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学 槟城怀古,槟城古早味

槟城怀古,槟城古早味

袁勇麟,1967年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散文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等,出版论著《20世纪中国杂文史》(下)《当代汉语散文流变论》《文学艺术产业》《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10卷)《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史…

林勇,生于1967年。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散文的现代化与民族化》,出版散文集《20世纪中国散文史(下册)》、《中国当代散文、文艺产业的演变》、《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10卷)》、《20世纪中国文学史(第5卷)》、《中国文学的言说领地》等。主编《20世纪中国散文读本》(3卷)、《中国现当代散文概论》、《海外华文文学读本》、《散文卷》等。,并选编了《中国现代散文精要》、《中国当代散文精要》、《外国著名作家优秀散文》、《中国散文六十年精选》等。作品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等。

一个

槟城,又名槟城,马来西亚北部的一个美丽岛屿,因盛产槟榔而得名。与苏门答腊岛隔马六甲海峡相望,扼守马六甲海峡北口,素有“海上翡翠”、“东方花园”之称。槟城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从2012年开始,我每年都会来到这座城市,静静地呆上几天,细细品味它的独特魅力。走在槟城的街头巷尾,我似乎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因为今天的槟城,虽然号称“东方硅谷”,但到处都是闽南建筑风格的中式骑楼和寺庙,华人开的商店和沿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福建面”的美食招牌,其似是而非的变体地方口音,让我恍惚回到了闽南的一个小镇。

自晚清以来,许多中国文人到过槟城,留下了许多赞美之词。在去槟城之前,我通过他们的妙笔了解了美丽的槟城。

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翻译家、新闻记者王韬在他的《随录漫游》中,记录了1867年欧洲之行中途经槟城的情景:“东南大洋上的岛屿,全是森林和树木;放眼望去,郁郁葱葱,旖旎迷人。离新家坡两天,是为了避风能量。这是该岛的领土。庇护可以,泯人心声。名字叫碧兰,又名槟城。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洋房鳞次栉比,气象壮阔。”“港口大概有几万个贸易商,福建人多,广东人少。听说过许郡的人都挺优雅的。他们曾经是贾,有着巨大的资本。”短短的几行字,突出了槟城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风土人情。

近代教育家梁少文1920年赴南洋考察华侨教育和实业,著有《南洋游记》一书。1920年春,梁少文从上海乘船到南洋,走遍了世界各地,在槟城住了一个多月,留下了六个美好的印象:整洁干净、气象和谐、建筑宏伟、学校干净、人物优秀、景观奇特,以至于临走时感叹:“槟城岛不能走,但离开槟城岛后,印象萦绕心头,走不了。如果改天有机会,就给槟城吧,那里是你们一家人必须迁徙的地方。”如今,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梁少文所描述的宏伟建筑仍让人流连忘返:“海滨路附近的宏伟建筑,如市政厅中市政厅的宏伟,朝廷的严肃,台湾省的胜利,都令人印象深刻;至于住宅别墅和城外其他建筑的别出心裁,都是一栋接一栋的格局,一楼一楼的形式。方圆斜而立,各有各的美。”一座城市的历史总是隐藏在大大小小的建筑中,槟城,充满了历史的记忆。

槟城,一个地名,最早出现在中国明朝永乐年间郑和的航海图中。15世纪中叶,中国的航海指南《随风而别》也记载了从马来半岛昆仑岛到槟城的航海路线,可见当时槟城已与中国有贸易往来。槟城有几代华人的共同记忆。它是郑和下西洋的地方,这里建有三宝宫(郑和殿),供奉着一尊身着戎装、佩戴宝剑的郑和雕像;是辜鸿铭晚年念念不忘的南阳故里。辜鸿铭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方,嫁在东洋,官在北洋”;是1903年康有为南巡的落脚点。他游览极乐寺时,留下了“不忘故国”的题词。它是现代中医的先驱,193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提名的连德武的出生地。这是孙中山先生多次下榻的地方。据史书记载,孙中山“九次革命,五次革命到槟城”。1910年8月,他把同盟会南洋支部的总部迁到槟城,在那里创办“读书报”,创办《光华日报》,宣传革命理念,与革命同志召开“分能会议”,商定广州起义,改写了中国近代史..

来槟城之前,听说大名鼎鼎的辜鸿铭就出生在这里,他的祖先是最早定居槟城的华人。中国著名作家朵拉告诉我,1786年,英国船长莱特抵达槟城。当时辜鸿铭的祖先古李欢带着两名印度基督徒和一张鱼网,从吉打州一个叫瓜拉穆达的小镇赶到槟城,将鱼网赠送给英国莱特。这种友好的欢迎网确实抓住了莱特的心,他把顾视为最值得尊敬的中国人。同年8月11日,英国正式占领槟城。第二年5月,赠送渔网的款待得到了回报。莱特任命顾为贾(华侨领袖)。从此,顾的经商之路一帆风顺,他的地位、财富和声望与日俱增。1880年,顾铭前往福州,看望哥哥顾洪德,并对两年前发生的吴石山教案大发雷霆。他还用英文写了一首诗,发表在《香港日报》上,谴责传教士的非基督教行为,警告英国政府反对“炮舰外交”。这个年轻人的话引起了广泛关注。英国驻华大使韦德爵士并不介意,邀请辜鸿铭做他的私人秘书。然而,辜鸿铭很快就辞去了这份工作。由于他原籍福建,又和福州有这样的关系,我很想去祭奠他,但朵拉说辜鸿铭在槟城,名气远不如莱特,连他家的墓都被房产业的发展给毁了。她低声说:“辜鸿铭在槟城。没有铜像,也没有墓地。如果连祖先的墓地都要为住宅业的发展让路,那么来槟城的人只会知道英国人莱特,而不会知道中国开埠英雄顾。更何况,他们不会知道,清代举世闻名的文学家辜鸿铭的出生地就在槟城这里。"

用心种花,可以不开花,但不等于种柳树。我不想在槟城度过我的日子,但我在福州见到了另一位故乡圣人陈的许多遗迹。

生于福州的名门望族陈,始于1787年乾隆的曾祖父陈,当时还是一个高中状元。更神奇的是陈的六个兄弟,连贾:除了老四、老五、老六,老大陈,同治七年(1868)进士;光绪十六年(1890年),老二陈宝轩、老三陈、长子陈宝陈茂定三兄弟子侄,都参加了科举考试,创造了“六子一家三鼎”的神话,令人叹为观止。就连张爱玲的祖父张佩伦和陈的清洁老两口,看到陈茂定也忍不住写了一首诗,说“来不及记长安老两口陪我,兄弟。当你看到你的孩子时,你是第一个人,你真的意识到你的名声和财富。橘仙生活在千家万户等等。,赋予该书九重知识家族史。花灯详谈琼林宴,料园中有丝挂。"

陈13岁进士,18岁举人,21岁进士。他是个青少年。进入翰林院后,张之洞、张培伦、鲍挺等人纷纷发声,敢于进谏。他们一时成名,被称为“干净党”。1885年,陈因推荐的滇、桂大使唐炯、许在抗法战争中逃跑失利而受到牵连。法院以“推荐人失察”为由,将他降了五级。借此机会,他干脆以丁友为由辞职回到福州老家,在森林里住了二十多年。然而,他并没有真正忘记山川。他仍然关心国家,关心家乡,创办新学校,修建铁路,尽力开辟福建的现代化道路。

回到家乡的陈也没闲着。他羡慕他各国的知识,请他办学校。1995年成为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山长。1996年与林纾等人共同创办了苍霞精舍,是福建最早的新式学堂。福州蚕业专科学校成立于1900年,是福建最早的工业学校。1903年清政府颁布《学校章程》后,陈更加积极地办学,先后创办或参与创办了多所学校。尤其是成立于1907年的福建优秀师范学校,是我学习和工作过的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它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教泽代代相传。至今,校园里还有陈宝广场,广场上有他的雕像,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也是大学生毕业后晨读、散步、开展社团活动、拍照的好地方。我只是在想,每天从他身边匆匆而过的新生代是否知道,这所学校在建校之初就被命名为福建省优秀师范学校,而它的创办人就是这个貌不惊人的清朝御用老师陈呢?

也是在他返回家乡期间,陈为了修建铁路筹集资金而与槟城结缘。早在光绪六年,也就是1880年,陈就为刘铭传起草了《修铁路自强折》。他认为中国疆域辽阔,边境线绵延数千里,“保卫新疆,防不胜防;池往来,是遥不可及的”,只有修一条铁路,才能把东、西、北、南呼吸相通,“虽然千里之外,却要几天才能到达;虽有数百万人,却一下子聚集起来。”25年后的1905年,赋闲在家的陈被任命为福建铁路公司的宰相,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不仅是因为陈的“家世显赫,学尽品学,居家二十年,采取措施办学经商,成绩斐然。”凡是在福建东南、东南诸岛经商,家财万贯的,都一直把他当人伺候。如果你听说了绅士派首相宣布修铁路的消息,你会激动得失去信心,照顾桑子的公共福利,其余的筹款也就没有障碍了。“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他当年修铁路的梦想,为‘福建路比四川路难’的福建打开一条通向未来的路。

为了筹措修建铁路的资金,陈于1906年10月从厦门出发,途经汕头、广州,到今天的新马、印尼、缅甸等国。渡海到南洋一定是件苦差事,更何况陈已年近六十。但正如他在1906年11月7日赴南洋途中给弟弟陈宝轩的一封信中所说:“福建路以利取利,远不如外省,商贾最知。此行只是基于老面孔,怀恋,激情,收藏百万,从而成为一两条滨海路。风气渐开后,后继有人。”

在这次东南亚之行中,陈的足迹遍布各地,如西丽(今新加坡)、槟城、海珠、维耶士利、达拜拉(今霹雳)、吉隆(今吉隆坡)、仰光、巴达维亚、茂物、万隆、南七、加里巴丹、三宝隆、西里莫(今泗水)等。“他无怨无悔,“谁知退休之时,仍游手好闲”,想到家乡人民的重托,便义无反顾地“以廉耻之心信任人和事”(《七大洲惊涛骇浪前的公共生活之梦》)。其间,我甚至患了胫肿,待在万隆华侨家中。”湿的时候伤了脚,躺着的时候暂时安静。"......这个乡很亲切,喂药天数请”(《病足万隆情,离谢乡亲》)。这种苦难对人类来说是不够的。1907年1月9日,他又给陈宝轩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各地士绅、商人的待客之情极重。”“近年中朝知道有南洋群岛,以为是献股劝捐的好地方,却不知是强弩之末。而且国威衰弱,官阶不够动,集资者颜面尽失。我弟弟的旅行不是个例。”

为努力筹集资金,陈在南洋逗留了几个月,在各地留下一些笔墨。据槟城文史专家张绍宽考证,陈在槟城留下最多的墨宝,有平章府(今槟城中华大会堂)的横匾、福建的题词和长联、极乐寺署名的七言绝句、天宫坛的对联等。

1888年,陈赴南洋前,应槟城富商李丕尧之邀,为题词:“自禁海以来,闽粤数亿人游嘉海南群岛。两人相距甚远,亲友失散,常常会陷入异国他乡,无法在第一时间停留。他们很沮丧,很冷漠,但又很着急。一山僧巧妙地从槟城归来,号是我叛福建之行的师父的贤者。岛上有一个义冢,埋葬死去的福建客人。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商人想尽了办法,搬了三个地方。最后在延安东边买了地。所有东西从东到西走了几步,从北到南走了几步。开道导泉,亭依其侧而建。用了82000白金感觉很奇怪,怕以后没得考。我想在虞雯录音。剩下的应该是不堪重负。“当时很多来南洋谋生的福建乡亲,因为贫穷死在外地,无处安葬。李丕瑶在槟城焦大以东建造了一个义冢,埋葬这些老乡。除了题字,陈还打算在的“百年亭”上题一幅长联:“远在异乡悲,满是青蒿,逝者可伤身自省;有亡者犹将死,情与桑,魂急归。”这次到槟城的时候,李丕瑶已经去世十年了。面对故人的石像,陈感慨:“一粒尘埃曾坠入西南大海,耀眼的青山跃跃欲试。但石人无语,庙墓树异。”(“20年前李丕瑶在槟城修建的亭,奇遇亭内有一尊李石像。”)这里的每个故事都是不可磨灭的历史。

槟城的极乐寺是东南亚著名的古寺,始建于1891年。其创始人是福州鼓山涌泉寺方丈妙莲,极乐寺成为鼓山涌泉寺的寺院。当时涌泉寺的寺庙老旧失修。据说妙莲是陈介绍,于1878年到南洋华侨处集资修庙的。妙莲是第一位在槟城弘法的福建僧人。所到之处,深受华侨和士绅的推崇,于是应邀建立了极乐居,历时14年,直到1904年才建成。寺庙建成后,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客殿、方胜池及数百个殿堂和寮屋。寺曰:“天起松槛之上,天起桂华盖之上,青亭升天梯之上,下无陆地。草木千树,花香万种。消遣时,感觉琼楼玉宇还在人间。”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规模。陈不仅与妙莲相熟,而且在福州鼓山涌泉寺旁还有一间听水室。所以他在另一个国家见到老朋友的心情可想而知。当陈踏入极乐寺,爬上石阶时,他想到的应该是家乡孤山的听水寨,因为他在诗中写道,“龙象真成了小孤山,花了二十年才看到。何60陈居士,听椰林海色。”(《极乐寺纪念妙莲方丈》)一个多世纪前的颜渊记忆,随着石碑上的文字,慢慢变得鲜活起来。我仿佛看到一位老人慢慢走来,讲述着他的南洋之行...

一九○七年春,陈回到中国。7月18日,张夏铁路正式开工建设。但由于参与各方铺张浪费,工程进展缓慢。据参与修建铁路的庄、回忆,修建铁路首先要采取筑堤、架设桥涵、铺轨、通车等步骤。而福建铁路公司并没有抓住这个主要问题,而是聘请了一批烟瘾大、奢靡的士绅工程师来处理。所以100多栋房子,写字楼,仓库,机械厂等。当初都是在嵩屿修建的。至于办事不力,只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石美后港西铁桥只有60米长,桥墩建好没几年就运到汉口架桥了。华侨认为这一措施不符合筑路原则,从此偷懒或停止支付每一期股份,工程因此停滞不前,无法进展。到1910年,仅从嵩屿到九龙江江东大桥就修建了28公里的铁路,工程造价早已超过190万元。这条铁路前端距厦门3公里,后端距漳州17公里。就是所谓的“前渡海,后渡河”的“盲肠铁路”。印尼归侨郑达三世曾为此写过一首诗:“从江东到嵩屿,两头都要过河;火车缓慢地移动,像牛一样快。农民上了火车,草帽被风吹起;下了草帽,火车还能追。”这大概是陈没有想到的。种龙种的时候,它收获了跳蚤。历史跟陈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铁路虽未修好,但陈下南洋时,面对异域风情,满怀诗情,以古诗词传递清新,留下的诗数十首,被收入《南走草》。也算是失落角落里的一棵桑榆吧。

任何去过槟城的人都会被它美味的食物所吸引。这里被誉为美食天堂,有世界各地的美食,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热带水果。朵拉出版了一本专门的饮食散文集《虚构的吃法》,其中有一本熟读的罗载,讲述了热带水果和温带水果混合在一起,食材混合后,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就像槟城最具代表性的娘惹菜。但是,有一次她请国内的两个朋友品尝的时候,他们嫌臭,没办法继续吃筷子。

陈不知道自己当年有没有吃过罗亚,但南洋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走草》中的鲜果有蟒河、红毛丹、沙拉、茅鲁谷、木瓜、麻枝谷、榴莲、芒甲占碧兰等八种:

紫衣雪肤,甜甜微酸。我最喜欢温柔,人性近乎冷酷。

荣红毛丹,色味樱桃枝。或者云是它的同类,对野蛮人没有任何改变。

生沙拉里,蛇皮是深紫色的。细嚼慢咽,你会失去你的外貌。

酸甜苦辣,孤芳自赏,边细如水玉。醒酒两块,所以风味不错。

木瓜没有十年,只有一岁。在水晶盘子里,黄色的蜡变成了蜂蜜。

团团智谷,甘润胜梨柿。移地或能善,留核一试。

信佛箭,油腻如脂。臭的不能靠近,上瘾的只能穿衣服。

挺占碧兰的,我怕我会闲着。沈兰住的地方,我会尽力而为。

这里写的都是他在南阳品尝水果的事情,新奇有趣。除了红毛丹、木瓜、榴莲,其他五种水果的名字都和现在差不多,我猜不出是什么。但他对榴莲和类似的曼嘎扎恩碧兰敬而远之,不敢尝试。朵拉说得好:“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摩擦。需要一段时间的沟通,他们才愿意接受对方。饮食也需要时间来融入,Raja就是其中之一。”

当我站在槟城火烈鸟海滩酒店的高楼上,从窗户向外望去,远处波光粼粼,挂满了白帆。来来往往的船只中,哪一艘是载着辜鸿铭回国的?哪艘船载陈下南洋?我的眼睛模糊了...

除了辜鸿铭和陈,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虽然只在槟城逗留了几天,却对他漂泊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郁达夫抗战时期赴南洋,1938年12月28日抵达新加坡,参加《星洲日报》的编辑工作。几天后,1939年的元旦恰逢其姊妹报纸《星槟日报》在槟城创刊。郁达夫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在他的《槟城三夜》中,他写下了自己对槟城的第一印象:“听听海浪冲刷海岸的声音,看看远处的树木,银色的灯光,长长的海岸堤岸。”“居民区的房子都是曲线交织,红、白、绿、黄等颜色;灯光如水,树木如云,走在长长的堤岸上,不时吹来梦中美人呼吸的气息。这不是微风,简直是百花仙子吹着嘴向你吹出的香味。”在郁达夫眼里,依山傍水、气候温和的槟城是“东方花乡”。“生活在这个安静、祥和、整洁、舒适的小岛上,真的像做梦一样”。

梦中不知是客,香味醉人,郁达夫感叹“欢愉短暂,路漫漫其修远兮”,还要说“槟城三夜绰绰有余”,甚至夸张地说:“我会在马车里,在报馆室里,甚至每天早晨在厕所里,读这首自创的荒诞派诗,直到生命的尽头。”是什么让他如此流连忘返?我觉得不仅仅是槟城的美景。此时,郁达夫和他的妻子王映霞之间已经出现了感情裂痕,而槟城是一座浪漫的城市。据当时参与接待郁达夫的许说,郁达夫到达槟城的第一个晚上,当地记者和文化界人士林等人在槟城槟城的槟城餐厅设宴欢迎郁达夫。这家酒店不仅以槟城独特的粤菜闻名,还有出色的歌女。那天晚上坐在郁达夫旁边的歌手余娇,原籍福建。“她不仅歌唱得婉转,还喜欢阅读文学小说和诗歌。她仰慕大作家郁达夫,一连敬酒三次;郁达夫看到她脸上有两个大酒窝,漂亮可爱,连干了三大杯。我想他当时一定已经忘记了王映霞的影子;他是那么纯洁、坦率、豪迈、不做作、不做作。”当晚,玉娇陪着微醉的郁达夫回酒店休息。第二天晚上,槟城新闻文化界的人邀请,在头条路上的紫罗兰餐厅再次喝酒。郁达夫兴趣索然,因为几个陪唱不如玉娇。然后我去了槟城餐厅吃夜宵。郁达夫醉得一塌糊涂,抱住玉娇,语无伦次地说:“夏颖,你对不起我。”第三天下午,许去旅馆拜访郁达夫,并把一本王韬的《漫游记》送给他。看到玉娇还在房间里,不禁感慨“自古文人风流”。

在槟城,郁达夫不是天天喝酒,夜夜笙歌的女人。毕竟他是个作家,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学者的本色。情急之下,他搜罗旧书,与许多文学朋友畅谈文学艺术,提拔青年作家,积极推动当地文坛的健康发展。据槟城作家文子川回忆,1939年1月4日上午在旅馆拜访郁达夫时,遇到了郁达夫,他上午从一家印第安人开的旧书店回来了。他买了很多好书,说:“这些德文版的王尔德的书很便宜,每本只要两毛钱。”我也去过槟城一个印度人开的书店,想找一本马来西亚早期华文文学的集子或者期刊,但是我没有郁达夫那么幸运。双手空空什么都没发现。

在槟城文艺界举行的宴会上,郁达夫报告了中国文艺界的抗战工作,指出:“中国文艺界的近况,是抗战一年半以来,没有出什么伟大的抗战作品,而原因在于现在文艺界正在从事抗战的实际行动。目前一般文艺界已同意,能下乡的,能去敌后的,能随军的,能去海外的,不能去的,集中在重庆,协议后各奔东西。”先去了重庆,然后去了南昌,最后经福州去了南阳。“我将和我的马来亚同事们一起努力促进文学和艺术”。

郁达夫离开槟城前夕,《星洲日报》驻槟城记者采访了他对槟城的观感,以及对海外华人文艺界的印象。郁达夫对此印象深刻,他说:“槟城处处风景秀丽,治安宁静,气候舒适,是一个居住的绝佳之地。文化上,因为知识分子好像住在这里,所以南马要发展是必须的。”

在担任《星洲日报文艺》和《新槟日报文艺双周刊》编辑期间,郁达夫始终关心当地文艺界和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编辑副刊两个月,看了1000多篇投稿作品后,他在《星槟日报·文学双周刊》上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了自己看稿子的感受,指出“槟城是南洋的一个风景点,照例要有美声的作家”。但根据他收到的稿件统计表,投稿人绝大多数来自新加坡和吉隆坡,其次是太平、怡保和马六甲。还是因为刺激太少?这又是一个我解不开的哑谜。“与此同时,南阳的作家还存在着读书不多、写作不够、写作趋于‘差不多’等不足。为此,郁达夫开出了一个对症的药方,来补救这些不足:读书要养眼、养心、养口;多读,多写,多思考,多改变。郁达夫认为中国作家应该一起努力。”我是希望南洋,尤其是槟城,在华文文坛被打散后,逐渐发展成为海外文化中心。“如果郁达夫意识到了,他应该对今天槟城乃至马来西亚的文坛感到欣慰。

郁达夫也是一个爱国者,正如抗日战争时期随郁达夫流亡新加波、苏门答腊,创办进步报刊,从事抗日宣传活动的胡愈之指出:“在中国文学史上,郁达夫的名字将永远被铭刻;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将永远镌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1939年元旦从新加坡到槟城的路上,郁达夫听到汪精卫主的传闻,写了一首七言诗《2008年元旦,我去槟城公干,听到王殿主的传闻,在我的车上给朋友看》:“飞车高卧彩虹之上,草灯幽幽如梦。郭旭敢于千里辞职,忍受严寒甚至寒风。旧中国恨徐福,新南粤谣怨蒯通。复出应得,君豪子孙满江东。”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抗日救国大业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以及对中华民族必将取得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念。

在槟城风景名胜升旗山上,郁达夫面对南国秀丽风光,向北远眺,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祖国命运的忧患之心:“好山多半被云遮,北望中原路正赊。高处旗升风日淡,南天冬尽见秋花。”将近80年后我也追随诗人登上升旗山,这里风景旖旎,气候宜人,尤其是观景露台上的“爱情锁”长廊,号称全马最高海拔的“爱情锁”世界,许多热恋中的情侣在那里留下爱情的见证,一把把五颜六色写满名字和祝福语的爱情锁,在大大的英语单词LOVE前面形成一道道温馨浪漫的风景线。我不知道到升旗山旅游的中国游客在步履匆匆中,有多少人会记得当年郁达夫的这首《云雾登升旗山,菊花方开》,还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升旗山脚下的南洋机工纪念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973.html
上一篇味中药
下一篇 当规矩和文明沦落之后,文明的沦落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