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军事 导弹发射井内部结构,发射井发射导弹

导弹发射井内部结构,发射井发射导弹

吕琳琳发射出井的MX 导弹,可见其发射井盖为平滑式美国媒体炒作的中国战略导弹发射井“密集部署”模式,究竟有什么的特点?真的是战略导弹防御的高招吗?这需要从“密集部署”模式的防御基本原理讲起。战略导弹“密集部署”的防御原理美国为MX导弹拟定的…

琳琳路

发射出井的MX 导弹,可见其发射井盖为平滑式MX导弹发射出井,说明其发射井盖是光滑的。

美国媒体炒作的中国战略导弹发射井“密集部署”模式有什么特点?真的是战略导弹防御的高明策略吗?这需要从“密集部署”模式的基本防御原理说起。战略“密集部署”的防御原则

美国MX导弹密集加固地下井的部署方案是,在相距仅550米的地下井中放置100枚MX导弹,每口井加固后可抗34.5MPa超压,井盖可抗69MPa超压。密集的地下井在约3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沿南北方向排成一条长长的垂直线。这种“密集部署”方案通过来袭弹头的“自杀式伤害”、反导系统的重点防御和发射井的加固,提高了导弹在井内的生存能力。

子弹“自杀伤害”

“密集部署”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来袭弹头的“自杀伤”或“自相摧毁”效应,实际就是前一个核弹头爆炸产生的中子流、电磁脉冲、冲击波、热辐射和碎片等,能使随后打来的核弹头失效。对“密集部署”的MX导弹地下发射井群来说,攻击某一个发射井的弹头的爆炸,能破坏或摧毁攻击邻近发射井的弹头。要避免自相摧毁,每个来袭弹头必须在另一個弹头爆炸后几微秒的时间内爆炸,这是很难做到的。或是等前一个弹头的核爆炸效应消失后再进行第二轮攻击,但这要等15~6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生存下来的MX导弹可发射出去进行反击。弹头的互毁效应按时间顺序大体可分成3类:一是瞬时效应,从10微秒至几毫秒,包括中子通量、电磁脉冲、电磁辐射;二是近瞬时效应,从几毫秒至大约1分钟,包括冲击波、热辐射、火球和γ辐射;三是长期效应,从1分钟至20分钟,包括抛起的碎片、尘埃。

美国“民兵”导弹地下发射井及控制中心设计方案图“密集部署”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来袭弹头的“自杀式伤害”或“自毁”效应。实际上是前面的核弹头爆炸产生的中子流、电磁脉冲、冲击波、热辐射和碎片,可以使后面的核弹头失效。对于“密集部署”的MX导弹地下发射井群,攻击一个发射井的战斗部爆炸可以摧毁或破坏攻击相邻发射井的战斗部。为了避免自毁,每个来袭弹头必须在另一个弹头爆炸后的几微秒内爆炸,这很难做到。或者等前一枚弹头的核爆效果消失后再进行第二轮攻击,但需要15-60分钟。在此期间,幸存的MX导弹可以发射反击。弹头的互毁效应按时间顺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瞬时效应,从10微秒到几毫秒不等,包括中子通量、电磁脉冲和电磁辐射;二是近瞬时效应,从几毫秒到1分钟左右,包括冲击波、热辐射、火球、伽马辐射;三是长期效应,从1分钟到20分钟,包括扔出的碎片和灰尘。美国“民兵”导弹地下发射井和控制中心设计方案图

集中式反导

“密集部署”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将迫使来袭弹头飞向集群目标的通道变窄,从而有利于反导系统的集中防御。“密集部署”让数百枚导弹井集中在26 ~ 39平方公里的狭小范围内,使敌方多枚进攻性导弹的飞行路线最终在发射场汇聚成“漏斗”状空。集中部署在这附近的多层导弹防御系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伴随“密集部署”的是在MX导弹阵地周围部署低空和高空反导系统的计划。低空反导由“卫士”系统承担,其拦截导弹发射井以正方形阵列部署在MX导弹阵地附近;对来袭弹头的高空拦截由Sparthan导弹完成,其发射阵地布置在远离MX导弹阵地的外层。“Sparthan”导弹射程740公里,在远程雷达和机载光学探测系统的配合下,可摧毁数百公里外来袭的弹头空。

发射轴加强件

要产生来袭弹头的“自杀伤”效果,就必须迫使弹头在较近距离爆炸,这要求敌方对每个发射井至少分配1个弹头。而要让敌方不得不对每个发射井分配1个弹头,发射井就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否则1个弹头爆炸就可同时摧毁附近的多个发射井,因此加固发射井是产生自摧毁效果的基础。通常,破坏导弹发射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核弹触地爆炸后产生极强的震动和应力波,直接对发射井的筒体产生撕裂。核爆时产生的地形变化也会使发射井倾斜沉降,或者让导弹受到震动而损坏。例如,1968年4月26日在美国内华达地下进行的当量为120万吨的“方形轿车”(Boxcar)核试验中,距离爆心6100米处的地表出现了最大垂直位移达1米的断层破裂。另一种是通过爆炸产生的超压,从垂直方向破坏发射井井口结构。爆炸时即使未能摧毁发射井,其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也会损坏导弹,扬起的尘土可能会直接掩埋井口,空中的灰尘也会损害发射的导弹。如果核爆炸距离发射井较近,其产生的超压会垂直作用于井盖,使发射井结构受损甚至破坏弹体。早期的发射井抗压能力较低,如“大力神”的抗力为38.76千克/厘米2。经过1971~1979年耗资10亿美元的加固后,原本厚90厘米的井盖被加厚到115.4厘米(此时井盖重107吨)。“民兵”3的抗力可达140千克/厘米2,这足以抵御100万吨当量核弹头在366米外的触地爆炸。但随着战略导弹打击精度的提升,“民兵”3的140千克/厘米2的抗力也不够了。这是因为对摧毁发射井而言,精度提升10倍,摧毁能力就会提升100倍。根据理论计算,1个当量50万吨、可靠率80%、命中精度370米的弹头对“民兵”3的摧毁概率为29.7%,但如果当量不变,精度提升到185米时,摧毁概率就能增长到75.2%。出于对苏联高精度洲际导弹的担心,美开始研究进一步提高发射井强度的方案。在1981年的试验中,美国空军对外技术部和国防核武器局共同进行了超加固技术缩比模型的抗冲击试验,试验证明了可以在“民兵”3的基础上提升25倍,也就是3515千克/厘米2的抗力。但由于其成本过高且对岩层环境有较高要求,而成为“密集部署”的一个软肋。为此,在后续MX导弹沿用“民兵”3导弹发射井的方案中,发射井强度仍为140千克/厘米2,直到现在。

美国为“大力神”洲际导弹设计的地下发射井和控制中心结构图要产生来袭弹头的“自杀式伤害”效果,就需要在近距离内迫使弹头爆炸,这就要求敌方至少给每个发射井分配一个弹头。为了让敌人给每个发射井分配一个弹头,发射井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否则一个弹头的爆炸可以同时摧毁附近的几个发射井,所以加固发射井是自毁效果的基础。一般来说,摧毁导弹发射井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核弹触地爆炸后,产生极强的震动和应力波,直接撕裂发射井的枪管。核爆引起的地形变化也会导致发射井倾斜沉降,或者导致导弹被震动损坏。比如1968年4月26日,在美国内华达州当量为120万吨的棚车核试验中,在距离爆炸中心6100米的地表出现了最大垂直位移1米的断层。另一种是通过爆炸产生的超压从垂直方向破坏发射井的井口结构。即使发射井在爆炸中没有被摧毁,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也会损伤导弹,扬起的灰尘可能会直接掩埋井口,而空中的灰尘也会损伤发射的导弹。如果核爆靠近发射井,其超压会垂直作用在井盖上,破坏发射井结构,甚至破坏弹体。早期的筒仓具有较低的耐压性,例如Hercules的耐压性为38.76 kg/cm2。经过1971年至1979年10亿美元的加固费用,将原来90厘米厚的井盖加厚至115.4厘米(此时井盖重达107吨)。“民兵”3的阻力可达140公斤/平方厘米,足以抵御100万吨当量核弹头在366米距离的触地爆炸。但随着战略导弹打击精度的提高,140公斤/平方厘米的“民兵”3的抗力是不够的。这是因为对于发射井的摧毁,精度会提高10倍,摧毁能力会提高100倍。根据理论计算,当量50万吨、可靠率80%、精度370米的弹头,摧毁民兵3的概率为29.7%。但如果当量不变,精度提高到185米,摧毁概率会提高到75.2%。出于对苏联高精度洲际导弹的担忧,美国开始研究进一步提高发射井强度的计划。在1981年的试验中,美国空陆军对外技术部和国防核武器局联合进行了超强化技术缩尺模型的抗冲击试验。测试证明可以比“民兵”3高出25倍,即3515kg/cm2的阻力。但由于其成本高,对岩石环境要求高,成为“密集部署”的软肋。为此,在MX导弹使用“民兵”3导弹发射井的以下方案中,直到现在发射井强度仍为140 kg/cm2。美国大力神洲际导弹地下发射井和控制中心结构图

一个类似于加固筒仓的“密集部署”方案的废弃方案是“防尘”。这个想法是在发射井之间提前嵌入核弹头。当对方的弹头即将落地时,就会引爆,扬起巨量的灰尘,直接将弹头屏蔽在靠近发射井的地方。它还可以增加筒仓的土壤覆盖以抵抗空爆炸。同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火球和超强的瞬时辐照也会对来袭的弹头具有很强的毁伤能力。不得不说,这是筒仓的一种替代加固方案。

战略“密集部署”的特征

导弹的战略“密集部署”模式可以说是传统导弹部署模式逆向思维的结果,也是现代发射井建设和反导防御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存能力强,但技术上有缺陷。

通常,地下井中部署的洲际导弹能在接到命令后30~120秒内完成发射起飞。地下井部署这个突出优点使其非常有利于发起首先核攻击,或在接到预警后发起快速核反击,在敌方核弹落地前完成发射,报复敌人。因此,冷战时苏美均将地下井部署的战略导弹作为发展重点,以期先发制人一举击败对手,而在冷战之后的核裁军中,又都将地下井导弹作为重点裁撤对象,规定各自只能保有500枚井基导弹且只能是单弹头。不过,固定部署方式最大的问题就是阵地坐标固定,易被侦察锁定。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卡特政府曾计划采用“猜豆游戏”式的分散机动掩体方案,将200枚MX导弹部署在犹他和内华达两州4600个以道路相连的掩体内,导弹在各掩体间可不断机动。但这种部署方式占地太多,花费太高,因而遭到各方反对。

美国MX和“民兵”导弹采用平滑式发射井盖设计通常部署在地下井里的洲际导弹,在接到命令后30 ~ 120秒内就能完成发射和起飞。地下井部署的突出优势使其非常有优势发动第一次核攻击,或者在接到预警后发动快速核反击,在敌人核弹落地前完成发射以报复敌人。所以在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都把重点放在发展部署在地下井里的战略导弹,以便先发制人打击对手。在冷战后的核裁军中,他们都以废除地下井导弹为重点,规定只能保留500枚单弹头井基导弹。但固定部署模式最大的问题是位置坐标固定,容易被侦察锁定。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卡特政府曾计划采用“猜豆游戏”式的分散式移动掩体方案,在犹他州和内华达州由道路连接的4600个掩体内部署200枚MX导弹,导弹可在掩体间不断移动。但这种部署方式占地太多,成本太高,因此遭到各方反对。美国的MX和“民兵”导弹设计有光滑的发射罩。

“密集部署”的技术背景是苏联尚未掌握百万分之一秒内同时引爆弹头的技术。所以苏联发动核攻击时,目标空上的弹头要一个一个爆炸,前后要半个多小时,以免弹头间“自毁”,或者使制导系统出现偏差,降低命中精度。研究人员经过计算发现,以苏联当时的技术,这种部署模式可以节省70%以上的MX导弹生存。

但这个前提是苏联80年代的技术水平,随着苏联导弹技术的提高,这个前提可能不存在了。学术计算还发现,由于预警能力、警戒水平、最高当局对核战争的决心等诸多因素。,部署在发射井中的导弹,一旦遭到对方的多次核攻击,只有6% ~ 10%能够存活。但如果对方使用1000万吨的超级当量核弹发动攻击,还是会出现一枚核弹摧毁几十个发射井,几百枚核弹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只有1%的导弹可以发动反击,几乎全军覆没。事实也证明,苏联技术人员也在研究对抗这种部署的技术和战术。

建设成本低,但技术门槛高

“密集部署”方案被里根政府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建设规模较小,占地较少,耗资也较少。当时美国国会估计,“密集部署”的费用虽然高达250亿美元,美国政府将要求本国人民每年为MX的短期或临时计划负担近50亿美元的费用,但比前任的方案仍缩小了数倍,再加上“自我摧毁”这个貌似科学的幌子,使“密集部署”方案毫无悬念的胜出。

美国洲际导弹发射井井盖机构,可见开启井盖的3根导轨“密集部署”方案被里根政府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建设规模小,占地少,成本低。当时,美国国会估计,虽然“密集部署”的成本高达250亿美元,但美国政府将要求本国人民每年为MX的短期或临时计划支付近50亿美元,但仍比之前的计划少了数倍。再加上看似科学的“自毁”掩护,“密集部署”计划毫无悬念地取得了胜利。美国洲际导弹发射装置的井盖机构,显示了打开井盖的三条导轨。

需要指出的是,“密集部署”方案建设成本低是相对于里根前任卡特的掩体机动方案的对比结果,其实际建设的资金相对于以后斯考克罗夫特小组提出的“民兵”发射井再利用的方案仍要高很多,而且加固发射井的建造也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为防止敌方1 个弹头就打掉多个紧密部署的发射井,因此需要大大加强发射井的抗压能力,这意味着发射井成本大幅提高。现代地下井发射的导弹主要采用热发射或冷发射技术,对发射井的结构及附加设施的技术要求很高。热发射技术需要修建复杂的导流槽以便在导弹发射时排放导弹的尾焰,如稍有偏差导弹就会在井内爆炸。冷发射则要求在发射井中建立配套的燃气弹射系统,技术要求也很复杂。由于导弹发射井都采用昂贵的抗核加固设计,不仅发射井自身要加固,还要对周边大面积地基进行强化加固(近地空爆的核弹会炸出一个直径超过百米的大坑),这极大地增加了发射井的工艺难度和成本。通常,美国导弹发射井抗核加固措施主要有:增大井筒和井盖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和厚度,以加强对冲击波超压的防护;将导弹弹性悬吊在井内,将整个发射控制设备室放在减震平台上,将应急发电机和电池组悬挂在发射控制设备室的减震平台下面,以加强对地震波的防护;内井壁采用钢板进行整体屏蔽,发射井可靠接地,加固电路,选用加固的电子元件,设置高灵敏度电磁脉冲检测器和传感器,在强电磁脉冲到来之前瞬时断开关键电路进行防护;在井盖边沿设置碎片收集器,用来清除核爆炸后沉积在井盖上的碎片等,以加强对弹坑效应的防护。这些使“密集部署”的发射井加固成本和技术难度大幅上升。例如,美国早期的战略导弹成本在300~500万美元左右,其同期的加固型发射井造价也超过数百万美元,两者相差无几。而为了应对现代大威力核弹头的威胁,发射井加固能力和需要的资金水平更是水涨船高。是通过加固发射井来提高反击能力,还是花几乎同样的钱来增加导弹数量提高反击能力,这成为了新的争论焦点。

美国为MX导弹设计的地下发射井接收导弹的方案图需要指出的是,“密集部署”方案的低建造成本是与里根的前任卡特的掩体机动方案相比较的结果。实际建设资金仍远高于斯考克罗夫特集团提出的“民兵”筒仓再利用方案,而且加固筒仓的建设也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为了防止敌人用一个弹头摧毁几个紧密部署的发射井,需要大大加强发射井的抗压能力,这意味着发射井的成本大大增加。现代地下井发射导弹主要采用热或冷发射技术,对发射井的结构和附加设施的技术要求很高。热发射技术要求建造复杂的导流通道,以排出导弹发射时的尾焰。稍有偏差,导弹就会在井里爆炸。冷发射需要在发射井中建立配套的气体弹射系统,技术要求也很复杂。由于导弹发射井采用了昂贵的防核加固设计,不仅发射井本身,周围的大面积地基也要加固(一颗核弹在地面附近爆炸空会炸出一个直径超过百米的大坑),大大增加了发射井的技术难度和成本。一般来说,美国导弹发射井的防核加固措施主要有:增加竖井和井盖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和厚度,以加强对冲击波超压的防护;导弹弹性悬挂在井内,整个发控设备室放置在减震平台上,应急发电机和电池组悬挂在发控设备室减震平台下,加强对地震波的防护;内壁钢板屏蔽,筒仓可靠接地,电路加固,选用加固电子元器件,设置高灵敏度电磁脉冲探测器和传感器,在强电磁脉冲到来之前瞬间断开关键电路进行保护;在井盖边缘设置碎片收集器,清除核爆后沉积在井盖上的碎片,以加强对弹坑效应的防护。这些“密集部署”的筒仓的加固成本和技术难度大大增加。比如美国早期战略导弹的造价大概是300万到500万美元,同期加固发射井的造价也超过几百万美元,差不多。为了应对现代大功率核弹头的威胁,发射井的加固能力和所需资金水平就更高了。是加强发射井以提高反击能力,还是花几乎相同的钱增加导弹数量以提高反击能力,成为新的争论焦点。为美国MX导弹设计的地下发射井接收导弹示意图

美国正在建设的洲际导弹发射井美国正在建造的洲际导弹发射井

正在填埋洲际导弹发射井填埋洲际导弹发射井

维护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很难支撑方案。

“集约化部署”的另一个显著优势是筒仓系统的日常维护更方便,资金和人力成本更低。这与之前的部署模式大相径庭。比如MX导弹之前的美军“民兵”1导弹的地下井就是一个简易井,尾焰直接从导弹周围排出。地下井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直径3.66米,井深25米。上部为两层环形机房,配备防震地板。井盖厚1.22米,重85吨。发射前12 ~ 15秒打开。相邻发射井之间的距离约为9 ~ 16公里,发射井与发射控制中心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5公里,一枚核弹头不可能同时摧毁两个发射井。井下后勤供应室有环境控制系统,保证井内温度24℃左右,相对湿度不大于60%。还有一套备用柴油发电机。发射控制中心持续监控发射井中的导弹战备状态,需要它们之间可靠的通信系统。无线电线路和电缆线路提供双重数据信道。各种指令和查询信息由发射控制中心相应的控制台控制。为了确保可靠的通信命令和绝对防止未经授权的发射,在发射控制网络中安装了一个安全装置。每个发射控制中心装有一组10个安全开关,每个开关控制一枚导弹。由于发射井之间的距离很大,发射场的守卫、维护和控制不仅需要大量的设备和人力,还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维护。如果将这些筒仓分布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不仅降低了建设成本,而且可以就近部署和使用安保和保障设备,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从“密集部署”的原理可以看出,这种方式之所以可以保证发射井有较高生存性,并不是单纯依靠“自我摧毁”效应,而是结合了部署在发射场周围的多层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和加固发射井等措施。这对当时的美国政府来说无论是所需资金还是技术,都是另外一个高难度的问题。

美国正在建设的洲际导弹发射井,可见其发射管已在地面预制好,然后再放入地下井中从“密集部署”的原理可以看出,这种方法之所以能保证发射井的高生存能力,并不是单纯依靠“自毁”效应,而是结合了发射场周边部署的多层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和加固发射井等措施。这是当时美国政府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美国在建的洲际导弹发射井显示,其发射管已经在地面预制好,然后放入地下井。

美国正在建设的洲际导弹发射控制中心,作为发射控制室的钢制方舱已经预先放置在地下,然后覆土掩盖美国在建的洲际导弹发射控制中心,作为发射控制室的钢铁方舱,已经提前放置在地下,然后用土覆盖。

防御效率高,但容易失去战略稳定性。

应该说“密集部署”中的三防措施组合效率更高。例如,它利用大量聚集的目标,最终将来自多个方向的攻击弹头聚集到一个狭窄的通道中。当它们击中MX导弹基地时,不仅爆炸产生的高温和强辐射会摧毁那些一个接一个汇聚到“漏斗”底部的攻击弹头,使攻击弹头自我毁灭,而且这条狭窄通道周围的高低空导弹防御系统也能依次拦截和摧毁来袭的弹头。需要指出的是,反导系统的“密集部署”不符合美俄此前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基本思想,也违反了第一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协议。这将刺激苏联要求重新谈判或废除1972年的反弹道导弹条约。苏联也可能建立自己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来应对,这将挑起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新的军备竞赛,从而破坏当时对美国有利的战略稳定。此外,建造100个新的地下井违反了第一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协议,该协议明确禁止建造任何更多的“固定”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器(或地下井)。为了绕开这一禁止增建建筑的规定,美国坚持认为装入炮管的MX导弹是机动系统。这种自欺欺人当然骗不了苏联,最终会导致反弹,从而造成战略不稳定。战略“密集部署”的对策

在“密集部署”计划开始时,反对者很多,甚至参谋长联席会议的5名成员中有3人反对。事实上,对于美国的“密集部署”,苏联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已经从理论上论证了多种应对方式。

大当量近地爆炸

以苏联当时装备的SS-19匕首和SS-18撒旦为例,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弹头无法对拟建的MX导弹加固发射井造成实质性破坏,但最适合攻击密集地下井的弹头是近地面爆炸的2500万吨当量弹头,达到34.5 MPa超压时的破坏半径约为790米。按照美国密井间距550米计算,如果在以4口井为顶角的矩形区域中心选择最不利瞄准点,一枚弹头可以摧毁4口发射井。但如果以发射场中心的任何一个发射井为瞄准点,2500万吨当量的弹头可以摧毁7-8口井。而且大部分命中不准的弹头和命中准的一样,都能摧毁八口井。为了避免或减少互毁效应,对密集地下井位的攻击,必须在瞬时效应发生前或长期效应衰减后,同时引爆所有来袭弹头。前者可以通过使用定时器在一秒钟内引爆所有弹头来实现,后者则需要安排两波攻击。为了提高摧毁概率,可以合理规划和分配弹头数量。

“软着陆”

用软着陆弹头攻击,着陆时不会受损。落地后,所有弹头都会在一秒钟内引爆,避免相互摧毁。这种弹头软着陆方式类似于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的返回舱。它可以利用大型降落伞和推力火箭实现核弹头软着陆,然后在固定时间一起引爆。最合适的地面爆炸方式仍然是2500万吨当量的弹头。

精确触地爆炸

当弹头命中精度较低时,对发射井的加固能显著提升其生存能力,可是一旦精度得到了提升,再加固发射井的意义就不大了。这也是“发射井生存能力极低”观点的早期由来。随着制导技术的提高,洲际导弹已经具备对点目标的精确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采用SS-18导弹较为标准的25万吨或50万吨当量弹头,也可以严重破坏发射井。基于此认识,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就把SS-18导弹发射井的抗力提高到了422千克/厘米2,约为“民兵”3的3倍,这提升的发射井的生存能力还是非常可观的。根据计算,1个100万吨当量、可靠率80%、命中精度185米的弹头对SS-18发射井的毁伤概率下降到了22%。反过来,苏联以55万吨当量弹头进行模拟时,单弹头触地爆对“民兵”3的毁伤概率为77%,对加固的MX发射井摧毁概率也在50%以上,如果用2~3个弹头打击1口发射井,则可将摧毁概率提高到85%以上。理论计算表明,即使发射井采用了超加固技术建造,使用“战斧”导弹搭载20万吨弹头,以30米(CEP)精度命中,能确保高达90%的毁伤概率。可见,提高命中精度对打击发射井至关重要。

美国马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建成的“民兵”导弹发射井阵地外观当战斗部命中精度较低时,加固发射井可以显著提高其生存能力,但一旦精度提高,加固发射井意义不大。这也是筒仓生存能力极低这一观点的早期来源。随着制导技术的提高,洲际导弹已经能够精确打击点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采用SS-18导弹相对标准的25万吨或50万吨当量的弹头,也能严重破坏发射井。基于这种认识,苏联在70年代将SS-18导弹发射井的抗力提高到422 kg/cm2,约为“民兵”3的3倍。改进的发射井的生存能力仍然令人印象深刻。根据计算,100万吨当量、80%可靠度、185米命中精度的弹头对SS-18发射井的毁伤概率下降到22%。另一方面,苏联用55万吨当量弹头模拟时,单枚弹头对“民兵”3的毁伤概率为77%,加固的MX发射井的毁伤概率超过50%。如果用2 ~ 3枚弹头打击一个发射井,毁伤概率可提高到85%以上。理论计算表明,即使采用超加固技术建造发射井,使用战斧导弹携带20万吨弹头,以30米(CEP)精度命中,也能保证高达90%的毁伤概率。可见,提高命中精度对命中发射井非常重要。在美国Mamstrom 空军事基地建造的"民兵"导弹发射井阵地出现

深钻爆破

这是攻击地下固体目标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都有类似的计划,即利用弹头再入时的高速度和大质量,加上专门研制的实心钻锥,将核装置送入发射井或周围地下一定深度引爆,发射井设施被地震波挤压撕裂。这种地震波对钢筋混凝土筒仓有较好的切断和破坏作用。为了对抗这种破坏,需要将发射井的抗力加强到“民兵”3的发射井的25倍以上,即3515kg/cm2。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是资金上还是技术上。

波浪冲击

以上方法基本都是针对MX导弹加固发射井,而对于“自毁”效果,除了前面提到的炸裂,就是波击,两者也可以结合使用。在多波次攻击模式下,两次相邻攻击的时间间隔可以是20分钟(第一次攻击为近地爆炸)或10分钟(第一次攻击为空中型爆炸,爆炸高度大于2400米)。根据科研人员的计算,按照美国的MX密集部署计划,33枚2500万吨级弹头可以针对11个目标,分两波攻击,即可以摧毁大部分MX导弹密集发射井。

高空核爆封锁

美国研究人员设想,苏联可能以每分钟一枚的速度向数十公里高的MX导弹发射场空发射一系列小当量弹头,发射时间持续数小时。任何试图从发射井发射后穿过发射场上空的美国导弹都将被摧毁。这种先发制人的高空攻击可以封锁美国的导弹发射场。在这种保护屏障下,苏联可能按照精心计算确定的时间顺序,在地下井群周围几百米范围内引爆多个大当量核弹头,可以在短时间内批量摧毁全部100枚MX导弹。

可见,世上有矛必有盾。就算现在没有矛,以后也会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41564.html
上一篇英国二战伞兵,法国伞兵突击队,英国二战伞兵
下一篇 美国专家的刻意乌龙,美国最牛“外交乌龙”,美国专家的刻意乌龙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