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摘 安塞非遗“五乡”的高光效应

安塞非遗“五乡”的高光效应

呼东方 郭岐武从1988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民间绘画之乡”开始,安塞先后又被授予了“剪纸之乡”“腰鼓之乡”“民歌之乡”和“曲艺之乡”,成为了全国少有、陕西惟一的“五乡”之县。如今,安塞的这些民间技艺都已经成为国家级或者省市级的非遗保护项目,…

安塞非遗“五乡”的高光效应

东方护国吴起

1988年起,安塞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民间绘画之乡”,先后被授予剪纸之乡、腰鼓之乡、民歌之乡、曲艺之乡,成为陕西唯一的“五乡”县。如今,安塞的这些民间技艺已成为国家或省市非物质保护项目,成为生产性保护的成功范例。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由延安市安塞区文化旅游局主办、安塞黄图爱情文化演出有限公司承办的“黄图魂鼓故里情”晚会,在安塞区冯家营任倩腰鼓文化村每晚为观众演出。现场不仅吸引了近万名游客,也成为了Aauto Quicker和Tik Tok的直播热点。

1984年,电影《黄土地》热映,让安塞腰鼓名扬天下。早在20世纪70年代,安塞当地的文化学者陈、余志明等就开始对安塞人流传下来的剪纸、民歌、农民画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些民间艺术和腰鼓一起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

随着腰鼓、民歌、评书、剪纸、农民画相继成为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安塞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民族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成为陕西唯一的“五乡”县。

“切断”世界

同样在“五一”期间,为迎接第十四届全运会,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在市场上推出了10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许产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陕北第十四届全运会剪纸纪念册。于作为主创人员参与了纪念册的设计,纪念册由34项体育赛事、第十四届全运会会徽、三秦文化与繁荣组成。

事实上,在33岁之前,余从未想过用她小时候从老人那里学到的“铰花”赚钱。现在,她不仅养活了一个年轻的家庭,还上了央视,成为一名知名的剪纸老师。我甚至没有想到,我的剪纸作品能被国家体育总局、陕西民俗博物馆等单位收藏。

余师傅是人,也是农村有名的巧手。余在教书的时候,就已经带着她的作品应邀到法国等地演出。余说,她最感激的两个人,除了老师,还有安塞县文化馆馆长陈老师。“师父教我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切割我的思维方式,还带我去文化馆参加了一个培训班。陈老师教我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

当时,为了剪一只她心目中的公鸡,余不知剪了多少旧报纸。她总认为自己完成的作品,老师一眼就能找出不足。

据当年在安塞文化馆工作的余志明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陈山桥就上山下山,走遍了安塞的山、岭、村,对安塞剪纸进行了普查。他走访、收集、整理丈母娘和大妈们手中的“花卉图案”,把每个会剪纸的人都登记在册,记在心里。

陈认为,农村妇女自学剪纸已经不能再提高了。要改善它,就要上课。他当时向县文化局提出办班的建议,得到了支持。于是,县里的散步、剪纸婆婆都集中到县文化馆“铰花”,县里提供纸张,管吃管吃。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许多散落在民间的近乎绝版的剪纸图案都被大师们一一呈现出来。安塞剪纸已为世人所知,高金爱、白凤莲等4位民间艺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剪纸艺术大师”称号,而余的师傅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

安塞文化馆举办各种学习班的习惯一直保留至今。如今,安塞举办了五期非遗品牌培训班。除了剪纸,还有腰鼓、民歌、评书、农民画。根据安塞区文化旅游局提供的信息,近年来,安塞举办了36场非遗培训。通过专家和传承人的讲座和示范相结合,组织了9期安塞剪纸培训班,800名学员参加。创作的作品分别在国家级和省级展览和比赛中获奖。

余说,那一年她上课,每次学习都是四十天或者两个月,第一次就没离开过。1996年,她的作品已经通过县文化馆的评选获奖。

1999年,延安窑洞宾馆刚刚建成,余应邀在宾馆表演剪纸,第一天就挣了200多元。余高兴极了,要知道,一个人干一天活,能拿到3块钱的工资。

在窑洞饭店演出一年后,余在游客众多的枣园里租了一个摊位。在现场为游客剪纸的过程中,余的很多作品都是根据游客的要求完成的。这样的经历对她后来的创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三个孩子要上学,余回到安塞,被邀请到文化中心演出。从那时起,她的作品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获奖并收到订单。尤其是为北京奥运会,2005年初,她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创作了一幅巨幅剪纸《全民健身迎奥运长卷》,长10米,宽0.8米,涉及中国传统民间体育,被国家体育总局收藏。同时,她的剪纸艺术作品专辑《陕北信天游系列》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总队的礼物。

余坦言,虽然她的师傅,一代剪纸大师,让安塞剪纸名扬天下,甚至当选陕西省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但老人们并没有在经济上受益。剪纸真正给手工艺人带来实惠,是从余那一代开始的。

因为剪纸手艺,余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养活了三个孩子上学成家。如果没有经济上的收获,也许她早就放弃剪纸另谋生路了。

2020年前,余的剪纸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单幅作品市场价格达4万元以上。她带徒弟多年的收入也能满足家里的日常开销。

2010年春节,央视新闻联播了一条“安塞农民余,剪纸走上致富路”的新闻。此时,于已成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后成为非遗传承人。

近年来,在当地文化旅游局和文化馆的帮助下,余不仅成立了余民间艺术合作社,还带了数百名徒弟和许多留学生来到这里。她的身影也不时出现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因为剪纸已经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手工课。

现在,余除了承接一些难度较大、规模较大的作品外,更注重对大师和老一辈剪纸艺术家作品的挖掘和研究。她发现自己的很多徒弟和学生都倾向于切剪纸写实,这恰恰失去了安塞剪纸的特色。

据考证,安塞剪纸具有古文化化石的作用,如高汝兰、曹殿祥的作品,其造型与周商汉、石的画像极为相似,使安塞剪纸具有超越剪纸本身的考古价值。安塞剪纸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包括美学、历史学、哲学、民俗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多个方面。被学者专家称为“活化石”、“地上文物”。正因为如此,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余有一种紧迫感。她说:“我要学得快,悟得快,一定不能让师父和老一辈的技艺绝对完美!”

从剪纸到农民画

“如果我们能剪纸,我们就画画;如果我们会画画,我们会剪纸。”这是安塞农民画非遗传承人王馥莉在介绍作品时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也道出了安塞农民画的由来。

安塞现代民间绘画是在剪纸、刺绣、布艺玩具、炕外画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民间艺术形式。20世纪70年代末,推动这一艺术形式形成的关键人物仍然是陈。

据安塞学者、作家郭志东介绍,1979年冬,陈在民间剪纸普查时认识了剪纸大师白凤莲。这时候,白凤莲要在炕沿上剪一朵大花,她在红纸上画了一个底样,把站在一旁的陈吓了一跳。后来,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延安文化馆艺术组组长金。1980年5月20日,延安民间剪纸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当时邻馆也在展出上海金山的农民画。正在观看的金突然想到,这样的农民画,安塞的女人也能画出来!

1980年7月,安塞县文化馆专门举办了剪纸创作班,全县30多位剪纸专家参加。一开始没人提画画。陈山桥让大家画能画的,剪不能画的。老太太们拿起笔时手都在抖,陈和金启发她们用剪纸造型和刺绣色彩作画。有的大妈抓不住形状,还是先剪个形状,然后在纸上勾勒出形状,再填颜色。最终,陈在这个创作班中选出了9幅作品,参加了中国美术馆陕西民间艺术展。

1981年,安塞文化馆正式举办以绘画为主的创作班。1982年的第一天,56件安塞民间艺术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其中曹殿祥的作品《大公鸡》让很多现代艺术家叹为观止,说这才是真正的现代主义。著名画家金回忆说,“我记得有几个中国油画家看到高的《鹊巢》和《喂鸡》时说,这种色彩搭配是印象派永远做不到的。”

1982年,张的《山谷森林》、高进的《娃娃鱼》和的《端午》等七幅农民画入选法国巴黎“独立沙龙”展览。此后,安塞农民画以其精彩的构图、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技法、突出的色彩效果,被外国评论家誉为“东方的毕加索”。

1987年,薛的《牛头》获中国农民画大赛一等奖,高晋爱的《胡夫》获二等奖;1988年,曹殿祥的《大公鸡》登上中国权威艺术杂志封面。1989年,安塞农民画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4幅被陕西展览馆收藏。法国、美国、瑞士等外国友人和国内艺术收藏家共购买了110多幅画作。

1988年,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2007年5月,“安塞民间绘画”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夫之和一样,是的集大成者。“我和李老师是一个村的。师父带我去了文化馆,教我们画画的是陈老师。”王馥莉从小跟着妈妈剪纸、刺绣、画画。她母亲的画也被收藏在安塞文化中心。在文化中心学习期间,王馥莉专注于绘画。“那时候我觉得画一幅画不会赚钱,所以我觉得我喜欢。每次画的时候都不记得有什么烦恼或者担心。”王福利说。

王芙丽最早的盈利是她中奖后拿到的奖金。随着展览和比赛的机会越来越多,有人开始订购她的作品。“我的作品都是自己定价,从最开始的几十块钱,到后来的几百几千块钱。”慢慢地,王富礼的作品在市场上有了固定的价格和客户群。

而画画带学生,近20万元的年收入,让王馥莉摆脱了来自家庭和生存的压力,得以专心创作。据她所知,安塞常年从事农民画的不下200人,且都有一定收入,“总比给别人打工强”。

2018年,王富礼成为非遗传承人。她不仅在文化中心创作,还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艺术节。她说,“这样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人们的生活。当然,我想积极参与。”

安塞文旅游局数据显示,近年来,安塞连续举办了15期老中青农民画培训班,培训学员500余人,创作了《富人》、《喂兔子》、《放羊》等一大批优秀作品。

陕北民歌的安塞风味

一大早,安塞文化馆二楼没有观众,大厅里响起了悠扬的歌声:“堆坝葛亮梁上的那是谁……”有人来了,歌声戛然而止。

这一天,青年民谣歌手曹晖接受文化馆和黄土情文艺演出公司的邀请,为在xi邮电大学就读的学生演唱陕北民歌。另一位受邀歌手是杜志红,刚刚参加完央视《星光大道》的男歌手。

陕北民歌被誉为世界三大民歌之一。在辽阔的黄土高原上,民歌大师层出不穷。那么,安塞民歌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这还得从一个叫余志明的人说起。

1970年,一个叫余志明的大学生被分配到安塞文化馆学习财经。现在我们翻到很多陕北民歌的流行谱子,很多都是余志明标注的。当时,余志明和北京知青组成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他们对陕北独特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1981年6月开始,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余志明带着几个同伴跑遍了安塞的沟渠和岬角,不仅挖出了很多散落在民间的绝版曲调,也激励了很多像何玉堂这样的“最后的原生态歌手”自信地唱出了自己的声音。

一年半后,余志明将收集到的1000多首民歌进行了精选,然后编辑成了《陕北民歌》一书。这本油印不到200册的小册子,被专家誉为“陕西省最精美、最全面的民歌集”,余志明被陕西省文化厅授予“民族音乐收集整理优秀作品奖”。

余志明的贡献,后来被业界认为是继20世纪初北大《歌谣周刊》延伸到30年代延安陆毅的陕北民歌征集、60年代初延安民谣歌手白炳权、孙绍等人的民歌调查之后,第三次大规模的陕北民歌征集和整理。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对于安塞来说,由于余志明的努力,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空开始活跃起来。那些之前被嘲讽为“疯狂孤独”在山沟和河边唱歌的信天游歌手,开始走进艺术殿堂。后来,何玉堂成为陕北民歌的国家级传承人。

类似志明的民间普查调查,安塞后来也组织过几次。资料显示,安塞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源进行了“无村、无村、无户、无户”的拉网式调查。共登记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1.3万人,其中安塞腰鼓12250人,剪纸、绘画、刺绣、脸谱等民间艺人750人,分别建立了电子和纸质档案。在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省、市、区级非遗人才库。

尤其是近年来,安塞培养了360多名民谣歌手,其中15人登上了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安塞本土学者郭志东认为,陕北县级行政区没有第二个县的民歌能达到安塞这样的参与度和知名度,安塞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陕北民歌之乡。

2007年,在安塞县政府和民间艺术团的全力支持下,王二妮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比赛,冲进了周赛、月赛和年度总决赛。在王二妮的带动下,王建宁、刘春凤、贺东、刘妍、刘军等安塞民谣歌手登上了“星光大道”的舞台。

刚拍完《星光大道》的民谣歌手杜志红,以前靠室内装修为生。从小就有一副好嗓子,爱唱歌。在经历了生存和爱好的挣扎后,他终于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刚入行时,受到了冷遇。"杜志宏说:“有些歌手觉得我以前做得很好。我为什么要唱歌?毕竟这个圈子竞争这么激烈。”

根据曹晖和杜志红的说法,老一辈的民谣歌手和年轻一代完全不同。“以前我习惯用节日、婚丧嫁娶或者日常喜怒哀乐的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看不懂汉字的老农民,看到什么就唱什么,想到什么就唱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多词在一个地方或另一个地方唱过就忘了。这样的原创歌手现在已经不多见了,我们这一代基本上没人能唱成这样。”他们也承认新媒体对年轻一代民谣歌手的影响很大。目前,安塞民歌和很多非遗项目一样,也面临着如何平衡继承传统与创新的问题。

杜志红和曹晖都表示,他们有时候会去看望老一辈民歌的非遗传承人,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有使命感,希望把原生态的民歌传承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失去太多的古老元素。只有保留了唯一性,安塞民歌才有更强的生命力。

空以前一个春风得意的说书人

前一天晚上接到黄土情演出公司的演出通知后,赵华英把自己写的《张思德》剧本打包送到宣传部,才开始准备演出。“那年张思德在安塞去世,加上这一年的党史教育,我根据张思德的实际情况,写了一个六戏评书剧本。”赵华英说,他之前已经把这个评书剧本的录音资料送到了有关部门,但是因为没有资金,无法演出。

陕北评书是西北地区曲艺评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主要流行于延安、榆林一带。过去,说书人十有八九是盲人或半盲人,俗称绅士或书商,都是靠从街上到村里讲故事为生。早年在民间被视为廉价生意。它的表演方法是用陕北民歌来唱一些传奇故事。表演形式为一人弹唱,伴奏乐器为三弦或琵琶。此外,还有一个用两块木板绑在小腿上做成的摇摆板,手腕上绑着一串叫“麻扎”的小木板,用来打节奏。

陕北有两个和评书有关的非常重要的人。一个是韩起祥,榆林横山人,因在延安为毛泽东等人演出而闻名。在陕甘宁边区时,他创作和表演了《刘桥重逢》、《翻身》、《宜川大捷》、《我给毛主席讲故事》等500多个新笑话,使陕北评书家喻户晓。他还对评书的音乐伴奏进行了改革,增加了梆子、板岩等乐器,并创造性地将道情、碗碗腔、秦腔、胡美等陕西民歌的曲调融入到评书中,使这一艺术形式更加丰富。1944年8月,韩起祥在陕北参加评书研讨会,结交了贺敬之、马坤、桑芙、赵颖等文艺界领导人和作家。他还应邀到陆毅与张庚、陆机、凯尔、安波交流,编著了《反巫神》、《游子之变》等。,改编了四部茶勺书,创办了陕北曲艺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韩起祥历任西北曲艺改进会理事、中国曲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届、第四届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一届、第二届副主席、陕西分会主席。

另一个叫张俊功,衡山人。他是陕北评书改革家,一生致力于民间评书,是陕北评书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70年代,张俊功把陕北的评书从坐场改为走场,一人变多人,自成一派。改革开放后,陕北评书有了更明确的角色分工,互赏互应,形体与表情表演,并注意舞台仪态、手、眼、法、步等规范,使这一民间艺术得以大力发展。

2006年5月,陕北说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继韩起祥、张俊功之后陕北又一个代表性的说书人。现在,他是安塞唯一的陕北评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以独特的表演技巧、简洁的语言、圆润的唱腔、细腻的表演、生动的人物塑造,尤其擅长陕北评书音乐,是陕北第一个定调“单音”评书的人。

赵华英是解的徒弟,可以算是陕北第一代学术书籍的“明眼人”。如今,赵华英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会理事,延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评书)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曲艺家协会理事,延安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安塞县曲艺家协会主席。

少年赵华英体弱多病,但热爱文学艺术,1984年,杰在赵华英所在的村子演出时,收赵华英为徒。赵华英读过一本书,对前人流传下来的段子做了一些文字整理。1989年,杰组建安塞县曲艺队,赵华英跟随师父到处演出。2000年,一向重视传统曲艺的安塞县政府将曲艺队纳入事业单位编制。赵华英和师父的生活从此稳定下来,致力于陕北评书艺术的研究、探索和传承。

2015年12月28日晚,“中国曲艺之乡”授牌仪式在安塞文化艺术中心剧场举行,安塞成为陕西唯一的“武乡”县。很多人不知道赵华颖为这个品牌付出了多少努力。自2013年5月以来,他一直在为《申报》收集信息和撰写报告。“按照曲艺之乡的要求,安塞必须有一支专业的曲艺队伍。从2010年开始,我和师父组织了安塞陕北评书院,成立了安塞曲艺艺术家协会。”

赵华英爱说一句话:曲艺同时连接着历史和现实。它不仅是一种流行的表演艺术,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安塞文旅游局举办了6期曲艺培训班,200人,50多名曲艺新人脱颖而出。

赵华英现在是安塞曲艺家协会会长。在他的推动下,安塞曲艺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目前,民间曲艺家协会已达13个,艺术家129人。

2016年6月,在第九届巴黎中国曲艺节上,赵华英等安塞曲艺艺人表演陕北评书《大脚娘》,用幽默夸张的手法诠释了陕北农村妇女豪放不羁的性格,不时赢得法国观众的掌声,并获得本次活动的铜奖。

陕北评书和安塞空非遗文化之前是一个繁荣的时期,但作为非遗传承人,赵华英看到了其中隐藏的危机。“目前陕北的榆林、延安及周边省份共有1000多名陕北说书人,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整体年龄偏大,接班人少。"赵华英担心地说:"现在大部分说书人还是靠庙会为生。一些县市级传承人为了维持生活,往往做完书就要马上联系临时工作,根本没有财力和精力进行传承。"

腰鼓之乡开新路。

大多数路过包茂高速延安至榆林段的人,都无法忽视矗立在高山上的大腰鼓,都知道安塞的时候到了。

“看看你们所有人,好像没吃过东西似的。你连姿势都没摆,连精神都没有。”刘不满地对刚刚在文化中心前的广场上打腰鼓的演员们说。面对著名的“安塞腰鼓头蔻驰”,所有的演员都低下了头。他们都知道自己的表现实在不合时宜,在刘面前根本过不去。

刘总结自己半生的经历,承认是腰鼓成就了他。因为腰鼓,他当上了文化局副局长,退休后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我带着安塞腰鼓出国,去过亚洲,欧美,大洋洲。这条命值得!”刘宽慰说。

郭志东是这样评价刘的:“刘不是安塞腰鼓最好的演奏家,但他是让安塞腰鼓名扬天下的英雄。无论是参加影视剧的拍摄,还是到省、京甚至国外演出,安塞腰鼓队总是离不开刘。这些年来,他既是编舞、策划、鼓手、演员,也是组织者和联络员。”

电影《黄土地》拍摄的时候,刘还是县文艺宣传队的一员,他是少年腰鼓手里打的最狠的一个。如今,安塞腰鼓已经成为安塞的一个品牌、一个符号、一个产业,而正是刘等人率先将这一民间艺术推向市场,为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带来了经济效益。

腰鼓是从陕北秧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表演方法。1942年,陕甘宁边区兴起了新秧歌运动,使安塞腰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发展,成为亿万军民庆祝胜利和解放的象征。被誉为“胜利腰鼓”,传遍全中国,载入革命文艺运动史册。

1951年,安塞腰鼓参加了全国民族音乐舞蹈表演。安塞冯家营村的艾秀山等民间艺人向中国青年艺术团传授腰鼓技艺。在布达佩斯举行的世界青年和学生节上表演后,她获得了特别奖,安塞腰鼓名扬海内外。

1959年,安塞腰鼓参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拍摄。

“文革”期间,“破四旧”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民间艺术,腰鼓活动几乎销声匿迹。1979年,由安塞县文化馆余志明等人为安塞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编曲的《安塞腰鼓》获陕西省业余文艺演出表演及创作一等奖。安塞腰鼓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期,并凭借电影《黄土地》名扬天下。

1996年11月,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腰鼓艺术之乡”。

1980年代,劉占明第一次被新疆的一家单位请去教授腰鼓,并挣到第一笔钱。冯家营千人腰鼓村经营工作室的陈丕亮讲起自己第一次带着长胡子鼓王高向成外出演出的经历时笑着说:“老人下了火车连东南西北也分不清了,直怕被人哄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0412.html
上一篇胡新明:古泥新艺传承有道
下一篇 有些非遗项目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