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范长江与川底村

范长江与川底村

马红星在1952年3月21日、22日的《人民日報》第二版连载了关于平顺县一个小山庄“川底村”的文章《川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川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范长江在《人民日报》社社长任上唯一的一篇新闻…

马红星

1952年3月21日、22日,《人民日报》第二版连载了《平顺县小山村川底村农业生产合作社》一文。作者是著名的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川地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是范长江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以来唯一的新闻作品。新闻大咖范长江

范长江,四川人,中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时任新华总社总编辑的范长江带领一批记者来到北平,奉命接管国民党在北平的所有新闻单位,创办了北平解放后的第一份党报——《人民日报》北平版。1950年1月,范长江被任命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长。

作为一名记者,范长江成名很早。1936年8月,27岁的范长江出版了《中国的西北角》一书。这本书是他历时10个月,行程6000多里,西至敦煌、玉门、西宁,北至何琳、婺源、包头所写的大量通讯报道。这些通讯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和黑暗,以及中国各族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的生活。更难能可贵的是,该书首次客观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后,出现了读者抢购热潮。“1月份之前,第一版的几千册已经卖完了,回头客还是很热情的。”然后几个月之内,这本书出了七版,风靡全国,洛阳纸贵。范长江撰写了大量优秀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为国家新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91年,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共同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一项表彰和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国家高层次新闻奖。2005年,这个奖项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是如何与太行山偏远贫困山村川地村结缘的?模范川地

平顺以南八里川底村。建国前后,这个村子虽然只有不到100户人家,但却小有名气,它的新闻隔一段时间就出现在《人民日报》上。原因是这个村子里出了一个能人,出了名的郭玉恩。郭玉恩本来就很穷,1942年减租的时候只买了四亩八分。1943年,受邻村西沟模范人物李顺达组织互助组的影响,郭玉恩也响应政府号召组织生产,联系了5个村民组织了川底村第一个互助组,努力渡过了大旱。郭玉恩根据党的政策,以郭以打配工的方式耕种六亩土地的事实教育大家,坚定了队员们组团的信心和决心,并规定了换工弥补的办法:劳动者每人劳动2公斤/米,1.5个劳动者劳动1个畜力。

1943年闹饥荒,每亩地只收了七八斗粮食。但郭玉恩带领全团采集野菜,制定了节约粮食的计划,集体开垦了三亩多荒地。1944年,除了在去年已经开垦的荒地上种植早熟作物外,还新开垦了14亩荒地,全部种成了山药蛋。秋天过后,挖了150多个布袋,郭勇借出三桶粮食互相帮助。整个团体成功地度过了饥荒。互助小组给予小组成员实际利益,并为互助小组的发展铺平道路。这年秋天过后,郭玉恩被评为全县劳动英雄,并光荣地参加了太行区首届群英大会。他得到了八只羊,分发给队员们。因为他所在的互助组很优秀,第二年就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他的互助小组也从5个增加到了13个。再加上当时战勤任务重,三区又发生蝗灾,又有大量劳动力向外转移,使大家感到有组织互助组的必要,纷纷加入互助组,以至于全村迅速组织了七八个互助组,组内人数占全村总人数的90%。在他的鼓励下,全村都组织起来了。1946年10月25日,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登了记者华林的文章《川地村的前世今生》,展现了川地村的新变化。1946年底,参加太行区第二次英雄会。1951年3月下旬,根据山西省委的意见和老区干部群众的要求,中共长治区委召开了全区互助组代表会议。围绕如何巩固和完善互助小组,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争论,他们取得了统一的认识,一致同意试点农业合作社。为了安全起见,没有急于在特区成立农业合作社。相反,经过仔细的研究、比较和选择,在要求试点农业合作社的25个互助小组的代表中,选出了10个村庄。这是长治地区的十个老合作社。川地村就是这十个村之一,川地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十个老合作社之一。当时西沟村李顺达领导的互助组也积极要求试点初级农业社。但考虑到“西沟名气大,影响大,地委应该更加慎重。另外,西沟刚刚向全国发出了开展爱国高产竞赛的倡议,不要被试点农业合作社分散了注意力”,并没有批准他们试点。因此,长治地委对试点基层社的态度既积极又坚定,而且谨慎。

一个新生事物,局部试水,如履薄冰,谨慎为上。1951年4月,关于是否通过农业互助组织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党内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用农业生产合作社代替农业私有制和家庭经营是错误的;另一种观点认为,依靠农业合作社的统一经营,也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取代农民的家庭经营。1951年9月,中央批准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使农业生产互助组织成为中国农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形式。还提出要注意保护农民家庭生产经营的积极性,特别是要根据条件成熟与否,发展农业互助合作的高级形式——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范长江敏锐地意识到试行农业合作社问题的重大意义,放下了一个合作社的繁重工作,于1951年11月至12月到基层工作了两个月。最后,他写了一篇一万字的调查报告《山西省平顺县川地村农业生产合作社》,于1952年3月21日至22日在《人民日报》连载。这份调查报告于1952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川地村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1年3月,长治地区在全国率先试点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包括平顺县川地村的郭玉恩社、武乡县窑上沟村的王进云社、长治县南天河村的曹林水社、屯留县东坡村的王成喜社、武乡县枣岩村的魏明彪社、襄垣县长垣(南鄂)村的陈二明社、黎城县王家庄的东陶齐社、部落虎。经营合作社的原则如下:1。人民合作社必须是自愿的,并保证成员退出的自由;2.按照土地和劳动力两个标准分配;3.实行按劳分红、土地分红兼顾的原则;4.社会上实行民主集中制。经营合作社的条件如下:1。政治条件必须是党的基础好,党员觉悟高;2.互助组基础好;3.良好的自然条件;4.亲近领导机关,以便帮助。中共平顺县委高度重视川地村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工作。时任县委书记的李亲自挂帅,县农业局领导、汪精卫分赴川地村进行具体帮扶。郭玉恩在专区开完会回到村里,召开村党支部会议,研究试办初级社的问题。会上决定,初级社将以村里最优秀的两个互助小组郭元和郭小友为基础进行试点。这两个互助小组共有26户。每次自报家门后,最终由支部审批确定18户,郭玉恩当选社长。1951年4月10日,川地村郭玉恩农业社正式成立。这18户共有土地152.7亩,自留地45.7亩,民有土地107亩。社会上有76人,男劳力21人,女劳力16人。尽管在农业合作社成立的初期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县委的重视和指导下,所有问题都通过管理得到了解决,这使得农业合作社非常成功。4月10日正式成立,年底分红,取得了比互助团更大的成绩。1.农业生产:秋田平均亩产粮食484斤(三石二升六),比上年增产119斤(七斗四升六),增长32.7%,超过战前的116%,村里最好的郭海北互助组的9.4%,产量最强的单人户郭天福的44%;2.副业生产:7个月共收入粗粮1025罐,比上年两个互助组的总和多8150斤,增长3.8倍,占全社会总收入的28%。分配方式以劳动为基础。全社会按照劳动52%、土地40%、公积金8%的比例分配。8户全部超过上年实际收入,其中最多的郭永福翻倍,最少的郭继浩超过18%。全社会18户,有17户有余粮(去年只有3户有余粮)。成员们对农业协会非常满意。四川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取得成功后,中共平顺县委作出新的规划,于1952年决定在平顺县再办10个农业合作社。

川地村农业初级合作社试点的成功自然吸引了范长江,他急需基层反映的关于试点初级合作社的真实信息,于是来到太行山平顺县川地村。1951年12月11日在范长江县委书记李、县委书记李玉贤的陪同下,到达川地村,召集郭玉恩等村党支部成员和骨干党员召开座谈会。这些支部成员、骨干党员基本都是农业合作社的社长、组长,半年时间对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了如指掌。然后召集全体成员参加讨论,听取农业合作社成员的情况。了解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后,召集未参加农业合作社的8个互助组的领导和代表进行座谈,充分了解农业合作社以外的互助组,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自的优缺点。得知互助组的情况后,把8个曾经和农协成员在互助组,但对农协持怀疑态度的农民叫去座谈。农业合作社运行半年多,通过与8位没有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座谈,了解到农民对农业合作社的真实感受。为了全面了解农业社会,照顾老弱妇孺的情况,范长江还采访了五位委员中的妇女代表。范长江吃住都在川底。经过几天在四川村里的讨论和走访,结合他在农村一个多月的调查,一份完善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调查报告已经出现在他的脑海里。12月16日,坐在川地村的土炕上,一气呵成地干完了活,川地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完美出炉。《川地村农业生产合作社》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为了研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新问题,我于1951年12月11日到山西省平顺县川地村,对本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调查。本次调研中,平顺县委书记李、、平顺县委书记李玉贤等……”文章结尾是“山西平顺,1951年12月16日”。从范长江到达川底村到完成稿件,用了6天时间,随后平顺县委书记、党委书记等人也参与了调研。文章得出结论,川地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生产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互助组,体现在农业、副业和扩大生产投入三个方面。论述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文章还提到,社员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经济在社会中的成分也明显增加。文章还指出“加入俱乐部和离开俱乐部应该是自愿的;社会应该有充分的民主。只有人们自愿离开合作社,才能解除成员对农业生产合作社根本性质的担忧。强迫和封闭主义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极为不利。”

关于范长江这次到平顺川地村的调查研究,一般说是11月和12月两个月。但根据文章反映的事实,从开始调查到发布报告应该只有6天,也符合事实。作为一名资深记者,范长江一定是用这两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很多地方,考察了很多农村的生产方式,对整个农村的现状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才来到川地村。于是短短6天,一份一万多字的调查报告诞生了,成为互助组向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标杆文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土地下放给农民个人。今天,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但范长江却忠实地给我们留下了一页珍贵的史料,这不仅是他任总统期间的唯一,也是他写的最后一部新闻作品。川地村与人民日报

解放前,无论是1946年创刊的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还是1948年正式创刊并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都经常出现川地村作为太行山老根据地示范村的新闻。据初步统计,1949年10月1日前,《人民日报》关于川地村的文章多达8至10篇。

1946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登了记者华林的文章《川地的前世今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的川地村:

“从平顺往南八十里,靠近河西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就是四川的最底层,平顺的模范村之一。在村庄的背面,有一座绿色的青山。青山的下半部在大生产运动中变成了耕种的沃土。面对着桐林县的大道...四川底层变穷变富了。以前全村一半以上的住户都没饭吃。现在全村耕种3倍多,93户通过组织增产。4个贫农晋升为贫农,61个贫农晋升为新中农,21个新中农晋升为富农,7个中农晋升为富农。一位老人激动地说:‘现在是‘三翻’:庄稼一年比一年长得好——庄稼翻了;一年一年,土地变得越来越好——翻身;人的时间一年比一年好——人翻身。世界正在变得更好。"

世界真的变好了。衷心祝愿川地村越来越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8515.html
上一篇旅居加拿大的美术家
下一篇 中原西上太行第一村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