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三农 方红:回大山“玩转”木制品

方红:回大山“玩转”木制品

王海涵 王磊 汪涛“用18年时间走出了这片大山,决定回来,只用了几天时间。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奋斗,已经有7年。”这是安徽省岳西县响肠镇返乡创业青年方红的真实经历。一身休闲装、常年扎着马尾辫的方红不爱化妆,但对工艺品的“打扮”却精益求精。老…

王王涛

“我花了18年才走出这座大山,决定回来。只花了几天时间。我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扎根已经七年了。”这是从安徽岳西县向场镇返乡创业青年方弘的真实经历。

常年穿着休闲装、扎着马尾辫的方弘不喜欢化妆,但在“打扮”手工艺品方面却精益求精。

他的家乡乡长镇,不仅有柳条,还有茶枝、桑枝、瓜藤、秸秆等农作物。方弘回到家乡创业,将这些原材料制作成精美的手工艺品,销往国内外市场。

“利用好家乡的自然资源,既能圆我的创业梦,又能帮乡亲们在家挣钱。”方弘说。

从大城市的老师到山里的泥瓦匠。

商务英语专业的方弘毕业后在上海的一所国际学校担任英语教师。2013年,她去广州出差。这时,在第114届广交会期间,出于好奇,方弘前去参观。她发现木制工艺品在世界上有着广阔的市场,从橱柜、家具到垃圾桶、花篮,都很精致实用。方弘还发现,这些手工艺品大多由柳条和藤条制成,她家族中的祖先是泥瓦匠。看着长辈们从小就编筐、编筐、编农具,她心里嘀咕:“这料子太单一了吧?家乡的原料比这丰富多了。”

2014年初,方弘回到家乡创办了安徽红方工艺品有限公司,第一次创业的艰辛让方弘记忆深刻。“哪些原料量大,哪些种类适合编织,如何区分材质?如何控制烘干脱脂的热量和温度?这些都必须考虑在内。”她坦言,原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打磨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难点。

为了找到最独特合适的原料,方弘翻山越岭,咨询林业专家,亲手采集实验品。最后,她发现山苍子韧性好,是编织工艺品的好材料。合欢花的花心呈深褐色,可作为工艺品的装饰。

“在我眼里,稻草、茭白秸秆、泡桐、玉米包膜都是不可多得的原料。”方弘发现,香场镇每年的新林抚育和茶桑修剪都能变废为宝。

创业之初,她跟着有20多年经验的老木匠、泥瓦匠学习他们的坚韧,也把年轻人的理念和思维传递给他们,把产品技术分解,互相“磨合”。

她从安徽省阜阳市请来柳编师傅,从设计、用料到原材料的脱脂、制作、风干,陪着他一点一点打磨。

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每一份订单都来之不易。

成品做好之后,要考虑怎么卖。英语专业毕业后,她敏锐地意识到中国手工艺品在海外更受欢迎,于是她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手工艺品,方弘第一时间想到了广交会这个平台。

“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带了100多种产品去广州。前三天没人来打听。”方弘当时有点焦虑,于是她硬着头皮,主动询问与会的外国客商。这才知道自己的产品款式在国外已经“过时”了。经过一番交谈,商家说:“如果你们公司能在我们的企业网站上制作产品,并保证质量,下一季的订单就给你们做了。”

于是,方弘带着她的设计团队按照图纸打样,经过40多天的13次修改,终于拿到了那家公司的订单。

赚到第一桶金也让方弘逐渐摸清了外贸出口的全过程。她研究和了解产品渠道和消费者需求,专门组建设计和销售团队,根据国外市场的需求引入时尚的设计理念。

2014年秋,她又接了一笔247万美元的订单。

手工艺品对外贸易在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细节。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方弘公司的产品订单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有时候为了赶工期,节约成本,公司盲目求快,公司在质量控制上有问题。

木制工艺品最怕雨淋、霉变、虫蛀。所以在加工上,对脱脂等加工程序要求严格,再加上国际贸易路途遥远,时间长,带来很多不可控因素,工艺品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有一次,由于集装箱顶部漏雨,一箱产品大部分发霉受潮,运到德国就卖不出去了。“为了补货,我们所有人在厂里吃住了30多天终于又把货补上了。”这也给了方弘一个教训。她吸取经验教训,严把质量关,对工艺品的挑选、脱脂、烘干等工序提出严格要求,全面监控检查。

近年来,方弘团队开发了近3000个不同风格的稻草、竹子、木头、藤条等产品系列,销往美、英、意、德、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她的事业蒸蒸日上,她却始终思念着家乡。

“创业以来,我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家乡。是社会和家乡帮助了我。回馈家乡是我的责任。”近年来,方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不遗余力地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公司采用“扶贫工厂+居家就业示范基地”的模式,为贫困户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将订单配送到农户家中,统一培训和生产标准,由农户进行加工。该县还向企业发放就业补贴和财政补贴。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方弘也不断吸纳周边劳动力就业。每年6-8月的淡季也是红色工艺品有限公司最忙的时候

“让穷人有活得高的价值,用手艺吃饭。”据方弘介绍,2014年以来,该公司从大别山农民手中收购茶枝、桑枝、玉米、茭白、瓜果等原料,雇佣留守妇女、贫困人口、残疾人等600余人,平均每户每年增收2万元左右。同时,公司组织了加工技能培训班,帮助更多的人掌握技能。“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就有工作,可以照顾家人,增加经济收入,家庭矛盾也少了。”方弘说。

谈到未来的发展,方弘表示,公司开始瞄准国内市场。“最近忙着卖国货,白天跑市场,晚上谈订单。只要能为乡村振兴做贡献,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8188.html
上一篇城市居民大米消费偏好及发展趋势
下一篇 返乡“菇娘”于艳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