地理模型;看过村里的纳西传统建筑,了解过外婆家每个元素的含义,以及房子为什么要这样建;我还去徒步旅行,了解村子周围每座山和每条小路的名字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老师们不断策划新的相关主题。在了解了该村的文化、历史、地理和传说后,他们打算带着孩子出去看看周边村落的文化,参观摩梭文化博物馆,了解大足村摩梭文化和纳西族文化的异同。

孩子们上课状态非常好,气氛非常自由。东巴老师也坐在课桌上,自己画绘本。孩子们两人一组,有的在涂色,有的还在讨论排版。他们时不时跑去找东巴老师,问这个字怎么用东巴写。也有孩子在他们面前空白。这时候老师会问他怎么回事,引导孩子一步步开始写;聪明的孩子还找出以前的东巴课笔记,从中寻找灵感。有些孩子觉得教室太闷,外面又正好阳光明媚,就申请了一个团队把材料搬到室外,晒着太阳,看着马路对面的村子讲完祖先迁徙的故事。在这样的氛围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自己纳西文化的接受,以及对老师的充分信任和敬畏。

从幼儿园就建立的文化归属感。

孩子对自己文化的接受是逐渐建立起来的。从孩子进学校幼儿园开始,每天早上大课间,全校先跳纳西舞。一轮纳西族传统舞蹈之后,是一轮广播体操。孩子的校服也是纳西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女生的连衣裙,每个人都有几套不一样的。这一次,我看到的都是冬装。

从二年级开始,每周有三节东巴课,直到六年级毕业。在这些东巴课上,孩子们学习东巴方言的歌曲,学习东巴语的读写,有统一的教材,主要有谜语和押韵儿歌。听东巴老师朗读,朗朗上口,孩子们也通过这样的日复一日的熏陶,熟悉了自己的民族文字。

走在校园里,标牌随处可见——各班门口挂着班牌,禁止拍照和吸烟的标牌,都是东巴的,有的是老师用木板精心雕刻上色的。一看就是精心设计排版的,有的明显是小朋友自己做的,随便挂在展台上;学校的logo,印在每个人的书包上,也是东坝大足学校的组合设计。如果你走在村里,如果你稍微细心一点,你会发现路边的墙上画着东巴的诗和小学建设的故事。这也是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一部分。每天上学的路上都能看到自己民族语言的诗词,长大了也不会忘记。

教师的权威来自于他们对学生的支持和帮助。

孩子对老师的信任和充分表达自己的勇气也和学校的理念有关。大足小学没有围栏。校长王木良说,没有围栏是因为来读书不是强迫孩子做的事情。上学是一件主动的事情,需要孩子主动走进去。这背后是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学校也鼓励孩子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身体素质。在一次课间会议上,王校长说:“学生上课时不要躲在教室和图书馆里,要多来我们操场。我们终于有了这么好的操场,要好好利用。”

祖小学不仅没有围墙,学校的教室也没有讲台。学校刚改建的时候,李南洋先生说“师生都是平等的,都是来学习的。”学校一直在践行这一理念。孩子们的课桌是根据上课的需要布置的。有的靠墙转圈把中间空弄出来,有的排成一排。当老师需要使用课桌时,他会使用课桌空。在我观察的阅读课上,孩子们坐成一圈,张老师给大家讲圣诞节的绘本。孩子们说看不清楚,就一个个走到大家面前,给学生看绘本。在这里,老师的权威不是来自讲台和教鞭,而是来自对孩子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说到对孩子的支持,学校最希望的是让孩子认识和了解他成长的村庄和地方,让孩子知道养育他的地方是什么样的。王校长说:“大足小学培养的是有根的人。即使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会流浪,但如果他们心中有乡愁的根,就会有一股暖流,成为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支柱。”因此,学校特别注重孩子与村子和当地的联系,在各种活动和课程中培养孩子对当地的归属感。

孩子在农村长大,学校在乡村长大。

这种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根植于学校复课的初心。起初,大足小学重新开放不仅是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地方,也是为了教育学生的性格和素质。李南洋先生给大足小学的校训是“行动胜于雄辩”,意思是老师能做好教育工作。在学校复课之初,李老师还说服了很多外教来大足小学任教,而对于孩子的教育,他要求支教老师要“全心全意为孩子的教育服务,能够用爱和耐心陪伴孩子,用更广阔的视野引领孩子”。此后,这一要求一直贯彻在学校教师的选拔中。

为了给孩子们更优质的教育,学校的课程一直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努力。2004年,学校改建前,先给孩子们上美术课——当时的助学队里正好有一个专业的美术老师。自2005年初学校重新开放以来,学校开设了艺术和音乐等各种课程。当何友女士第一次到达祖时,李先生听到一些妇女在村里唱纳西古歌。纳西文化的魅力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复课后,她请了一个唱歌很好听,还记得很多古歌的女人来上音乐课,教孩子们这些纳西歌谣。

支教老师可以给孩子带来多元的经历和视角,但不能长期呆在学校。一般授课老师一到两年就会离职。外教不熟悉当地的生活方式,也无法用当地的语言和孩子们交流。复课初期,村里的大人小孩都不会说普通话,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更顺畅的沟通,以及给孩子们带来稳定而长久的陪伴的考虑,大足小学在复课的时候找了村里有一定文化的人当老师。有的村民上了初中,对教育感兴趣,很有责任心。李老师和尤老师号召他们在学校当老师。

祖小学现任校长王木良老师,以前在外打工。2005年,学校把他叫了回来。自2005年9月上任以来,他已经与学校一起成长了十五年。早期因为条件有限,当地的老师都不是师范专业或者学历很高,但是对教育都很有热情和兴趣,在与学生交流方面有优势。考虑到助教和本地教师的优势,学校制定了语文和数学由本地教师授课,英语、美术、阅读、音乐等课程由助教授课的策略。

过了几年,当地四五个老师陆续加入学校,和村子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2012年,村里第二个大学生杨鲁佐毕业后回到大足小学当老师——这是大足小学第一个本地大学生老师。杨老师是大足公益基金资助的大学生。虽然家里希望杨老师考公务员,但杨老师至今自愿选择留在学校任教。现在孩子们的普通话交流非常顺畅,学校有10名常驻本地老师。

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免学杂费,缓解了大足团队助学的压力。学校老师有了更多的精力去探索教育,与大足团队结缘的公益人也带来了外界的视角和对应试教育的一些反思。这时,团队确立了探索适合农村和地方的教育模式的目标。外部视角也激发了当地教师对自身村落文化的重视。学校对当地教育的第一次探索是传承当地的纳西族文化。

2007年,学校请来村里的老东巴教东巴课;后来组织老师画了很多东巴路牌,挂在村里的马路上或者角落里。如今,路边的东巴诗和壁画都是那个时候开始陆续被画上的。除此之外,每到过年,村民们都会用东巴语给家家户户写春联,村民们都很喜欢。但是老东巴根本不会说中文,而且年纪大了,教学方法对孩子也不是特别有吸引力,所以东巴课的效果不是很好。学校换了一种方式,老东巴先教村老师东巴,村老师学了以后换了一种方式教孩子。长此以往,老师们也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当时师从老东巴的王成老师,近几年不在学校任职,但直到现在都是村里学过东巴文化的年轻人。2013年,学校新请了一位东巴老师。各年级除了日常的东巴课,东巴老师和支教老师逐渐丰富了以东巴语言和地域文化为特色的活动课,最终形成了现在三年级全年的地域文化课体系。

在意识到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后,学校的老师们在传统文化相关的领域进行了各种尝试。在民族体育方面,尝试了骑马、射箭(包括弓箭制作)、划船等课程,这些都是大足村民一直在做的事情,但由于外界的冲击和旅游业的影响而衰落。木头搭建曾经是村里家家户户的技能,但是老师们发现孩子们连传统中最重要的外婆家的构造都不知道,于是学校尝试了一些与外婆家和猪槽船相关的木工课程。经过几年的实践,这些尝试终于形成了系统的主题活动课。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每个年级都有固定的主题,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自己的村庄和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

大足小学重建时,凝聚了全村人的心和力量,学校与村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充分感知和了解自己在哪里长大,对家乡有信心,学校不仅在主题课程中重塑孩子与村庄的联系,还带领老师在周末和假期活动中有意识地推送孩子去观察、体验、发现自己的村庄,让孩子在当地成长。

与村庄相关的社区活动。

“大足出版社”是大足小学的学生社团。自2019年5月5日成立以来,每周六下午都会举办活动。活动主要以出版校刊《大足周刊》为主,关注校园趣事和一些与村里有关的话题;目前一至六年级成员16人,协作教师2人。

在我呆的两个周末,我非常幸运地观察了出版社的周末活动,看到孩子们对家乡的知识是如何在这样的活动中一点一点地增加的,感受到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

这个周末,出版社将做一期主题为家乡旅游的专刊。祖村位于泸沽湖旁边,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每天,公共汽车运送游客。村民和儿童的生活也受到旅游业的影响。村里游客多,民宿多。在孩子眼里,游客在大足干什么?大足哪里最好玩?最好的餐馆在哪里?这一切都交给本期泸沽湖故里旅游专刊来回答。

在之前的活动中,孩子们已经完成了主题分类,根据不同的主题分组到村里的寺庙、饭店、东巴家进行采访和摄像,收集具体信息;本周六下午,大家将自己的采访资料整理成稿。我跟在后面,看着孩子们按照交通、景点、餐饮、住宿等小主题,认真地绘制村庄地图。,并对每个地点撰写具体的介绍和评论。最后他们按目录顺序发表,接受别人的提问再修改。

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孩子了解了村里京唐山寺的来历,进寺禁忌,村旁哪个景点最好玩,去哪里看日出日落,去哪里野餐,哪个景点背后有什么传说。虽然我没有参与之前的参观和讨论,但我也能从孩子们的全情投入中感受到,那些参观的经历对他们来说是印象非常深刻的一部分。他们说话的时候在门口拍照,民宿老板问什么问题,孩子们都记得清清楚楚;去京唐山的路线闭着眼睛也能画出来。

一个人对家乡的归属感从何而来?我想是来自于一次次和同伴、老师一起走过京唐山,来自于和父母一起在田里收获土豆,来自于和伙伴们在泸沽湖的一个小岛上野餐,来自于和全村人一起参加祭祖的仪式;也从这种与村庄紧密相连的出版活动中,孩子们每一次对村庄的描述,都加深了他们与村庄的联系。

推动学校村传统文化保护。

是村里孩子成长的土壤,更有见地的教育者会注重土壤的培育和维护。提升村落自身的文化自信,保护村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大足小学的目标。

祖的当地教师最先意识到村落文化需要保护和恢复。受初复学的李南洋先生和尤静芬女士的影响,老师们开始关注所在村落的文化。“像这里的东巴文化,我们以前不知道有多奇怪。前巡讲老师李老师进来,李老师说你这么大的文化,要保护。告诉我们我们也没什么感觉。我们已经有了。”王校长说。

但是最近几年,学校的老师慢慢觉得村里丢了太多东西,村里的人也在变。村子周围都是摩梭人,泸沽湖也是以摩梭文化为特色的景点。游客问村民是什么民族,村民会说是摩梭人,会穿摩梭服饰,但是纳西族的一些传统仪式失传了。面对这种情况,学校为村民开设了东巴文化成人夜校,每周五晚上,学校广播提醒村民东巴课已经开始。学校的本地老师是东巴夜校的第一批学生,逐渐有村民前来学习。此外,还组织带领村民到金沙江边的纳西村参观学习,恢复了村里60年的祭天仪式。2017年,村里家家户户都参加了复天仪式,此后每年都举行仪式。这一系列活动唤醒了村民的文化自信,现在大家自然会说“我是纳西族”。

除此之外,学校还在筹备成立纳西文化学院。从2015年开始,陆续征集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展览,并联合其他纳西村落一起保护纳西文化。在一些偏远的村落,有很多古老的经书,当地人并不觉得稀奇,就卖给文物贩子。后来学校又把这些老经书买了回来,通过和其他村的交流,提高大家对自己文化的重视。

在自然教育中建立孩子与村庄的另一种联系。

村落文化和日常生活是孩子成长的土壤,村落的自然也是这片土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纳西文化有自己的自然观,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纳西族崇尚自然,凡有山、有水或有大树的地方,都会竖立石堆或用彩色经幡包裹,以示对树神的敬畏。在东巴,杨树、柳树、青杠树、桑树等不同种类的树都有自己的符号。不同树木的符号非常丰富,简单的用象形的方式反映了村落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在大足村祖先迁徙的故事里,定居的地方一定是有很多很多青杠树的地方。作为青杠树中各种仪式上使用的树,在纳西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受到村民的保护。从生态学角度看,这种青冈树是一种栎类植物,是云南、四川植物群落达到顶级时的优势树种。有这种青冈树的地方很多,一定是生态环境好,水土保持好的地方。古老的东巴智慧和自然科学的结合不得不让人惊叹。

纳西文化与自然的联系是隐性的。直接面对儿童的自然教育课程,儿童与乡村环境之间的联系变得明显。一开始学校做一些环保教育活动,组织学生收集垃圾,做一些环保相关的宣传。但是,这样做之后,我觉得孩子们对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是怎么回事并不太了解,于是学校把方向转向了自然教育,期望孩子们了解自然,在对自然有了丰富的体验之后,能够进一步知道如何保护环境,如何与地球和自然相处。

2012年,大足小学开始建设的大足农场是一个非常好的自然教育基地。从2017年秋冬学期开始,前来支教的陈老师开设了专门的自然教育课程,每周一次到农场、校园做自然体验活动。孩子们在这里观察过春天的核桃花和花蕾,啄木鸟的巢和鸟宝宝,自己做昆虫旅馆,用天文望远镜看过银河和土星环。家乡的一草一木,孩子渐渐能叫出名字,早在知道名字之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经知道,这种草是咳嗽时用来做药汤的,那种树是仪式上用的;我记得哪棵树的果实最甜,记得山上的树莓什么时候成熟。

在参观的第二个周末,我为大足农场的孩子们设计了半天的自然体验。孩子们的欢乐就不用说了。这个农场是孩子们特别喜欢去的地方。上午作为参与者体验后,下午的活动全部由学校的老师带领。虽然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老师们非常积极地选择他们想负责的部分。我们的语文老师,阅读老师,一些严肃的数学老师,还有总是很活泼的东巴老师,都是这个下午的自然老师,精心准备每个环节,引导孩子们去感受,去发现,去感受这个季节的自然。当孩子和老师在一起玩耍、学习的时候,我强烈地感受到老师的开放和接纳,感受到孩子的自由、自信和释放,感受到孩子的安全感和对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参与,感受到老师和孩子对承载他们的这片土地的热爱。

我们应该为孩子培养什么样的能力?

这样一个长大了的孩子,会对这个村庄,对自己的家乡产生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和自然归属感,会为家乡的山水感到自豪,会对自己的传统纳西文化充满自信。离开家乡后,无论是选择像学校里的老师一样回到家乡,还是去城市生活,孩子都有自己安家的基础。这也是学校老师对孩子最期待的未来。

达祖小学是不可复制的,也不必复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农场,但达祖小学的案例指示了一种地方特色的乡土教育的可能性,展现的是一种更自由更乡土的教育的状态。在这里,孩子们花了很多其他学校上主课的时间来学习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认识自己的家乡,但孩子们在乡里的统考中主课成绩都很好,往往是头几名;这和我们在官庄案例中观察到的情况很类似。在非传统的教育中,孩子们获得了什么?什么力量能够让孩子们走得更远?达祖小学给我们带来了启发。不同的乡村,要怎么去实践?怎么让孩子建立家乡的归属感?这是值得所有乡村教育实践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0572.html
上一篇和继先:以文化传承助推乡村自然教育
下一篇 森林小学幼儿园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