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学 杜牧诗《山行》原文

杜牧诗《山行》原文

黄天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在我国,凡是读过《古文观止》的人,都会对其中收入的《阿房宫赋》一文叹为观止。它开头四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吐气如虹,震古烁今。在铺排阿房宫…

黄天骥

离寒山远,石径斜,人在白云生。

停车爱上枫树晚,霜叶开二月。

—杜牧《走在山上》

在我国,凡是读过《中国古代文学管窥》的人,都会对由此而得的《阿房宫赋》一文惊叹不已。开头是四句话:“六王毕,四海为一,蜀,阿芳出。”呼吸如虹,撼古撼今。文章在铺陈了阿房宫的富丽堂皇,揭露了秦始皇的荒淫奢侈之后,以“秦人,秦人,非天下也!”“秦人不知所措自哀,后人为之哀,后人为之哀却不吸取教训,后人为之哀!”这场讨论是彻底的,令人震惊和发人深省的。而这篇流传千古的文章是杜牧写的,当时才二十三岁!

杜牧不仅文章写得好,诗歌创作也绝佳。在诗坛上,人们常把“诗圣”杜甫和他列在一起,称为“大杜小杜”。这并非由于杜牧沾了与杜甫同姓的光,而是因为他的诗作确实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倾慕杜甫,也写过一些关心人民疾苦批判社会窳败的诗章。但若就创作的风格而言,他和杜甫相距很远,倒是和具有浪漫精神的“诗仙”李白颇有接近的地方。正如管世铭所说:“杜紫微(牧)天才横逸,有太白之风。”但李白的诗,写得豪迈天纵;杜牧的诗,则写得英气逼人。李白的诗,可以浮想联翩,升天入海;杜牧的诗,则脚踏实地,气韵俊爽,却又想象奇崛,能发人之所未发。刘熙载说:“其诗雄姿英发,细读杜牧,人如其诗,个性张扬,如鹤舞长空,俊朗飘逸。”(《艺概》卷二)特别是在晚唐诗风淫靡的大环境中,杜牧独树一帜,更让历代的读者刮目相看。就对诗歌体裁的掌握而言,杜牧以绝句写得最好,上引的《山行》,正是在他所写的七绝中脍炙人口的一篇。

杜牧不仅文章写得好,诗也写得极好。在诗歌领域,“诗圣”杜甫常与他并列为“大都小都”。这并不是因为杜牧和杜甫同姓,而是因为他的诗确实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崇拜杜甫,写了一些关心人民疾苦、批判社会失败的诗。但就写作风格而言,他与杜甫相去甚远,而与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颇为接近。正如关世明所说,“杜(牧)是一个带着白风的天才。”但是,李白的诗是豪迈的。杜牧的诗是豪迈的。李白的诗可以想象,升上大海;杜牧的诗脚踏实地,韵味十足,但富于想象,不发表。刘熙载说:“他的诗雄壮豪迈。细读杜牧,人如其诗,个性张扬,如一鹤舞龙空,潇洒飘逸。”(《艺术概论》第二卷)尤其是晚唐时期,杜牧独树一帜,令历代读者刮目相看。就诗歌体裁的掌握而言,杜牧写的绝句最好,引用的《走在山上》是他写的最好的七句之一。

《走在山上》是一首描写秋山景色的山水诗。如何写山水诗是一个值得人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我们知道,因爱而生是诗歌创作的本质。感情是主观的,也就是所谓的“感情由心生”。而感情的产生是与客观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触动了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也就是所谓的“触景生情”。当作者需要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或阐述自己的思想时,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事物的具体形象来入目入脑,将情、理、景作为审美客体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审美受体对审美主体的认知。否则,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就会显得空空洞,成为概念化的抽象口号,变得和魏晋“玄言诗”、僧诗一样乏味。

因此,中国古代的批评家提醒诗人,要注意心中的感情与眼中的景物融为一体,即所谓“情景交融”。这就是作者的主观世界在创作中如何与客观世界融合的问题。风景,当然是客观存在的。诗人在创作中要描写生活中看到的风景时,还必须注意自己对风景的态度和感受,才能达到打动读者的效果。同时他描写的景物也要具体,是读者能感受到的动作或形象,否则不可能得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关于如何创作山水诗的问题,王昌龄早在《诗品》中就说过:“凡物必好,既有景,又有意。”后来宋代诗人姜夔也在道士白石的诗中说“意中有景,景中有意”。明代诗人谢榛在四句诗中说得更清楚:“一夫情景相触成诗,此作家常如此。”谢榛所谓的“作家的习惯”表明,这应该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话虽如此,并不是每个诗人都充分注意。翻开历代诗人的作品,有很多为了写景而写景的现象。

杜牧的《山行》里满是风景,却充满了爱。我们来看看杜牧是如何在山水描写中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杜牧的《走在山上》,短短四句话,无非就是他作为“驴友”走在山上看到的风景。从诗中“枫林”“霜叶”等词来看,可见他写的是秋天的山景。秋天,天气萧瑟寒冷,于是宋玉悲秋,一开口就说:“悲,秋是怒!”贾岛《忆河上史》云:“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人们还朗诵《秋风秋雨使人悲伤》这首诗。总之,秋天给人的感觉是寒冷和孤独。

但是杜牧对秋天的态度和很多人不一样。他曾说:“溪光初清,秋为清华。”又曰:“酷暑去酷吏,秋风来故人。”甚至他的另一首著名的诗“九日登高”的第一句话“江楚飞”,也使秋天变得如此宁静和美丽。似乎他一直对临近寒冬的秋天充满了热爱。所以《山行》是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秋山观。

《走在山上》第一句“寒山石径斜”,他就提到了山和石径,直接点出了《走在山上》的标题。“远上”是指山路长,也表示山很远很深,但不一定是形容山高。从他平稳的语气中,他说出了“远上”这个词。可以看出,从远处落下的墨水更多。至于诗人是否要去这远山?或者只是在路上看到远处的山,都无所谓。他只是想给读者一个大局感。

“寒山”指秋天的山。这时,远处的山上有一股寒意。但是,杜牧表达“寒山”并不代表山的荒凉。的确,在秋天的山上,有些树已经落叶,但像松柏这样的树更绿。这里,杜牧指出“寒”字,而不是“远上苍山”,是因为“苍山”二字适用于任何时候对山的表达。而“寒山”是带有秋天的特定的山,与下面的“晚”、“霜”、“枫林”都有关系。而且,山无所谓“冷”也无所谓“暖”。作者把人们对秋天的感受融入到山景之中,也让读者体会到了远山的韵味,那就是凉风,那种轻空的精神。

“斜石径”,石径,意思是这条山路是石头铺成的,不是普通的黄泥路,没有飞尘。静静躺着的白石路,看起来干净舒适。“斜”指的是路的姿态,斜而平缓地弯向深山。在这里,诗人强调了石径的倾斜,与登山的状态相呼应。也说明这里的山是平缓向上的,不是高而险恶的,所以还是可以行驶的。

《白云生有一家》,有些版本的“生”是“深”的。我觉得这里用“生”字更有神韵,因为无法确定哪个版本先出,哪个版本后出。

要知道,白云升起的地方,一定是在大山深处,所以“白云生”其实就是“白云深处”的意思。此外,“升”是一个动词,白云在大山深处的冉冉升起,所以整个画面是动态的。

在我国,画家常用破云破脊的手法。如果他们画深山峻岭,只要在山腰或山谷上留下空白色,观者自然会联想到这里的云,以及或高或深的山。当然,屏幕上留下的那块空白纯属虚构,但却能让观众“看到”云的实体。传统的诗歌写作技巧与绘画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维在诗中说:“云,当我回首时,就在我身后;雾,当我进入时,就不见了。”(钟南山)“这条河超越了天地,那里山的颜色是和不是。”(韩江潘麟)也用想象中的云来表现山的深远。杜牧说白云在大山深处诞生,空房间也是虚拟写作留出的,供读者想象。

“别人”是指这座山并不贫瘠,也与第一句话中的“石径”有关。有石径,说明山上有人来往。路上有人走,也有人走。这座山人气旺,有生意,不死人。可见这秋山与其说是荒凉,不如说是幽僻。

以上两句话,是诗人在山路上看到的景象。它们写得自然流畅,但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如果写得流畅,很难说它有什么出众之处。但是第三句出现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

过去,评论家们非常重视绝句的转折。一般来说,转折从第三句开始。元代杨载说:“绝句之法,宜雍容,宜简,宜句绝,宜无穷,以三句为主,四句为念。”他补充道,“机智改变的时间都在第三句话里。这里改得好,第四句就如逆水行舟。”这是有道理的。因为绝句比较短,所以应该只着重表达一件事和一件事。作者对事物的观察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这里到那里的过程。所以绝句的意象也应该是流动的,发展变化的。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感受到它是否有丰富的内涵。

一般来说,绝句往往包括两组意象。一两句属于一派,三四句属于另一派。在图像之间,存在着如何关联和如何改变的问题。人们注意到,批评家说绝句的第三句需要转折,这是处理意象关系的一种方式。应该和第一组图像有关系,如果没有,就互相分开。再换。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有同有异。所以绝句的第三句往往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人们常说,事物的发展有几个阶段,即矛盾的开始、发展、变化和结束。绝句第三句正好处于矛盾变化的重要阶段,所以很重要。显然,前人对文学作品结构的认识是符合事物矛盾发展的辩证过程的。

杜牧“走在山上”的第三句,在全诗的转折处。首先,最后两句,杜牧写的是他想“去寒山”,第三句,他想“停”。这说明他,一个旅行者,是坐汽车旅行的。写在眼前的风景,是在车上走着看的。但是在他面前有一片枫林。他觉得山上的风景太美了,不想离开,于是停下了车。这种语言趋势显然是随着诗人行动的变化而突然发生的转折。

其次是《坐在爱里》。很多人把“坐”理解为“因”或“因”。“坐在爱里”意味着爱。这种说法当然可以用“坐”作为连词,也是一种通俗的解释方法。

但是,我觉得,“坐”更多的可以看作是诗人把它当动词用?说明这位旅人停车后,并没有站着看风景,也没有在路边徘徊,只是简单地坐下来,舒服地欣赏枫叶。然后诗人又写了“爱”字,表示不是走累了,需要休息,而是因为很喜欢这里的风景。如果这一点能够成立,那么这首诗的节奏就会变成“驻足而坐,晚爱林峰”。“坐”和“爱”是动词。

如果把“坐”作连接词用,我总觉得颇为生涩。若按此说,杜牧在这一句完全可以写为“停车因爱枫林晚”,或“停车为爱”“停车特爱”之类,怎么会使用“坐爱”一词?当然,乐府《陌上桑》也出现过“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的句子。这里的“坐”字,固然可作“因”解,更可以作“怪罪”“坐罪”解。若作后者,这“坐”字便不是连接词,而是动词了。因此,我认为“停车坐爱”的“坐”和“爱”均是动词,应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用“坐”做连词,我总觉得比较生涩。据此,杜牧的这句话可以写成“在林峰为爱停车”、“为爱停车”、“为爱停车”。他怎么会用“为爱而坐”这个词呢?当然,乐府的《尚墨桑》也有“回来互相埋怨,却坐看罗浮”的句子。这里的“坐”字当然可以作为“因”解,也可以作为“咎”和“坐罪”解。如果用后者,“坐”这个词不是连词,而是动词。所以我觉得“停车坐爱”的“坐”和“爱”是动词,应该可以接受。

当然,一般来说,七言诗的句式多采用前四后三的节奏。如果把“坐”作为动词,句子的节奏就变成了前三后四,也就是把“停下来坐为爱,晚爱枫树”这句话改成了“停下来坐为爱,晚爱枫树”。有点拗口,但是杜牧经常故意做出无视格律的样子。沈德潜说:“晚唐诗歌如此柔软,牧之却用它的僵硬纠正了它。”杨慎还说,杜牧“性情诗的特点是拙以正时弊”(《圣安诗话》)。的确,就像杜牧名篇《九日登高》的第七句:“自古必有此路。”喜欢早雁的第七句:“潇湘缺人不累。”其中“来”和“如”,“向”和“任”都是不符合的。杜牧不知道节奏吗?当然不是,这只是他有意改变句子的节奏,让作品的韵味显得“粗犷”。我觉得在《山行》第三句中,他把“坐”和“爱”都用成了动词,既以“停”、“坐”、“爱”三个连续的动作表现了对景物的浓厚兴趣,又在第三句转折处突然改变了语言节奏。这就像一个作曲家在处理一段音乐。当每小节四拍平滑移动时,突然变为每小节三拍,从而收到陡变的艺术效果。

杜牧喜欢这里什么样的风景?这句话最后三个字的回应是:“晚在枫树林。”

请注意“枫林晚”这个词也包含三个意思。首先,他喜欢枫树。枫树和其他树不一样。秋天,树叶变红了。其次,诗人强调自己热爱《枫林》。一棵树本身并不能形成一片森林。他看到山上的枫树,连成一大片。这气势真的可以用漫山遍野来形容,远远不是只看到一棵树半。他又说“晚”,当然指的是晚上,否则这里只会一片漆黑,看到枫树或者其他树林都无所谓。傍晚夕阳斜照,或红云如火。当阳光照耀在红色的枫林上,它变得越来越美丽。同时强调“晚”也说明他有多喜欢这里的风景。由于晚上要徒步旅行,我们本该匆匆赶路,但诗人却停下来坐下,忘记了时间,不肯离去。由此可见,这首诗的七个字包含了多重含义,言简意赅。

然而,前三句虽然流畅自然,却只是“徒步”的过程。如果没有第四句,那么这首诗的意义仍然只是一般。到了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就出来了。

在这句话里,诗人说的是“红宇”,和说的是“红茹”不一样。意思是:这片枫林比二月红花更红更美。按说,二月的红花已经足够漂亮了。白居易曾说“日出江中红花胜火”。为什么杜牧说秋天的枫叶比二月的花更红更漂亮?春天的花,只有几朵红花,而枫树,全是红的,甚至整个秋天的山都是红的。这壮丽的景色让观者的灵魂为之动容。

但杜牧下面的“霜叶”二字,我们更要注意。他强调枫叶只有经过风霜才变红;霜越冷,就会越红。不像春花那样娇嫩,经不起风吹雨打。它比二月的春花更有生命力。在诗人的眼前,枫林明亮而顽强,红得让他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用这最后一句很美的话,前三句写白石小路,白云缭绕,山上的茅屋。夕阳斜照,成为秋山的背景和底色。它们起到了将枫树映红如火的作用。如此一来,景色以红白为背景,有主有从,让读者感受到更多秋山的枫林美景。他们也看到了作者“登山”的快感和激动的心情。

就这首诗的意境来说,杜牧的眼睛好像在拍电影。在诗的第一句,他先对远山进行了一个全景的递进空镜头;第二句话是镜头侧向移动,变成了逐渐后退的全景空镜头;第三句镜头突然往前推,出现了人物在枫林前移动的中间场景;然后第四句,镜头移近了,对着红色的枫叶,拍了一个大特写。于是,杜牧在山中徒步时看到的一切景象,都被捕捉在流畅起伏中。

毫无疑问,《山行》讲的都是风景,但作者选择什么角度看风景,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一定和他的内心感受有关。杜牧爱的不是普通的枫树,而是经过秋天“霜”的洗礼,变得更红更美的枫叶。其实这是他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映;但他并没有因为风霜的命运而气馁,反而更加优秀,他用顽强的精神让自己更加辉煌华丽。他对霜叶的赞美也是他乐观人生态度的一种表现。所以刘永济先生说“霜叶胜花,常人难以分辨。一旦诗人讲出来,就会流传千百人。”有了这句话,全诗仿佛飞了起来,让人神清气爽。

老实说,黄昏时分,景色暗淡,很容易触发人们产生惆怅迷惘的情绪,所以李商隐叹息“夕阳无限好”,可惜“只是近黄昏”。他还写道:“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孤荷听雨声。”(《宿洛氏亭》)在李商隐笔下的秋天,是一片凄清的景象。又像宋代词人秦观,写黄昏时便说“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元代的散曲家马致远,更写过《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们同样都把秋天黄昏的景色,写得凄迷欲绝。如果把杜牧的《山行》和秦观等人的诗词作一比较,那么无论从杜牧取景的角度,还是从他所写的秋天黄昏的画面,都可以看到他这首诗贯穿着爽朗豪俊的韵味。这一点,清代黄叔灿所辑的《唐诗笺注》提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真名句。诗写山行,景色幽邃,而致也豪荡。”所谓“致”,就是志趣、感情的问题。不错,杜牧写的是一首风景诗,但又贯穿着他自己对生活特有的认识和情感,它确是一首情景交融的风景诗。

说实在的,黄昏时分,景色昏黄,容易引发人的忧郁和迷茫,所以李商隐感叹“重见阳光,万世荣光”,可惜“被即将到来的黑夜埋没”。他还写道:“秋阴留霜晚飞,独留荷花听雨。”李商隐笔下的秋天是一派悲凉景象。再比如宋代诗人秦观。黄昏写作时,他说“斜阳外,西寒鸦数点,流水绕孤寨”。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甚至写过《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啼昏,小桥流水人,古道西疏。夕阳西下,肠断人在天涯。”他们还写了秋天黄昏的景色。如果将杜牧的《走在山上》与秦观等人的诗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杜牧的这首诗,无论是从杜牧的取景角度,还是从他所写的秋暮画面来看,都贯穿着明快、豪放、俊朗的神韵。这一点在清代黄树灿编的《唐诗注疏》中有所提及:“霜叶开二月,名句。在山上写一首诗,风景清幽,却也奢华。”所谓“要”,就是利益和感情的问题。没错,杜牧写的是一首山水诗,但却贯穿着他自己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情感。的确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山水诗。

和春天的天气相比,真的很冷。杜牧不是也叫秋山“寒山”吗?枫树灿烂也是事实。但在秋天和春天,红花和枫树各有各的美和红。为什么杜牧强调霜花枫树比春天的红花更红,说明他更喜欢寒风中的枫树?这涉及到诗人创作的主观情感、晚唐诗风等一系列问题。

公元803年,杜牧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祖父杜佑是宰相。优越的出生条件使他读诗读书,才华出众。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老杜”有过“使风俗再纯洁”的梦想,而“小杜”也有过一个宏大的愿望:“我这辈子要用五色来补我的衣服。”他知道晚唐的封建制度有很多弊端,愿意发挥自己“补天”的能力。的确,他不同于一般只会舞文弄墨的诗人。他年轻时继承了杜佑的政治才能,喜欢谈政治、谈兵,写出了《罪言》、《守论》、《战论》等谋略。他还专门研究孙子兵法,注释了《孙子兵法》十三篇。他认识到了枪杆子和政权的关系:“相信国家的人,军人最伟大。”(孙子胥注)从《阿房宫赋》中,人们可以看出他眼光的宏大和深邃。攻打藩镇时,他给了李德裕一个作战策略。据《旧唐书·杜牧传》记载,“牧丞相写军务...李德裕称之为。”所以《唐嫣言》也记载了吴武灵对杜牧的评价,说他是“真王佐才”,不同凡响。

在唐宪宗时代,中央政府在镇压缓冲区分裂势力的斗争中取得了几次胜利。很多人未能看清唐朝衰落的本质,于是对政局产生了一种期待的欲望,认为会有“死灰复燃”之势。按晁的评论,“田园之情是文学之事,刚正不阿,敢谈大事,指陈立之病。”这一阶段,杜牧在政治机构中得到了上峰的重视,于是这位青年才俊被一些幻想冲昏了头脑,对政局和自己的政治前途充满了乐观。作为一首诗,它让人觉得他充满了英俊潇洒的气息。敖陶孙《尧翁诗评》中说:“杜牧诗如铜丸,马在坡上。”就像《走在山上》这首诗,在跌宕起伏中,一气呵成地展现了一个奇妙的场景。

杜牧高傲开朗。尽管他在41岁时被牛莉的党争降级,但他并不在乎自己的政治失败。他甚至写出了“忽发狂惊屋,两行粉粉一会儿又回去”“十年一次梦扬州,得青楼薄幸之名”等诗句,看似浪漫奔放。他对生活仍然充满大胆和乐观的情绪。在《走在山上》中,他认为秋天山上经历过风霜的枫叶比春天的花更红更漂亮,这让他更加陶醉。也透露出他经历过艰苦的生活,并不为贫穷而叹息,但仍对未来充满期待。

杜牧的思想是复杂的。他被现实的虚幻所迷惑,寄希望于唐朝的兴盛,却对没落的世界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感叹“商界女强人不知亡国之恨,仍隔河唱后院花”,希望改变社会日益沉沦的趋势,以及诗坛颓废浮华的创作倾向。赵翼说:“杜牧的诗怕平淡无力,所以用词必陡,立意必奇,多有推翻,无一公允正确。”这个判断是准确的。杜牧的诗往往意在改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旨在变革创新;在节奏和韵律的运用上,在流畅中有意出现奇怪的和弦,使作品显得奇特非凡,使作品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诗歌创作的立意上,他常常惊喜连连。他像写项羽的失败一样,反驳人们“楚汉相争”的观点,说“江东人才辈出,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阁)。再比如“东风不合周郎,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完全颠覆了赤壁之战中的人。这些奇特的翻案作品,正是他奇特而粗犷的构思的表达。我们说过,《走在山上》这首诗是秋枫和春华写的,两个人本来就各有各的美。而杜牧却毫不犹豫地用流畅的笔调写出了秋山的景色,然后文风突然转向,出人意料地强调霜叶之美,压倒了春华。所有这些表现,不过是杜牧奇思妙想,试图在晚唐诗歌平庸堕落的大趋势下,纠正时代之弊,扭转甘昆。

到了唐代,韩愈等人大力提倡儒学,这股思潮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即使是韩愈本人,包括深受其思想影响的杜牧,在诗歌创作中也都有追求个性的意向。诗坛追求创作个性的倾向实质上也是当时人们思想情感矛盾的复杂表现,是某些诗人在专制压迫环境下对人性追求的反映。所以,在诗坛普遍萧条的晚唐,杜那种冷峻粗犷的诗风脱颖而出,犹如夕阳中的一缕曙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139.html
上一篇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
下一篇 游戏不是做,而是人的感情的思想,谁提出的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