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三农 蓝色答卷

蓝色答卷

曾诗淇我国远洋渔业是具有战略性质的重要产业,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远洋渔船常年在广袤的大洋深处,对丰富国内市场供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介绍,“十三五…

曾石齐

中国远洋渔业是具有战略性质的重要产业,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远洋渔船常年位于辽阔的海洋,对丰富国内市场供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部渔业渔政司司长刘新忠表示,“十三五”以来,我国远洋渔业有序发展,成效显著。远洋渔船和远洋渔业企业数量基本稳定,捕捞产值和回运比重稳步提升,“十三五”目标全面完成;远洋水产品供需格局不断优化,“中国远洋鱿鱼指数”发布,国内外多个远洋渔业基地获批,初步形成重点区域产业集群;大量更新专业化渔船,首次自主设计建造专业南极磷虾捕捞加工渔船;修订《远洋渔业管理条例》,实施更完善、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完善以捕捞技术、资源调查与勘探、无边情预报、渔具研发、水产品加工等为核心的科技支撑体系。为主要内容,构建海洋渔业数据收集和国际接轨的研究平台;参与八个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事务,尝试独立休渔公海,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扩大双边合作。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远洋渔业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为“十四五”打下了坚实基础。

健康发展和有效的产业集聚

海洋渔业是中国“走出去”的先行者和先行者。

1985年3月10日,中国水产总公司13艘渔船、223名船员组成的远洋捕捞船队从福建马尾起航,远航千里,奔赴非洲。接着,又与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等西非国家展开远洋渔业合作,实现了中国远洋渔业的“零”突破。

30多年来,中国远洋渔业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道路,现已成为世界远洋渔业大国之一。

中国远洋渔业虽然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但发展势头丝毫不落下风。1994年,中国近海捕捞产量仅为69万吨;到2018年,我国远洋渔业总产量和产值将分别达到225.75万吨和2627.3万元,远洋渔船将超过2600艘。总体船队规模和近海捕捞产量居世界前列。

据悉,中国远洋船队的主要捕捞品种为金枪鱼、鱿鱼等。中国公海鱿鱼捕捞船队、鱿鱼产量、金枪鱼延绳钓渔船、专业秋刀鱼船均居世界前列。

最值得一提的是鱿鱼钓。1989年以来,中国远洋船队成功开发日本海渔场,实现了近海鱿鱼捕捞业的“零突破”。2018年,中国鱿鱼产量超过52万吨,占全球公海鱿鱼总渔获量的20%。这也是中国连续第九年在公海鱿鱼产量上位居世界第一。

福建省是中国远洋渔业的发源地。目前,全省企业平均拥有渔船数量居全国首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州鸿隆、福州鸿东、平潭远洋等龙头企业直接控制了国内外大型远洋捕捞船队和远洋渔业基地,走多元化、规模化经营之路,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供销运产业链。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据统计,2020年,福建省克服渔业资源波动、国际政治经济、市场动荡、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全省远洋渔业产量达到60.8万吨,产值49.8亿元,运回国内的36.8万吨产量分别比2015年增长91.2%、58.1%和132.2%。船舶数量、总产量、产值均创历史新高。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远洋捕捞总产量达到255万吨,捕捞产值295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总产值超过1400亿元。其中,舟山拥有中国第一个获批的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远洋鱿鱼生产基地、产品集散地和主要加工区,形成了远洋渔业产业集聚区。

2022年元旦前夕,“远洋自捕水产品进重庆”专场推介会成功举办。这是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在长沙、广州、武汉、合肥、Xi安等地举办的“远洋自捕水产品进内陆活动”的年终收官之作,为消费者奉上一场远洋自捕水产品盛宴。

强化产业质量,促进转型升级。

虽然我国是远洋渔业大国,但在远洋渔业装备方面,我国与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严重影响了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我国远洋渔船改造升级,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中大型渔船比重明显增加,远洋渔船整体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一支现代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远洋渔船船队初具规模。在严格控制渔船数量的基础上,大力实施老旧渔船改造建设,首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专业南极磷虾渔船建成下水。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一批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渔船、金枪鱼围网渔船和秋刀鱼炮艇已经投产。作业方式从单底拖网发展到大型拖网、大型围网、大型延绳钓等。形成了集海洋捕捞、远洋加工和供应运输、基地配套服务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现代远洋渔业生产体系。

2019年,中国首次发布中国大洋鱿鱼指数,建设中国大洋鱿鱼交易中心,着力打造优势鱿鱼产业。同时,要努力开拓国内金枪鱼市场,提高金枪鱼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批准浙江舟山、福建福州(连江)、山东荣成建设3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4个境外综合基地。推动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发展,远洋渔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至此,全产业链建设初见成效。

“十三五”期间,山东省抓住远洋渔船改造政策机遇,完成125艘老旧渔船改造,10年内渔船比例提高到85%以上。渔船的安全性和续航能力大大提高,先进的资源探测设备、环保渔具和高效作业捕捞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单船的生产力和综合效益。

“十三五”以来,福建省更新改造远洋渔船200多艘,新船占福建省船队总规模的33%。作业类型涵盖围网、拖网、公海鱿鱼捕捞、秋刀鱼复种、流刺网、定置网、延绳钓、网箱捕捞、辅助船等。大吨位、大功率的新建渔船日益增多,先进的渔业导航设备的配备,大大提高了全省远洋渔船的装备水平。

2021年,我国将继续完善远洋渔船船位监控系统,推广远程视频监控和电子捕捞日志,加快支持7个远洋渔业基地建设,促进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发展,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拓展合作领域,履行国际义务。

中国远洋渔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业范围不断扩大,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从近海到公海,再到深蓝。船队已遍布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周边40多个国家的海域和南极公海。

2019年,农业农村部召开中国南太平洋岛国农业部长会议和渔业合作论坛并签署《楠迪宣言》。积极推动与基里巴斯、所罗门加强渔业合作。先后与伊朗、斐济、桑给巴尔、瓦努阿图、塞拉利昂等1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渔业合作协议或备忘录。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加入《南印度洋渔业协定》,积极参与8个政府间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谈判磋商,维护我国远洋渔业合法权益。2019年,农业农村部举办了中国南太平洋岛国农业部长会议和渔业合作论坛,并签署了《纳迪宣言》。积极推进与基里巴斯和所罗门群岛的渔业合作。先后与伊朗、斐济、桑给巴尔、瓦努阿图、塞拉里昂等“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签署了渔业合作协议或备忘录。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正式加入《南印度洋渔业协定》,积极参与8个政府间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谈判磋商,维护了中国远洋渔业的合法权益。

为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 2020年我国首次在公海部分区域实施自主休渔,主动履行国际义务,养护公海渔业资源。成立远洋渔业国际履约研究中心,建立远洋渔业国际履约队伍,对口跟踪落实相关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履约事务,及时将相关区域渔业养护管理措施转化为国内管理规定,履行负责任国家义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8095.html
上一篇“十四五”远洋渔业发展蓝图绘就
下一篇 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