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学 女性的河流内容简介(女性的河流虹影词典)

女性的河流内容简介(女性的河流虹影词典)

以母親的身份从自传体长篇《饥饿的女儿》到《好儿女花》,两本书相差十年。这十年风风雨雨,波澜起伏,经历了两场写作官司,包括法院禁长篇《K》。这两本书写自己和母亲,写原乡和逃离,想弄明白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不同的是我个人的身份发生变化,以前我是…

作为一个母亲

从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到《献给好孩子的花》,两本书相差十年。这十年经历了风风雨雨,起起落落,经历了两次写官司,包括法院封杀长k,这两本书写的是自己和妈妈,写的是家乡和逃亡,想弄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不同的是,我的个人身份变了。以前写母亲是写女儿,现在写母亲是写母亲,听者是女儿。

我以前见过我妈为我和这个家做出牺牲。作为普通女性中的一员,她成了这个时代的牺牲品。我没有想清楚,也不明白她的牺牲已经到了一定的深度。

直到我做了母亲,才深深感受到她的痛苦。

母亲悲剧的延续,最让她难以承受的,不是来自她的敌人,而是来自她的亲人。

我和我妈对待孩子还是不一样的。我的情况比我妈好多了。我没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也会减少很多与外界和家人的问题。在那些日子里,她面对的艰难险阻比我多得多,承担了一个会把她压垮的世界。我妈比我更勇敢,更无所畏惧。

母女关系

和我妈最大的一个接口就是,我妈其实从小就知道我的一生,知道我是谁,她让我疯狂的成长。

在和男人的交往中,我总是对我妈这样。在中国,我有几次差点结婚,都是和我妈对着干的,因为我妈根本不会接受这个人,我必须和这个人在一起。

母亲知道这一点。后来又包括了两姐妹和一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我妈也知道,也没说什么。

我和我妈关系的悲剧在于我们不公开解释。我妈觉得她这么说我就继续前进,我会担心我妈在这段感情中处于弱势地位。她是一个无助的母亲,什么也帮不了我。一旦她这么说,我就离她远点。

看法(或态度)一致

“母亲是盐”,出自《圣经》“地上的盐,人间的光”。母亲过世后,我才发现,她一直是我的盐,我的悲痛难以承受。

母亲不是神话。她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有笑有哭有喊有包容。当然,她也是一个传奇。在她的葬礼上,以前的同事,以前纺织厂的姐妹,几十年没有联系的人,还有对我来说完全陌生的人,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为她送行。

在重庆过了四天丧,熟人陌生人都来跟我妈告别。我看到我妈是一个很重情重义的人。和她生活过的人给我讲了我母亲的故事,像长江一样涓涓流淌。

很多年来我经常独自在房间里想念她。每次她去世,清明,春节,她生日,我生日,我都这样。今年我在伦敦,不能去她的坟前,满是遗憾。今天,清明节的前一天,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站在家乡的六号院子前。我妈走进院子大门,对我很好。她留着短发,四十多岁。她充满活力。她坐在一个房间里,像是在换鞋子或脱衣服。我走上前去,紧紧地拥抱着她。她开心地笑了。一觉醒来,她给我的快乐就是一整天。

幸存

家人给我的一个版本是,我妈晚年过得很好,不愁吃穿,儿孙满堂,以示孝顺。葬礼上得知母亲晚年捡垃圾的时候,我很震惊。家人解释说我妈有老年痴呆症。我妈是有意识的在做这样的事。她被虐待,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饥饿。她找不到人倾诉她内心的压抑,她的内心。她必须走出家门,到长江边呼吸一些新鲜空气。她去河边收垃圾,卖钱,买馒头和花卷吃。

母亲一生中有两个黑暗时期:

第一个黑暗期是她怀我的时候,1961年。那时候是三年的困难时期。她的丈夫在船上工作。因为营养不良,他吃不饱。他从船上掉到河里受了伤。他被送到医院,无法传达消息。妈妈很久没有他的消息了,很绝望。她带着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带点吃的。当时一个小伙子是他妈妈临时工作的记录员,挑沙。当别人欺负她时,他站出来帮助她。他把自己的口粮给了妈妈,自己不吃,全给了孩子。两个人相爱。母亲的生活很艰难,但心里有一点光。是这个男人的爱照亮了她。因为这点光,她才敢怀上我,生下我的私生女。

第二个黑暗时期,母亲晚年捡垃圾。第一,她在家里没有得到孩子的理解。然后她饿了,自然就去找吃的,捡垃圾。

母亲陷入了对过去的回忆,40多年过去的黑暗给了她一个对比。一个非常孤独的老人知道她的生命即将结束。她回首人生中最浪漫最激情的时期,就是回忆和我生父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克服眼前的绝望,反抗现实的黑暗,寻找出口。

我妈就这样生活了很多年,我却不知道。

母模型

我妈,忍了几十年直到80岁,再也忍不下去了。她放下一切,告诉所有人,她最爱的人是我的亲生父亲。她敢于在街上公开承认和谈论某人。这种勇气从何而来?

妈妈的误会和叛逆,那种心碎,一次次错过彼此的机会,最后妈妈去世,导致我不可原谅的遗憾。人对母亲的复杂感情是不一样的。孩子顶撞妈妈,妈妈教育你的时候唠叨个不停,你觉得妈妈很烦。对一个你不爱的人,你不会和她叛逆,也不会为难她,对她客气。相反,那个人是你绝对在乎的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母亲给你生命。无论你做什么,无论是好是坏,你都想引起她的注意。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模仿妈妈,包括我们的性格,都是妈妈决定的。我们在不断地反抗她,但我们仍在追随她的脚步。就像心理学中的母亲模型一样,你一生的努力都在印证母亲给你的道路。

作家的基本功

作为一个作家,你必须有现实能力,有张力或者想象力,这是作家的基本功。一个人物在生活中是魔鬼,你真的把他写成魔鬼?我觉得这是衡量好作家和坏作家的标准。如果你是个好作家,你会用更人性化的方式来写这个魔鬼。如果你是个二三流作家,真的会把它写成一个没有人性的魔鬼。只有心里看到的,才能成为二三流作家。如果你心里能装下一片天空空和一片海洋,你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博览群书,你才能明白写一本书是什么感觉。行万里路,见奇思怪想,领略人生百态,也是基本功。想象力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如果你是现实的,你可以写得像真的一样。如果你是虚构的,你可以为所欲为空。像画家一样,作家必须精通素描。光靠泼油漆就能成为伟大的杰森·布拉克吗?日思夜想,每个人都会,但是很难把梦想写下来。有些梦就更难记录了,比如巫山余云。

经常听到读者骂一些作家的书是垃圾。为什么是垃圾?因为他没有经过这种职业培训。有的人看完一本书就开始写,很难出版。

二十岁之前,我什么都能读,最喜欢的诗词小说,我都忘不了。因为没钱买书,就抄。我把巴尔扎克的作品和雨果的《九三年》都抄来抄去,以为都是我自己写的。当我有信心的时候,我就写它们。

但不是每个人都给我时间去抄,所以我在看书的时候都记在心里。这是一种训练,久而久之,我的大脑就变成了一个图片库。

我对细节很敏感,尤其是我的嗅觉。饭后,我会想起哪个城市,哪条街,哪些人,哪些菜,味道如何。当我经过一条街时,我会记得那里有一些灯,一些漂亮的商店和橱窗里的装饰品。好像我的脑袋就是个复印机。

我写与自己相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经历,最好用诗歌来表达,也可以作为散文来读,或者以讲故事的小说来呈现。

我不是故意做这种风格的。我的心柔软而富有诗意。本质上,我是一个诗人。当我回忆起那些与死亡有关的,或者一些精神上的死亡,一些令人震惊的事件时,我会本能地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

分散

现代世界的大量移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流动,构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当然,之前移民的后代,比如奈保尔,构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无根种族”。

“散居”一词,原是希腊语,指的是犹太人在圣经中的长期散居。犹太人作为一个“流散群体”,只能依靠自己在文化上的独立贡献。目前这种流散并不是个别民族特有的现象,几乎所有民族都有。流散是我发自内心的关心。西方大学现在都有这个系。我自己应该算是流散作家吧。反映了一种本土与外来的文化张力:相互对抗,相互渗透。

做梦技巧

我看过一本书,讲的是一种人,做梦的时候,脑子里意识到自己在做梦,梦里又在做梦,知道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这样的人把自己培养成了一种美德。

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做梦,稀里糊涂的崩溃之后就醒了,或者是被吓到之后就醒了,或者是后悔做了什么事情。别人在梦里做的事都能纠正,梦里还能再做一遍。这样的人和其他梦想家不一样。

有时候会继续以前的梦,希望有个结局,有个改变。但是,梦有自己的规律,向着自己的结局发展。

写作也是如此。小说中男主角会自己往前走。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大吃一惊,停在电脑前,充满恐惧。

精神的故乡

而不是完全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身边发生的事情,看得清楚透彻,结构上更自由。异国背景可以虚构,不需要100%准确。

在异国他乡,人们感觉漂泊不定,没有根,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石黑一雄和奈保尔写这样的小说是为了寻找自己的精神故乡。

二战后美国的一些犹太作家,如辛格、索尔·贝娄、马拉默德等。,也是这样写的。其实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人物放在外国背景中;另一种是人物与他所处的环境和赖以生存的土壤失去联系,产生一种沧桑和失落感。人们回到家乡寻找什么东西,却找不到。在其他地方更难找到人。

我用中文写作,我的作品被翻译成30种语言。我非常重视中文版,令我欣喜的是,只有中文才能让语言变得美丽。

有一次我和一个非洲女作家一起搞活动,讨论为谁写。她想真实地展示非洲妇女的生活。而我,关注的是中国的底层女性。她用英语写作,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们中国作家没有她幸运。当我们的作品在西方出版时,会有很多问题。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本身是不准确的。中国经济腾飞,政治地位上升。但在文学方面,从翻译到重审再到出版的过程至少要五年,最快也要两年。总是在排队的过程中,还是边缘的。莫言虽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英美书店不会把他的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西蒙·波伏娃很漂亮,长相几何,会穿衣打扮,重要的是思想活跃,总是滔滔不绝,刺激着身边的异性和同性。

她的《第二性》,我看了n遍。

你认为自己是什么?你把自己当成男人的附属品,那你就是。如果你把自己看成是独立的,另一半,想拥有自己的世界,那么你就会往这个方向走。

西蒙·波伏娃从头到尾都在讲女人和男人的区别,以及女人在这个世界上所分担的角色。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想起了乔治·桑。她养育了这么多有才华的男人和这么多孩子,她是一部精彩的小说。那时候她写书赚了不少钱,现在除非写网文,否则会衣食无忧。

我自己的房间

“作为一名女作家,写作至少需要两样东西:‘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年收入1500英镑。”这句影响了我一生的话,出自英国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我自己的房间》。这本书是对男权文化在文学领域的一次清算,表明了长期被父权制压抑的女性文学的存在,为女性写作找到了一个历史的支撑。

伍尔夫在第六章中写道:“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两种力量支配着一切。一种男性力量,一种女性力量。男人心目中的男人比女人好,女人心目中的女人比男人好。”她说,最正常、最舒服的情况是,当这两种力量放在一起时,我们的大脑变得肥沃,可以充分利用所有的官能。

可能纯男性大脑和纯女性大脑一样没有创造能力,是雌雄同体的。她的代表作《奥兰多传》体现了雌雄同体。

这本书让我记住了她的名字和我自己的文字。经济必须独立。

她和她的妹妹凡妮莎·贝尔是布鲁姆伯里文化精英圈的核心和灵魂,他们组成了一个沙龙。再好的男人,身边都是钢琴家、哲学家、小说家。伍尔夫认为,创造女性必须经历两次冒险:

第一次冒险,“杀死房间里的天使”,回归自我。反对社会规范和传统文化的压迫。

对于第二次冒险,我想表达自己,说出自己身体经历的真相。

这两次冒险激发了我的思考。一个作家把自己的冒险经历和每一次反思都写下来,是一种超越。一个普通读者读我的书,有了新的感悟,影响了他的人生走向,他超越了我的文字。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意义在于超越,有的人以自己的其他形式超越。

那时候的我从来没有想过,多年后我会写出一部与她息息相关的小说《K- English Lover》。

苏珊·桑塔格

苏珊·桑塔格,每次看到她的名字,我的大脑就会兴奋起来,我会想。

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笞。如果我记得这个名字,我不会放弃写作,也不会向世界妥协。尤其是她对时代和文化的批判,她的小说,她的摄影理论,确认她经验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否定她经验的方式。她毫不妥协地质疑种族主义和美国存在的问题,永远是我的镜子。

她在后院挖了一个洞,一直通到中国。这个一辈子想在中国投胎的人,一辈子反对她的国家。

她说,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但我尽量用四十八小时来对待。她说从现在开始,我要把想到的每一个该死的东西都写出来,一种长期被高雅文化浸润而产生的愚蠢自大。我的嘴巴拉肚子,但是我的打字机便秘。我不在乎它脏不脏。学习写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写下来,说自己在思考。这个借口不够好。她说,怀旧就是抛弃过去。我想念她,永远不会抛弃她。

金庸

2019年,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离开了我们。

其实他任何一部小说里的女人都是为男人服务的。他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用冷酷无情的方式剥夺女性,他笔下的女性都是受害者。

1998年,金庸邀请我去美国参加一个国际研讨会。几天后,金庸听了世界各地批评家的声音,对我的论文印象深刻,因为我批评了他的男权思想。他在会上说,虹影小姐写的论文最好。这不是有意让别人跟我翻脸吗?我看到了他小说的精髓。会后一大群人去一个地方吃饭,他坚持要我坐他的车,在那里一直和我聊小说。金庸也是一个自我批判的作家。他说他那天会修改他所有的小说。他的妻子在一旁说他已经在修改了。

小团圆

张爱玲在这本书里写了她的人生经历。她把自己不讨人喜欢、小气的一面写到了极致,让看过的人觉得她活该,没有男人会爱她,胡兰成应该离开她。

张爱玲对自己毫不留情。从文字上看,很少有人能这样写自己,表达的意义就在于此。她对母亲,对男人,对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没有面子。

中国小说家很少有这种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作家有这样冷漠的思想:一个是鲁迅,一个是张爱玲。其他作家,包括一向呼声很高的所谓作家沈从文,都有一种柔情,他们只是躲在自己所描绘的小天堂般的世界里。小团圆更像是饥饿的女儿。我也在《饥饿的女儿》中“羞辱”自己。我和我妈的关系,我的那种自己,把我的痛苦,不满,委屈都拿在一起,把自己写成一个不可爱的人。每次我跟我妈生气直到最后离开家,我妈都语重心长的跟我说话。

与《小团圆》相比,《给好孩子的花》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世界,更是一个可怕的世界,描写的是灾难过后的生活,以及如何带着创伤继续生活。写我妈每次乱世的爱,写她对我养父和生父的爱,写她受辱救人的经历。每个人都孤独无助。《给好孩子的花》对亲情的无情解构比《小团圆》走得更远。张爱玲没有从根本上认清自己和男人的关系,写胡兰成作为男人的悲剧,却不敢写他的根。像胡兰成这样的中国文人,说到底都是想依附于某个政权。他在这方面的野心大于他对女人的野心。如果他在这方面得不到,他会在另一方面寻求平衡。他把自己和女人关系的紊乱归咎于每一个女人,认为是她们的错。

博尔赫斯

多少年,多少年,博尔赫斯的诗陪伴着我,温暖着我。他是一个可以探索的迷宫,引领我走向诗歌的奥秘和故事的精心结构。很少有小说家比诗人写更多的诗,博尔赫斯是;很少有诗人比小说家写的小说多,博尔赫斯就是。

他是盲人,但他的心是明亮的。他什么也没写,什么也没写。他根本不关心我们的生活或我们的存在。但是,有的时候有东西就是没有东西,没有东西就是有东西。你根本分不清他们。博尔赫斯有脑无心。

我们都承认博尔赫斯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但他的作品有着相同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他创造的迷宫让我们思考,让我们着迷。他自己也在这个迷宫里,写不出长篇,只是走不出来。他的缺点是没有重复,没有建立在那个迷宫上的“城堡”。他和卡夫卡一样,在这方面比不上卡夫卡。

夏洛特·勃朗特

在一个寒冷的周末,我被一个人留在家里。我读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眼睛一亮,胸口怦怦直跳。原来,在世界的另一端,还有一个和我命运相似的女孩,一个在孤儿院被压迫的孤儿。原来有这样一种超越外貌、金钱、地位,达到真正的感同身受的爱情。这是我渴望的爱,一个年轻女孩梦想的爱。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许下了一个誓言,将来要和一个罗切斯特先生式的人一生相约。后来发现,这种“父女”爱情带有盲目的理想色彩,离真正的幸福还很远。

但那些日子我看她的小说,走的是简爱的路,她的思想注入了我的内心。年轻的时候,我生性倔强孤僻,自以为聪明。我无法融入周围的人,但我和她很合得来。

她的《简爱》拍了一部又一部,导演换了一个又一个。怎么拍,怎么导演,不是书给我的简爱。谁让我这么小就看呢?

艾米莉·勃朗特

看完《简爱》一年后,我读了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我泪流满面地读着,弄湿了我的手帕,看到了我挖坟的那一段。整个概念被破坏和重建。大声吼着:我要写书,这样才不会浪费来世!

有意思的是,这个妹子后来居上,她对死亡和男人的态度比她妹子的思想更永远地占有了我。

我喜欢《简爱》,也爱《呼啸山庄》。90年代初参观霍沃斯作家故居时,发现她的床都那么小,房子却很大。一个牧师住在教堂里就不会穷。一家人的孩子,都是天才,都过着清贫的生活。全镇世代以勃朗特家为食,成为著名的旅游小镇。

站在山顶上,我看着远处的山野,听着他们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她和姐姐很幸运地在当时的世界上发表了自己的小说,虽然没有姐姐的小说那么受欢迎。她一边做家务、和面、做饭或熨衣服一边写,一边在纸上写下情节。

作为一名诗人

写作之初,我是个诗人,从未停止写诗。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境界。一个诗人,他写小说,他的语言会有张力,这可能是一部好小说。小说家不写诗。他的小说在我心里会打个折扣。

为什么?

小说的结构和故事虽然不同于诗歌,但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语言是关键。一个诗人,语言有最好的质感。

在中国做诗人其实很难。

文革后,诗歌备受推崇。如果你是一个诗人,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受到欢迎,搭车,住在陌生人家里,因为诗歌找到朋友。

八十年代,我以诗为生。我出版一首诗的时候,稿费可以维持一个月。

如果你现在是诗人,一定被很多人看不起。诗人不能靠出版诗歌生存。在英国也是这样,我经常遇到一些人,问对方是做什么的。如果你写小说,对方会问你写的是什么类型的小说。如果不是畅销书,对方会看不起你。如果你说你是一个诗人,在对方眼里你是一个穷人。诗人是穷人的同义词。

今天的中国也是如此。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大量的诗人涌现和存在,并从未放弃诗歌。诗歌有其顽强的力量和永恒性,让读者热血沸腾。我经常把诗歌的语言放在我的小说里。对我来说,诗歌就像我的血肉,小说只是我的外表。小说填补不了心中的空白,只有诗。用一首诗空把我挂在天上,看着这个悲惨的世界,用小说的形式讲出来。

读这首诗

首先,我看着那些字,排列组合刚好进入我的心里,心里一动。

读到李商隐的诗,我立刻心酸,眼泪掉了下来。我读诗,这是第一步。如果这首诗不错,我就去了解一下诗人的背景,弄清楚他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诗。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往往在你不开心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某一首诗的某一句跳进你的心里,你就可以把这首诗再找出来再读一遍,让它深入你的内心。想想这个诗人的一生,他(她)在爱情上的问题,他(她)当年有过怎样的奇遇,怎样度过最艰难的时光,然后想,我迟早会死。眼前的一切值得我去对待吗?

我相信,最终,你会面对一切,承受一切,让生活继续下去。

其实每个人都是诗人。这种四步读诗法对大多数人都有用。但有些人不是这样的。当他们看到一首诗,他们开始写诗。他们只为写诗而写诗,从不读别人的诗。这样的诗人永远无法进步。

诗意

我的心很柔软,很有诗意。当我回忆起那些与死亡有关的,或者一些精神上的死亡,一些令人震惊的事件时,我会本能地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

有些人写诗是拿起一本诗集照着做。我写诗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和想象,根本不需要别人的书。我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操纵。我只是记录。过几天再看这些诗,我会惊叹不已。是我写的吗?

这几天看着外面的路,又黑又湿,天气又短,脑子里总是蹦出一些句子。太晚了,脚步声太轻,有些手指在弹,那道光正在出现进入我,像一个醉汉。

我看着远处的泰晤士河。今天没有一个孤独的灵魂漂浮在它上面。我希望!

对我来说,诗歌是黑暗世界中的一盏灯。如果让我给自己一个名字或头衔,那就是我是一个诗人,一个漂泊者,一个中国人。

只有诗歌

自上一本诗集在国内出版,已经过去多年,这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最大伤心事是我的母亲走了,我写了长篇《好儿女花》纪念她;最大喜事,是我的女儿来了,我写了《小小姑娘》,讲给她听我童年的故事。又给她写了六本书,出版时都在扉页上题写了她的名字。看着女儿,想着母亲,我是一个夹在生与死之间的人,太多的空白跨过时间与悲伤袭击我,小说不能填充心里的空白,只有诗。大多诗写于这期间,几乎是这段生活的写照,你也可以称是经验,它来自我的生活,我对身处的世界的反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100.html
上一篇女性成长词典、剧情补叙及反童话叙述(评论)方维保
下一篇 西区动物园(中篇小说),有关动物园小说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