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财经 化纤与纺织技术,纺织化纤行业,化纤与纺织技术

化纤与纺织技术,纺织化纤行业,化纤与纺织技术

郭春花5月19日,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纺织之乡”南通,中国化纤界的年度盛事——中国化纤科技大会(南通2021)隆重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郭春华

5月19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著名的“纺织之乡”南通,举办了中国化纤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中国化纤科技大会(南通2021)。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科院局、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以“聚焦高端纺织化纤,科技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聚焦纤维技术引领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传播化纤最新技术成果,探索纺织新材料创新发展之路。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组书记、秘书长,副会长段小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蒋世成,东华大学校长俞,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纺织处副处长宗瑞龙,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傅光伟,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棉纺织工业协会监事长朱贝娜,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原副会长何,,南通市委副书记、南通创新区党工委书记,南通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秦,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纺织、化纤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骨干、企业和媒体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副会长吕家彬主持会议。

“十五”工业发展关键词:科技、绿色、智能制造

经历了不平凡的2020年,中国化纤行业经受住了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考验,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化纤产量已超过600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占中国纤维加工总量的近85%。出口近500万吨,占全球贸易的50%以上,居世界第一;常规光纤差异化、智能化发展,成为世界领先优势产业。高技术纤维取得重大突破,进入先进国家行列,中国成为世界上品种覆盖最广的高性能纤维生产国。个别头部企业大规模进入化工炼化,正在改变全球化工格局。化纤行业的不断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特别是新型纤维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培育和发挥了纤维材料的高性能、多功能、轻质、柔性等优势,为纺织行业实现价值提升提供了重要途径。

根据中国工程院对我国26个制造行业的竞争力评估结果看,纺织工业是我国在全世界居于领先的五大产业之一,在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中处于第一梯队,这离不开前道产业化纤行业的重要支撑。因此,化纤行业的未来发展对于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极为关键。对此,高勇提出,化纤行业要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材料、装备、工艺的创新,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大力发展先进功能性纤维、高性能纤维和生物基纤维,以及煤化工原料,不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大力发展化纤行业智能制造,加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大数据等智能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研发,加强智能车间示范推广,建设数字化网络智能化示范工厂;持续提升行业绿色制造能力,以绿色技术驱动产业链各环节,降低污染物产排量,深化生产全过程,加大清洁生产改造力度;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进一步扩大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绿色纤维认证的影响,创新产业链上下游新产品应用开发对接,丰富品牌推广模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化纤企业品牌。根据中国工程院对中国26个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纺织工业是世界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在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中处于第一梯队,这与前一产业中化纤工业的重要支撑密不可分。因此,化纤工业的未来发展对“十五”纺织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此,高永提出,化纤产业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材料、装备、工艺创新,推进补短板、锻长板,大力发展先进功能纤维、高性能纤维、生物基纤维以及煤化工原料,不断推动产业基础升级;大力发展化纤行业智能制造,加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大数据等智能制造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加强智能车间示范推广,建设数字网络智能示范工厂;不断提升行业绿色制造能力,以绿色技术驱动产业链各环节,减少污染物产出,深化生产全过程,加大清洁生产改造力度;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进一步扩大中国纤维时尚潮流和绿色纤维认证的影响力,创新产业链上下游新产品应用开发,丰富品牌推广模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化纤企业品牌。

于在讲话中指出,总体上看,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我国化纤行业技术水平进入了从跟跑到并跑的新阶段,为我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优化、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围绕我国“十四五”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化纤行业如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纤维材料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推进产业基础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于提出,首先要加强基础研究,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突出基础研究对先进基础材料、生物基纤维、高性能纤维等前沿纤维新材料的价值;二是找准科技创新的着力点,瞄准制约我国化纤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瓶颈,进行攻关;三是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国家和省级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监测测试中心等平台建设。

纤维技术引领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12日,美国投票通过《无止境边境法案》(EFA),明确将中国列为防范对象。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改革正在深化,中美两国都把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改革的起点。会上,朱作了题为《纤维技术引领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介绍了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她说,“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高端新材料、智能制造、机器人等八个方面得到提升。其中,在高端新材料开发方面,要加强碳纤维、芳纶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基和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十四五”期间,纤维材料的发展方向包括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目前,新纤维技术也呈现出跨学科融合的趋势,包括创新链、学科链和产业链的交叉融合。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研究员、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总经理王华平在《纺织新材料技术路线图(2035)》报告中指出,当前,纤维领域与新兴技术的交叉与融合,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维发展空,呈现出绿色化、多样化、极限化、智能化、集成化、服务化等新的发展趋势。《纺织新材料技术路线图(2035)》的总体发展思路是,通过纺织工程技术前沿技术、传统纺织关键技术、领先技术和不连续技术的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应用,提升纺织工程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支撑我国纺织产业做大、做强、高端。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院长王睿做了题为“阻燃聚酯新技术”的报告。她介绍,目前我国化纤总量超过5000万吨,但阻燃纤维不到10万吨。然而,中国每年对阻燃纤维的需求超过100万吨,世界需求超过500万吨。目前,我国阻燃剂普遍面临环保、成本、高效、选择和复配等瓶颈。阻燃纤维的发展还受到制备技术和性能、标准的标准化、进出口的限制、法规的健全性等因素的制约。对于阻燃纤维的未来发展,王瑞表示,要加强纤维环保高效阻燃剂和新型阻燃技术的研发,研发具有防滴落和抑烟功能的阻燃纤维和产品,研发具有复合功能和高性能的阻燃纤维,注重阻燃纤维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提升阻燃纤维的综合性能,实现规模化工业性价比。

“强产业链”刷新南通绿色发展新高度

南通是闻名中外的“纺织之乡”,化纤产业作为其中的重要板块,一直走在转型发展的前列。沈磊说,目前,南通正在大力实施化纤“做强产业链”行动计划。他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南通着力打造产业链科技创新平台,积极践行新理念,积极对接各领域新成果,加强产学研合作,吸引更多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落户南通。

会上,江苏省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鹏介绍了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的相关情况。他表示,未来园区将开展锻造长板、补短板工作,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确保产业规模全国最大,争取产业质量全国最好,争取产业平台全国最全,争取产业业态全国最新,打造国际一流家纺产业集群,打造国际产城融合新城。

江苏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周良介绍洋口港建设情况。目前,洋口港已吸引了一大批龙头和基地涤锦项目。未来,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将围绕聚酯、尼龙纤维材料、国家战略性新型纤维材料等,不断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

大会还颁发了2021年度“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恒益基金”优秀青年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工程师、优秀技术工人、优秀技术工人奖;授予2020-2021年度“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绿宇基金”奖,表彰在化纤绿色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优秀个人、突出贡献和突出成就者;授予3家新企业中国化纤协会绿色纤维产品证书和中国纺织标准绿色纤维认证证书;东华大学王华平等66人被授予《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卷·化纤分册》第三版编纂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会议还发布了2020年1-12月化纤产量数据排名结果。从榜单来看,入围企业的头部集聚趋势更加明显。有的企业坚持以化纤为主业,不断发展壮大;一些企业深度参与市场细分,并做优做强。

大会还举办了五场平行分论坛——南通高端纺织产业发展论坛、纤维技术智能制造发展论坛、尼龙产业链新技术创新论坛、绿色制造技术发展论坛、纤维新材料发展战略论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45115.html
上一篇坚持融合创新,坚持融合创新,融合创新谋发展
下一篇 数字赋能发展,数字赋能发展,数字赋能未来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