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科普 中国古文化遗址地图,中国考古文化地图,中国古文化遗址地图

中国古文化遗址地图,中国考古文化地图,中国古文化遗址地图

李想随着时代的发展,神秘的考古学慢慢走出象牙塔,走向普通民众。曾经游离在大众生活之外的考古遗址,如今已成为大家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正是得益于这些遗址的开放以及全方位的宣传,考古学、考古工作者有机会获得更多来自“圈外人”的理解和关注。此次“笔尖…

李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神秘的考古慢慢走出了象牙塔,走向了老百姓。曾经游离于大众生活之外的考古遗址,如今已经成为人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得益于这些遗址的开放和全方位的宣传,考古学家和考古学家有机会获得更多外人的了解和关注。

“笔尖上的华北考古之旅”将从北京出发,北上至元代内蒙古故都,再前往山西、河北等地的多个考古遗址,最后回到起点,细数留在北京的宝藏。借助文字和图片,我们可以穿越散落在华北地区的历史建筑和考古遗址,接触这些熟悉或陌生的古迹,领略中华文明的辉煌,感受田野考古的魅力。大元三都

华北考古之旅就在这个穿越期间从北京出发空。北京,一座三千多年的古城,一千多年的建都史,早在西周时期就是燕国的腹地。98年,辽太宗将此地命名为“南京游都府”,又称燕京。不久,金海陵王从黑龙江迁都此地。经过几千年的建设和发展,北京终于迎来了元朝的辉煌时刻,第一次以大一统王朝的都城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

元大都

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为解决汗位之争所引发的矛盾,命刘秉忠、郭守敬等人在燕京之地营建一座都城,到至元十三年(1276年),经过近10年的建设,一座新的都城拔地而起,史称元大都。这座新建的都城规模宏大,根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大都“城方六十里”,面积约为50平方千米,元大都道路规划整齐、经纬分明。考古发掘表明,元大都中轴线上的大街宽约28米,堪比现在的双向四车道,就连城市中的火巷(胡同)也有近7米宽,城市轮廓方正,街道笔直。元大都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的基本格局。

元朝第四年(1267年),忽必烈为了解决因争夺可汗位而产生的矛盾,命刘、郭守敬等人在燕京之地建都。到元十三年(1276年),经过近10年的建设,建成了新的都城,史称元大都。这座新建的首都城市规模很大。据元史地记载,大部分是“六十里到城”,面积约50平方公里。元大都的道路规划整齐,经纬分明。考古发掘表明,元代中轴线上的街道宽约28米,与现在的双向四车道街道相当。就连连城市的火巷(胡同)也有近7米宽,轮廓呈方形,街道笔直。大都街的布局奠定了今天北京的基本格局。

元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建元都时融入了蒙古人“依水而居”的特点。同时,该城还借鉴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建都理念,使都城布局独具特色。比如元代的皇城,不是以皇帝工作生活的宫城为中心,东西对称,而是以一池以太液为中心,周围是宫殿,可见游牧生活方式对宫城建筑的影响。用于皇家祭祀的祠堂和社坛分别建在皇城的东西两侧。除了大都城的北城墙,其余城墙都开有三门,都符合《周立考公基》中“左祖右舍”、“方九里、侧三门”等相关记载。此外,元朝统治者还在大都市修建了孔庙、国子监等礼仪性和功能性建筑。

说到元大都,就不得不提这座城市的水系建设。水是城市发展的源泉。自古以来,大都市都建在河流流过的地方,而北京没有这样的自然条件。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以其高超的智慧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利用北京城北和城西的许多泉水,汇集在城内现有的河流中,再通过积水潭和通惠河,注入大运河。令人惊讶的是,全长约80公里的通惠河连同所有的大坝,仅用了一年半就完工了。从此,南方来的货物可以直接送到元大都城里,作为码头的积水潭忙得像座森林。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迪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后,以南京为基点在北京修建了紫禁城,将北京的南墙向南移动了1公里,北墙向南移动了2.5公里,原来的元朝城墙没有拆除,而是任其自行湮灭。到了清朝,元朝的南墙已经消失,只剩下西边和北边的几段。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年,雄伟的元朝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只留下一些废墟诉说着它昔日的辉煌。

如今每到海棠盛开的季节,北京北土城附近总是游人络绎不绝。沿着小月河绵延数千米的海棠正在盛开。或许是因为海棠花太美,又或许是因为北京的古迹太多。来这里游玩的人大多忽略了这是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元大都城墙遗址。沿河那些不起眼的斜坡,就是曾经赫赫有名的元朝城墙。元朝的城墙采用宋代的老办法,先在墙内装永定木,再加横木,在此基础上夯土。因为元初天下刚刚平定,内无叛乱,外无后顾之忧,国库空空虚,所以没有城砖的包裹。为了防止雨水入侵,袁婷特意派兵编织芦苇覆盖土城城墙,老百姓戏称之为“蓑衣墙”。与明清时期不同的是,元朝的城墙只有夯土,没有城砖,故称土墙,故名北土城。

元东都

其实,元大都建成之后没多久,元武宗海山就开始谋求迁都。虽然他在位时间只有短短4年,但却经常出现在史料中,不仅是因其在位期间元代的疆域达到巅峰,更是因为其大兴土木,营造了中都城。1307年,元武宗下令在旺兀查都(今河北張北县)修建中都城,直到1311年,元武宗驾崩,储君爱育黎拔力八达(即后来的元仁宗)下令罢建中都。虽然中都城最终没能完工,但是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令人吃惊的是,从史书中可以推断出,中都宫城从动议到初步建成只用了短短半年的时间。元人编纂的《经世大典》,已将这座“烂尾都城”与大都和上都并称,足见其当时的地位。

事实上,元大都建成后不久,武莺宗海山就开始寻求迁都。他虽然执政只有四年,但却经常出现在史料中,这不仅是因为他在位期间元朝的疆域达到了顶峰,还因为他的大规模建设和中都城的创建。307年,元武宗下令在吴王茶都(今河北张北县)修建中都。直到1311年,元武宗去世,储君·艾于利巴达(后来的元仁宗)下令建造了一座中型都城。中都城虽然最后没有建成,但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令人惊讶的是,从史书上可以推断,宫城宫从提出动议到初步建成只用了半年时间。元朝编撰的《治天下大典》已将这座“未完之都”命名为大都、上都,可见其在当时的地位。

从残存的城墙和建筑基址来看,元中都由宫城、皇城、外城三城组成,与大都内城的以太液池不同。中都的建筑完全按照中原传统的中轴线布局。一号宫的基座作为皇帝的办公场所,位于内城中心,符合《吕氏春秋》“古之王,择天下而立国,国而立其宫”的说法。但在考古发掘中,学者们发现宫城有一个空放置毡帐的地方。这种安排巧妙地融合了草原文化和中原文明。

时过境迁,关于武莺建中都的原因众说纷纭。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他的巨大成功,他效仿元世祖在草原上建立了新的首都,炫耀自己的成就。有学者认为,这是辽金时期多京制的延续,是民族交流与和解的必然结果;也有学者认为,修建中都完全是出于军事原因,有利于政权的统一……虽然建都原因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中都在元武宗统治时期是整个元朝的政治中心。

和许多历史遗迹一样,袁中渡也难逃在战争中被摧毁的厄运。358年,中都城内的建筑在红巾军的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只留下几处废墟,从此被世人遗忘。直到1998年,考古学家才发现了它们。元中都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元代都城遗址,因此成为探究元代都城制度演变的重要展示。

元尚都

除了元大都和元中都,元帝国历史上还有一个重要的都城,那就是元上都。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东渡,距张北元东渡约195公里。元上都“北控大漠,南吞蓟,山川壮,圆万里”,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牧场和战场。它原名东里湖东川,因河面每年都开满金莲花,晋朝皇帝将其改名为金莲川。忽必烈当年就驻扎在这里,“广纳天下名士,加以利用”,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锦连川幕府”。总理莫纳汉负责军事事务。忽必烈为了让汉族的工作人员适应那里的生活,命令刘在和滦水以北的龙岗新建一座城,命名为开平府。1959年,蒙古大汗蒙哥去世,忽必烈在开平府召开会议,在一些蒙古贵族的支持下,成为蒙古大汗。1263年,忽必烈指定开平郡为都城,元朝的夏都。

汉帝丞相的事让忽必烈对汉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也体现在商都的布局上。商都由宫城、皇城和外城城墙组成,周长约4.5公里。通过商都考古发掘,可以看出商都宫城和皇城的城墙都是用砖或石头砌成,建筑构件雕刻精美,城内道路整齐,功能分区明确。皇城南面是府衙和府邸所在地,皇城西北是皇帝的御花园,城外是居民区、仓库和市场所在地,布局有序。都城有多豪华,从《马可波罗游记》就可以看出来:“里面有一座大理石宫殿,非常漂亮。它的房子都是金色的,画着许多鸟兽花草树木,匠心独具,工艺精良。看了足以娱乐人心。”

虽然忽必烈后来迁都大都,但这里仍是元帝国的圣地。元朝时,有六位皇帝在这里登基。草原上的杜源也是避暑胜地。元朝皇帝几乎每年都要在这里待半年,既省了夏,又加强了与蒙古贵族的联系,一举两得。1368年,元大都被攻克,元朝末代皇帝慧远帝逃回商都,仍以大元为国名,史称北元。直到1402年北元灭亡,蒙古部落重新回到奸诈的斗争中。

今天的杜源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再也看不到“西关下雨,东关办公乱”的景象。但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元朝以另一种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默默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辉煌。2012年,元上都遗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珍贵遗产。民间华章

离开一望无际的内蒙古草原,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三晋大地山西。那是一个藏着无数传说的地方。八百里太行崛起于此,五千年文明沉淀于此。山西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使无数凝结着人类历史的珍贵宝藏躲过了战乱和天灾的侵袭,留存至今。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截至2019年,山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2处,居全国首位,其中“国家保护”古建筑420余处。元代以前山西占全国古建筑的80%以上,中国现存的三座唐代木结构都在山西。北阁寺东殿是唐代三大完整古建筑之一,其发现过程充满传奇色彩。

1937年,占领中国东北六年的日本侵略者计划在华北挑起更多的事端。与此同时,在没有硝烟的文化战线上,几位年轻的中国学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打破日本学者关近乎狂妄的宣言:“木质文物在中国的存在令人失望。实际上,中国和朝鲜的千年木结构建筑都没有。日本有30多座建筑,历史在1000年到1300年之间。”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炮轰卢沟桥的当天,一封电报从山西五台县发往北平(今北京),7月9日,这封电报的内容在《北平晨报》上被披露,题为《营造学社调查组发现唐代建筑寺院》。民国时期,建筑学家朱启钤创办营造学社,旨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员包括留学美国的梁思成(梁启超之子)、林徽因夫妇,留学日本的刘敦桢等。这一学社在特殊的年代发现并保护了一大批重要古建筑,同时为我国培养了众多古建筑研究大家。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炮轰卢沟桥的当天,一封电报从山西五台县发往北平(今北京)。7月9日,这封电报的内容在《北平晨报》上披露,标题是《营造学社调查团发现唐代建筑庙宇》。民国时期,建筑师朱启钤成立了建筑学会,旨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其成员包括梁思成(梁启超之子)、林夫妇、留日学者等。这个学会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发现并保护了大量重要的古建筑,同时也为我们国家培养了很多古建筑研究者。

北寺东殿是如何被发现的?日本学者的挑衅,如同侵华日军的刺刀,刺痛了中国学者,他们相信中国一定有唐代建筑。法国学者伯希和拍摄的《敦煌图录》让梁思成等人看到了希望。他们发现,一幅唐代壁画上标记的“北幸”与日本学者此前在山西调查时发现的北幸非常相似。我不知道他们是过于自信还是局限于自己的学术水平。日本学者关和常盘鼎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这座大殿上,只留下了“北寺和的殿宇规模并不宏伟”的简单评价。

梁思成和林通过对比照片和北柯吉东大雄宝殿前经典建筑上的铭文,认为此殿与当时公认为中国最早建筑的辽代都乐寺观音阁有许多相似之处,觉得有必要实地考察一番。由于时局动荡,土匪猖獗,加上梁启超儿子儿媳的特殊身份,他们出行十分不便。后来在荷枪实弹的警察护送下,才得以开始巡视。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以林良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来到了山西省五台县北柯基。

1937年7月5日,北幸遇到了知音。几天来一直在测绘北高寺东殿的学者发现,大梁下有一个用墨水写的铭文。因为大梁离地20多尺,根本无法辨认。这时,的远视林派上了用场。她看到题字上写着“女弟子宁”的名字,与正殿入口处的经典建筑上的“佛殿宗师宁”的题字不谋而合。佛祖在大梁上写字,在经楼上刻字,正好印证了彼此。即使它们不是同时完成的,也应该在同一时期完成。因此,梁和林断定这座宏伟的大殿大约建于唐朝第11年,即公元857年左右。北寺东殿的发现和准确断代,打破了日本学者的傲慢,也显示了中国学者在古代建筑方面的扎实功底,终结了“中国没有唐代建筑”的荒谬论断。

北高寺东殿造型古朴,飞檐深远,拱门巨大,远远望去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力量十足的感觉。这座大殿虽然比五台县南禅寺大殿修建得晚,但却是中国现存第二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但因其巨大的造型、精美的雕塑、珍贵的唐代壁画,被梁思成誉为“中国第一国宝”。

其实早在测绘北高寺东殿之前,中国建筑学会就在山西发现了大量古建筑,如大同的华严寺、善化寺,朔州佛公寺的释迦牟尼塔(应县木塔)。就像发现北幸东殿一样,发现应县木塔也是一个传说。

当年,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他的父亲梁启超给他寄去了一本成书于宋代的《营造法式》。梁思成被这本书深深吸引,开始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归国后,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寻找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古建筑。不过,该去哪里寻找明清之前的建筑呢?当时流行一句谚语—“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这给梁思成带来了启发。说来也巧,还是那个前文提到的日本学者关野贞,曾在1918年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北方的考古报告,刚好提到了建于11世纪的“应州塔”。这激发了梁思成的兴趣,然而他遍览古籍也没找到一张木塔的照片。只有亲自跑一趟才能一览这座塔的真面目。不过,当时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如果这座塔是明清时期所建,或者已经被毁,那岂不是白跑一趟吗?

当时,梁思成正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他的父亲梁启超送给他一本宋代写的《法国建筑》。梁思成被这本书深深吸引,开始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回国后,梁思成加入中国建筑学会,寻找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古建筑。但是,明清以前的建筑应该去哪里找呢?当时流行一句谚语——“沧州狮应沧州之塔,正定菩萨赵州桥”,启发了梁思成。幸运的是,前面提到的日本学者关在1918年发表了一份关于中国北方的考古报告,其中正好提到了建于11世纪的瀛洲塔。这引起了梁思成的兴趣,但他翻遍古籍也找不到木塔的照片。只有亲自走一趟,才能看到这座塔的真面目。但当时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如果这塔是明清建的,或者毁了,岂不是白跑一趟?

梁思成灵机一动,决定给应县最大的照相馆写封信(虽然不确定应县有没有照相馆),并在信中附上一元钱,让照相馆寄一张应县木塔的照片。没想到他居然收到了回复,里面真的有应县木塔的照片。梁思成通过仔细对比照片中的木塔,认为该塔应该是辽代建筑,这让他喜出望外。1933年6月,经过一番准备,梁思成一行踏上了前往陕北重镇大同、应县的征程。

梁思成等人真正看到应县木塔的时候都惊呆了!当时林因故不能随考察队前往,梁思成在给林的信中写道:“塔的规模实在惊人...我的第一感觉是,你不在真可惜,你可以和我一起享受这份快乐。否则,我真不知道你有多想把自己扔到地上...这让我太高兴了,以至于我不想忘记我那一瞬间由审美本能引发的罕见的敏感。”是怎样的建筑让见多识广的梁思成感触如此之深?

应县木塔高67.31米,相当于现在的20层楼。它的底层直径为30.27米。由纯木材制成,消耗红松木材约3000立方米,重约2600吨。木塔有五层六檐,因为一层有两檐。每层之间还有夹层,实际上是九层,所以应县木塔有明五暗四的说法。塔的平面呈八角形,楼层间斗拱多达三四十种。按照建筑学会以往的工作效率,一个古建筑的测绘大概一两天就能完成,但应县木塔却用了梁思成和莫六天的时间,可见其复杂程度。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被称为“土木装饰”。这种传统的建筑技术始于新石器时代,甚至更早。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的建筑以半地穴式为主,而中国南方的建筑则以干栏式为主。虽然建造技术不同,但它们都使用木材作为原材料。木结构使用方便,施工周期短,但容易腐烂,不易保存。古代文学作品中对建筑的描写,如《诗经》、《潇雅四干》,“如马之翼,如马之棘;像鸟的皮,像苍蝇”;《阿房宫赋》中“游廊环腰背,屋檐牙啄高;拥抱地形,勾心斗角”,给人无限的想象空。但是,文字描述再生动,也比不上实物的冲击力。由于这些资深学者的努力,今天的人才有机会欣赏到古建筑的精美造型和古建筑的精湛建造技艺。金霸王

虽然“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但其实山西不仅地面文物资源丰富,地下文物也很惊人。从旧石器时代的丁村遗址到新石器时代的陶寺遗址,史称杜尧;从先秦时期的天马-曲村遗址、侯马金国遗址到西汉大型墓葬遗址;从北魏都城平城的废墟,到李唐时期的龙兴之地太原,再到辽金时期数不清的砖墓,山西黄土下的宝藏确实给世人带来了很多惊喜。

童堤丰

山西简称“晋”,别称三晋大地,这是因为山西曾是先秦时期诸侯国晋国的主要势力范围,后来韩、魏、赵“三家分晋”,史书将这三国称为三晋,才有了这些称谓。传说,强大的晋国起源于一片小小的桐树叶。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桐叶封弟”,《吕氏春秋》和《史记》中都有过记载,大概的意思就是,年幼即位的周成王与弟弟叔虞在一起玩耍,少年天子意气风发,捡起一片桐树叶剪成玉圭的形状,对叔虞说:“我将拿这个玉圭封你。”叔虞高兴地将这件事告诉叔叔周公。周公请示成王,成王表示自己和弟弟只是开个玩笑,周公表示,君无戏言,成王无奈将唐分封给叔虞。

山西简称“晋”,又称三晋之地。这是因为山西在先秦时期曾经是晋国诸侯国的主要势力范围,之后韩、魏、赵“分晋”。史书将这三个国家称为三晋,因此有这些称号。传说晋国的强盛源于一片小小的桐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叶童·堤丰”。《吕氏春秋》和《史记》中都有记载。这可能意味着年轻时即位的周成王正在和他的弟弟虞书玩耍。年幼的天子兴高采烈,拿起一片桐叶,剪成玉簪的形状,对虞书说:“我用这玉簪来封你。”俞叔叔很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叔叔周公。周公向王乘请示,说他和弟弟只是开玩笑。周公说你没有笑话,没办法,只好把唐的一个小包给了。

后来到了封地的虞书,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国防,把唐国经营得有声有色。这个唐国其实就是晋国的前身。虞书之子即位后,将都城迁至金水一带,改国号为金。一开始,虞书的头衔只是伯爵。谢的父亲即位后,周王以某种手段下令“唐入晋”,爵位由伯爵升为侯爵,从此开始了晋国六百多年的辉煌历史。从西周到春秋时期,晋国一直是北方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特别是在春秋时期,晋国在大部分时间里统治着中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君主,如晋文公、晋襄公和晋景公。所以才会在民间流传“一部春秋史,半部晋国史”的谚语。

金遗址

虽然晋国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过,但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个诸侯国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先被余叔封的唐人之地,至今仍是扑朔迷离。长期以来,谢父亲迁都后的晋地一直是研究者们莫名其妙的问题。直到上世纪80年代,天马-曲村遗址的发现,才让困扰已久的学者们看到了谜团的曙光。考古学家研究发现,谢父迁都后的晋地,离天马渠村遗址应该不会太远,极有可能位于今天的山西翼城县境内。

天马—曲村遗址位于晋南临汾地区曲沃、翼城两县交界处,是一处年代与晋国相始终,而以西周及春秋早期为盛的晋国文化遗址。为了探索晋国早期文化的面貌,考古学家从1979年开始对这处遗址进行发掘,時至今日进行了8次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工作,共发现晋侯及其夫人墓葬9组19座,可以分为3排,从北往南依次有4组、2组和3组晋侯和夫人墓。每组晋侯和夫人墓葬周围都有数座陪葬坑和一座车马坑。通过对出土青铜器上的铭文以及墓葬形制、出土陶器的观察和研究,已经可以基本确定这9组墓葬的主人就是西周至春秋早期的9代晋侯和夫人墓,即从晋侯燮父开始,一直到春秋早期的晋文侯。

天马-曲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市曲沃、翼城两县交界处,是晋国文化遗址,其年代始终与晋国相同,以西周、春秋初期为高峰。为了探索晋国的早期文化,考古学家从1979年开始挖掘这个遗址。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进行了8次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发现了9组19座晋侯夫妇墓,可分为3排。从北到南依次为4组、2组、3组晋侯夫妇墓。每组晋侯夫妇墓周围都有几个葬坑和一个车马坑。通过对出土青铜器铭文、墓葬形制和出土陶器的观察研究,基本可以确定这九组墓葬的主人是西周至春秋初期,即晋侯富歇至晋侯文春秋初期的第9代晋侯夫妇的墓葬。

这19座墓形制不一,有的有两个墓道,有的只有一个墓道,还有晋侯夫人墓甚至没有墓道。先秦时期礼法森严,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礼法的规则。孔子曾说:“生而为礼,死而葬之,祭之。”

据史书记载,天帝死后的陵墓中,应该修建了四座金字塔形的陵墓。由于它们与中国传统的汉字“雅”非常相似,考古学家称这些墓葬为“雅”形墓葬;一般地位较高的王公贵族的墓会有两座金字塔形的墓,形似汉字“中”,故称“中”字形墓;下层贵族墓只有一座金字塔形墓,因形似“A”而被称为“A”形墓。当然,没有墓道就意味着等级更低。除了墓的形制,墓中出土的随葬品也是鉴定墓主人身份的有力证据。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具有“辨贵贱”的功能。以青铜鼎和圭的组合为例,皇帝用的规矩是九鼎八圭,诸侯用的规矩是七鼎六圭。

天马-曲村遗址墓葬采用西周常见的氏族葬制,整个墓葬分为墓地区和州墓区。上面提到的9组19座墓是墓地区,埋葬的是晋国君主等高级贵族,而国家墓区埋葬的是中小贵族和平民。墓地区和国墓区有明显的分界线,显示了当时的等级和等级、等级。

晋侯鲍真

虽然史书中有很多关于晋国的记载,但这些史料只是粗略地勾勒出晋国的面貌,连细微的描写都需要靠想象来“还原”,不够真实。但是考古出土的实物就不一样了。他们仿佛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空,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晋侯鸟像在天马曲村遗址出土。整尊鸟像形似凤凰鸟回眸,头微仰,冠直立。这只鸟身体丰满,翅膀卷起。凤凰鸟背上还有一只静静相依的鸟,在鸟像的封面上被做成一个捕手。凤尾下有一个象头,象鼻向上卷曲,与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全身布满纹饰。整个器物造型逼真生动,构思奇特巧妙。鸟盖内侧和腹底有铭文“晋帝在内廷向易进贡”,可以证明此物在太庙中作为礼器使用,晋某帝死后作为陪葬品带到墓中。

侯鸟尊运气好,深埋地下千年,躲过了无数盗墓贼的觊觎。然而,现在分别藏于上海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馆的晋侯苏中就没那么幸运了。1992年,晋侯陵园8号墓被盗,大量珍贵随葬品被卖到国外,其中14件晋侯苏中出现在香港古玩市场。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的马成元对珍珠很有眼光,花了很多钱买了这14只被形容为赝品的青铜钟回国。后来金侯八号墓出土了两个铜钟,正好与那两个吻合,其价值得到了确认。

周、晋、侯、苏编钟共16件,分为两组,排列成音阶与旋律相协调的两个系列编钟。上面有355个铭文,首尾相连刻在16个钟上。同时,编钟上的铭文大多是铸造时刻在模型(制作器皿的模型)上的,几乎没有雕刻方法。碑文记述了周厉王东渡江南的历史。西周金代侯苏中碑铭中记载的战争,在史书中是找不到的,这对研究西周金代的历史极其重要。此外,铭文中记载的许多事件对西周断代研究也有重要价值。

晋侯鸟尊和晋侯苏钟只是天马—曲村遗址所有出土文物的缩影。如今,这里出土的文物大多数保存在山西博物院、晋国博物馆等博物馆里。晋国博物馆建立在天马—曲村遗址之上,在那里不仅能看到珍贵的文物,还能近距离观察3000多年前的墓葬。尽管晋国早已灭亡,但是这些遗存却让它永远烙印在历史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43623.html
上一篇河南古都及朝代(位于河南的历史古都及其朝代)
下一篇 卷首语摘抄六年级毕业,卷首语摘抄六年级毕业,卷首语六年级毕业纪念册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