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人物 大学生如何防范不良校园贷

大学生如何防范不良校园贷

陈鹏在某金融平台完成注册后,广州大四学生林一然顺利地“获得”了一笔钱。即便平时只用来买化妆品,花费不多且“基本能够按时还款”。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她也可能随时陷入不良校园贷的危机中。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市面上出现了众多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如何防范不良校园贷

陈鹏

在某理财平台注册后,广州大四学生林顺利拿到了一笔钱。即使只是平时用来买化妆品,也花不了多少钱,“基本能按时还款”。

她和其他同龄人一样,随时可能陷入校园不良贷款的危机。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网络校园借贷平台。然而,平台的野蛮生长带来了裸贷、乱收费、暴力催收等乱象,将校园贷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日,中国银监会、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重点针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加强消费贷款监管,禁止小额贷款公司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遏制大学生精准“收割”。校园贷款种类繁多,精准“收割”大学生。

2014年后,市场上逐渐出现了校园贷。随着大众对分期消费、提前消费的逐渐接受,校园贷平台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2016年,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一名在校大学生以多名同学名义,在校园网络金融平台借款数十万元赌球,最终无力偿还,跳楼自杀。

2016年,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一名大学生以多名同学的名义在校园网上理财平台借款数十万元赌博,却无力偿还,跳楼自杀。

2016年和2017年,原银监会、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两个文件,规范网贷机构开展的校园贷业务,校园贷不良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仍然有很多机构顶风作案,违规操作。

据调查,校园贷并没有消失,以“校园借条”、“分期付款”、“借条”等形式出现,在年轻人经常使用的视频、音乐平台、美颜相机等应用中也有。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表示,近期,部分互联网小额贷款机构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通过虚假、诱导宣传等方式进行互联网消费贷款,诱导大学生在互联网购物平台提前过度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为什么校园贷陷阱总是针对大学生?

中国政法大学助理教授任启明认为有两大原因:一是“有需求就会有市场”,部分学生在教育培训、个人消费等方面存在需求,互联网金融提供了便利的交易平台;二是学生受到超前消费的影响,本身没有收入来源,风险防范意识弱。这种互联网化的贷款产品具有一定诱导性,大学生对其没有抵抗力。

中国政法大学助理教授任认为,原因有二:第一,“有需求,就有市场。”部分学生在教育培训、个人消费等方面有需求。互联网金融提供了便捷的交易平台;二是学生受超前消费影响,没有收入来源,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这种基于互联网的贷款产品具有一定的诱导性,大学生对其没有抵抗力。

随着市场上各种校园贷的监管升级。截至目前,贷款平台如JD.COM柏华、白洁、白条等。因为小额贷款的性质,堵塞了向大学生贷款的渠道。“超前消费”让大学生背上“青年贷款”

有多少大学生是校园贷的潜在客户?他们的贷款需求和目的是什么?

教育机构麦可思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超前消费”是大部分大学生陷入校园贷陷阱的主要原因。根据麦可思的数据,当计划购买的商品超出预算时,68.3%的大学生会根据家庭和个人的接受程度来决定是否购买,24.8%的人会直接放弃消费。6.9%的人表示,不管价格如何,一定要想办法买下来。

在6.9%的受访者中,近四成大学生表示会采取超前消费的形式,采用购物平台发起的分期付款或贷款。

校园贷一度火热,部分原因是部分借贷机构恶意。

此前,记者致电某校园贷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人员说:“任何大学生都可以申请贷款。”本科生贷款额度1000 ~ 5万元。具体贷款额度由系统在提交申请后根据个人还款能力确定,月利率为0.99%。此外,她还强调“除了逾期,学生不需要承担其他风险”。

“有些网贷平台在宣传时只显示分期费用,制造看起来划算的假象。但实际上,这个看似很低的月供对应着很高的年化利率,可能已经超过了36%年化利率的监管红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龚迪提醒。

3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维护贷款市场竞争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年化贷款利率。这样的透明度要求将有助于消费者清楚地看到风险。但校园贷的陷阱更加隐蔽。

有媒体发现,借款人在某校园贷平台借款1万元,约定一个月内还清,需要支付的利息高达3500元。在向平台缴纳20%的保证金和15%的代理费后,其1万元的贷款只有6500元。如果逾期,将产生高额管理费。

“校园贷等一些平台为了逃避监管,欺骗大学生,会以管理费、信息审核费、手续费等费用复杂为由,从借款人的借款金额中扣除大量费用。,且实际支付的贷款金额远低于初始贷款金额。”龚迪透露。

《通知》还明确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应加强对贷款客户身份的实质性核查,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精准营销大学生,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如何界定借款人的学籍?如何具体进行“实质性”审查?目前这些细则还没有出台。任认为,所谓实质审查主要是审查借款人身份材料的真实性,这就需要小额贷款公司掌握社会成员身份信息的数据。但是,毫无疑问,这样做成本很高,而且存在数据安全风险。但“如果借款人像以前一样提交个人信息,可能仍然只是形式上的审查,实际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堵疏结合,面向大学生合理消费需求

在某知名网站上看到“无抵押、秒到账”校园贷的广告,让北京某高校学生韩帆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注册后,她成功地借了6000元,她用这笔钱报了一个英语培训班。

两个月后,因为还款超出个人承受范围,教学效果不理想,她和校园贷平台发生了摩擦。最后只好找心理咨询师处理纠纷。

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中国年轻人债务状况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000多名18岁至29岁人群中,信贷产品的普及率为86.6%,使用互联网分期消费产品的比例达到61%。

事实上,优化校园金融环境是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费贷款需求的必要举措。要想“刹车”不良校园贷,既要“堵”,又要“疏”。

在郭鹏看来,“各高校要正视大学生合理的信贷需求,主动与银行机构对接,与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合作,开发和完善手续便捷、利率合理、风险可控的大学生助学、培训、必要消费等金融产品,满足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不断完善帮扶救助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基本生活费等保障性需求,解决学生临时性、应急性资金需求。”郭鹏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达到“良币”驱逐“劣币”的目的。

相对于正规贷款机构繁杂的贷款手续和较高的信贷要求,校园贷极低的门槛对于那些信贷需求被忽视的边缘人群来说不言而喻。

“目前除了助学贷款,正规银行为大学生提供的金融服务非常少。”在龚迪看来,可以将大学生纳入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政府可以采取贴息等政策,部分缓解大学生的合理资金需求。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俊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加强对网贷的监管和整治。同时,禁止办理信用卡和提供分期付款等与超前消费相关的金融服务。

对此,任有不同的看法。“全面封杀大学生使用信用卡并不明智”。他建议,“大学生申请信用卡,其实就是在申请循环信用贷款。与其他同龄人群相比,成人大学生缺乏固定的工作收入。因此,大学生在办理信用卡时,可以提交父母及其他监护人作为担保人的同意书。一方面可以利用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信用卡,驱逐非法借贷机构提供的黑产,缓解学生临时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以父母等监护人作为担保人,也有助于防止大学生在校期间提前消费过多,陷入债务陷阱。同时,大学生可以提前熟悉和规划管理个人财务。”

目前,部分大学生普遍缺乏理财能力和风险意识。在龚迪看来,“学校应适当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将防范校园贷等金融风险的知识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同时,高校辅导员也应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4935.html
上一篇大学生的身材焦虑
下一篇 做三个孩子的妈妈不容易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