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三农 古人如何应对疫情

古人如何应对疫情

倪方六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如何应对控制公共疫情成为眼下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其实,瘟疫古已有之,早在殷商时期,我国已暴发过不止一次的公共疫情。古人是如何应对疫情的呢?湖北考古出土文献中的秦朝防疫早在秦朝,法律上已有了关于传染病防控的规定。秦…

倪刘放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如何应对和控制公共疫情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实瘟疫自古就有。早在殷商时期,中国就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的公共疫情。古人是如何应对疫情的?

湖北考古出土文献中的秦代防疫

早在秦朝,法律上就有传染病防治的规定。湖北出土了我国最早的秦代传染病防治记录,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新发现的用法律手段防治传染病的文献。

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睡虎地,有一座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古墓群。自1975年12月以来,考古学家已经发掘了70多座秦汉墓葬,出土了一千多件文物。

其中,墓主人“Xi”的十一号墓(M11)出土的一批秦简最为珍贵。首次发现了1100多件记载秦朝重要司法文书的竹简。这是著名的睡虎地秦墓竹简。竹简《闭诊式》中的“毒言”篇,记载了邻居报告传染病人的情况。这里的“毒谈”是一种传染病,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是什么传染病?东汉人王充在《论杜恒岩篇》中说:“在太阳之地,人们焦虑不安,焦虑不安的人,他们的呼吸是有毒的。所以楚越人宣传急疾速,对人说话,对人吐口水,使人唇、胎肿胀,成为伤(疮)。”

“和人说话,朝人吐口水”指的是传染途径。这种病传染性很强,通过唾液传播。如果被病人说话时吐出的唾沫碰到,就会发病,引起舌头生疮。这种传染病流行于气温较高的南方,如湖北、江苏、浙江等省。“毒言”源于司法文书即书中记载的案例。大概意思是某地的A班等二十个人,送同里的C班,都报告说C班有传染病,A班不能和他一起吃饭,就来报告政府。这位官员质问C怎么了,他说他奶奶家有人感染了传染病,但已被转移隔离。

患有传染病的人应该被严格隔离。隔离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一种非常古老而有效的手段。在《睡虎地秦墓竹简:法条问答》中,有三处提及患传染病者的治疗方法。

第一,疖子有罪,会被杀。你怎么能杀人?杀水叫桨(也)。或者说生与葬的区别(也)。大概意思是:麻风病人犯罪。当他们被杀的时候,怎么会被杀?有的人认为扔到水里就是活埋,但这不符合法律。

第二,A已经完成了城市的罪恶,但还没有被打破。今天,A是疖子。A的理论是什么?当一千个疖子在里面的时候。或者千(动)时,千(动)必杀。大概意思是:A犯了被罚末日城的罪。现在A得了麻风病。应该如何处罚A?应转移到麻风隔离区;也有人认为应该搬到麻风隔离区,然后淹死在水里。

三、市丹,鬼薪疖,但(何)论?当千(动)万(动)。大概意思是:正在服“程丹”和“幽灵工资”刑期的犯人患有麻风病。如何看待?应该转移到麻风隔离区。

从以上情况来看,秦朝对传染病的防控是非常严格的。除了医学隔离,如果囚犯患有传染性很强的麻风病,将被处以死刑。行刑手段非常残忍,有的被扔进水里活活淹死,有的被活埋。这些处决方式被认为违背了法律的初衷。即使不执行,病人也会被送到麻风隔离区隔离。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千千(迁)地是中国最早的医学隔离区。综上所述,秦朝防控传染病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医学隔离和行刑。当然会有医疗。

隔离是中国使用的第一种抗感染措施。

医学隔离和封锁疫区是我国古代常见的防疫措施,是我国最早采取的有效预防人类疾病和疫情的措施!

中国是一个多灾多疫的国家。我们很早就研究传染病,发现并发明了很多控制传染病的方法。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典《黄帝内经苏文》中提到伤寒和温病的防治,温病中包括鼠疫传染病。

《遗风·针灸理论》一书记载了黄帝与中国传统医学始祖齐伯的对话。

黄帝问曰:“其余五疫,不论大小,皆易染,症状相似。没有抢救和治疗,怎么能轻易得到那些没有受到影响的人呢?”

齐波答道:“不相混者,正气存内,邪不能行。避其毒气,天不变,他们又得偿所愿。愤怒来自大脑,就是他们不会作恶。”

黄帝问的大概意思是,听说各种瘟疫互相传染,大人小孩都有。除了常规治疗,如何预防感染?齐波的观点是,要防止各种瘟疫相互传染,就要增强免疫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抵御病毒入侵。同时要避免病毒,防止病原体进入体内。这里虽然没有明确的“避开其毒气”的方法,但是可以想象,戴口罩,用毛巾捂住口鼻,都是有效的避毒手段。

这里的“毒气”其实是近代已经被证明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古人喜欢用“气”来表示某种东西。与“毒气”类似的还有其他概念,如邪、外气、杂气、恶气、疖气、疫气等。这些“气体”都是人类疾病的根源。

明末医学家吴友克对感染之“气”有深入的研究。他的《温病论》中指出,传染病(瘟疫)是由戾气引起的。“夫温病为病,非风、寒、热、湿,但天地之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这种“气”无色无味,肉眼看不见,却最具传染性——这不是病毒吗?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医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疾病是通过呼吸道感染的。吴有科认为,传染病是“邪从口鼻入”。

对于传染病的防治,吴也提出了类似于《黄帝内经》中的观点,即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此气充盈,邪不易入;此气恰逢亏虚,呼吸之间,外邪乘虚而入。”

吴有科还提醒人们注意饮食,好好休息,保持好心情。否则“如饥似渴,满身辛苦,忧心忡忡,怒气冲冲,正气就会受伤,邪气就会开始泛滥”。

上述要求是个人为预防传染病而提出的。中国古人从群体和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减少户外活动,隔离病人,封锁疫区。

这种控制社会传染病的手段始于中国秦汉时期。

据《汉平纪》记载,当时朝廷对传染病的处理采取了以下措施:“患有疾病和流行病的人,不得不放弃家园[/k0/]去买药”。

出屋空是指出屋空将病人集中安置,既能保证病人不再成为二次传染源,又能帮助病人,便于集中治疗。这是中国古代的医学隔离措施。

这是我国史书上最早的对传染病病人进行医学隔离的记载。其历史背景是,西汉元末二年(公元2年),许多地方遭受旱灾、蝗灾、疫情。我该怎么办?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患流行性疾病的人,会背井离乡空去求医。”虽然是作为朝廷慈善机构开展的活动,但对防止疫情扩散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此空的住所成为中国古代各国政府控制传染病的手段。直到今天,它还是人类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医学,古代控制和预防疫情的治疗手段。

在实施医学隔离的同时,提供免费医疗和医疗服务是政府控制公共疫情的直接手段。这种方法也是封建朝廷树立“仁政”形象的需要,所以称为“赐药”。而且在“给药”的同时,还有“授方”,这是古人控制和预防公共疫情最实用可靠的治疗方法之一。在中国,自南北朝以来,朝廷就免费向百姓提供医书和药方。最好的朝代是宋朝。著名的中医名著有、的《山灸方》、《全方简方》、《计燕方》、《施思圣圣论》等。,都是北宋政府推荐的,其中很多至今仍在现代中医中使用。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临安(今杭州)爆发瘟疫,皇帝赵构(宋高宗)引进柴胡制药,这是一种类似于现代中成药“柴胡饮颗粒”的成药,颇有疗效,“人多活”。明朝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五月,北京爆发“痢疾”。朱厚熜皇帝(明世宗)亲自检查并创造了一种“缓解流行病的小饮料”,并分发给居民。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许多防治疫病的方剂。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大叶性肺炎;“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葛根秦煌黄连汤”用于治疗急性肠炎和细菌性痢疾;“茵陈蒿汤”治疗黄疸、传染性肝炎;白头翁汤治疗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古人是如何减少和预防瘟疫流行的?

当然,预防瘟疫最积极的手段是预防。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说:“一个圣人不能在一种疾病被治愈之前治愈它。没有乱,就没有乱。这也叫。”即强调预防为主,这是相当科学的。古代医生强调预防的重要性。阿津人葛洪在《肘后备、治疟、疫热、毒》第十五方中说“一家同药,一处无病”;并认为:“谁得了霍乱就应该多吃。”那么,如何做好防疫工作呢?古人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食品卫生,从保护环境、搞好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两个方面来预防疫病。除了临时应急措施外,许多保护环境和改善个人卫生的全国性活动都是以节日和习俗的形式进行的,有些至今仍很流行。比如腊月,家家都会“除尘”;五月端午,疫情频发,家家户户都喝雄黄酒、艾酒、菖蒲、雄黄、艾草,都有杀菌、抑菌、防病的功效。感染者穿的衣服也是古人消毒的。明代名医李时珍生前曾提及蒸汽消毒法。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家禽、家畜与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虽然当时还没有“禽流感”的概念,但人和牲畜是分开的,不能混在一起,而是单独设置了一个“圈”。不能吃死的、被污染的猪肉、牛肉等畜禽肉。到了东汉时期,不吃死的、病的牲畜和鱼已经成为人们的常识...在预防传染病方面,古人最重视保护饮用水源。水井是古人为了保护饮用水源而发明的。古人还在井里加了栅栏和盖子,防止虫鼠和人掉进去。这就是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所谓“力(盖)防磨损,亦防不洁”的意思。井也是古人治疗和预防传染病的载体之一。必要时直接往井里投放药物,供大家饮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41292.html
上一篇台前:群防群治织密网
下一篇 做大做强优质强筋小麦的“原阳路径”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