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财经 王文澜摄影作品赏析,王文澜摄影作品赏析,摄影家王文澜个人资料

王文澜摄影作品赏析,王文澜摄影作品赏析,摄影家王文澜个人资料

马国川 王文韦镜头后的王文澜。摄影/刘慧《财经》杂志联合“巨浪视线”,推出系列影像专题视频节目——光刻。文艺评论家杨浪陆续对话数十位中国摄影家。通过访谈回顾摄影家们的创作与经历,再现他们镜头下的高光时刻。 本期嘉宾为著名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

马国川·王文伟

镜头后的王文澜。摄影/刘慧镜头后的王文澜。摄影/刘辉

《财经》杂志与《巨浪的视线》联合推出了一系列专题视频节目——平版。文学评论家杨朗接连与数十位中国摄影师对话。通过采访,回顾摄影师的创作和经历,再现他们在镜头下的亮点。本期嘉宾是著名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王文澜。

采访/编辑杨浪/李莉

杨浪:见到温岚总是令人愉快。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温岚,我很享受写作的过程。“我在温岚眼镜后面的小眼睛发出狡猾的光”。

王文澜:似乎是这样...

杨浪:傻瓜王文澜。

王文澜:也许是“文字不正确”。如果是狡猾,怎么会是愚蠢呢?

杨浪:你首先用一个愚蠢的相机拍摄新闻照片,所以你本质上是...

王文澜:就像你文章的标题。

杨浪:我们和温岚是老朋友了。我们是1980年认识的?

王文澜:20世纪80年代初。

杨浪:至少在去黄山之前,因为两家报社经常走在一起。你是1986年还是1987年去的黄山?

王文澜:1987。两个“旗帜”

杨浪:在黄山,温岚给我讲了《红楼》,一个电影的创意。这是我们第一次深度聊天。在那个时候,我知道你的一个重要爱好是古典音乐。你说你喜欢黑胶,我印象很深。

温岚是一位在当代中国摄影中留下了深刻个人印记的摄影师。摄影界有句话,中国的新闻摄影有两面重要的旗帜——王文澜和何。

当然,这与温岚和严光都来自当时有影响力的媒体有关。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认为温岚在摄影中仍然有着非常明显的个人影响力,无论是在图像中还是在摄影的这些活动中。

我记得在90年代末,我说你们俩该给年轻人让路了。但现在看来,它仍然有着持久的影响。我想听听温岚本人和你本人是如何认识这面旗帜的。

王文澜:我觉得可能是业内一些零散的说法。最后,你这个学者总结了一下,然后提出了这个词。因为除了你之外,似乎没有人会用“国旗”这个词来形容我们。

杨浪:你看,还在我身上?

王文澜:我们已经认识三四十年了,对吗?我的文章你写的最多,至少八篇以上。

杨浪:挺多的。

王文澜:代表作是《傻瓜王文澜》,所以我想你应该最了解我。

杨浪:其中之一。纸媒突破

王文澜:我想从表面上看,我会给人一种“防范他人不可或缺”的印象。其实我一直对别人都很好。不管我是拍照片还是过好日子,首先要做的就是做一个好人。至于能不能拍出好照片,我觉得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上世纪80年代,我和严光之所以能够引起业界的关注,这和我们所处的媒体有很大关系。改革开放之初,新闻面临重大突破。《中国青年报》和《中国日报》能够顺应这一趋势,在报纸头版放大照片。另外,照片要报道新闻,突出人物,突出生活,把人拍活。

所以在这方面,如果我们没有我们为之工作的两个媒体平台,我们在谈论什么?

杨浪:在我看来,80年代初,中国有影响力的媒体是纸媒。电视和流媒体还没有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恰好中国日报是做宣传的,中国青年报是做国内的。这两份报纸在新闻改革、记录和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方面都很优秀,本身就很前沿。

在新闻图片的运用上也非常抢眼。我记得我写过一篇文章。当一些报纸的头版还在用四栏照片的时候,这两份报纸的头版绝对不会少于六栏宽。此时,正是和何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能量的阶段。

能具体说说你们照片的选择吗,当时有什么传统?

再一个是当时两家媒体都有立场和理念,团结了一批年轻活跃的摄影师,他们试图做出创新。回顾中国当代新闻摄影的历程,举世公认这段历史是你说“旗”的时候我创造的。其实我肯定是听了别人的。你是这里的一员。我只是个旁观者。

王文澜:我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日报建立了一种新的、真实的、人性化的、生动的和大画面的风格,因为它是一种对外宣传。它一定很大。如果是新闻照片,很生动,但是照片很小,效果有限。

时任该报总编辑的冯喜亮借鉴了国际媒体的创新经验。在报纸的头版甚至每一页,他都想突出图片的作用,甚至用图片作为单独的新闻报道。

我们之前一般都是用照片配文字,但当时突破还是很困难的。庭审时照片一放大,就会在周围带来很大的反应。有人说“放大照片太吓人了”、“浪费了多少字空”所以就撤了。然后我们在评审板上说,老冯在编前会上强调要放大,所以就前前后后拉长了。

杨浪:你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吗?

王文澜:对。

杨浪:这是你自己定义的新、真、人、活、大,那么人应该怎么理解呢?五字真言

王文澜:生活就是那些我们视而不见的时刻。当时在报纸上看到的照片都是反映工业生产和农业丰收的,只看到机器而没有看到人,所以要改变一下,让外国读者看到中国人的生活日子。

那会儿我刚从部队回来,头脑还是受着很多的禁锢。1981年盛夏,天气炎热,老冯说:“文澜,你能不能拍拍老百姓用什么方式避暑纳凉的照片,头版准备用。”在当时,这对我来讲简直像天书一样。

《中國日报》头版照片,1981年7月,北京三里屯某幼儿园里吃西瓜的孩子们。摄影/王文澜那时候我刚从部队回来,思想还受到很多束缚。1981年的盛夏,天气炎热,老冯说:“温岚,你能不能拍一张老百姓如何避暑纳凉的照片?首页已经可以用了。”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书一样。1981年7月《中国日报》头版照片,北京三里屯一所幼儿园里,孩子们在吃西瓜。摄影/王文澜

杨浪:一张乘凉的照片能上头版吗?

王文澜:是的,我曾经报道过各种会议和展览。第一次拍这样的照片报道新闻。

老冯启发我:找个幼儿园,看看孩子们在干什么。我一听老冯的话,你不是开玩笑吧?这怎么会上头版?后来,我跑到了报社附近的幼儿园。孩子们在吃西瓜,所以我拍了一些照片。没想到第二天就贴了首页。

杨浪: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

王文澜:所以这让我觉得报纸的头版也可以刊登我们公司的共同主题空,其中也包含日常新闻。

杨浪:新、真、人、活、大。这次吃西瓜完全符合新闻传播规律,推手是负责一家外宣媒体的老冯。他的新闻美学应该按照国际新闻摄影的规律来实践。

王文澜:是的。既然是对外宣传,就要考虑读者的需求,想看什么样的报道。

杨浪:我觉得今天这个话题很有现实意义。宣传是为了达到目的,不一定是我想告诉你的,而是要符合国际阅读规律,提供真实新鲜的内容。正确

王文澜:是的。

杨浪:我们还有非常接近的共同经历,都是从部队出来的。按理说,在部队从事新闻文化工作,很容易形成固有的摄影观念。你到了中国日报之后,是如何快速转过这个弯的?你是怎么跟上这样的编辑思路去拍摄的?

王文澜:当时《中国日报》有几位外国专家。外国专家想看看我们每天拍摄的所有东西。他们会介绍外国摄影师是如何拍摄的,并建议我们去看外国摄影师拍摄的中国。

记得在苗杰(王淼)家看到马克·里布的瓷器,真的爱不释手。苗姐道:“拿去。”

杨浪:也就是说,你的摄影价值观和摄影审美是直接与国际摄影审美标准接轨的。如果我们谈论继承和背景,它真的是中国日报首先使用图片。中国青年报一帮人对中国日报的做法表示赞同。我记得何严光带着《中国日报》到我们的总编室去交换意见...

王文澜:这个我不太清楚。这得由严光自己来解释。我觉得中国青年报在国内环境下放大照片面临更大的压力和突破。

杨浪:是的。我第一次看到马克·里布的作品大概是在苗杰的家里。整个国家正在进行改革开放。从事新闻和摄影的人都有一种求真创新的意识。在这一点上,一方面是有压力,另一方面是这些年轻人已经憋了太久,都在寻找一个突破口来反映社会面貌的变化。

《中国日报》有你和郭建设,还有严光和郑明。第一,你的形象被业界认可。

王文澜:还有经济日报。

杨浪:是的,经济日报。

王文澜:因为他们的总编辑范景毅是一位专家型领导,邓伟还经营着一个摄影报道专栏。

杨浪:重要的是内部有一个上下的环境。

王文澜:我认为我们应该回到以前的观点。没有这些平台,我们将一无是处。平台的力量

杨浪: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报摄影部熙熙攘攘,很多人说:“浪哥,我第一次见到你是在中国青年报摄影部。”当时就是这样,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平台,聚集和团结了一批有创新理念的年轻新闻摄影师。现在很多都是你们。

王文澜:那时候,全国各地的许多摄影师,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几乎没有发表的渠道。

杨浪:举办展览很难。专辑可以不花钱,媒体出版是最重要的渠道。报纸每天都出版。

王文澜:虽然那是报刊时代,但很少出现在报纸上。因为这些平台,加上我们这些店主的来回奔波,发布渠道慢慢打开。

通过摄影比赛,中国青年报还评选出了十佳摄影师,吸引了众多投稿和摄影爱好者。这些报纸的摄影部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杨浪:出版量大,发行量也大。花了365天才拿到。

王文澜:是的,这就是为什么它能一直流下去。你觉得拍完照片要在暗室里冲洗几天,把胶卷送去。80年代能有这么红火的地位,实属不易。这应该是一个奇迹。

杨浪: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中国日报》有一批摄影师,严光也有一批。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王文澜:我认为这必须取决于平台的老板。例如,解海龙去《中国青年报》时,虽然他是严光介绍的,但他必须经过他们老板的批准。

杨浪:这是一份特殊的工作。海龙年纪不小了,来自基层。

王文澜:《中国青年报》可以同时有很多我钦佩的摄影师,这很棒。当然,中国日报也招募业内精英。

杨浪:确实如此。我也观察到,80年代初,包括80年代中期,你去参加一些重要的采访活动。但是后期你并没有参加中国日报很多重要的采访活动。

王文澜:我们必须让每个人在各个领域实践,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发展。包括我们的编辑都要接受采访,甚至我们的暗室美工也有采访。我们当时的暗房艺术家都在全国新闻摄影评比中获得了金奖。

杨浪:其实生意上有点竞争。大家都在等着看第二天报纸上你的照片和我的照片,但总的来说,这是一群想让中国新闻摄影的世界更加开放的人。

王文澜:就是都希望对手强,我赛过你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你拍出更好的东西,再反过来激励我,就是这样。

《百名摄影师聚焦》系列画册已出版21本,图为封面合集。王文澜: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对手强大。我跟你比赛的目的是激励你拍出更好的东西,反过来也会激励我,仅此而已。已出版“百名摄影师聚焦”系列专辑21张。图为封面合集。

杨浪:这个话题你一开始就说了。做一个好人,希望所有人都比你好。今天经常说的新闻摄影的世界,其实是和中国改革开放同步的,大家都帮忙打开了。

你刚才说的是,第一,要有明确的摄影价值:新、真、人、活、大。这是为了形成一个平台。在我们现在的管理体制下,你一个人或者几个记者做不到,所以你有冯喜亮,有外国专家组在那里,中国青年报也有一代老前辈、老领导。

其次,平台要有强大的发布频率,要有足够的空容量。

最后是团队建设,要多给你面试机会,让整个团队共同成长。

回过头来看这几点,如果真的不叫“旗”字,一定是抄的。当时只有少数几家媒体能够具备这样的条件。中国的新闻摄影在80年代中后期做了很大的努力,到了90年代,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力。

王文澜:国旗是报纸,不是个人。

杨浪:对,这个平台不属于任何人。

王文澜:有一些个人角色,但不是决定性的。比如你在另一个平台,即使你很努力,也不一定有所成就。

杨浪:很准,但不谦虚。

王文澜:你应该有自知之明。杰作

杨浪: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中国日报推出的“百名摄影师聚焦”项目,是一系列具有媒体特色的非竞赛画册,集合了摄影界的所有力量,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流程是怎样的?

王文澜:这个项目是在2003年非典时期启动的。当时正好是中国互联网的早期。重大新闻出现后,我有了想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征稿、编辑、印刷、发表。然后是2008年中国南方的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然后是北京奥运会。我们也受到了当时一些摄影活动的启发。比如王淼中国旅游局组织的一系列拍摄活动。包括台湾省、香港、澳门,然后是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这是一项持续的活动。当然,我也参与其中,不断地学习和借鉴。

杨浪:一开始也没觉得太特别。但是回过头来看,2003年是从SARS开始的,它已经有将近20年了。这是一个非凡的事件。虽然不是比赛,但是集合了中国摄影师的集体力量,由中国日报这样的平台策划组织。成为一个持续的事件和社会主题,以集中的方式,借助摄影的力量来呈现,影像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准。

中国摄影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突破坚冰,持续到今天,摄影继续反映着社会生活的面貌。这句话总是要有一些实际的事和人来支撑的,提起“百名摄影师聚焦”,就知道这是《中国日报》正在进行的项目,现在出版多少本了?

1982年北京三里屯一家名为“蒙娜丽莎”的美发屋。摄影/王文澜中国摄影在20世纪80年代初突破了坚冰,它继续反映今天的社会生活。这句话总要有一些实际的东西和人来支撑。当提到“100名摄影师聚焦”时,我们知道这是中国日报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现在已经出版了多少本?1982年,北京三里屯一家名为蒙娜丽莎的发廊。摄影/王文澜

王文澜:有20多份。

杨浪:不到20年出版了这么多书。我知道这是因为你和一直在推动卢前进。

王文澜: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依靠中国日报的开放平台。总能得到报社编委会的大力支持。上传过程流畅,保证了每张专辑的顺利出版。

杨浪:看来报社的工作流程很有效率。中国的新闻摄影在前进,有平台的作用,有团队的作用。所以,如果离开中国日报,你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王文澜:当然。人们喜欢照片

杨浪:接下来说说你的作品。你拍的蒙娜丽莎美发室,体现了你是一个接地气的人,和城市底层的人生活在一起。一个板主,光着膀子的那个,相信80年代看过这部片子的人都印象深刻。

还有一系列的影像,比如记录改革开放初期的《天下客满》,农民赶集时满载鸡鸭的长途客车,还有你身后的《自行车王国》。他们沉浸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让人觉得温岚是一个很有平民意识的人,你可以和他们产生共鸣。

我知道你听黑胶唱片。在你的个人审美结构中是如何影响你的拍摄的?

王文澜:这些事情可能都是“无事可做”,可以算是“附庸风雅”。

杨浪:这是你的附庸风雅?

王文澜:对,从专业性来看,我就是发烧友。

1985 年,重庆大足县赶集的人群。摄影/王文澜王文澜:是的,从专业角度来说,我是一个爱好者。1985年,人群聚集在重庆大足县。摄影/王文澜

1984年夏天,天安门广场上消夏的市民。摄影/王文澜1984年夏天,天安门广场的市民们度过了夏天。摄影/王文澜

1987年,广州一家自行车生产车间。摄影/王文澜1987年,广州一家自行车生产车间。摄影/王文澜

杨浪:你是说黑胶唱片吗?

王文澜:包括我的音乐爱好。

杨浪:我在《爱乐》杂志上看过你的文章和音乐家的画像。

王文澜:当你谈论爱好者时,你肯定是指音乐和摄影。文革初期,停课。经常去同学家听78转古典黑胶唱片,从宿命到未完。我还骑着自行车去了郊区,带着借来的相机,对摄影产生了兴趣。

我叔叔是1957年中国摄影家协会的第一位会员。他的名字叫韩。我们小的时候,看到他在我叔叔家,在那个房间里拿出湿漉漉的照片,用玻璃片给照片上光。乍一看还挺有意思的。图像如何出现在一张纸上?当然,我们四兄弟也是让叔叔带着相机长大的。于是我有了这个拍照的机会。我们去前门洪光摄影器材商店买宝鼎代代红胶卷。我们买了一盘,然后自己包好,伸开手臂1.5米左右,按照这个长度包好,拍片,冲洗。那时候我给自己拍照,我每个月的生活费,省下所有的钱去买除了吃的这些东西。

我还是对发达的自己感兴趣,拿着放大镜看自己长什么样。那时候经常去颐和园和八达岭,图的都是“来此一游”。直到1976年,基本都是自己拍自己。

后来下乡买了一台华山牌相机,8块钱一台。

杨浪:最便宜的。

王文澜:这仍然是关于我自己,而不是关于知青的生活。那时,我正在赶牛车。牛车上拉着一架钢琴,它被运到山洞里。晚上,山洞内,这里的知青正在拉风箱,煮玉米茬。钢琴正在演奏《女孩的祈祷》和《致爱丽丝》。那边的知青在翻世界名著,书还在那边没头没尾的翻。

杨浪: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

王文澜:然后是手风琴、二胡、口琴和吉他。

杨浪:那你在哪里插队?

王文澜:它在陕西省的南部。

杨浪:苗杰的书里有一段回忆……

王文澜:书上有一段说我们先去了我们村,然后去了他们村。当时山西组织我们回去。

杨浪:下乡的经历现在只存在于你的记忆中。那时候你还没意识到要拿相机去拍。

王文澜:不,因为去了乡下后吃饱了挺好的。还带了手摇电唱机,天天听。

杨浪:那你得带黑胶唱片。

王文澜:那时候没有版本的概念,我就听,黑胶弦断了,我就把手转过去听,然后黑胶断了。

杨浪:你的黑胶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王文澜:是的,事实上,那时候有很多东西要拍。如果你想在那个时候在村子里拍任何一张照片,那都是非常珍贵的。

杨浪:目前为止,是纪录片。

王文澜:我们还去了华山拍照。当时华山山顶人少,我们就用华山相机拍了华山的照片。华山的景色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

杨浪:风景没变?

王文澜:当然,后来全国各地的摄影师拍了很多很棒的华山照片,但我好像拍不出好照片,因为我拍的华山上没有人。如果我当时拍了一个人,那就改变了。后来我才知道,照片要反映的是已经改变或者即将消失的事物。

杨浪:是一个大圈。我明白了。你入门摄影的过程,让你意识到了画面中人的重要性。爬楼梯

王文澜:1976年,我还在部队。从年初周总理去世,到“五四”运动、唐山大地震、毛主席逝世、粉碎“四人帮”……这一年,我不停地用相机拍照,从给自己拍照,到不自觉地给社会拍照。从此,我步入了新闻摄影这一步,但我当时并不认为这是完全的业余。

杨浪:你的新闻摄影密度很大,1976年开始拍,拍周围、拍身边,现在看都是文献性和史诗性的。

“四月影会”摄影作品集——《自然·社会·人》。(资料图)杨浪:你的新闻摄影非常密集。你从1976年开始拍,拍了一圈又一圈,现在是纪录片和史诗。“四月影展”摄影作品集——《自然、社会与人》。(资料图)

王文澜:文革结束后,我觉得我已经错过了十年的相机。

杨浪:对,就是当时这一代人的社会情绪。其次是“四月电影节”,是第二届还是第三届,你才开始参加?你是想通过加入“四月影会”来寻找一种外力来充实自己吗?

王文澜:“四月阴影协会”在1979年春天举办了“自然、社会和人”电影节。那时候拍照的人不多,交流也很有限。所以,通过这个展览,你一眼就能看到那么多人内心的呐喊,是纪实的,是艺术的,更多的是关于生活的。真的是我们视而不见的时刻。让他们记录下来,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杨浪:现在回想起来,“四月电影节”对很多人来说是划时代的。对摄影的功能、领域、观念都是一个启示。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我记得昆明的“四月皮影戏”展览。我当时还在昆明军区。到现在已经几十年了。我还记得当时留言簿上的留言——“这是一次辉煌的日出”。“四月电影节”对那一代人的摄影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数人激动得情不自禁。

王文澜:一点也不夸张。于是第二年,我把胶卷送到了北海的斋。

杨浪:人还在38军。

王文澜:是的,所以你可以看到我和王文博在华芳斋的合影,我还穿着军装。

杨浪:就中国摄影和当代摄影而言,我当时是遥远边疆的一个小官,而你接近风暴眼的中心。你和王志平、王妙娜两位领导人走得很近。

王文澜:对。后来我参加了中国美术馆的第三次展览,那时我已经在中国日报了。

杨浪:你没有跳槽。你直接穿军装去了。

王文澜:对,所以我有一本书叫《意外》。

杨浪:命运和人生中的一些偶然机遇。走向死亡

王文澜: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偶然的产物,是唐山大地震遗留下来的病根。地震后一周,我得了疟疾。当时楼塌了,病房是在水泥地面边上搭起的帐篷。白天暴晒,晚上下大雨。上面爬满了苍蝇,四周爬满了蛆。

杨浪:你是病人吗?

王文澜:我是个伤员,可能是因为地震掩埋了很多尸体,感染率很高,而且没有药物。当时医疗队说给你打个土方,让你喝碘酒,稀释一下,把外伤当成内伤。喝了吧,因为里面肠胃溃烂,所以这么处理。

杨浪:真的喝碘吗?

王文澜:我真的喝碘酒。

杨浪:你准备好了吗?

王文澜:喝一口就呛出来了,医生说你喝不下去就死路一条,必须得喝,死马当作活马医。几天后,病还真是止住了。出院后,就碰到我们部队指战员发现了被埋压13天的卢桂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46051.html
上一篇殷周之际出现了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什么思想,殷周之际出现了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什么思想,殷周之变具体变在何处
下一篇 一起诈骗案,曝出退休女法官的秘密,一起诈骗案,爆出退休女法官的秘密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